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捐赠会计核算的理论探索.pdf





《接受捐赠会计核算的理论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受捐赠会计核算的理论探索.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6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47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探索与争鸣TAN SUO YU ZHENG MING46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47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一、问题的提出接受捐赠会计核算属于财务会计领域中的特殊业务核算;接受捐赠资产所涉及的所得税处理核算也是捐赠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 1993 年开始尝试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以来,初步建立了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核算和税务规范体系,但有关接受捐赠会计核算的会计规范和税务规范一直不够完整,并且有关会计核算的规范和税务规范前后还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给理论研究、会计与税务
2、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此外,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中国有关对接受捐赠会计核算以及税务规范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对建立税务核算体系的不同政策取向。对此笔者认为,对接受捐赠会计进行专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二、接受捐赠资产缴纳所得税的政策分析从理论上分析,接受捐赠的货币资产应当在取得资产时依法纳税;接受捐赠的非货币资产缴纳所得税有以下两种思路可供选择:第一,取得非货币资产时需要依法纳税,但允许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第二,取得非货币资产时不纳税,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额允许扣税,在非货币资产出售或清算时依法纳税。如果出售
3、价格或清算价格低于接受捐赠时的价格,应当以接受捐赠时的价格纳税;如果出售价格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价格,则应当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纳税。在中国于 1992 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于 1993 年启动了以与国际惯例接轨为目标的企业财务会计改革以来,第一个出台的规范企业所得税行为的法律法规,是国务院 1993 年 12 月 13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7 号)。但该条例中并没有明确对接受捐资产的纳税规范,对此企业有关接受捐赠资产缴纳所得税的问题,只能依据税务机关的理解。1994 年 5 月 31 日印发的国家税务总接受捐赠会计核算的
4、理论探索周国光(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摘要接受捐赠会计核算属于财务会计和税务核算中的特殊业务核算问题。中国接受捐赠会计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财税规范变革的一个缩影。认真研究接受捐赠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对于把握中国财税改革的进程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接受捐赠会计核算所得税所得税核算财税协调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016(2011)06-47-06探索与争鸣TAN SUO YU ZHENG MING48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49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48交通财会2011.06
5、(总第287期)49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32 号)中提出:“企业接收的捐赠有相当部分是资产,考虑到如对其征税可能会影响企业生产,故企业可将接受的捐赠收入转入企业资本公积金,不予计征所得税”。笔者对此规定的理解是:企业接收捐赠的货币资金,无论计入营业外收入还是计入资本公积,均需要计征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实物和无形资产,应当计入资本公积,无需交纳所得税。针对规范接受捐赠资产缴纳所得税行为的实际需要,财政部在 1997 年 6 月 21 日印发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77 号
6、)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接受捐赠资产的纳税问题。该通知第五条的规定:“纳税人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出售该资产或进行清算时,若出售或清算价格低于按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若出售或清算价格高于接受捐赠时的实物价格,应以出售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或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意味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当时采取的是缴纳所得税的第二种思路。对于接受捐赠货币资产缴纳所得税的问题,财税字 1997 77 号文没有明确。笔者认为,这也许是因为接受捐赠货币资产理应纳税,属于市场经济中不言而明的共同理解。但依据国家税务总
7、局 2000 年 5 月 16 日印发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 号)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不允许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扣税。结合财税字199777 号的规定,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为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双重纳税:在计提折旧或摊销时缴纳一次(因为折旧或摊销价值是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构成部分);在资产处置时再缴纳一次。为了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于 2003 年 4 月 24 日印发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 号)第二条又做出新的规定:1.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
8、所得税。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 5 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在经营中使用或将来销售处置时,可按税法规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投资转让成本或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这意味着国家税务机关改变了以前的想法,开始采取了缴纳所得税的第一种思路。2007 年 3 月 16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也认可了这种思路。依据2007 年 12
9、月 6 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512 号)的有关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收入,包括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都需要在实际收到捐赠资产时依法纳税。其中,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确定收入。关于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价值的确定,2003 年 10 月 20 日印发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三)(财会200329 号)中指出,“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48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49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探索与争鸣TAN SUO YU ZHENG MING48交通财会2011.06
10、(总第287期)49交通财会2011.06(总第287期)账价值”是指根据有关凭据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如接受捐赠的资产为货币性资产,则指实际收到的金额。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这意味着接收捐赠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可以在纳税时扣除。三、接受捐赠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分析(一)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20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进行与国际管理接轨的会计制度改革以来,最早对企业接受捐赠
11、会计核算行为进行规范的是从 1993 年 7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依据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92)财会字第 67 号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收入,包括收到的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一律计入资本公积。(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规定。依据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财会字 19987 号)的规定,企业接收捐赠现金取得的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接受实物捐赠取得的收入,计入资本公积;企业将接收捐赠实物资产处置时,将相应的金额从资本公积转入营业外收入。这一规定,与财税字199777 号文中的规定保持了财税一致。这意味着,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应当缴纳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的接受
12、捐赠的资产价值,无需缴纳所得税。但不久后在 1998 年 12 月 28 日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问题解答中,对接受捐赠会计核算又做出了新的调整。该解答规定:1.公司接受捐赠的资产时,应将接受捐赠的资产的价值未来应交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科目。公司接受捐赠资产处置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价值不转入损益,但应从“资本公积接受捐赠资产准备”科目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待按规定程序转增股本时,已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的金额可转增股本。2.公司接受
13、现金捐赠,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这意味着,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无论是否需要依法纳税,都不能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企业应当将家受捐赠资产的价值,扣除应缴纳所得税款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依据财税字199777 号文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货币资产应缴纳的所得税,计入“应交税金”科目;企业接受非货币资产应缴纳的所得税,计入“递延税款”科目。在企业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上,实行了相互分离;但在计算应纳税款问题上,会计核算还必须依据税务上的规定。(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 号)的规定,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受 捐赠 会计核算 理论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