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oc





《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一、总则 1、为贯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及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技术要求。 2、本技术要求同样适用于在广东省境内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而开展的各项勘查评价工作。 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应按照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和不同级别,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程序。 4、本技术要求规定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替代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相关的评价工作。 二、定义
2、 1、地质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地质体及其与大气、水、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总和。 2、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3、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4、地质灾害危险性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区域。 5、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6、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工程建设可能对地质环境受到影响的程度评价。 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估量。 三、基本规定 1、建
3、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范围包括: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村镇总体规划、建设,综合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矿山建设,铁路、省级及国家级公路、港口、机场、水库等重大建设工程以及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 2、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渗漏、地震液化、软土沉陷;缓变性地质灾害为放射性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水源枯竭、地质环境引起的地方病等。 3、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的范围,不能局限于申请用地范围,应根据建设项目的重要程度和地质环境条件确定。着危险性局限于用地范围内,可按照用地范围进行评估;若危
4、险性来源或影响超出用地范围,则应根据地质灾害种类,危害程度,扩大到用地范围可能受到危险性来源的周边。 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和矿山所在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工程活动可能破坏地质环境的程度和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活动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险性,防治措施等。 5、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重要性划分为三级。见表31。 (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见表3-2; (2)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见表3-3。 6、对线状及大区域的工程项目,必须将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段及危害较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和区
5、段列为评价的重点。 7、一级评估。必须对评价区内分布的地质灾害是否危害建设项目安全,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和对地质资源造成破坏等进行定量分析和全面的评估。 (1)评价时必须查明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要素及空间展布特征。 (2)确定各类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和地基变形等)的规模、类型、形成因素、危害程度,预测可能发生塌陷的范围和危害,提出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8、二级评估。应将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或危害以及建设项目是否诱发地质灾害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或专项分析。基本查明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状况;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
6、沉降和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其对拟建项目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影响,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灾害类型及危险性,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 9、三级评估。原则上可以从简,对建设用地范围内是否存在地质灾害及其潜在的地质环境破坏因素或潜在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初步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害以及对评估区地质环境的影响;对评估区内的重大地质灾害种类,应参照二级评估要求进行评估。 四、评估工作程序 评估工作程序见下面框图。 五、野外现状调查 1、按照评估等级和技术要求以及委托书任务要求,进行相应的实地调查。 2、调查工作应在全面收集利用已有区域地质
7、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震地质、工程勘察,工程物探,气象水文及拟建工程规划设计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3、调查内容包括: (1)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 (2)已有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规模、活动性、稳定性、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 4 (3)对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面塌陷、突水等主要灾种进行重点调查; (4)工程活动可能破坏地质环境和场地稳定状态程度以及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5)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灾害危害的危险性; (6)针对各类地质灾害特点,拟采取的防措施。 4、实物工作量 (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区,
8、一、二级评估项目必须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对可能出现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的地段,必须有物探、钻探或浅井、槽探、触探的资料。 (2)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区,一级评估项目必须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对可能出现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的重要地段,应有物探、钻探或浅井、槽探、触探的资料。 (3)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区,以野外综合调查和收集资料为主,重点地段要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数据;并有钻探或物探资料。 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危险性分级 (1)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表6-1)与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表6-2)划分为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三级(表6-3)。 2、地质灾害类型
9、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 (1)地质灾害分类 根据致灾作用划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又称工程诱发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程度,分为已发(已有)地质灾害和潜在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发展进程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缓发性地质灾害和周期性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类型和灾种 突发性较强危害性较大的灾种主要有: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隐伏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工程突水;强震区地震液化、软土震陷;软弱土区软基沉陷和砂基液化等(表64)。 (3)评价要素选取 评价要素选取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级评估应当多选用定量指标,二级评估应有一定数量的定量指标;三级评估以定性为主,应
10、有少量定量指标。 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评价要素选取参照表65、表66、表67。 隐伏岩溶地面塌隐稳定性评价要素参照表6-8、表6-9。 地震液化程度与液化土层和地下水位埋深有关,埋深越浅,越易液化,液化土层厚度越大,震害越重。根据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本要求将最大液化深度定为25m。评价要素选取见表6-10。 软弱土区软基沉陷和砂基液化 软基沉陷: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具有不均性、流变性的触变性的特征,软土地基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差异沉降和剪切变形,受振动荷载后,破坏了软土的结构连接;很快变成稀释状态,对建筑物破坏性很大。软基沉陷程度的评价要素可选用天然含水量、地基承载力、抗剪强度、
11、压缩系数、灵敏度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软土地基的处理难度,主要与软土层深度、厚度和分布面积有关,深度越浅,厚度越薄,面积越小,越易处理,因此深度、厚度和面积也应作为评价要素。 砂基液化:是指砂土地基在动荷载振动作用下,地下水压力突然增加时产生流动的现象,导致地基失稳。砂基液化程度的评价要素可选用砂土岩性(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和砂土密实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因为砂土颗粒越细、密实度越低,越易液化。液化砂土地基的处理难度,主要与液化砂土层及深度、厚度和施面积有关,深度越浅,厚度越薄,面积越小,越易处理,因此深度、厚度和面积也应作为评价要素 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危险性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建设 用地 地质灾害 危险性 评估 技术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