概念图复习(必修二).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概念图复习(必修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图复习(必修二).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 1、分离定律、分离定律2 2、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学两大规律遗传学两大规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基因基因型基因型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性状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型表现型发发生生决决定定决决定定控控制制控控制制 控控制制等等位位基基因因减减数数分分裂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等位基因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重组重组类型类型亲本亲本类型类型非等位基因自由非等位基因自由
2、组合组合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雌雄配子随机受精雌雄配子随机受精性状性状分离分离亲本亲本类型类型实质实质实质实质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分离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组合 性状性状重组重组分离分离 定律定律选择豌豆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作为实验材料杂交实验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测交验证分离定律内容分离定律内容自花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闭花受粉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F F2 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 F2 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高茎矮茎矮茎 =3131DD
3、DdddDDDddd=12112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高茎矮茎矮茎 =1111DdddDddd=1111自由自由组合组合 定律定律杂交实验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测交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内容自由组合定律内容F F2 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 F2 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黄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绿圆:黄皱:绿皱 =9=9:3 3:313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黄圆黄圆绿圆:
4、黄皱:绿皱绿圆:黄皱:绿皱 =1=1:1 1:111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1.过程、结果及解释过程、结果及解释2.2.测交及解释测交及解释3.3.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减数分裂形成配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开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开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4.4.应用应用显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多指多指多指多指,并指并指并指并指白化病白化病白化病白化病P PDDDDddddF F1 1Dd配子配子Dd高茎高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实验高茎高茎矮茎矮茎F F1 1DdDdDdDdF F2 2DdDd配子配子d dD DD Dd dDDDDDdDddddd 高茎高茎 矮茎矮茎 3 :1 3 :1 高茎高茎 高茎高茎 基因型:基因型:比例:比例:表现型:表现型:比例:比例:DD DD DdDd dddd1 :2 :11 :2 :1二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3.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2.测交及解释测交及解释.两
6、两对对相相对对性性状状的的遗遗传传实实验验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方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方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方法三:分解组合法方法三:分解组合法应用:应用:1 1、求有关配子的几个问题:、求有关配子的几个问题:2 2、求基因型的几个问题:、求基因型的几个问题:3 3、求表现型的几个问题:、求表现型的几个问题:例、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例、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Pp控制着,控制着,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组合组合 亲本表现型亲本表现型 F F1 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的
7、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紫花紫花白花白花一一紫花紫花X X白花白花405405411411二二紫花紫花X X白花白花8078070 0三三紫花紫花X X紫花紫花12401240413413(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断显性的花色类型?试根据哪个组合能够断显性的花色类型?试说明理由。说明理由。(2)写出各个亲本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写出各个亲本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3)哪一组为测交实验?给出其遗传图解。哪一组为测交实验?给出其遗传图解。例、杂交组合例、杂交组合TtRrttRr(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定律)(1)后代表现型有)后代表现型有种,基因型有种,基因型有种;种;(2)后代中)
8、后代中Ttrr的概率的概率,ttRr的概率的概率;(3)后代中)后代中TtRr个体个体200个,则个,则ttRR个体个体大约大约个;个;(4)具有)具有ttR的表现型的子代占的表现型的子代占;(5)具有与双亲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占)具有与双亲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占。具。具有与双亲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占有与双亲不同表现型的个体占。一、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进行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物原始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细胞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连续分裂两次连续分裂两次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只复制一次只复制一次只复制一次对象对象:时期时期:特点特点:结果结果:减
9、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的概念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减少一半减少一半减少一半联会联会四四分体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着丝点分裂分裂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一一)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子形成的过程睾丸睾丸1.场所场所:2.过程及其特点过程及其特点:1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2n:2n)1个初级精母细胞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2n:2n)2个次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n:n)4个精子细胞个精子细胞(染
10、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n: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前期:前期:联会、四分体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组合)末期:形成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4个个2种种精子精子(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染色体数:n:n)变形变形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二二)精子和卵细胞形
11、成过程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同点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即在间期间期染色体先染色体先复复制制,在,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时同源染色体联会联会,形成,形成四四分体分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分离离,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不不同同点点场所场所分裂分裂方式方式子细胞子细胞个数个数是否是
12、否变形变形睾丸睾丸卵巢卵巢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1个精原细胞个精原细胞4个个2种精子种精子有变形过程有变形过程无变形过程无变形过程1个个卵原细胞卵原细胞1个个2种卵细胞种卵细胞+3个个2种极体种极体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可以概括如下: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可以概括如下:一看染色体的数目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奇偶性);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分离。联会、四分体、分离。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这种方法简称三看鉴别法。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图像鉴别有丝分裂有
13、丝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总结总结:1、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卵细胞。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原因是原因是()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数目减半(数目减半()几次,分别发生在)几次,分别发生在()和()和()。)。4、次级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精子、卵细胞、第二极体、次级精(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精子、卵细胞、第二极体中(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5、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
14、)6、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次,)次,细胞连续分裂(细胞连续分裂()次)次4个个减减 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2减减 减减无无均等分裂均等分裂121个个伴性遗传伴性遗传概念:基因位于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其遗传上,其遗传与性别与性别相关相关的现象。如人类的红绿色盲症、血友的现象。如人类的红绿色盲症、血友病、人类的抗维生素佝偻病等病、人类的抗维生素佝偻病等红绿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色盲遗传的特点:1.1.一般地说一般地说,色盲基因是由男,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即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即隔代交叉遗传隔代交叉遗传。2.2.男性患者
15、多于女性。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1.1.首先确定显隐性:首先确定显隐性:(致病基因)(致病基因)(1 1)无中生有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2 2)有中生无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3 3)不能确定的类型,)不能确定的类型,则分两类讨论。则分两类讨论。2.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1 1)伴伴Y Y遗传: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即患者全为男性,且即患者全为男性,且“父父子子孙孙”。(2 2)常常染色体染色体隐性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生女患病为常隐。(
16、3 3)常常染色体染色体显性显性遗传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生女正常为常显。(4 4)伴伴X X隐性隐性遗传遗传:女患者(其父、子均为患者)女患者(其父、子均为患者)(5 5)伴伴X X显性显性遗传遗传:男患者(其母、女均为患者)男患者(其母、女均为患者)3.3.不确定的类型:不确定的类型:(1 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2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遗传病。(3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X X隐隐性,女多
17、于男则为伴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 X显性。显性。例、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并回例、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并回答(以答(以A A、a a表示有关的基因):表示有关的基因):12345678910注:注:女正常女正常 男正常男正常 女患者女患者 男患者男患者(1).(1).该病致病基因是该病致病基因是 性的。性的。(2)5(2)5号、号、9 9号的基因型分号的基因型分别是别是 和和 。(3)8(3)8号的基因型是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概率为 )或或 (概率为概率为 );1010号的基因型是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概率为 )或或 (概率为概率为 )。(4)8(4)
18、8号与号与1010号属号属 关系,关系,两者不宜结婚,后代中白化病机率将是两者不宜结婚,后代中白化病机率将是 。(5)7(5)7号的号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哪些亲体?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哪些亲体?。隐隐AaaaAA1/3Aa2/3AA1/3Aa2/3近亲近亲1/93 3号和号和4 4号号1.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A.狗的长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黑毛B.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C.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2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D D和和d d分别控制豌豆的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概念 复习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