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绵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全面推进“三个加快”,夺取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强劲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综合经济发展提速、结构向好。2011年,绵阳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实现GDP1189.1亿元,增长15.2%,GDP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6.6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3亿元,增长9.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7:51.9:3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50.
2、7亿元,增长1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4.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基本单位总量稳定增加。2011年末,全市共有基本单位30086个,比上年增加405个,增长1.4%。全部单位拥有从业人员77.69万人,比上年增加6.63万人,增长9.3%。其中:法人单位22557个,增长3.2%。2011年底,全市“三上”企业达到174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7户,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213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205户,资质内建筑企业268户,房地产企业291户。 物价逐步回落。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9%,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7个
3、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11.1%,居住类上涨6.0%,是带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5%,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1.2%。 企业家信心、经营景气指数略有波动。2011年,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为142点,二季度为125.4点,三季度为134.3点,四季度为125.1点。企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36.3点,二季度为131.8点,三季度为140.1点,四季度为126.5点。说明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为担忧。 两化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绵阳工业化率达到44.7%,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1.
4、7个百分点缩小到0.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41.84%,比2010年提高1.99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科技城范围实现GDP746.7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亿元,增长2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5.9亿元,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9亿元,增长20.0%,新三城建设加快推进。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8.9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5.5%,林业总产值增长8.2%,牧业总产值增长1.5%,渔业总产值增长6.5%。实现
5、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 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4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5万公顷,增长0.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8.9万吨,增长2.1%。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73.7万吨,增长2%;小春粮食产量65.2万吨,增长2.5%。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8.3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56.5万吨,增长2.6%;油料作物产量32.4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190.8万吨,增长6.6%。 养殖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出栏生猪576万头,下降2.9%。实现肉类总产量62.3万吨,下降0.2%;禽蛋产量15
6、.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4万吨,下降1.6%;水产品产量9.8万吨,增长3.7%。 绿化造林稳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3亿元,完成造林面积6.2万公顷。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3万公顷。全年收获大宗林产品1.4万吨,比上年增产1677吨,其中:油桐籽170吨、棕片110吨、核桃13578吨、生漆24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5万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9.9亿立方米,实际供水10.8亿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4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万公顷。农机总动力达到245万千瓦,新建沼气池2.5万口。
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1.2亿元,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2.1亿元,增长23.7%,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2.4%,重轻工业的比例为56.3:43.7。 “2+4”重点产业较快增长。全市“2+4”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91.2%,增长31.7%。在“2+4”产业总产值中,材料产业增长41.3%,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5.2%,冶金机械产业增长35.2%,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1.9%,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6.3%,
8、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6.1%。 县域工业较快发展。涪城区属、农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0%,其余县市区和园区也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2011年,全市重点监测的80种工业产品中,有76.3%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等离子电视增长69.4%,改装汽车增长41.5%,水泥增长81.7%,白酒增长78.8%,卷烟增长35.4%,发电量增长4.1%,钢材增长4.1%。 工业效益稳步回升。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7.6亿元,增长33.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6.3亿元,增长43.8%;实现利税总额167.4亿元,增长3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9、增加值率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06.1亿元,增长1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47.2亿元,增长37.4%;其他企业完成159亿元,增长11%。全市建筑安装行业共完成增加值85.3亿元,增长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减。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9亿元,增长7.4%,在灾后重建基本结束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投资的稳定增长。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22.4亿元,下降4.5%;更新改造完成投
10、资226.3亿元,增长27.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2.3亿元,增长25%,增幅比去年回落30.6个百分点。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亿元,下降5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4.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4.1亿元,增长12%。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完成工业投资224.7亿元,增长12.5%,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5.1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2+4”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投向“2+4”工业行业的投资达到191.3亿元,增长20.9%,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8.8亿元,增长18.
11、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21.7亿元,增长61.8%;化工产业完成投资10.4亿元,增长42.1%;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完成投资42.2亿元,增长18.9%;冶金机械产业完成投资48.3亿元,增长49.6%;材料产业完成投资29.9亿元,下降19.3%。 房地产销售回落。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586.2万平方米,增长39.6%;竣工面积338.7万平方米,增长102.9%;销售面积415.8万平方米,增长16.1%,增幅比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亿元,增长17.8%。总量居全省第2位。 分行业看,批发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绵阳市 2011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统计 公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