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378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QGDW 378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GDW 378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29.02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378.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 第三部分:技术方案设计导则 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system design guideline Part 3:technical scheme 2009-12-07 发布 2009-12-07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Q/GDW 378.3 2009 I 目 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系统总体方案 1 4.1 对象分类及采集要求 2 4.2 预付费实现方式 6 4.3 系统总
2、体架构 7 4.4 主站设备配置 9 4.5 应用部署模式 9 4.6 系统技术指标要求 16 5 通信信道设计 17 5.1 通信信道应用范围 17 5.2 远程信道性能设计 19 5.3 本地信道性能设计 21 6 典型应用 22 6.1 技术方案选择原则 22 6.2 典型应用方案 23 编制说明 27 Q/GDW 378.3 2009 II 前 言 按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规范统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主站、采集终端、通信单元的功能配置、型式结构、性能指标、通信协议、安全认证、检验
3、方法、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对国内外采集系统建设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充分结合通信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制造工艺等技术的发展,全面梳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为公司系统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指导性方案,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框架内开展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规范公司系统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便于迅速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有关对本设计导则的建议或意见可向公司各级营销主管部门反映。本部分提出了采集对象分类、预付费实
4、现方式、通信信道适用范围,提及到的系统建设典型方案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通用技术方案技术报告中有详细表述,可以在系统建设工程方案设计中参考。本部分提出的各部分设计方案的具体技术原理和详细的设计细节可以查阅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通用技术方案研究技术报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公司 本部分主要编写人:李新家、周宗发、熊政、刘宣、杜新纲、葛得辉、郑安刚、王涛、王晓峰、黄建军、杨晓源、陈四根、郭峰、李云峰
5、、姜海、李捷 Q/GDW 378.3 2009 1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设计导则 第三部分:技术方案设计导则 1 范围 本部分提出了系统、主站、信道、终端的设计方法、功能实现和性能指标等,为各网省公司设计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设计指导和参考。本部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系统建设中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98
6、82 自动抄表系统 GB/T 19887 自动抄表系统底层通信协议 DL/T 614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Q/GDW.2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Q/GDW.3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Q/GDW.5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Q/GDW.6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器型式规范 Q/GDW.7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器型式规范 Q/GDW.10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力营销发展规划 电能信息采集与
7、管理系统典型方案 “SG186”工程营销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 3 术语和定义 本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系列标准中的定义、术语以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范。3.1 主站集中式部署 按照省、市公司大集中的模式进行设计,按“一个平台、两级应用”的原则在省(直辖市)公司建设全省(直辖市)统一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平台,各地市公司以工作站的方式接入系统。3.2 主站分布式部署 分布式部署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从上而下分为一级主站和二级主站两个层次。一级主站建设整个系统的数据应用平台,侧重于整体汇总管理分析;二级主站建设各自区域内的电能信息采集平台,实现实际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运行。4 系统总体方案 电力用户用电
8、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所有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用户面广量大,用电环境各异,能够到达的远程信道不同,现场安装的终端类型不同。虽然对象和信道各异,根据集约、统一、规范的原则以及营销业务功能实现的需求,应该建设统一的用电信息采集平台,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电力用户的全面覆盖。Q/GDW 378.3 2009 2 4.1 对象分类及采集要求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采集对象包括所有电力用户,包括专线用户、各类大中小型专变用户、各类 380/220V 供电的工商业户和居民用户、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覆盖率 100%。根据各网省电能量采集系统建设的情况和营销业务的分类的调查,除电力用户外,还有许多电能计量点没有实现
