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4《蜜蜂》优质课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4《蜜蜂》优质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4《蜜蜂》优质课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 蜜 蜂【教材分析】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蜂窝捉20只蜜蜂,在背上做上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旁,“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17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 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教学目标】1.会认“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正确读写“蜜
2、蜂、辨认”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概括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教学重难点】能梳理并按顺序概括实验过程,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识字解词的能力。本课需要理解的词语有“实验、推测”等,这些词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采用组块教学的方法,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2.细品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准确性。文章里有“听说、左右、好像、大概”等词语,表明这是作者的猜测、推断,不一定完全准确。在描述实验过程时,作者用上这类词语表达,看似模糊,实则准确。引导学生关注这类词语时,可以在原文中去掉这些词后
3、对比读一读,再来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从中体会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写清实验步骤。指导学生默读,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在默读中,边读边思考,圈画批注,试着提出问题。学习文章时,理清实验步骤,说清楚,说连贯,用简洁的语言写下实验步骤及结论。【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搜集蜜蜂的相关资料;查阅法布尔的相关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教学过程】板块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师生谈话,
4、引出新知。师: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去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板书课文题目)教师指导书写“蜜、蜂”2个字。2.师: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还了解些什么?教师指名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有关蜜蜂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课件出示蜜蜂资料)4.自读资料袋。(1)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后梳理信息:作者法布尔的身份、作品、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5.过渡到课文。师:课文蜜蜂记录了法布尔一次真实的实验。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他是怎么研究蜜蜂的。【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交流,促进学生对蜜蜂的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自读资
5、料袋并交流,以此为切入点导入课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积极探究的精神,还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板块二 组块理解,整体感知1.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在自己有感触或不理解的地方圈画批注,试着提出问题。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扫清障碍。(1)课件出示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和要求会写的12个字。指名读生字,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生词过关。课件出示:实验 阻力 推测 沿途 尽管 陌生 准确无误(3)多种形式检查学习效果。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接读。(4)结合语境认多音字。课件出示:l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l 这时
6、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l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3.梳理脉络。师: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填一填表格。(课件出示表格)(1)自主填写。(2)交流反馈。结合图表,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法布尔为证实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如何让学生从“碎片化”的感知过渡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梳理脉络显得尤为重要。通读课文的过程,也是语感积淀、发展的过程。板块三 研读课文,了解目的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关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
7、能力这个说法,作者是如何得知的?(听说的)为了求证这个说法,作者做了一件什么事?(做了一个实验)(1)交流法布尔做的实验。(2)引导关注“无论总是”的句式,体会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强。(3)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引导学生抓住“听说”一词,说说体会。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言论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2.小结:介绍一项实验时,首先要交代清楚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设计意图】通过对第1自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体会法布尔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板块四 书写汉字,相机指导1.形近字辨析。“蜜”和“密”:无论是“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下部是“虫”,不是“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蜜蜂 新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14 优质课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