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对明代章回小说叙事系统的建构----以《三国演义》.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词对明代章回小说叙事系统的建构----以《三国演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词对明代章回小说叙事系统的建构----以《三国演义》.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0 8 年第2 期明清小说研究N o,2,2 8总第踞期T h eJ o u r n a lo fM i n g-Q i n gF i c t i o nS t u d i e sG e n e r a l,N O,8 8论词对明代章回小说叙事系统的建构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为中心郑海涛摘要词在明代章回小说叙事系统中所承担的功能具有扩大化和情节化的特征。在不同时期的小说中所负载的艺术作用也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这一演变轨迹可从明代的三大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i t)中对词的运用情况得以清晰呈现。作为抒情性文学的词一旦参与到叙事型文学的建构中后,也就失去了其独立的文体意义。关键词
2、词章回小说叙事建构词融入小说,主要源自宋代的话本,元明后又有所发展。不仅仅在作为故事引子的“人话”中使用,而且艺术功能也E l 益扩大化。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式,词在章回小说中的出现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一种顺延,元明时期,词在经历了两宋的发展高潮后,其文本意义已渗入文人士大夫甚至普通市民的审美心理结构,成为日常写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宋元以来,尽管叙事文学日趋繁荣,但叙事文学并不能脱离传统的创作和接受心理而孤立存在。词的情感性和描写性等功能特征,也决定了章回小说的作者创作时适度运用词作为辅助性叙述方式的可能。、中的词,是小说中的有机组成6 2 部分,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渲染、情感的抒发和观点
3、的表达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析三著中词对叙事系统的参与建构及其过程,对于把握明代章回小说叙事手段的演进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本文拟从词在三著中参与叙事的不同程度,揭橥词在明代叙事型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及其所独有的角色价值。一、据笔者统计,三著中 三国演义:(毛氏本)中共收入诗词2 1 0 首,水浒传(容与堂本)收入诗词2 0 6 首,西游记收人诗词2 0 5 首,总计6 2 1 首。单就词的运用数量而言,共收入词作2 首,即卷首词临江仙和第8 回浣溪沙原是昭阳宫里人,卷首词为清初毛宗岗父子取用杨慎词而来,故属于原作的仅有浣溪沙 l 首,为咏貂蝉善舞之作;水浒传 中共收录词作4 7 首;西游记 中
4、共收入词作3 l首。这些作品来源复杂,艺术水准也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小说叙事结构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功能。其来源大致有三:一是后世评点者所添加;二是作者引用前人作品;三是小说原作者的创作。一般而言,前两类大都本为词史上的绝妙佳作,艺术价值之高自不待言;而第三类词则往往是良莠不齐,颇多争议。这一类作品,倘使将之从原作中抽出阅读,的确佳作不多。然而,作为章回小说不可欠缺的叙事成分和叙事技巧之一,其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以下试探讨词在明代章回小说叙事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并以此为考察角度,透析词在章回小说中运用的文化背景和叙事价值。三国演义中的词作甫有2 首,其中原作者创作l 首,即
5、第8 回浣溪沙原是昭阳宫里人,原词如下: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全词风格清新,手法细腻,单就艺术手法而言在咏舞词中堪称佳作。但从小说叙事角度考察,该词的运用并不成功,甚至说是作者创作的败笔也不为过。关于貂蝉的身世,尽管元杂剧连环计:和单刀劈四寇中说她自幼被选人皇宫,而在全相三国志平话和6 3 中对此却只字未提,三国演义还明确交待貂蝉自幼为王允所抚养长大,故不可能有人宫之事。然该词起首“原是昭阳宫里人”一语即与叙述文字相抵牾,之所以诗词与叙事产生矛盾,笔者推测,当是该词系作者由他著中移用而来,而又未加审究推敲,故未察觉其中纰
6、漏。另一首即为广为人知的卷首词临江仙,但该词为清初毛宗岗父子取用杨慎词而来,系后人添加作品,故不纳入本文探讨范畴。由上可见,在三国演义中,尽管作者开始了将词作为章回小说叙事手段之一的可贵尝试,但客观而言,词尚还未能构成小说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贯联情节抑或是在塑造人物方面都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受到历史演义小说质的规定性所制约,另一方面也投射出章回小说的叙事技巧在三国演义成书阶段尚处于欠完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曾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韵语的作用做过恰当的概括:。一般地说,水浒传的韵文部分是执行描写任务,三国演义不同,它只是评赞而已。”韵文在两书中所承载的容量本就各
7、异,词也不例外。在三国演义中尚未被作者纳入有机叙事范畴。二、水浒传在水浒传中,词在表现功能上开始取得了与诗等量齐观的地位,大凡诗歌能够承载的叙事功能,词也可以承担,基本实现了词与诗在小说叙事中的相互沟通。在叙事结构之中,考察诗词艺术功能的一个基本点,便是看其是否成为小说叙事结构的有机因素,是否能发挥不同于叙事文字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情节因素,即诗词成为小说中的人物或情节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独特的艺术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1 4 回临江仙(智多星赞)突出吴用心灵智巧,饱读诗书,有叙有议,深具人物赞词的特点;1 6 回鹧鸪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明代 章回小说 叙事 系统 建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