9、自动采集。电力客户信息采集系统的统一采集平台功能设计,能支持多种通信信道和终端类型,可用来采集其它的计量点,如小水电、小火电上网关口、直到统调关口、变电站的各类计量点。在前期的系统建设需求的研究中,将用户分为六大类: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根据现场用电和计量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为下表:表 1 采集对象详细分类标准 采集对象 分 类 标 准 用户 标识 供电方式用 电 情 况 采集业务要求 大型专变用户(A 类)容 量 在 100kVA及以上的专变用户 A1 高压供电用户多路专线接入,有专用变电站 安装变电站电能量采集
10、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A2 专线供电,在变电站计量的高供高计用户 在变电站安装电能量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进行用电负荷控制。A3 单回路或双回路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高供高计或高供低计,通常有多个计量回路 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抄表和用电负荷控制。中小型专变用户(B 类)容 量 在 100kVA以下的专变用户 B1 50kVA 以上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用电计量分路较少 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预付费控制和自动抄表。B2 50kVA 以下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单回路计量,两路以下
11、的用电分路 在用户端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预付费控制和自动抄表;或者安装配备远程通讯模块的电表直接远程通信并输出跳闸信号,由配置跳闸装置来执行预购电控制 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C 类)执行非居民电价的三相电力用户 C1 低压供电配置计量 CT 的用户,容量50kVA 安装专变采集终端实现抄表和用电负荷控制;或者安装配备远程通讯模块的电表直接远程通信并输出跳闸信号;或者低压集中抄表,独立表箱布置,电表输出跳闸信号,需要配置跳闸装置来执行预购电控制 C2 配置计量 CT 的用户,容量50kVA 低压集中抄表,独立表箱布置,电表输出跳闸信号,需要配置跳闸装置来执行预购电控制 C3 直接接入计量的三相非居
12、民电力用户 低压集中抄表,配置跳闸继电器的电表执行预购电控制 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D 类)执行非居民电价的单相电力用户 D1 单相非居民用户,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表 1(续)Q/GDW 378.3 2009 3 采集对象 分 类 标 准 用户 标识 供电方式用 电 情 况 采集业务要求 居民用户(E 类)执行居民电价的用户 E1 配置计量 CT 的三相居民用户,容量通常大于 25kVA 低压集中抄表,独立表箱布置,需要配置跳闸装置来执行预购电控制E2 三相居民用户,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低压集中抄表,配置带跳闸继电器的电表执行预购电控制,电表单独带有本地通讯信道。E3 城镇单相居民用户,独立表箱,直
13、接接入方式计量 E4 农村单相居民用户,独立表箱,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E5 单相居民用户,集中表箱布置,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低压集中抄表,配置带跳闸功能的电表执行预购电控制,电表可经由采集器和集中器通讯。关口计量点(F 类)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关口 F1 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在发电厂安装电能量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非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关口 F2 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变电站内的发电上网或网间关口 F3 关口计量点在变电站 在变电站安装电能量采集终端,直接采集;或者通过主站接口从调度电能量采集系统获取转发数据。省对市、市对县下网关口,考核和管理计量点
14、F4 考核计量点在变电站 公配变考核关口 F5 配变关口配置计量 CT 的配变考核计量点 通过 RS485 接口直接接入到集中器实现自动抄表或直接在集中器集成交流采样功能实现计量和配变监测。根据上表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六类对象分析,可以将采集要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包括 A1、A2、B1、B2 类,除了用电信息采集外还需要同时进行用电管理和负荷控制,利用负荷控制可以直接进行预购电管理,通过负荷管理终端(下称专变采集终端)实现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和控制管理;第二类是低压供电的一般工商业户和居民用户,包括 C、D、E 类,此类用户通常会集中在公用(混合)配变下,用电情况简单,数
15、量较大,用低压集中和功能抄表终端实现集中抄表,通过电表执行预付费管理。其中 E1 类用户用电容量较大,可以采用大用户的管理方式安装专变采集终端进行管理。A1 类用户数据应从变电站采集系统中交换,而不直接采集,可以不作为本系统的采集对象;F5 类作为低压关口表计,可以通过 RS485 接口直接接入低压集抄集中器完成抄表功能,采集数据类型较多,其它无特殊要求。各个网省的具体用电业务各有差异,为便于在系统建设时统计用户分析,根据电力客户实际用电业务的定义可以采用下表为用户分类做进一步描述,表中的用电业务情况各个网省自行填写。表 2 分类用户接线方式 采集对象 标识 接 线 方 式 用电业务情况 大型
16、专变用户(A 类)A1 用户多路专线接入,有专用变电站 A2 专线供电,在变电站计量的高供高计用户 A3 单回路或双回路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高供高计或高供低计,通常有多个计量回路 S315kVA 315kVAS100kVA 表 2(续)Q/GDW 378.3 2009 4 采集对象 标识 接 线 方 式 用电业务情况 中小型专变用户(B 类)B1 50kVA 以上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用电计量分路较少动力 动力+照明 三相专变供电路灯 单相专变供电路灯 移动电话基站 B2 50kVA 以下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单回路计量,两路以下的用电分路 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C 类)C1 配置计量 CT 的用户
17、,容量50kVA 动力部分 三相照明部分 路灯 移动电话基站 交通信号灯 多用户共享专变 C2 配置计量 CT 的用户,容量50kVA C3 直接接入计量的三相非居民电力用户 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D 类)D1 单相非居民用户,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居民用户(E 类)E1 配置计量 CT 的三相居民用户,容量通常大于 25kVA三相照明 单相照明 电采暖 小区公用 E2 三相居民用户,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E3 城镇单相居民用户,独立表箱,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E4 农村单相居民用户,独立表箱,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E5 单相居民用户,集中表箱布置,直接接入方式计量 关口计量点(F 类)F1 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
