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_1623-2007-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pdf





《YD-T_1623-2007-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_1623-2007-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D/T 1623-2007 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组成、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内容、控制内容、通用管理功能、技术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级别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174-1995 PAL-D 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YD/
2、T 1363.2-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 2 部分 系统互联协议 ISO/IEC 10918-1 Technical Corrigendum l-2005 信息技术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第 1 部分:要求和指南 技术勘误 1:专利信息更新 ISO IEC 14496-2-2004 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 2 部分:视频 ISO/IEC 14496-10-2004 信息技术音视对象的编码第 10 部分:高保真视频编码 ITU-T G.703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标准 ITU-T G.723.1 多媒体通信传输 5.3 和 6.3kb
3、it/s 双速率话音编码器 ITU-T G.729 使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CS-ACELP)的 8kbit/s 语音编码 IEEE 802.3 10BASE-T 以太网接口标准 IEEE 802.3U 1OOBASE-TX 快速以太网接口标准 3 定义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图像系统图像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3.2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 Supervision Center(SC)本地网或者同等管理级别的网络管理中心。3.3 区域监控中心区域监控中心 Supervision Station(SS)区域管理维护单位。3.4 监控
4、单元监控单元 Supervision Unit(SU)图像系统的最小子系统,由若干监控模块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监控范围一般为一个独立的通信局(站)或大型局站内一套相对独立的图像监控设备。3.5 监控模块监控模块 Supervision Module(SM)完成特定设备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3.6 监控对象监控对象 Supervision Object(SO)图像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内具体的设备、机房环境等。3.7 网管中心网管中心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综合网络管理中心。3.8 组网组网 Networking 依据维护管理体制而采取的网络组织。3.9 网
5、络结构网络结构 Network Structure 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3.10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 规范两个实体之间进行标准通信的应用层的规约。3.11 接口接口 Interface 指两个系统(上下级或对等系统)之间具体的通信协议。在应用到硬件设备时,指设备的物理端口。4 系统结构和组成系统结构和组成 4.1 系统结构要求系统结构要求 系统应采用分布式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符合 IS0 的 OSI 开放系统规范。系统应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进行网络逐级汇接,增减各类站级前端设备等。系统的软硬件接口应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内标准。为适应系统多级监
6、控要求,系统应具有灵活的多级组网能力;系统应为其他系统提供标准图像接口,以利于其他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系统具备开放的二次接口,可以为第三方提供进行连接的接口。4.2 系统硬件组成系统硬件组成 图像监控系统可组成二级监控系统或三级监控系统,组成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视频设备(如摄像机、云台、视频切换矩阵等)、图像编码器、传输设备、交叉收敛设备、视频解码器、流媒体服务器、硬盘录像机、图像服务器、监视器、控制计算机等。4.3 系统网络结构系统网络结构 系统规模可根据通信网区域范围大小和通信局(站)数量来组合定义。系统可按多级组网的方式,形成大规模的监控网络,高一级监控中心能管理和监控低一级监控中心的
