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海南昌江县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
《2023年2月海南昌江县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2月海南昌江县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2月海南昌江县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联考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谈起如何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卧游” 一词最为常用。但有些人对“卧游” 一词有误解, 认为是年龄大了,躺在床上回味自己亲身游历过的风景。事实并非如此,卧游与真实的山水没有太大的 关系。欣赏中国山水画时所说的卧游,是一种身居斗室,通过画家构建的山水世界去体味万物、思考古 今和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过程。如何能做到卧游呢?有一些外部的条件要满足。鉴赏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闲”,让自己从外到 内安静下来。只有安静下来,才能走进山水画的世界。其次
2、,书房要小,即所谓“斗室”。如果你去过 故宫博物院,见过乾隆皇帝著名的书房“三希堂”,就会对“斗室”有更直观的感受。在偌大的紫禁城 内,位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仅有五平方米大小。可以想象,乾隆从繁忙的政务中偷得半日的清闲, 在这个小而雅致的房间中静坐榻上,展卷鉴赏书画。三希堂内,墙上悬挂的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 豪素”,仿佛是对“卧游” 一词的注解。再次,展卷也有讲究。宋元以前流传下来的画作,更多的是一 卷卷小而精致的长卷作品,更适合在斗室之内欣赏。鉴赏这样的长卷时,一边展开一边卷起,让人产生 “移步换景”的观感。明代中晚期之后,大幅立轴的作品增多,被用来悬挂在壁上。鉴赏这些作品,选 择适宜
3、的高度和距离,观者便能按照画家的设定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有人要问,即使我满足了以上这些外部的条件,但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依然难以取得卧游的效果, 怎么办呢?其实,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在画家对笔墨的锤炼上。想要欣赏画家透过笔墨所传达的意境, 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法知识。通过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观者不仅能判断出画家技法水准的高 低,也能判断出画家的审美旨趣。影响深远的画家,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更重要 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因此,当我们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时,最值得玩味的便是画家的笔墨, 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千百年来,中国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边从自然界学得
4、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一边通过自 己的心裁,让画面传达出更加深远的意境。因此,与西方风景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写 照,而是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摘编自刘亚刚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与审美境界)材料二:意境,是指中国画中的境界与情调,是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形象与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 艺术境界,也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相合所幻变而成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鉴赏幅山水画的意境, 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意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及人格魅力。画是由人创作的,作品的成功与否,首先 取决于作者本人。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画一辈子画,也未必会
5、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若从整个绘画 史去审定,大凡历史上能流传下来的画家,除了在绘画价值上具有独特风貌之外,在诗文、书法、画学 上必有一定造诣。意境全由笔墨而生。意境,除了由作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力量所致之外,更是由具体的笔墨运 行去体现。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已不纯粹是一种技法技巧。它不但是每位画家的必修功力,更是每位画 家人格修炼的直接反映。山水画因其笔法和墨法的运用变化,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空间、层次和 趣味,以达到表现作者某种情韵意蕴的目的,才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意境之美。意境是通过鉴赏活动完成后实现的一种艺术总汇。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而这灵魂除了创作者本身 的因素和笔墨
6、生成的原因之外,还在于景与情的结合。山水作品只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才能达到天 人合一、诗画融合的艺术境界。山水画与真实的山水不一样,一位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与另一位画家所作 的作品也会不一样,就是同一位画家所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也会不一样,这里面既有画家本身的问题, 也有鉴赏者欣赏能力的问题,也就是鉴赏者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的问题。大凡一位大画家,其眼 力必高。一位大鉴赏家,其修养必深厚。知人论画,知画论鉴,这是起码的品鉴道理。一幅成功的山水画除了蕴含着理想和情感的空间镜像外,必须给观赏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 地。如此,判断一幅山水画有无意境,必须通过鉴赏者的鉴赏才能去鉴别。意境既是画家的
