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bit的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cobit的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obit的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的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内容摘要:作为金融创新之一的网上银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蕴含了巨大的风险本文在借鉴COBIT框架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网上银行风险评估体系,以全面动态地评价网上银行风险,从而实现对网上银行的分级监管,促进电子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关键词:COBIT网上银行风险评估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创新所蕴含的巨大风险作为金融创新之一的网上银行以其低成本、高效益、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的特点,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同时也由于它是建立在开放网络上的银行信息系统,技术风险的负面效应及控制不当,会导致风险的大量聚集和扩散,引发马太效应而传统的风险监管措施存在滞
2、后现象,难以应对网上银行日益频发的风险危机要使监管当局更加全面、直接的掌握网上银行风险的实际情况,识别、评估各种风险的总体有效程度,需要建立网上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作为网上银行风险监管有效工具的风险评级,它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一定的风险评级模型对监管对象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等级划分,从而对其风险表现形态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进行科学判断,进而有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改善风险状况,提高监管效率许多权威的信息系统风险评级体系都参考了国际上公认最为权威的信息系统安全与技术管理和控制标准COBIT(ControlObjectivesForInformationandRelatedTechnology),它已
3、经成为国际上对信息和信息资源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实施标准,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COBIT目标控制体系概述COBIT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基金会(ISACF)与IT治理研究所(IGI)共同研究与开发,并于1996年由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颁布的信息系统安全与技术管理和控制标准COBIT是信息管理系统监管层面的高级控制目标,比单纯信息安全的视角更广它从一个简单而实际的假设开始:为了提供组织(政府或企业)达到其目标而需要的信息,IT资源需要由一组自然分类的IT过程(ITProcesses)管理根据这一假设,IT资源、IT处理过程和业务需求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COBIT控制
4、目标体系将IT过程、IT资源及组织的策略与目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的体系结构(见图1)信息准则维度集中反映了组织的战略目标,主要从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利用率、系统效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方面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IT资源维度主要包括以人、应用系统、技术、设施及数据在内的信息相关资源,这是IT治理过程的主要对象;IT过程维度则是在IT准则的指导下,对信息及相关资源进行规划与处理,从信息技术的规划与组织、采集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四个方面确定了34个信息技术处理过程,每个处理过程包括更加详细的控制目标和审计方针,对IT处理过程进行评估网上银行信息系统及风险分析网上银行是以
5、Internet技术为支撑,以客户终端的计算机系统为主体,以互联网网页为交易平台,以银行强大的综合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为后台,以网络安全认证加密技术为保障的一种新兴的非现场客户信息交易服务系统它是一个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金融理论与实务、现代金融管理等多个学科的复杂系统,现有的网上银行技术结构是根据其业务需求、安全要求及与其他银行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科学配置而成的尽管各商业银行根据其对风险认识的不同和自身业务功能的差异,会有不同类型的设计和组合,但网上银行基本的技术构成是类似的,主要由九个部分组成:客户浏览器、路由器防火墙、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RAS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cobit 网上银行 风险 评估 体系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