7、运行,区域监控中心负责所辖范围内所有监控单元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工作,监控单元负责调整、传输具体机房内的图像采集设备(如摄像机、云台、视频切换矩阵等)工作状态。根据通信局(站)数量;一般可组成两级或三级网络结构。系统的分级拓扑简图如图 l 所示。图图 1 通信(局)站图像监控系统分级拓扑简图通信(局)站图像监控系统分级拓扑简图 4.4 系统主要功能系统主要功能 实现对通信局(站)区域内场景情况的远程监视、监听;监视通信局(站)内重要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监视通信局(站)内主要机房环境(电力机房、网管机房、传输机房、交换机房、数据机房和基站等)的情况;对通信局(站)内关键部位进行防火、防盗自动监控
8、,可进行周界、室内、门禁的告警及安全布控;通信局(站)图像监控系统应具备与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或门禁系统的互联能力,获取联动告警信息。在条件成熟和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宜和站内消防系统实现告警联动。4.5 系统传输方式系统传输方式 监控单元(SU)与区域监控中心(SS)或区域监控中心(SS)与监控中心(SC)之间,采用专用数据总线。物理接口建议采用:El 接口。G.703 信号收发(ITU-T G.703 标准),提供 64kbit/s-2.048Mbit/s 可调的同步数据传输率,用于图像远程。LAN 接口:10/100 Base-T(RJ45 UTP)标准接口,符合 I
9、EEE 802.3、IEEE 802.3U或 ETHERNET 标准。无线传输方式。系统网络通信建议采用 IP 网络技术组网,并可使用网络延伸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设备延伸接人站点,IP 地址及局域网地址应满足 IP 网络单播、组播功能等组网要求。a)监控中心至区域监控中心网络之间链路,应采用双方向 lOMbit/s 或 100Mbit/s(10/100Base)光电接口或 2Mbit/s 电接口两种方法互联,并实现第三层路由隔离;b)区域监控中心网络至监控单元之间链路,可采用 10Mbit/s 或 lOOMbit/s(lO/lOOBase)光/电接口连接或 2Mbit/s(G.703)电路
10、延伸两种方法;c)区域监控中心与监控单元监控系统之间的远程图像实时传输的实际单路图像带宽应不得超过 1.5Mbit/s,在保证实时性和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采用新技术减少带宽资源的占用。5 系统通用管理功能系统通用管理功能 5.1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 a)包含局站、编码器、摄像头等具体配置对象,可配置局站、编码器、摄像头设备名称、从属关系等;b)包含用户配置,可增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权限;c)设置视频图像保存的地点、方式、时间;d)设置移动侦测的区域、有效时间以及是否启动移动侦测功能;c)收到外部告警时系统的动作,包括图像的切换、保存、设备控制(如摄像头转到预置位、灯控等);f)叠加字幕的内容、
11、位置。5.2 控制内容控制内容 a)摄像机设备:光圈大,光圈小,聚焦近,聚焦远,变焦长,变焦短,云台下,云台右,云台左,云台上,终止光圈大,终止光圈小,终止聚焦远,终止聚焦近,终止变焦长,终止变焦短,终止云台下,终止云台右,终上云台左,终止云台上,设置预置位,获取预置位(预置位功能根据不同的摄像机型号而定)等。b)画面分割器:画面分割显示(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等),选路切换,巡显,停止巡显,设置巡显间隔时间。c)视频切换矩阵:选路切换,巡显、停止巡显、巡显时跳过某路视频,巡显时恢复某路视频。d)手动抓拍。5.3 控制策略控制策略 a)用户可在各级监控中心控制图像设备;b)对任何设备的控制应
12、有权限限制,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控制设备;c)当多个用户需要同时控制同一设备时,系统应提供策略保证只有一个用户的控制有效。5.4 告警管理告警管理 5.4.1 视频告警信息采集视频告警信息采集 系统应支持各种与视频相关的告警判断,如视频信号丢失、移动探测等功能,同时可以实现告警联动录像功能。5.4.2 环境告警信息采集环境告警信息采集 告警信息采集包括各类监控对象故障信息和图像系统自身各级软、硬件故障信息的实时采集,告警级别分类和事件上报控制等功能。为了对告警信息统一管理,定义通用告警参数。为了支持告警级别动态定义,规定告警级别分类表。5.4.3 通用告警管理参数通用告警管理参数 5.4.3.1
13、 告警级别告警级别 a)紧急告警(Critical):已经或即将危及设备及通信安全,必须立即处理的告警,例如非法物体移动、其他联动紧急告警。b)一般告警(Warning):向维护人员提示的信息,例如传输短时中断等。5.4.3.2 告警记录状态告警记录状态 a)新产生(newcome):未消除、未确认的告警。b)已确认(acknowledged):未消除但已确认的告警。c)未确认(nonack):确认前已消除的告警。d)已清除(cleared):已确认并消除的告警。5.4.3.3 告警类型告警类型 a)监控对象告警(SO_alarm):超出各种正常工作点范围,或者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的告警;与软件
14、或处理故障有关造成服务质量劣化等告警。b)监控设备告警(prossessing error alarm):图像系统自身的各种故障告警,与通信状况相联系的告警。c)联动告警(outside alarm):由其他系统传递过来的告警。5.4.3.4 告警信息处理告警信息处理 告警信息处理包括告警查询、告警确认、告警统计和分析、告警打印等功能。5.4.3.5 告警查询告警查询 监控系统能根据图像系统告警源(具体摄像头、机房)、告警级别、状态、类型、产生时间等组合条件对告警信息进行查询。一条告警记录至少应包含表 1 所列内容,并作为查询索引。表表 1 告警记录字段说明表告警记录字段说明表 中文名称 说明