7、终点,也是 鉴赏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鉴赏者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摘编自刘建认识“意境”在山水画鉴定中的审美价值).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卧游与真实的山水没有太大的关系,鉴赏者只要身居斗室且能安静下来欣赏,就能取得卧游的效果。B.鉴赏大幅立轴的作品时,如果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距离,欣赏者便能更好地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C.文人画家学得山水意象的画法又通过心裁让画面有更深远的意境,营造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 界。D,纵观整个绘画史,历史上流传的画家,除其绘画价值具有独特风貌外,还在于其艺术修养和人格魅 力。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8、3分)A.作者举乾隆皇帝著名的书房“三希堂”的例子,是为了阐述身居斗室是欣赏中国山水取得“卧游” 效果的条件之一。B.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分别从作者的艺术修养、笔墨运行和鉴赏活动三个方面论证了鉴赏山水画的 意境具备的条件。C.材料二指出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己不纯粹是技法技巧,而是每位画家人格修炼的直接反映,这是画 家最应该重视的。D.材料二从画家本身和鉴赏者的欣赏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画家的作品与同一画家所作同一题材作 品不一样的原因。2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 “卧游”观点的一项是()(3分)A.赵希鹄撰写的洞天清录曾介绍道:“择画之名笔,一室止可三四轴,观玩三五日别易名笔。则
9、 诸轴皆见风日,决不蒸湿。又轮次挂之,则不惹尘埃。B.南宋的袁燮特地在住所的东侧,建了一个小轩,取名“卧雪”。他把收藏的名画环挂四周,点上一 炉香,就在卧雪里遍览山野泉林,亭台楼榭。C.清代画家王武唐寅落花诗图取唐寅落花诗诗意,以细腻的笔法勾勒出辽阔的平静湖面,烟 波迷蒙,令人犹如置身江南山水之间。D.潇湘卧游图卷为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全卷以淡墨为主,大面积留白,描绘了水雾朦胧的广阔潇 湘山水,将潇湘之景描绘的淋漓尽致。3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欣赏者怎样才能鉴定一幅山水画的审美价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10、9题。西湖船丰子恺二卜年来,西湖船的形式变了四次。我小时在杭州读书,傍着西湖住过五年。毕业后供职上海,春秋佳日也常来游。现在蛰居家乡,离杭很 近,更常到杭州小住。因此我亲眼看见西湖船的逐渐变形。西湖船的基本形式,是有白篷的两头尖的一叶扁舟。这至今还是不变。常变的是船舱里的客人的座位。 二十年前,西湖船的座位是一条藤穿的长方形木框。背后有同样藤穿的长方形木框,当作靠背。这些木 框涂着赭黄的油漆,与船身为同色或同类色。木框上的藤,穿成冰梅花纹样。每一小孔都通风,一望而 知为软软的坐垫与靠背,因此坐下去心地是很好的。靠背对坐垫的角度,比九十度稍大。既不像旧式厅 堂上的太师椅子那么竖得笔直,使人坐了腰
11、痛;也不像醉翁椅那么放得平坦,使人坐了起身不来。靠背 的木框,像括号般微微向内弯曲,恰好切合坐者的背部的曲线。因此坐下去身体是很舒服的。原来游玩这件事体,说它近于旅行,又不愿像旅行那么肯吃苦;说它类似休养,又不愿像休养那么贪懒 惰。故西湖船的原始的形式,我认为是最合格的游船形式。它们的形状、质料与颜色,又与船的全部十 分调和,先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呢!早春晚秋,每逢星期日,出三四毛钱雇一只船,载着二三同学、数 册书、一壶茶、几包花生米,便可优游湖中,尽一日之长。尤其是那时候的摇船人,生活很充裕,样子 很惬意,一面打桨,一-面还有心情对我们闲谈自己的家庭、西湖的掌故,以及种种笑话。此情此景,现 在
12、回想了不但可以神往,还可以凭着追忆而写儿幅画,吟儿首诗呢。“野航恰受两三人”,“恰受”两 字的状态,在这种船上最充分地表现着。我离杭后,某年春,到杭游西湖,忽然发见有许多船的座位变了形式。藤穿木框被撤去,改用了长的藤 椅子,后面也有靠背,两旁又有靠手,不过全体是膝编的。这种藤椅子,坐的地方比以前的加阔,靠背 也比以前的加高。坐上去固然比以前舒服。但在形式上,殊不及以前的好看。因为船身全是木的,椅子 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在人家屋里,木的几桌旁边也常配着藤椅子,并不觉得很不调和,这是 屋与船情形不同之故。屋的场面大,其所要求的统一不甚严格。船的局面小,一望在目,全体浑成一个 单位,其形式与
13、质料,当然要求严格的统一。此外还有一种更大的不快:摇船人为了这两张藤椅子的设备费耗大,常向游客诉苦,超然客公众号希望 多给船钱。有的自己告白:为了同业竞争得厉害,当了衣物置备这两只藤椅的。我们回头一看,见他果 然穿件破旧的夹衣,当着料峭的东风,坐在船头上很狭窄的尖角里。我们的衣服与他的衣服,我们的 座位与他的座位,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同在一叶扁舟之中,相距咫尺之间,怎不令人心情不快?即 使我们力能多给他船钱,这种不快已在游湖时生受了。西湖船从此变坏了!其后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长藤椅已被撤去, 改用了躺膝椅。这料想是船家营业竞争愈趋厉害。他们看
14、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 着地,手不染水,一味贪图安逸。他们为营生起见,就委曲迎合这种游客的心理,索性在船里放两把躺 藤椅,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得了近代科学与物质文明的助力。 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西湖上自从那种用躺藤椅的游船出现之后,不拘它们在 游湖的实用上何等不适宜,在游船的形式上何等不美观,世间自有许多人欢迎它们,使它们风行一时。 正当的游玩,决不是放逸,更不是养病。那种西湖船载了仰天躺着的游客而来,我初见时认真当作载来 的是一船病人呢。最近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
15、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躺藤椅已被撤去,改 用了沙发。沙发这种东西,不必真坐,看看已够舒服之至了。它那脸皮半软半硬,对人迎合得十分周到, 体贴得无微不至,有时使人肉麻。它那些弹簧能屈能伸,似抵抗又不抵抗,这又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 去一时爬不起来。故我只有十分疲劳或者生病的时候,懂得沙发的好处;若在健康时,我常觉得看别人 坐比自己坐更舒服。倘把西湖船当作一件工艺品而审察它的形式,这配合就不免唐突。因为这些船身还 是旧式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船身,只有座位的部分奇迹地换了新式的弹簧坐垫,使人看了发生“时代错 误”之感。若以弹簧坐垫为标准,则船身的形式应该还要造得精密,摇船人的脸孔应该还要有血
16、气,不 应该如此憔悴;摇船人的衣服应该还要楚楚,不应该穿得像叫花子一般褴褛。我今天就坐了这样的一只西湖船回来,在船中起了上述的种种感想,上岸后不能忘却。现在就把它们记 录在这里。总之西湖船的形式,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有删改).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游玩,作者认为既不应同旅行那样苦,也不应如休养般安逸懒惰,据此,他认为西湖船的原始 形式是最合格的,不仅达到了局部与整体的调和,还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B. “我们的衣服与他的怎不令人心情不快”,眼见与想象我们与摇船人衣服、座位、生活等方面 的差异,作者心情复杂,颇感不快。C.那些来游湖的富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海南 昌江 县高三 语文 第二次 模拟 联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