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主备人:教学设计(主备人:XXXXXXXX) 学科长审查签名:学科长审查签名: 高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高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 1) 执行时间:执行时间: 1 1、重力、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基本相互作用(一)内容及解析(一)内容及解析 1内容内容: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 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地球自转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 入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 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 2解析
2、解析: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 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 因素有关,力的三要素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 大量的实例,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二)目标及其解析(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 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 发 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
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解析解析 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 小与什么有关。重心就是把物体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力的作用效果就 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的作用效果 3、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难点 1、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2、重心的概念 (四)(四)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 概述本章内容本节学习要点学习过程、实例分析练习、小结 教学情景教学情景 问题问题 1 1、怎样理解力?怎样进行力的图示?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
4、体投影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等录像资料。 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解释现象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现象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际问题以及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 条等等,提出问题; l、类似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 2、所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例,概括总结自己的结论 点评: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完成力的定义的教学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 1、用手指推长方形小木块,你能看到几种不同的现象? 2、比较几种不同的现象,你能说出力的作用和它所产生的效果之间
5、的关系吗? 3、说出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推木块。 操作参考:l、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木块靠近桌面的地方2、用大小相同的力推木块的不同侧面3、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距离桌面不同高度的地方 学生叙述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验,分析现象,培养 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叙述实验现象、抽象概括总结物理问题 的能力。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提出问题: 问题问题 2.2.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也 是一个矢量。 1、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矢量? 2、我们怎样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课件力的图示作图法 ,完成对力的图示的教学。 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必修 重力 基本 相互作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