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普通本科课程评估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大学普通本科课程评估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西大学普通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广西大学二四年二月一、评估方案应用说明(一)本方案是在广西高等学校普通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为了能与自治区教育厅的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的评估接轨,本评估基本上忠实于广西高等学校普通本科课程评估方案(试行),只在个别指标上稍作修改,以便更符合我校实际情况。本评估方案适用于我校本科课程建设评估。(二)本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8项,特色项目1项。其中核心指标为10项(带号);评估结论分为4个等级: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对二级指标评判
2、,有2个观测点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观测点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4个观测点的必须3A、1B方可评为A。 (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必要条件:1、18项二级指标中,D级为零,并有特色项目;2、18项二级指标中,A15项,C2项;3、10项二级核心指标中,A级7项,其余为B级。(四)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为校级精品课程的必要条件:1、18项二级指标中,D级为零,并有特色项目;2、18项二级指标中,A13项,C2项;3、10项二级核心指标中,A级5项,其余为B级。(五)课程建设要求1、立项为校级重点课程的,建设后应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要求;2、立项为自治区重点课程(同时为校级
3、精品课程)的,建设后应达到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要求;3、立项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应努力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并达到如下要求: A16项,无C级及以下项目,且特色项目明显;4、立项为校级重点课群的,建设后,60%课程应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要求;立项为自治区级重点课群的,建设后,60%课程应达到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要求。(六)本评估方案中的有关数据,除特殊说明外,一般填报、统计最近3年的数据。二、评估指标体系(有“*”号的为核心指标)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1学院课程建设 1-1 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措施与保障*2教师队伍 2-1 主讲教师* 2-2 教学梯队 2-3 队伍建设 2-4 教师风范3教学内
4、容 3-1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 3-2 课程改革* 3-3 课程内容* 3-4 实验教学环节4教材 4-1 教材选用* 4-2 教材建设 4-3 配套教材5教学方法与手段 5-1 教学方法 5-2 教学手段* 5-3 考试改革*6教学管理 6-1 教学文件与档案管理6-2 质量控制* 特色项目三、课程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标 准说 明AC1、学院课程建设1-1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思路、规划制定了科学的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定位准确,思路明确,并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有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思路较为明确 ,有实施计划。总体规划包括全面建设规划,校级、自治区级重点建设
5、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含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建设规划)。1-2措施与保障*经费投入有与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相配套的措施,有经费投入,执行情况好,成效显著。有措施,执行情况较好。2、师资队伍2-1主讲教师*职称、学术与教学水平课程负责人为教授,担任主讲教师的副教授、教授50%,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显著,有区级以上科研和教学项目,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授课有特色。担任主讲教师的副教授、教授30%,学术水平较高,有校级以上科研和教学项目,教学水平较高,授课有一定特色。1结构指教师的规模、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及知识结构情况。2发展趋势良好指有学科带头人,形成学术梯队;3
6、、学术水平高是指在本学科领域有省、部级研究项目及获奖成果,在国内外(区内外)有一定影响。4、教学水平高指具有现代教学理念,授课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师生公认,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或校级一等奖。 5、教学效果好指学生思维积极,课堂学术气氛活跃,学生评价好。6、教师风范以近三年受表彰为准,评估时须提供有关证书,综合考察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7、教学奖包括校级教学质量奖、先进教师、教学成果奖、教学论文奖2-2教学梯队队伍结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校际交流活跃;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和科研立项的人,占该课程教师人数60,课程组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普遍反映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辅导教师,实验教师配备合理,并有一定博
7、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与教学活动。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和科研立项的人数占该课程教师人数50,课程组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普遍反映水平较高 。2-3队伍建设师资培养情况有符合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明确的师资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有中青年教师培养的规划和具体措施,执行情况较好。2-4教师风范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教师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从严执教,教学质量高,学生评价好。近三年教师中有50%以上获校级以上教学奖,无教学违规与教学事故。大多数教师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治学较严谨,工作有成效,近三年教师中有30%以上获校级以上教学奖,无教学违规与教学事故。3、教学内容
8、3-1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定位恰当,体现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教学要求,目的明确,课程设置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准确界定前后课程的衔接和分工,内容重点难点突出,反映现代科技成果,教改成果有所体现,教学环节安排得当。课程目标定位较为恰当。 教学大纲项目较完整,能够适用,课程设置基本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前后课程的衔接得当,内容要求较明确,重点难点较突出。1、课程目标定位是指该课程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找准自己的位置,体现一定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学校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2、教改课题含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等项目。3、系统性、先进性、科
9、学性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对更新内容和基础内容的关系处理得好,体现教学改革内容的优化整合,注意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注重引进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反映学科最新知识和发展动向。32课程改革*改革思路、规划与具体措施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获奖情况改革实效课程改革的思路清楚、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目标明确、有规划、有落实措施,成果显著。有校级以上立项的教改课题及三年以上的教改实践;有系列改革成果(方案、论文、报告、实践成果)或者获得自治区级(含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奖励。教改成果显著,教师认同,学生评价高,且有80%教师推广应用,社会影响效果好。课程改革有目标、有措施、有总结。有校级立项的教改课题及二年以上的教改实
