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水质和水质标准.pdf
《第1章水质和水质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水质和水质标准.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第1篇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第1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天然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性质、水体污染的规律及其自净过程,熟悉生活饮用水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4 学时)1.1 天然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性质 水是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水在自然环境中与空气、土壤等相接触,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杂质进入水中。在人类使用水的过程中,如人们的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等过程中,更会带入水中众多的污染物质。因此我们在研究水处理技 术之前,首先要了解水中的各种杂质。一、天然水体中的杂质 一、天然水体中的杂质 天然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环境
2、。天然水中存在的杂质主要来源于所接触的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同时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会进入天然水体。按不同的原则,可以对天然水体中的杂质进行分类。(1)按水电杂质的尺寸,可以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和悬浮物3种,它们的尺寸和外观特征如表1-1所示。表中杂质的颗粒尺寸只是大体的概念,不是严格的界限。杂质在水中所呈现的性质往往还与其形状、密度等有关。悬浮物悬浮物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被除去。胶体胶体主要是细少的泥砂、矿物质等
3、无机物和腐殖质等有机物。胶体颗粒由于比表面积很大,显示出明显的表面活性,常吸附有较多离子而带电,从而由于胶体带有同性电荷而相互排斥、以微小的颗粒稳定存在于水中。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溶解物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02、C02、H2S、S0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从外观看含有这些杂质的水与无杂质的清水没有区别。(2)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将水中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生物等几类。无机杂质无机杂质天然水中所含有的无机杂质主要是溶解性的离子、气体及悬浮性的泥砂。溶解离子有Ca2+、Mg2+、Na+等阳离子
4、和HCO3-、SO4-、Cl-等阴离子。离子的存在使天然水表现出不同的含盐量、硬度、pH值和电导率特性,进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泥砂的存在使水浑浊。有机杂质有机杂质天然水中的有机物与水体环境密切相关。一般常见的有机杂质为腐殖质类以及一些蛋白质。腐殖质是土壤的有机组分,植物与动物残骸在土壤分解过程中的产物,属于亲水的酸性物质,分子量在几百到数万之间。腐殖质本身一般对人体无直接的毒害作用,但其中的大部分种类可以与其他化合物作用,因而具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潜能。例如,腐殖酸与氯反应会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三氯甲烧。生物(微生物)杂质生物(微生物)杂质这类杂质包括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等。这类杂质会使
5、水产生异臭异味,增加水的色度、浊度,导致各种疾病等。(3)按杂质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的和污染性的物质。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拓展和人类社会生产种类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天然水体中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以农药、杀虫剂和有机溶剂为主,如多氯联苯、滴滴涕、六六六、四氯化碳等。目前,全世界已在水中检测出2000多种有机化合物。在美国,水中检出700多种有机污染物,其中100多种为致癌、促癌、致畸和致突变物质。二、各种典型水体的水质特点二、各种典型水体的水质特点 一般可以将天然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地表水又可以分为江河水、湖泊水库水、海水等。各种不同的天然水水质
