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估_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绩效评估_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评估_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2008年5月第10卷第3期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May 2008Vol110No.3绩效评估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吴 伟(南京大学 天文系,江苏 南京210093)摘 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科研效益相比较科研投入的增长幅度却明显较低。通过对我国高校
2、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绩效评估是提高高校科研质量和经费效益的重要手段,高校科研绩效评估宜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科研效益中图分类号 G47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2511X(2008)0320114204收稿日期 2007-10-08作者简介吴伟(1970-),女,南京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研管理。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的科研经费(即科学和试验发展经费,简称为R&D经费)都在大幅度增加。R&D经费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与发展经费。以R&D经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研究经费为例,从2000年
3、至2005年,我国基础研究的经费分别为47、56、74、87、117、131亿元,6年的绝对增幅为279%,而作为基础研究重要产出指标的科研论文,却没有相应幅度的增长,三大检索论文数从2000年的46188篇到2005年 的111356篇,引 文 数 从24476上 升 到57377,绝对增幅分别为241%和234%,与基础研究经费279%的增幅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表1)。应用研究的投入与产出也有类似的情况,从2000年至2005年,我国应用研究的经费分别为:152、179、247、311、401、434亿元,6年的绝对增幅为285%,而作为应用研究的重要成果指标的专利授权量,从2000年的10
4、.53万件,上升到 了2005年的21.40万件,绝对增幅为203%,与应用研究经费285%的增幅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表1)。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科研经费绝对增长幅度较大,科研成果的产出却没有随科研经费的增长而同步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学研究存在科研效益较低的情况,也即科研的经费绩效较差。表12000-2005年度我国科研经费和成果产出表年度R&D经费(亿元)基础研究经费(亿元)三大检索论文数(篇)引文数(次)应用研究经费(亿元)授权专利数(万件)200089647461882447615210.532001104356496783049917911.432002128874645
5、263568524713.242003154086773954075831118.2220041966117933524978840119.02200524501311113565737743421.40绝对增长幅度274%279%241%234%285%20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三大检索论文指“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和“工程索引”(EI)。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指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
6、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随着国家对科研工作日益重视,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如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前20所国家拨款的科研经费合计就达41.88亿元,这为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也使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对高校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估及研究,探讨如何管好、用好科研经费,获得更大的科技产出,提高科学研究的绩效,不仅成为高校科研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而且其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绩效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一、高校科研管理中绩效评估的概念1993年 美 国 国 会 颁 布 了 政 策 绩 效 与 结 果 法 案(GPRA),从而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绩效
7、评估的概念与制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度1,并指出对于科学研究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绩效评估。但是,由于科学研究的探索性、潜在性及效果滞后的特点,评估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对科学研究进行评估的困难是:通常在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中对投入的概念定义比较一致,是指科研活动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完成研究而投入的资源,是较明确和易于衡量的指标;分歧在于许多评估者对科学研究绩效评估的产出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产出、成果和影响(其中,“产出”是指研究项目的最直接、技术性的业绩,例
8、如开发出的软件、研究报告、论文等;“成果”是指产出带来的直接效果,例如生产率的提高、研究人员能力的提高等;而“影响”是指该研究项目对社会的整个贡献和影响2)。由于科学研究绩效评估的产出概念的分歧,目前还没有形成被广泛接受认同的评估理论体系,为此各国都在积极地探索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应本国需要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近年来,我国科学界和科研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探寻绩效评估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随着我国政府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科学研究的竞争加剧,要求引入绩效评估这一已被国外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手段的迫切性也日益增强。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随着国家投入科研的经费逐年增加,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也在不
9、断增强,但是科研效益不高却一直是困扰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为了提高高校的科研效益,需要对高校的科研项目和经费进行绩效评估已成为科研管理部门的共识。本文应用的绩效评估指标是投入和产出比,即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绩效评估是指:高校投入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和消耗与产出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以及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比较3。二、绩效评估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高校科研效益不高的问题,首先要从分析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如重项目申请、争经费,轻项目管理,对科研项目应取得的成果没有明确的要求,科研经费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等问题。这一方面是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造成的
10、,另一方面也是项目承担单位管理不到位,缺乏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估所致。(一)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重项目申请,轻项目管理目前,众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是加强对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提高科研的质量,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奖励上。无论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还是科研工作者,都习惯于将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高低、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的价值取向可能会对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不良的引导作用。以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爱因斯坦为例,在1904-1905年间,爱因斯坦也许是全世界水平最低的科学家之一,因为他一年的科研经费可能还不及一个普通实验科学家的
11、多4。由此不难推断,如果将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从事人文学科与工程技术的教师统一按照科研经费的多少来比较他们学术水平的高低就十分荒唐了。这种观念对科研人员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在研课题的完成质量,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2.重科研经费的制度管理,轻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以课题制为主,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以项目为单位来具体进行的。这就使得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如下问题:一方面,对科研经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都非常重视,各高校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财务制度;另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从全局的角度对科研经费的支出用途进行考察、审计,
12、即经费支出是否是项目所需,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源的浪费现象等。此外,由于我国多数科研项目的成本预算是一种增量的、固定式的预算模式,在编制科研成本预算时,过多地考虑了以往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情况,导致项目的预算经费越编越多,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造成实际批准的单个科研项目的平均经费也在不断上升。同时,依据相关管理规定,每个项目都允许有一定比例的科研设备支出费用预算,因此,为了按预算使用科研经费,科研人员重复购置科研设备的现象比较突出,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往往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和利用率低下。3.重项目考核的形式,轻绩效管理,经费效益低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更