10、践;有改革成果(方案、论文、报告、实践成果)或者获得校级奖励。教改成果有一定成效,教师、学生评价较好,且有50%教师推广应用。3-3课程内容*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双语教学教学内容注重反映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课程内容有系统性、先进性、科学性,更新及时,增减处理得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50%本课程课时。教学内容基本反映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的教育思想,课程内容有更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开设有双语教学课时。3-4实验教学环节实验室的管理与利用实验内容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实验室开出率有完善的实验管理制度,有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实验设备完好,并能满足实验要求,
11、实验室利用率高。100%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实验内容更新进展较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有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70%。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为100%。学生参与性强,效果好。有实验管理制度,有较先进的实验设施,教学实验设备基本完好,基本上能满足实验要求,利用率较高。有80%的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实验内容有一定更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0%。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90%。学生参与性较强,有效果。4、教材4-1教材选用*教材质量选用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先进的、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能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的优秀
12、教材,有特色、水平高的自编教材和先进的原版外文教材,使用效果好。选用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合适的教材或有特色的自编教材,使用效果较好。1、选用教材是指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2、辅助教材及参考资料指与本课程教材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相关的专业杂志、报刊、音像、电子、教学软件等辅助教材和参考文献。4-2教材建设教材规划与建设有教材建设规划、教材改革方案及措施,执行情况好,并有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有教材建设规划、教材改革方案及措施,执行情况较好。4-3配套教材辅助教材及参考资料有自行设计的系列的CAI课件,有符合培养
13、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自编或选用涉及范围较宽、水平较高的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有自行设计的CAI课件,有适用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5、教学方法与手段5-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创新与改革有创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独特风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生间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并给予思路的引导;能有重点地落实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等课程教学的六个要素。教学有一定启发性,注意与学生交流;教学中采取一定的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落实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等课程教学的六个要素较好1、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
14、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仅将文字投影到屏幕,不算在多媒体授课范围内。2、电化教学包括录音、影视录像、投影、幻灯、挂图、模型等。5-2教学手段*网络教学现代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条件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已上网并免费开放。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引入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效果好。有相应的教学媒体、网络学习与讨论环境、多媒体实验室;有使用多功能、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料(课件、录音、录像等)。使用网络进行教学,部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已上网并免费开放。大部分教师能引入电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有相应的教
15、学媒体,以及多媒体等教育技术的教学资料(课件、录音、录像等)。5-3考试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与手段考试评价试题具有很强思考性与启发性,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安排合理;命题符合大纲要求,科学、合理、严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积极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和探索,采用试题(卷)库或实行教考分离,并实行试题(卷)库考试管理。有一套较完整,能检查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查办法,评分过程科学严谨、规范;试题、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中肯、翔实,认真进行考试工作总结。命题符合大纲要求,难易程度适中。采用试题(卷)库,并实行试题(卷)库考试管理 。有一套常规的考核
16、办法(含平时、期中、期末),评分过程规范、合理、评分基本准确,有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报告。1、考试方法改革指积极采用除闭卷考试外的开卷考试、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2、试卷库或试题库是指一门课程至少应有15套试题。6、教学管理6-1教学文件与档案管理教学文件教学档案管理齐全、规范,符合大纲要求,反映授课特色。各类教学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规范、管理严格,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基本健全、较为规范,符合大纲要求。各类教学档案资料收集基本齐全,整理规范、管理较为严格,分类存档,方便查阅,手段先进。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历与讲稿(
17、讲授提纲、教案)、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等。2、教学档案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工作计划、总结、指导书、教学管理制度、试卷、质量分析、习题集、参考书、教学活动资料、课程设计材料、教改材料、每学期用的教材样本、人员管理等相应材料。6-2质量控制*教学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课程评价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执行严格,效果好。形成了课程质量评价的系列标准,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执行情况好,成效显著。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平均分达85分以上。较好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实施了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有较好成效。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平均分达75分以上。1、教学管理制度含主讲教师负责制、试讲、听课、辅导答(质)疑、批改作业、教学检查、学生成绩考核、师资培养、教学研究等项制度。2、课程质量评价指每学期有教师互听课记录、试卷抽查、试卷质量分析、作业规范要求、考试管理、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活动,并形成了记录和材料。特色项目突出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能力、创新素质或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好,在校内或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