6、因流域特征、受人类扰动程度等而各不相同。(1)江河水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不同,江河水的水质差别很大,即使同一条河流,也常常因上游和下游、夏季和冬季、雨天和晴天,水质有所不同。一般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因为土质和气候条件较好,草木丛生,水土流失较少,江河水浊度较低,只在雨季较浑浊,年平均浊度在100400NTU之间或更低。东北地区河流的悬浮物含量也不大,一般浊度在数百浊度单位以下。华北和西北的河流,特别是黄土地区,悬浮物含量高,变化幅度大,暴雨时携带大量泥砂,水中悬浮物含量在短短几小时内,可由每升水几百毫克骤增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至几万毫克。最突出的是黄河,
7、冬季河水浊度只有几十浊度单位,夏季悬浮物含量可达每升水几万毫克,甚至几十万毫克。江河水的含盐量和硬度都比较低。含盐量一般在70900mg/L之间,硬度通常在50400mg/L(以CaC03计)之间。(2)湖泊、水库水主要由江河水供给,水质特点与江河水类似。但是由于其流动性较小,经过长期自然沉淀,浊度一般较低。水的流动性小和透明度高,给水中的浮游生物、特别是藻类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在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情况下,氮、磷等物质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源,促进其大量繁殖。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由于湖泊、水库较大的水面产生的蒸发,水中的矿物质不断浓缩,一般含盐量
8、和硬度较江河水高。(3)海水海水的主要特点是高含盐量,在7.543.og/L之间。含量最多的是氯化纳(NaCl),约占81.7%,其他盐类还有MgCl2、CaSO4等。(4)地下水由于通过地层时的过滤作用,所以地下水没有悬浮物,经常是透明的。同时在通过土壤和岩层时溶解了其中的各种可溶性矿物质,所以含盐量、硬度等比地表水高。含盐量一般在1005000mg/L之间,硬度通常在100500mg/L(以CaC03计)之间。地下水的水质和水温一般终年稳定,较少受外界影响。受水体流经地区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地表水的水质会有较大差异,例如一些流经森林、沼泽地带的天然水中腐殖质含量较高,流
9、域的地表植被不好、水土流失严重,会使水的浊度较高且变化大。就地区而言,一般北方地下水的Ca2+、Mg2+及重碳酸盐含量高于南方地下水,因而北方地区地下水大多为硬度高的结垢型的水;而南方地区地表水中的Cl-、SO42-含量高于北方地区,水的腐蚀性较强。1.2 水体污染与自净 一、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水体功能受到破坏。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或称非点源污染)两类。点源污染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来自未经妥善处理的城
10、市污水(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集中排入水体。面源污染来自:农田肥料、农药以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随雨水径流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重力沉降或降雨过程,进入水体。二、污染源分类 污染的原因: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受纳水体:地面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海洋污染源 污染源释放种类:物理污染源:热、悬浮物、放射性 化学污染源:无机物、有机物 生物污染源:病原体、病毒、寄生虫卵等 污染源分布特征:点污染源、非点污染源:点污染源 概念:即集中在一点或者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排放的污染源。特点:污染物排放地点固定;排放污染物种类、特性、浓度、时间相对稳定;集中在小范围高强度排放,对局部水域影响较大
11、;种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固体废物渗滤液、初降水径流。非点污染源 概念:是在一个较大的面积范围内沿一条线或离散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特点:污染物排放范围大危害面广;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排放时间等受客观因素影响,不易人为控制;种类:农田径流、渗流水、大气沉降与降水 农田径流和渗流水 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农田径流和渗流水已成了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它是典型的面污染源,其排放特点是沿河流或干渠呈树枝状或片状分布。人们使用的农药和化肥除少量地被农作物吸收外,其余组成部分残留在土壤和飘浮在大气中,经降水淋洗和冲刷后,这些残留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剂)和化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
