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15.自相矛盾一、教学目标1 .会认“吾、弗” 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誉、吾” 4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3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 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三、教学过程(共2课时)第1课时(-)复习成语,引入课文题目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滥
2、竽充数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刻舟求剑井底之蛙买楼还珠(1)指名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它们都是四个字的成语)(2)教师引导:一个成语讲了一个短小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 理。这样的成语叫什么成语呢?(寓言故事成语)(3)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特点呢?(故事短小,寓意深刻)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课文题目。(板书:自相矛盾)3 .认识一下什么是“矛”和“盾”。(课件出示矛和盾的图片)4 .观察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矛的前面尖尖的,是用于攻击敌人的一种 兵器。盾是圆圆的,或者是方形的,是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
3、跃跃欲试。观众 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 法告诉了他。(3)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齐威王好奇地向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 划策了?”川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5 .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符合他们性格的语气、语调读他们的对话,进一 步理解人物的品质。6 .指名分角色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 .从故事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比如说从孙膑身上,从田忌身上或者从 齐威王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知己知彼)2 .课堂小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
4、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 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 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4 .作业:(1)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 交流。(2)续写: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 们见面时的情景怎样? 乂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板书设计】发现策略田忌赛马孙膑献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以智取胜【教学反思】17.跳水【教学目标】1 .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字,会写“环游、航 行”等12个词语。2 .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试着讲讲这
5、个故事。3 .找出描写水手们的语句,并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4 .说说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观看跳水视频。同学们,跳水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一种运动。我们观看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的 英姿,为他们喝彩,是不是某些同学也梦想着能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跳水运动员?2 .解题导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如本文跳水的人是谁?为什么跳水?在哪里跳水?怎么跳 水?接下来,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第17课跳水。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 .指名读生字新词。
6、着重指导:桅杆(w6i gan) 吓唬(xid hu)3 .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艘、肆、帽、桅”,并在黑板上示范。(“艘”是左右结构,部首是“舟”,右部“叟”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横、横、竖、横撇、捺。“肆”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县”,“县”的笔顺是横、竖、横、横、横、 撇折、点。“帽”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由“曰和“目”组成的。“桅”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右边是“危 O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时所提的问题,自行找到相关答案。课文讲述了船长的 儿子在一艘帆船上,爬上了桅杆的顶端,船长逼孩子跳水最终得救的故事。)
7、2 .通读全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经过:猴子抢孩子的帽子,并将帽子挂到桅杆顶端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 回帽子,走上横木,陷入了危险的境地。结果: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水手拿猴子取乐一(孩子被猴子引上桅杆顶端)一(船长逼孩子跳水,孩子得 救)四、拓展交流。1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有什么话想跟船长的儿子说?你有什么话想跟水 手说?(言之有理即可)2 .如果你是船长的儿子,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说?(言之有理即可)五、课堂小结。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遇事应沉着冷静,多思考。)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 .指名朗
8、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跳水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跳水。3 .跳水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 品,如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 .我们都知道,跳水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那么,请同学们画出有关描 写水手的语句。(1) 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的笑使得猴子放肆,它有多放肆呢?一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 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为什么水手笑,而孩子却哭笑不得呢?一猴子坐在桅
9、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 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3)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为何水手们笑得更欢,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一猴子不但不理孩子,反而撕得 更凶了,且爬上了桅杆的顶端。(4)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怎么此时水手们突然吓呆了?一孩子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 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5)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为什么会吓得大叫了一声? 一孩子在横木上的危险程度之深。(6)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水手们能直观地看到猴子与孩子的动作与神态,他们的表现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点拨总结:在整个故事中,水手的作用是:推动情