13、多地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项目执行的过程和经费绩效的考核。一方面,虽然科研项目的合同(任务书)作为最基本的法律文书,详细地规定了任务下达单位和项目承担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最终的成果形式,但是,在实际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没有进一步完善科研合同(任务书)管理,尤其是细化年度目标和最终成果目标,以及明确相关的违约责任,规定违约追究办法。因此,结题时对科研成果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审核,许多项目的验收和鉴定都流于形式,对于完不成科研计划者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造成处理起来无据可依,只好不了了之的状况。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中没有形成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制度。目前,一些获得资助的研究项目在结题时无成果,或成果
14、水平低,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项目,结题时拿几篇水平不高的论文充数,一些应用研究的项目,不考虑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取得的所谓成果不能得到实际应用,成果转化率低5。由于缺乏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制度,没有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估,无法得出有力的数据来说明项目的经费绩效,因此也就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科研的效益,造成科研经费的效益低下。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的质量和效益,如果在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对科研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将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提高高校科研效益的目的。511第3期吴 伟 绩效评估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1994-2010 China A
15、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二)绩效评估是提高高校的科研质量和经费效益的重要手段1.绩效评估可以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质量建立高校科研绩效评估制度,在科研项目的立项批准和经费下达时,能同时对科研项目的成果和经费绩效作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并且对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的行为有一定的处罚措施,那么,科研人员就会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来申报项目,从而避免了项目申报上的盲目和浮夸,也促使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科研的完成质量上而不是项目申报上,从而在总体上提高高校科研的水平和质量。2.绩
16、效评估可以缓解科研经费的浪费和利用率低下的状况建立高校科研绩效评估制度,更多地强调科研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也将促使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经费时更为合理地制订预算,减少项目预算的虚报、高报,并且在经费使用过程中主动地避免无谓的浪费;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不再只停留在财务制度管理的层面上,而是从全面考虑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上着手,以期更好地提高投入和产出比,获得最佳的科研绩效。3.绩效评估是提高高校的科研经费效益的重要手段目前在进行高校科研评估时往往重视投入了多少经费,承担了多少课题。但是对于取得了多少成果,取得了怎样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重视不够,由此在高校内部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大学在争经费
17、、抢资源,另一方面资源存在大量的浪费与滥用,效益很低。建立起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估制度,高校绩效评估指标的重心将转变到重视产出、效率、效益等输出指标上来,并将科研拨款与绩效评估挂钩,以更好地提高科研资源利用率,提高高校的科研效益。绩效评估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进行绩效评估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得到有关科研绩效的数据,而是以此作为高校科研管理、提高科研效益的重要手段,以谋求最小科技投入获得最大科技效益,这既是高校加强科研管理的需要,也是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需要。三、高校绩效评估的方法针对科学研究绩效评估活动如何开展的问题,我国科学界和科研管理部门也已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实践,并就如何
18、看待研究结果的质与量、如何运用定量指标等评估的具体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开展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中,绩效评估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事关高校发展的大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本着对科技事业负责的态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同学科、不同科研单位或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不能要求所有学科、所有科研单位或个体都完全采用同一评价方法。因此,采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经费绩效评估方法,建立起高校科研绩效评估制度,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绩效评估方法的选用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公正性,做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一般来说,高校绩效评估
19、的方法宜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定性方法,主要采用同行评议方法;定量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1.定性方法主要指同行评议方法,旨在绩效评估中利用科学家群体的集体智慧形成正确的判断。同行评议的最大优点在于评价专家都是被评科研项目或成果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熟知这一学科领域前沿知识和国内外发展动态,评价结果具有权威性。但是这种评价方法没有公认的客观依据,加上受很多学术和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如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使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高校绩效评估工作中,为了获得科学、公正、可信的同行评议结果,采用同行评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的同行
20、评议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组织应该适应于特定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环境;(2)评价的目的和动机以及评价与决策之间的关系应向所有参与评价的当事人公开;(3)评价时要重点考虑研究活动的目标;(4)设计评价方案时应该考虑有效利用评价结果的前提条件;(5)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偏见、冲突、欺诈或其它影响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的现象产生,确保评价的可靠性。此外,还应该注意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以减少评审中非学 术 因 素 的干 扰,增 强 评 价 结果 的 信 度 和 效度6。2.定量方法主要指文献计量学方法,是一种指标量化评价方法。指标量化评价的特点是根据定性和定量、科学性和可行性、模糊与精确相结合的原
21、则,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并给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最后将各指标的不同等级得分与其权重系数相乘得出该指标的最后得分。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各级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高校科研绩效评估工作中,指标体系设置是科研绩效评估定量评价中一个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问题,它受高校类型、办学层次及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等因素制约,也就是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在构建绩效评估体系时,必须依据这些因素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体现学校科研基础与科研目标、科研发展与学校整体定位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正确、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本校科研的相对实力,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以促进
22、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研管理工作。具体来说,高校在进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置时,要遵循客观性、整体性、导向性、可61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0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比性、操作性等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评估制度。(1)客观性原则:绩效评估中每个指标都应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本质,并且指标间不存在相互重叠,并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2)整体性原则:必须用系统的方法看待整体科研业绩,把反映科研效益投入、产出的实质性指标全部包含在内
23、。(3)导向性原则:突出重点指标,以引导高校科研活动的努力方向。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应鼓励发表高层次的论文,增加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的权重,对获高级别的奖励成果、重大的发明创造等都应给予较高的评定,政策性地引导科研人员投入到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由于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估与高校本身及其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高校的工作和教师有着很强的导向性,因此,高校科研绩效评估能否坚持正确的导向不仅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工作本身,而且也会影响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4)可比性原则: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文学科的教师,其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对前者主要从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成果转让产生的经济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绩效 评估 高校 科研 管理工作 重要 手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