12、与水处理概论 肥会随降水、径流、渗流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体中,造成天然水体的农药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农田径流还将农业废弃物(牲畜粪便、植物秸杆)带入水体中,其中含大量致病菌、病毒等。大气沉降与降水 大气中的污染物有相当一部分随着大气沉降与降水进入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如全世界每天由工厂、船、车辆所排入大气的石油烃约6800多万吨,进入大气中的石油烃绝大部分被氧化,约400万吨通过沉降又回到地面,其中一部分进入各类水体形成有机污染。三、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 1、水体自净 污染物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曾受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
13、。2、自净机理 物理净化:污染物通过稀释、扩散、混合、沉淀和挥发,使浓度降低。化学作用:通过水体的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吸附与凝聚等作用,使污染物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生物净化:通过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污染物总量和浓度降低。非生物降解物质:主要通过混合稀释在河流中得到净化;可生物降解物质:通过混合稀释和生物净化得到降解。(1)水体自净的数学模式 一般而言,物理(主要是混合稀释)过程和好氧生物氧化过程在河流水体自净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水体自净数学模拟也集中在对这两个过程的描述上。1)物理净化作用 物理净化作用:稀释与扩散、混合、沉淀 只降低
14、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而不能减少污染物质的总量。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但在一些较大水体来说,其净化污染物的贡献往往比生物净化的贡献大。2)稀释与扩散 稀释: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被水体混合,使浓度降低称为稀释;影响稀释的两种运动 对流(平流))tx(C)tx(vO1 )t,z,y,x(C)t,z,y,x(UO1 O1污染物的“平流”或“对流”率mg/(m2.s)U,C分别为水体断面上平均流速和污染物平均浓度 m/s,mg/L 扩散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水体中产生浓度梯度场,污染物由高浓度区间低浓度区迁移。扩散三种方式 分子扩散:湖泊、水库等静水体,以此为主要扩散方式 紊流扩散
15、:流动水体的扩散方式 弥散:扩散作用符合虎克定律:x 方向扩散通量:xCDOx2 O2顺流向x的扩散通量值,mg/m2.s Dx为顺流向x的紊动扩散系数,m2/s xC为顺流向x的浓度梯度,mg/m4“”表示沿污染浓度减少方向扩散。如研究x,y,z三维方向的扩散通量,则:)zCDyCDxCD(Ozyx2 稀释扩散程度与速率取决于:水体流动状况:水体对污染物的迁移和稀释作用是由水体的平流运动、离散和扩散因素所决定。水体径流量与废水排放量比 污/qQ河,Q河越大,稀释越充分。对流和扩散是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的运动形式。3)混合 混合,指污水与水体的混合状况。计算混合系数 为定量计算水体通过混合稀释的
16、自净能力,需要确定控制(计算)断面上参与混合的河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水流量Q混,为此需先求混合系数即参与混合的河水流量与河水总量。例如水流流动越快,湍流越剧,污染物在水体中就混合得越快,越均匀,扩散也就越远;如在奔腾的江河中,稀释、扩散作用就快,如滞流的湖泊、水库中扩散就慢。计算公式:河混Q/Q 混合系统 Q混参与混合的河水流量(m3/s)Q河河水总流量(m3/s)取决于:其距上游排污口的距离、河水流量、河水与排放污水流量比、V河,河流弯曲及河底状况、污水排放形式(排放口特征,排放方式)。计算断面(控制断面)方式)LL(LL计算计算全混全混,当1LL计算,全混 L计算排污
17、口至计算断面(控制)的距离,km L全混排污口至全混断面的距离,km 完全混合断面污染物平均浓度 假设以浓度C1和废水流量q的污染物排入流量为Q的河流中,经河水充分稀释后,在下游某断面上河水中污染物将达到一个平衡浓度C2,该值可表示如下:qQQCqCCRW,适于q/Q、C2/C1值很小时 CR河流中原有的污染物浓度 CW污水污染物浓度 q污水流量 Q河水流量 若原污水中没有该污染物,且河水流量远大于污水流量时 nCQqCCWW n河水与污水的稀释比qQn 4)沉淀 沉降使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降低,但增加了水体底层的浓度;长期沉淀积累,一旦受暴雨冲刷,可造成二次污染。沉淀作用大小:Ckdtdc3 C
18、河流中原有的污染物浓度 k3沉降速率常数 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5)好氧生物净化 河流氧垂曲线方程菲里普斯(phelps)方程 6)研究河流中DO变化的意义 影响DO变化2个因素:耗氧与复氧。有机物的耗氧作用:使水中DO的含量受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控制,过量有机物的排入,使河流中DO急剧降低甚至消失,会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和渔业资源。DO1mg/L,大多数鱼类便窒息而死。大气复氧作用:复氧速率与水空气界面面积,界面两侧分压(由D亏氧=C-X,由于这个饱和差使界面两侧产生了分压差)、温度有关。DO含量是使河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研究有重要意义,受污染河流DO浓度变
