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_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思考.docx
《2023年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_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_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_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思考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思考交通发展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加快推进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共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交通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设总量、规模、质量、运输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迈上了现代交通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发展水平还严重滞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胡总
2、书记在视察*时对*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定向和定位,同时这也为*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在交通系统实地调研,对*交通发展提出几点见解。 一、我市交通建设的基本状况 *作为国家级公里运输枢纽城市,随着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从研究层面转到操作实践层面,交通区域优势更加凸显,正逐步成为皖鄂赣三省交汇处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区域交通枢纽中心。近年来,我市交通系统按照省交通厅及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支干、农村公路为网络的公路运输体系,等级以上公路密度达到96公里
3、/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的瓶颈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市区及县与县之间基本实现了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县与县之间基本实现了三级以上连接,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铁路建设从无到有,建成了合肥经*至九江、广东铁路线,铁路客运周转量已达20763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40233万吨公里;*港作为国家对外一类开放口岸,综合通过能力达1968万吨/年,全市港口货运量1242万吨,周转量达593723万吨公里;场站枢纽体系较为完善,拥有各类营运汽车15713辆,公路客运量达到598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50920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达到3660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247207万吨公里;空中走
4、廊已经建立,4c级*民航机场现开通*至上海、广州、厦门等三条航线,年高峰旅客周转量达到276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35万吨公里。 二、参与泛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差距与对接方式 我市交通东向发展,要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主动加快与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对接,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继续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现在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离一体化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与苏浙地区交通全面对接,按照发达地区的技术标准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交通建设融资难度逐渐加大。 (二)区域合作项目难以争取,项目难有效对接和实施。 根据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和我市交通发
5、展的需要,与泛长三角地区交通部门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丰富合作形式和内容,创新我市交通发展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替身区域交通合作水平。 一是发挥长三角地区的水运优势。以部省合作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水运建设市场的开发、开放,开拓思路、革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水运市场,千方百计吸引外地资本、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经验,做大做强*水运事业。 二是加强高速公路联网对接,进一步做好与素浙地区高速公里网对接的规划和实施工作。现阶段要以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建设为重点,做好望(江)东(至)长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北连接线筹备工作。 三是提升普通公路通行水平。
6、与苏浙两省相比,我市的普通公路等级还相对较低,普通公路有的持续提升发展,既能有力推动路网趋向完善、通行能力不断增强,更能有利于畅通公路大动脉、提升公路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及不同运输方式加快对接,发挥有效承载的比较优势和功能互补优势。 三、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交通发展要素受到的制约 1、自身融资能力下降。首先是贷款压力大。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目前银行对公路建设项目贷款把关较严。按银监会意见,基础设施投资类只存在项目贷款,不存在流动资金贷款,这也使得争取流动资金贷款难度加大,并且原有的流动资金也随时可能被收回。同时我市前期贷款数目较大,仅公路局一家就达4亿多元,原有贷款
7、正进入还贷高峰期,利息支付和还贷压力越来越大。其次是招商引资难。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且由于政策变化大,回报率难以预测,投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投资者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 2、建设运行成本上升。一方面土地审批难。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土地供应趋紧,审批难度加大,这既影响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也影响到地方政府“以土补路”等灵活政策的实施。由于我市处于山区、丘陵、平原共存,河流、湖泊交错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穿行于山区、河流、湖泊的公路增多,直接拉高了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因建设征地而失地的老百姓生活保障等实际问题,征迁难度越来越大,征迁成本越来
8、越大,也增加了建设成本,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更高的金融风险。 3、政策支持力度较弱。目前财政直接投入交通建设的资金少,还贷公路建设资本金不能足额到位,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数目较少,项目土地审批及相关减免税费优惠政策力度不大,政府的交通投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 (二)交通税费改革带来的挑战 根据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和省政府关于取消我省境内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决定,我市已于20xx年元月1日起,停止征收车辆养路费。我市206国道桐城收费站、105国道宿松收费站、332省道安望收费站、320省道枞阳收费站从2月28日24时起已全部停止征收过路费。318国道怀宁收费站由于收费期限到期,从20xx年元月1
9、日起,已经停止收费。我市中港合资、经营性收费站集贤关收费站按照规定继续收费。 1、税费改革带来融资渠道的改变。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一直是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4年实施以来,有效缓解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显现出诸多弊端,但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仍是公路建设融资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燃油税费改革的实施,公路养路费等六费由地方费变成中央税,交通运输部门利用交通运输规费质押贷款筹集公路建设资金的融资平台出现新的情况,替代六费的燃油消费税收入由中央财政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各地交通运输建设与养护资金的拨付管理出现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实践 科学 发展观 活动 推进 交通 基础设施 建设 调研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