18、关口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F2 非统调发电厂内的上网关口,计量点在发电厂侧 F3 变电站内的发电上网或网间关口,计量点在变电站 系统站跨国、网、省际关口 F4 省对市、市对县下网关口,考核和管理计量点,计量点在变电站 系统站内母线、联络、旁路主变、公配线路计量点 F5 公配变考核关口,考核计量点 手拉手线路、分歧、分段计量点 4.1.1 电能表配置要求 表 3 用户电能表配置要求 用户 标识 主 要 功 能 通讯方式 脉冲输出说 明 计量 预付费 复费率 冻结 最大 需量 本地信道远程信道RS485通信口(个)有功无功(组)A1 A2 F1 F2 F3 F4 2 RS485 通讯口调度采集系统
19、、营销采集系统各一。2 组有无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和营销采集系统各一。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采集 A3 B1 B2 1 2 RS485 通讯口营销采集,2 组有无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和营销采集系统各一。负荷管理终端采集 C1 1 2 B2 C1 1 1 配置带远程通信模块的预付费电表。表 3(续)Q/GDW 378.3 2009 5 用户 标识 主 要 功 能 通讯方式 脉冲输出说 明 计量 预付费 复费率 冻结 最大 需量 本地信道远程信道RS485通信口(个)有功无功(组)C1 C2 1 1 1 组有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专用,电表输出跳闸信号,内置本地信道接口实现集中采集。C3 D1 1 1 1
20、组有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专用,电表内部带跳闸继电器,内置本地信道接口实现集中采集。E1 1 1 1 组有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专用,电表输出跳闸信号,内置本地信道接口实现集中采集。E2 E3 E4 E5 1 1 1 组有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专用,电表内部带跳闸继电器,内置本地信道接口实现集中采集。E5 1 1 1 组有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专用,电表内部带跳闸继电器。利用 RS485 接口通过外接采集器从本地信道实现集中采集。F5 2 1 RS485 通讯口计量设置、营销采集系统各一。1组有无功脉冲输出计量检测专用。从 RS485 接口直接接入集中器采集。4.1.2 采集数据要求 根据前期系统的需求分析,
21、六类采集对象的数据类别要求如下:表 4 采 集 数 据 项 要 求 采集对象 数 据 类 别 大型专变用户 电能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总电能量、各费率电能量、最大需量等;交流电气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工况数据:开关状态、终端及计量设备工况信息;电能质量:电压、功率因数、谐波等越限统计数据;事件记录:终端和电能表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其它数据:预付费信息、负荷控制信息等。中小型专变用户 电能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总电能量、各费率电能量、最大需量等;交流电气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工况数据:开关状态、终端及计量设备工况信息;事
22、件记录:终端和电能表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其它数据:预付费信息等。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 电能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最大需量等;事件记录:电能表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其它数据:预付费信息等。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 居民用户 电能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最大需量等;事件记录:电能表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其它数据:预付费信息等。表 4(续)Q/GDW 378.3 2009 6 采集对象 数 据 类 别 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 电能数据:总电能示值、总电能量、最大需量等;交流电气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工况数据:开关状态、终端及计量设备工况信息;电能质量:电压、功率因数、
23、谐波等越限统计数据;事件记录:电能表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4.2 预付费实现方式 根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要求,要全面实现预付费业务,采集系统中预付费控制管理的具体需要主站、终端、电表三个环节的有机配合才能完成:(1)主站 主站具备两种形式的预付费功能:第一种是主站实时采集用户当前用电量或每日采集用户日冻结电量,交给营销计费业务计算用户剩余电费,将当前剩余电费下发给用户(终端或者电表)做信息提示,在剩余电费不足时下发跳闸指令停止电力供应,在用户续交电费后恢复供电(网络发送)。该方式对通讯信道的可靠性和带宽要求较高,不太适合载波通讯、230MHz 等可靠性较低和带宽较窄的通讯方式下的预付费控制;
24、第二种是将用户交费信息发送到现场(网络通讯到终端或电表,或者使用电卡到表),由现场设备直接执行预付费用电控制。(2)终端 专变采集终端具有预付费管理功能,相应也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执行主站下发的指令,显示用户当前剩余电费信息、执行停电跳闸命令。该方式对通讯信道的可靠性要求较高但对带宽要求不高,不太适合载波通讯等可靠性较低通讯方式下的数据采集,比较适用于专变用户的预付费控制;第二种是接收主站下发的用户交费信息,连续采集用户用电信息,计算当前剩余电费,电费不足时跳闸停电,接到主站的续交电费信息后复电。(3)电表 集中抄表终端不具备预付费管理的功能,预付费功能由用户电表实现。该方式对通讯信道的可靠性
25、和带宽要求都不高,比较适用于通讯信道不佳的非专变用户的预付费控制。低压用户的电表预付费功能有以下三种形式:(1)电表带读卡和储值功能:用户必须通过售电窗口购电,将磁卡信息读入电表,电表储值,连续用电计算并扣除,显示剩余电量/费,余额不足跳闸,续购电后复电。(2)电表通过网络获取储值:通过通信网络将用户交费信息下发到电表,电表储值,连续用电计算并扣除,显示剩余电量/费,余额不足跳闸,续购电后复电。免除用户到窗口购电,但存在电费下发不及时的隐患。(3)电表执行网络指令:电表显示主站连续计算的当前剩余电费信息下发到电表,执行主站的停电跳闸指令,用户交费后网络复电,存在电费下发不及时的隐患。表 5 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 378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 3783 2009 电力 用户 用电 信息 采集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