19、化的过程反映河流的自净过程。7)河流中DO变化规律 氧垂曲线 河流受污染前DO:是饱和的 河流受污染后的DO:河中BOD大量增加,好氧分解剧烈,;DOVV22复OO河中耗 随BOD量减少,2OV耗,(DO下降减缓),最终22复OOV(DO下降停止,达到DO最低值,即最大亏氧点);V耗 接着,22复O,DO逐渐回升,最后DO恢复至饱和DO。OVV耗 氧垂曲线(Oxygen Sag Curve)污水排入后,河流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氧垂曲线。它从耗氧这个侧面反映了河流的自净过程,反映水体自净3方面:DO变化,生物种类、数量变化,无机氮形态的变化;在未超过河流自净容量时,当河流受有机污染后,河水变
20、浑,有机物和细菌含量增加,水质下降,随着水流离沟道出口愈远,河水愈来愈清,有机物和细菌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好象河水未受到污染。当超过河流自净容量时,河流受严重有机污染时:水中存在DO,有机物微生物CO2,H2O,使DO,浓度低于饱和值;好氧O2 另一方面,水面大气中的氧溶解到污水中,补充消耗的氧;如有机物太多,DO消耗太快,大气复氧来不及供应,河水中原有的DO=0,出现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无氧状态;有机物无氧分解,有机物中的S元素转化为H2S,从水中逸出臭气,同时它与河水中某些金属(Fe)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物;此外,含S有机物无氧分解的中间产物也有挥发性,臭味。因此,河
21、流下游出现黑臭。氧垂曲线分三段:ao段,22复O,DO大幅亏氧量增加22复OOV的O点处最大亏氧点,又称临界亏氧点或氧垂点;OVV耗V耗 ob段:22复O,水中DO回升,亏氧量逐渐减少,至转折点b;OVV耗 b点后,DO继续回升,亏氧量继续减少,直至恢复污染前状态。各污染带特征 各污染带特征 项目 多污带 强中污带 弱中污带 寡污带 有机物 大量有机物 未分解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分解 为氨基酸 NH3NO2 NO3有机物 污泥分解NO3 有机物 DO 极少或全天 处于厌氧状态 兼性 好氧 好氧 BOD5 很高 高 低 很低 H2S 很多 很多 少 无 生物菌种 很少 少 多 很多 个别优
22、势菌种 很强 强 弱 弱 细菌个数(个/mg)数十万 数百万 数十万 数万 数万 主要生物群 细菌 纤毛虫 细菌 真菌 绿藻 蓝藻、硅藻、绿藻、动物、甲壳等 蓝藻、硅藻、绿藻、动物、甲壳、鱼 由于养料和O2对生物生长起决定性影响,所以受污点下游河段生物群是变化的,一般:有机物大量存在促进细菌繁殖 细菌繁殖促进原生动物繁殖 原生动物繁殖促进鱼类繁殖 有O2时,好氧菌繁殖;无O2时,厌氧菌繁殖 原生动物不能在无氧状态下生存 黑臭河段,生物品种少,因厌氧菌大量繁殖,个数多 清洁段,生物品种多,个数少 由此可见,污染河流各河段的生物情况也反映了河流自净过程,通过生物观察,也可以知道河流的自净情况。水质
23、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氧垂曲线方程菲里普斯方程的建立 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定量描述是应用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方面,为此应有污水排出以后对局部水体影响以及自净能力估计,必须作认真细致的现场调查研究,要有充足的较长历史资料,而这是困难的。为了定量描述,有人提出用数学模式反映废水自净过程,虽然需要数据量不够,但运用数学模式进行必要的研究是有益的尝试。有机物耗氧动力学(数学模式)条件:水中有足够的O2,水温不变,Q河、q污稳定 依据:有机物耗氧量水中的有机物,呈一级反应,属一维水质模型 表达式:LKdtdL1,耗氧速率与水中有机物浓度成正比 L水中有机物 K1耗氧系数,因污水性质不同而异,由
24、实验定,生活污水耗氧常数见p39表2-4 dL/dt有机物变化速率-dL/dt有机物降解速率,即耗氧速率,与有机物量成正比 讨论:当t=0,L=L0时,积分得:Lt=L0 exp(-k,t)Lt=L010-k1t(k1=0.434K1)设经过t时后,已被氧化的有机物量xt为:)TT(201tk0t0t20i1kk)101(LLLx 当T=20时,k1=0.1,则 t=1d xt20.6%t=5d xt68.0%(BOD5)t=3d xt50.0%t=20d xt99.0%(BOD20)k1温度为T1时耗氧速率常数 温度系数(=1.04)k2020时温度系数,k20=0.1 复氧的数学模式 水中
25、氧来源:废水中的O2、水体中的O2、大气复氧;复氧:河流中,由于水流动等因素,使空气中的O2溶入水中,2复Ov取决于水空水质工程学 第 1 章 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气界面积,界面两侧的氧分压,温度等;亏氧量D=C0-Cx 亏氧量D=(氧在水中饱和度)饱和溶解氧C-河流中实际溶解氧浓度X 大气复氧亏氧量 亏氧量D存在界面两侧产生了分压差空气中O2与水中O2建立动态平衡的“推动力”使空气中的O2溶入水中,D越大,氧越易溶入水中 表达式:DKdtdD2,该式意义:复氧速率与水中亏氧量成正比-dD/dt复氧速率;K2复氧系数 积分:t=0、D=D0,得,)tk0t210DD20T()20(2)T(20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质 水质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