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的CAN总线通信协议分析技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AVR的CAN总线通信协议分析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VR的CAN总线通信协议分析技术.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6卷 第 1期2007年 1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Vo.l 16 No.1Jan.2007*收稿日期:2006-09-21.作者简介:田野(198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嵌入式通信系统的学习与研究.通讯作者:孟传良(1950),男,教授,主要从事嵌入式通信系统研究.基于 AVR的 CAN总线通信协议分析技术田 野 张 威 高 亮 孟传良(贵州大学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摘 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 AVR单片机的
2、CAN总线通信协议分析技术.采用逻辑分析仪先分析 CAN 总线上主机对各节点进行控制所产生的不同问答数据的含义.再使用 AVR单片机 ATmega168L控制独立的 CAN控制器 MCP2510对 CAN 总线上的报文进行监听,并通过上位机传输给 PC机显示.结合 CAN总线规范及先前分析的问答数据的定义,通过 PC机上显示的报文对协议进行完整的分析.关键词 CAN 总线;AVR;上位机 SPI【中图分类号】TN915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513(2007)01-0052-03The Technology ofAnalyzing CAN-Bus ProtocolBase
3、d on AVRT ianYe ZhangW ei Gao L iang Meng Chuanliang(Faculty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 mation Technology,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03,China)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y of analyzing CAN-bus protocolbased on AVR.The definition ofdifferent data on the CAN bus can be analyzed by the
4、logic analyzer.By AVR Silgle-chip ControlsMCP2510mo-nitoring the message on theCAN,themessagew illbe displayed on the PC screen by the upper-computer.Throughthem essage,the protocol can be completely analyzed.Key words:CAN-busAVR;Upper-computer SPI1 CAN总线规范概述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是一种串
5、行通信协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及错误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靠,高效及经济的平台,CAN总线凭借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系统、机械设备、工业控制等分布实时系统中,取代了传统控制系统中复杂的接线配线.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现场总线之一.但是,国内一些厂家在开发网络产品时缺乏 CAN总线标准化的指导,导致不同网络产品互不兼容,削弱了不同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 1.特别是在 CAN总线的应用最为广泛汽车行业,由于不同汽车生产厂家对产品的 CAN总线上数据含义的定义各不相同且不对外公开,使得对不同汽车的性能进行诊断变得异常困难.因此对 CAN总线通信协议进行分析尤为重要.目前所使用的 CAN总线规范 V210版本主
6、要由A,B两部分组成.A部分即 CAN规范 V112版本,其采用的地址范围由 11个识别位定义,即标准格式.B部分包括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后者为应对地址范围扩大而制定的 29个识别位格式.标准格式与扩展格式的区别在于扩展格式使用了 CAN112版本中的第一个保留位,因而扩展格式仍是有效的.为了兼容 CAN210,规定 CAN设备应采用 CAN210中的 A或 B部分 2.2 CAN总线通信协议分析2.1 协议分析原理CAN总线被细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对象层(object layer)、传输层(transfer layer)和物理层(phy-ical layer).对象层和传输层相当于 ISO/
7、OSI模型定义的数据链路层.对象层的作用包括:查找被发送的报文;确定由实际要使用的传输层接收哪一个报文;为应用层相关硬件提供接口.这里的定义对象处理较为灵活.传输层的作用主要是传送规则,也就是控制帧结构、执行仲裁、错误检测、出错标定、故障52界定.总线上什么时候开始发送新报文及什么时候开始接收报文,均在传输层里确定.所以传输层的修改是受到限制的.物理层的作用是在不同节点之间根据其电气属性进行位信息的实际传输.在选择物理层方面比较自由 2.对 CAN总线的协议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1)使用逻辑分析仪对特定网络产品的 CAN总线上主机对各节点控制所产生的问答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可以获得主机与节点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VR CAN 总线 通信协议 分析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