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课腊八粥(含答案).docx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课腊八粥(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课腊八粥(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腊八粥一、看拼音,写词语。6o zhdutian niyan xianong choushul gangzdng shuT二、用字典查出下面几个词的意思:碗盏:益发:浪漫;三、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照样子写句子)2 .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3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改为肯定句)四、课文理解填空。1 .课文通过对 等着吃妈妈熬煮的 时的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既让我们了解了腊八节的民俗,又展现了一幅 的家庭图。2 .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件事。其中 写得详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五、阅读课文,完成练
2、习:1 .腊八粥是作家 的作品,写出了一家人 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 和对家庭亲情的 02 .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人物线索,从到到 ,再到的描写,刻画了一个3 .课文主要通过八儿的的儿童形象。4 .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两件事,其中 这件事写得详细,这件事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5 .写2句有关儿童的古诗。(1) , O(2) , o六、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 .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 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七、课内阅读。住方家大院的八
3、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 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那我饿了! ”八儿要哭的样子。“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 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 在嘟嚏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
4、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搅和()浓稠()松劲一一()资格一一()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3. (1)八儿看到煮腊八粥的时候是什么表现?突出了他怎样的心理?(2)八儿知道吃粥的时间后有什么表现?写出了八儿怎样的心理?八、课外阅读。母亲那碗腊八粥(节选)徐学平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 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的,粥可谓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 的,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
5、舍不得多放米,有时稀得能照出人影儿。只有富裕点的人家,那粥才 浓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们就夸张地说成“竖勺子不倒”了。这粥,最好喝的当然还得数腊八粥, 但除了过腊八节,寻常的口子里更是难得吃上一顿的。据老辈人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 牛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 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 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过 上了好日子,为了铭记当年被财主关进房子忍饥挨饿的痛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部编版 语文 一课一练 腊八粥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