15、 告警的序列号 告警信息的流水号 告警源 告警发生的具体位置 告警发生时间 告警开始时间 告警确认时间 告警被确认的时间 告警清除时间 告警结束时间 告警类型 告警类型 告警级别 告警严重程度 告警内容 告警具体内容 告警触发值 告警发生时刻的监控点数值 确认操作员 确认操作员用户名(可选)5.4.3.6 告警确认告警确认 图像系统应提供告警确认的功能。监控系统应能对查询出的告警进行确认(确认由操作员进行)。查询条件参见 5.4.3.5。5.4.3.7 告警信息同步告警信息同步 各级图像系统告警信息要保持一致。5.4.3.8 告警打印告警打印 图像系统能打印告警查询结果。5.4.3.9 信息显
16、示信息显示 告警信息显示包括告警显示方式和告警信息显示控制。5.4.3.10 告警信息显示方式告警信息显示方式 图像系统必须提供告警信息显示界面,实时显示收集的告警;能根据告警信息,将故障定位到相关的监控机房、摄像头,并显示到相应的拓扑图中。对于紧急的告警信息,可以设置告警提示,以声、光形式提示用户。在告警显示窗口和拓扑图中应以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级别的告警,具体见表 2。表表 2 告警级别对应显示颜色表告警级别对应显示颜色表 告警级别 描述 显示颜色 紧急告警 指通信阻断的告警,影响业务的告警 红色 般告警 向维护人员提示的信息 黄色 正常或清除 指已经清除了通知中指明的一个或多个告警 绿色 5
17、.4.3.11 告警信息显示控制告警信息显示控制 图像系统应能控制告警信息的显示和提示,根据需要设置告警显示和提示的过滤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告警信息才显示、提示给用户;应能查询、修改、取消这些过滤条件,并应具备多条件(逻辑与、逻辑或)设置功能。图像系统控制器撤防与布防设定应根据现场情况由系统管理员设置。根据用户要求,当告警发生时,通过自动拨号短信息等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信息;故障排除后,自动解除声光告警,并通过电话网自动拨号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解除信息。5.4.3.12 告警反应时间告警反应时间 当告警发生并反应到有人值守的监控中心(站)的时间不能超过 3s。6 系统各级功能要求系统各级功能要求
18、6.1 监控中心功能要求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监控中心系统主要由软件组成,是系统功能和系统管理上的一个组织。监控中心的功能概念如无特殊说明适用于区域监控中心和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以权限管理的方式管理监控各区域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功能和区域监控中心的功能要求基本相同。如果视频信号全部入 IP网,则此 IP 网任一台计算机,可通过权限控制的方式实现监控。6.1.1 实时图像监控实时图像监控 a)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各通信局(站)的所有图像信息,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像的实时显示、监控、存储等功能,通信方式为 TCP/IP 下的 IP 传输方式。b)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同一通信局多路(1、4、9、16)实
19、时图像信息,并能实现一机同屏同时监视(即画面分割监视);也可同时实时监视多个通信局(站)(1、4、9);监控中心和办公网或网管系统的授权用户中的多台终端可以同时监控任一通信局(站);以上方式可混合应用。c)可实现轮巡方式,即系统应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通信局(站)的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包括不同通信局(站)的图像、同一通信局(站)的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d)实现多级电子地图显示,第一级为整个系统图,可以方便查找到需要的局(站),点击某局(站)图标进入第二级该通信局的具体设备分布图,包括所有的摄像机,告警器等的分
20、布。告警发生时,告警地点以醒目的标记闪烁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判断告警类型和地点。e)电子地图显示设备分布和布防、撤防、告警状态。f)在监控中心可下发指令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像的按需抓拍、存储、显示等功能。6.1.2 语音功能语音功能 a)实时的语音全双工对讲功能;b)实现通信局端场景录音。6.1.3 远程控制远程控制 a)远程控制监控设备(包括云台、镜头和灯光等),包括云台转动,聚焦、变焦、调光圈,设置预置位等动作;b)监控中心可对区域监控中心的图像设备进行控制,如画面分割器、视频矩阵、编解码器等进行切换、巡显;c)远程通信局(站)现场照明控制,实现全天候监视;d)可进行当地或远程布防、撤防控
21、制,可以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系统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控制;e)高优先级的用户根据等级优先的原则可无条件获得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同级别用户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获得控制权。用户控制权的等级可设定。6.1.4 告警管理告警管理 a)告警可根据需要进行分为严重告警和一般告警两级,告警级别可设定;告警信号、告警内容可在任何画面自动显示。b)可根据告警信号(烟感、温度、红外线、门禁等)位置切换指定摄像头画面,操作指定设备(照明、警铃等),并自动录像(录像时间可设),通过符合 YD/T 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T_1623 2007 通信 图像 集中 监控 系统 技术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