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下的实践性教学的定位与探索_以高校地理课.pdf
《本科教学评估下的实践性教学的定位与探索_以高校地理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教学评估下的实践性教学的定位与探索_以高校地理课.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0-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人才的重要手段。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中,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此,教育部早在年就下发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世纪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意见,文件中强199821调:“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等。年月教育部对原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进行重新修订,新的评估体系20048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严格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列入实践教学的重点,并将实践教学确定为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
2、。年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20072见中,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对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提出明确要求,即“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理工农医类专业一15%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由此,足见实践教学在国家“质量工程”本科教学评估的地位和作用。()25%一、地理实践性教学提出的背景(一)知识经济时代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
3、践能力21的人才12。在此社会经济背景下,学科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情景式教学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养成品格的学习目的。与其它教学模式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通过创设出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帮助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科教学评估下的实践性教学的定位与探索以高校地理课程为例代 兰 海1南 永 慧 2刘 焕 波 1(河西学
4、院历史系,甘肃张掖;河西学院纪委,甘肃张掖)1.7340002.734000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环境问题的挑战,地理基础教育理念已经发生悄然变更,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与之相呼应,高校地理教育亦应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契机下,我们认为对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重新定位是把握以上三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为此应建立地理教育的“通过关于为了”三维结构模式。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地理实践教学予以探索,包括:减少理论讲解内容,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淡化学科内部实习界限,实行团队合作;消除教学实践地点选取
5、盲从,加强本土化趋势。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定位;探索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G642 A 16720520200906010005基金项目:校级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实践性教学在高校地理课中的应用研究”收稿日期:2009-02-22作者简介:代兰海,男,河南息县人,河西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1980)第卷第期()河西学院学报()2562009 Vol.25 No.62009-101-改变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地理学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今后的地理教学理当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
6、其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更好的发挥、运用潜在的才能。(二)社会环境问题的挑战世纪年代以来,人类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年第届国际地理联合会通过的2080199227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在第一章“挑战与反应”里对此进行了概略的说明,列举了诸如“人口动态、食物和饥荒、城市化、经济差异、文盲、贫困、难民和无国籍者、违反人权、疾病、罪恶、性别歧视、人口迁移、动植物灭绝、土壤侵蚀、荒漠化、气候变化、空气污染、资源限制、种族冲突”同时,明确指出以上问题都有“很强的地理成分”3。面对诸上问题,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发展历程,总结反思过去的严重教训。从学科层面而言,它也向地理学与国际地理
7、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国际地理教育来一场改革,以培养应对上述挑战的公民。(三)地理学学科特性要求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4,它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自然、经济、人文学科特征,十分重视区域和人地关系的研究。从本源上说,地理知识的获取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野外调查中得到的,通过野外考察、实地观测采样、社会调查获取地理信息。地理教育不能以课本为中心,也不能“尽信书”3。学习有关全球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可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这些只有在真实的世界里让他们去亲身体验,才会使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潜意识和自觉行为。二、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现状
8、(一)实践性课程种类单一,课时偏少种种原因所致,目前绝大多数高师地理专业仍是以地理基础实验(室内实习)为主,外加地理野外实习,个别学校开设了少量技能课和选修课。目前,教学计划中一般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课时占绝大比例,实践环节只体现在为期周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和少数的几个实验课上,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12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高师地理专业的实践性课程的时数只占专业课程总时数的左右30%5。由于时间较短,线路和地点较少,涉及内容又较多,实际上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相当少,更多的是带队老师沿路讲,学生沿路记笔记,教学场景只不过是从以前的室内课堂转向室外实习地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未得到真
9、正的锻炼。(二)教学实践内容分割严重,学科内部隔阂加深由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长期以来地理学被划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同时各分支学科又按照地理组成要素不同划分为许多部门地理学6。这样就造成了地理实践教学内容分割过细,在教学实践中各分支实验教学由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任教,各自侧重于自己的专业方向来进行实验教学活动,从而人为地将本来属于整体的实验分割开来,破坏了地理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7。同时也间接地加深了学科内部的分离和隔阂,导致从教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教师交流不畅,长期以往学科内部势必会产生阻塞和排斥,对于地理学学科的整体发展无疑等同于自掘坟墓。(三)教学实践地点选取盲从
10、,走“逃跑”路线教学实践地点的选取很重要,它不但可以降低学生的开支,减少行路时间、增加实践内容,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结合。然而现在一些学校教学实践地点选取盲从,脱离本土走“逃跑”路线,出现了西部学校去东南沿海搞野外实习,东南沿海学校到西部地区“取经”,结果常出现实习流于形式,性质等同于旅游观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反对跨区域选取实践地点,只是认为实践地点的选取首先应立足于本土,通过对当地的了解由此及彼,进行地理比较分析,理解地域分异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如果时间和经费允许,可以考虑跨区域实习。但是如果条件不够,教学实践地点的本土化趋势应该提倡和加强。三、本科
11、教学评估下的地理实践教学的定位与探索(一)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定位、地理基础教育的新课改1代兰海,南永慧,刘焕波:本科教学评估下的实践性教学的定位与探索以高校地理课程为例-102-新形势下,对于地理实践教学的定位要结合时代背景,确立新目标。事实上,教育部近些年下发的有关文件都是围绕该方面展开和进行的。年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20016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地理学而言,教育部业已完成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与之配套的新版地理教材也即将在全国实施。地理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方面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
1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新理念破除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着力促进学生知、能、情的协调和全面发展。、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定位2高校特别是师范型院校是培养未来基础教育师资的阵地和桥头堡,把握基础教育的新方向和新理念应属当务之急。对于高校地理课程教学而言,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协调和统一是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对高校地理实践教学的重新定位是把握以上三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为此应建立地理教育的“通过关于为了”三维结构模式(图)-13。图地理教育途径的三位结构模式1 (资料来源:孙根年等,:作者改绘)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教学评估 实践 教学 定位 探索 高校 地理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