10、节的发展。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的笑声中 恼羞成怒,失去理智。渲染气氛。开始水手们都“笑起来”,气氛轻松。后来“全都吓呆了”与 之前水手的笑形成对比,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烘托了紧张的氛围。反衬主人公的品质。水手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在关键时刻却不知所措,与 船长的审时度势、机智果断形成对比,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2 .感悟孩子的处境。(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哪里可以看出?)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 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 危险境地一一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引
11、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 在旦夕)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 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引导:语速稍快,声调稍高,突出重点词语。你们朗读的技巧掌握得越来越好 了!3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过渡句。上文讲 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4 .“四十秒钟一一大家己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所以觉得四十秒钟太长 了。)5 .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1)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12、2)当时天气风平浪静,孩子跳到海里不至于被大浪冲走,而且与摔在硬邦 邦的甲板上相比,跳进海里是最安全的办法了。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孩子跳海之后水手们能第一时间把他救起。(4)因为孩子的两条腿已经发起抖来,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而且在这么 高的位置,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所以船长拿起手里的枪,逼迫孩子第一时间 跳海。综上可知,在当时的危险情况下,快速跳海是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6 .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末尾回应课 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跳水做题目,这既与 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乂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
13、.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儿笔,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 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乂具体。这种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值 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和学习的。2 .学习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引导 学生积极发言,言之有理即可。)3 .在这种危急时刻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如拉棉被让孩子跳下甲板、水手们手挽手接孩子等。 指出这些方法是否可行:下落位置不定,不容易接到,冲击力大,容易受伤。船长的 儿子水性应该还不错,水有浮力不会摔伤,又有水手的帮忙。指出船长的方法既节 省了时间,又很安全,突出船长的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遇事沉着。)4 .这篇课文
14、就是要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要沉着冷静,要多想办法,用最好 的办法解决。【教学反思】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一、教学目标1 .能借助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探险故事。2 .能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3.能把探 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二、教学重点1 .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 写具体,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2 .把探险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写出来。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诱发探险欲望1 .同学们,喜欢探险吗?本次习作也要写的是探险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融 入你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想象内容。“探险” 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意为
15、: 到从来没有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自然界的情况。2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梦,那就是神奇的探险梦。3、课件出示一些人登雪山或者探险的图片,这些敢于探险的人让我们既佩 服又羡慕,他们是勇敢、顽强、刚毅与智慧的化身。3 .今天这堂作文课,我们就一起去圆这个梦想,进行一次假想探险。(二)启发思路,展开想象1 .教师引导:要去探险呀,首先我们要成立一个探险小分队。你希望和谁 一同去探险呢?那就从下面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一起组成一个探险小分队 吧。探险团队很重要,所以请你做出慎重的选择。你们的探险小分队一组三个 人,你的选择是谁和谁?2 .成立了探险小分队,我们就要确
16、定探险的目的地了,你想去哪儿探险呢?(1)探险家去探险的地方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是什么特点?(人迹罕至、 充满未知、危险重重)(2)茫茫大漠无边无际,飞沙漫天,喝水是个大难题;热带雨林树木繁茂, 高温多雨,到处是虫蛇鸟兽;海上荒岛风浪袭击,孤独寂寞,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幽深洞穴无尽黑暗,怪石嶙峋,空气十分稀薄;南极冰川极度寒冷,食物短缺, 翻越冰山困难重重你想去哪儿探险呢?3 .确定了探险的地点,我们还需要准备一些探险的装备。4 .最后就是预测险情,并根据险情事先想好对策,以备不时之需。(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如果遇到这些险情,你们会怎么做呢?(学生自 由讨论)(2)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
17、流)5 .看来同学们平时储备了不少探险求生的知识,了解了你们即将要探险的 地方,还愿意继续到那里去探险吗?(愿意)6 .准备好了吗?快开始我们的探险之旅吧!(三)回顾课文,学习方法1 .教师引导:出示跳水课文,指导写法。(1)描写情节转折的方法:写环境的危险写景物的奇特写野兽的凶猛(2)人物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3)人物心情的变化:遇险 脱险 再遇险 再脱险(4)恰当使用修辞手法教师结合课件画面叙述,引导学生根据险情展开丰富想象编故事,把事情 发展变化的过程写清楚,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 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 笔,
18、记下探险过程中这难忘的一幕幕。(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将这次的探险之旅记录下来,那么当我们重温这次探险之旅的 时候,将会觉得非常的有意思,注意要把求生的方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能力 较好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心情的变化写出来。【板书设计】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探险故事 困境求生丰富的想象 曲折的过程心情的变化等【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2 .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遇事多思考,沉着冷静。3 .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找出病句的矛盾之处。4 .积累名言警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2 .请同学们
19、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人物的表现怎样?(快速过一遍内容)二、交流平台。1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每篇课文人物的思维方式,由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交流平台,并回顾田忌赛马和跳水两篇课文, 想一想这两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2 .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只要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转败 为胜;跳水中,船长在儿子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做出 让儿子跳水的决定,最后使儿子脱险获救。他们的机智和谋略不由得让人叹服。教师点拨总结:在相同的环境中,面对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