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语文二年级公开课.docx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语文二年级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语文二年级公开课.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敕勒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谈话交流师:有谁去过大草原啊?那里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或去或没去过,描述的一定不够丰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吧。师:听完这首歌曲,看了这些草原风光图,请你说说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好吗?你们看到了 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我们看到了蓝蓝的天,高高的山,白白的蒙古包,青青的草地上牛羊成群,多么美的画卷啊! 一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共 同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敕勒歌。同时板竹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 .解题读了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
2、?我觉得因为介绍“敕勒”是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敕勒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敕 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明确北朝民歌不是作者,是诗歌体裁。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地读一读古诗,把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把每一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2 .抽生读,注意字音,把你觉得难读的字说出来并教大家读一读。如生读错找生纠错并教读。3 .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出示生字:似、庐、笼、盖、苍、阴、野、茫。(1)指名读,全班齐读。(2)教师强调字音:“似、苍”是平舌音,“苍、茫、笼”是后鼻音,“阴”是前鼻音,“野”是整体认读音节。(3)学生开火车读。4
3、 .指导书写,引导观察。(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范写,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如:“似”是左右结构,写 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野”在书写时,左边的“里”的最后一笔 横画要写成提画,右边是“予”,不能写成“矛二(3)学生自行描写,教师巡视指导。5 .指名朗读古诗:字音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古诗你们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6 .全班齐读,教师强调字音、停顿、重音和情感。(过渡语:读准读顺了诗歌,这只是诗歌朗读的初步,朗读诗歌一定要注意音调的高低、声音 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还要注意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字音
4、提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in”。7 .(接着)朗读指导品诗味(课件)请同学们看着课文节奏,听朗读示范录音,小声的跟着读一读。停顿提示: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自由练读、齐读的方式,重音提示:“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见”、“牛羊”。情感提示:质朴粗犷、豪迈雄壮是北朝民歌的最显著特点,敕勒歌,主要是对敕勒川这个大草 原的歌颂,它是在辽远壮阔的大草原上纵情歌唱的歌,境界开阔,整体上要读出豪迈雄壮。例如: “敕勒川,阴山下”读出高亢之调;“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以及“天苍苍,野茫茫”要读出苍远 辽阔的意境
5、:而“风吹草低见牛羊”则要读出音调的高低起伏,重音落在“见”“牛羊”上,语调 中洋溢对美丽大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3 .学生自由朗读品味。4 .教师点读,引导学生点评,感受敕勒歌的音韵美。5 .学生齐读三、品读理解,熟读成诵1 .过渡语:清代诗歌评论家许印芳赞誉它有“得意忘言之妙,斯为乐府绝唱”,为什么寥寥数语的敕勒歌会成为千古绝唱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首诗的魅力。结合老师 给出的注释,再读读诗歌。你在诗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大家找出所写的景物,并说说通过这些景物自己对草原的印象 (学生独立完成)。景物有:川、山、天、四野、风、草、牛羊理解词语课件出示:川:平地。敕勒川:指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人教二 年级 上册 统编 2023 更新 第七 单元 语文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