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第小学一(4)班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计划总结类).docx
《2023年市第小学一(4)班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计划总结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第小学一(4)班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计划总结类).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学校:*市第*小学班别:一 (4)班姓名:日期:2023. 2. 6市第*小学一(4)班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大多为六、七岁,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围绕质量、 体积、状态等表观特征展开。在面对一个物体时,一年级学生大多可 以说出其最明显的特征,如黄色的橡皮、透明的玻璃。但是学生大多 不会描述那些不显著的特征,如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特征。通常,只 有当描述物体特征的任务明确指向与质量或体积相关的特征时,学生 才能说出哪个更大、哪个更重。尽管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不 知道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但是他们认识物体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不
2、能描述,而是缺乏认识物体的角度,不能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描述 物体,无法稳定地从物体的外部特征、质量和体积三方面认识物体。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 展,但是一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 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当学生走出 教室寻访校园里的小动物时,很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不足”等 现象。在观察蜗牛、金鱼等活动中,也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 等现象,会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问题。为此,除了 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 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二、
3、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发现物体的特 征、2.谁轻谁重、3.认识物体的形状、4.给物体分类、5.观察一瓶水、6.它们去哪里了、7.认识一袋空气。“动 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分别是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 里的动物、3.观察一种动物、4.给动物建个家、5.观察 鱼、6.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 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 内容。“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 指向“组成世界的物体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
4、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 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 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从具有固 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 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 征的理解。“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 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 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 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
5、能,感知周围的 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 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 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 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 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 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 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 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 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要。三、教学目标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市第 小学 科学 下册 教学工作 计划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