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5-2 0 0 7 8产品设计与实现一、引言二、系统硬件结构及主要部件功能视频监控是安防领域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保障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型企业诸如集团化公司、邮电、银行等信息交流广泛的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必备系统。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逐渐融合,视频监控也从传统的安防监控向数字网络监控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视频监控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建立网络监控系统,省去了传统的布线和线路维护费用,降低了监控成本;用户在授权的情况下,就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随时按需监控,实现即插、即用、即看。
2、本文介绍了基于C/S 模式,通过互联网对校园内一栋教学楼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及关键技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该系统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多路视频分配器、网络视频服务器、本地显示器、终端客户机等部分组成。前端包括: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设备。传输部分由视频线缆、电源线缆、控制线缆和传输线缆等组成。本地主机接连接4 路视频输入,集监视、录像、多种画面分割、画面切换、回放检索、打印、等功能于一体。终端客户机实现远程视频回放和对云台的监控。网络视频服务器是一种压缩、存储、处理视音频数据的专用计算机,它由视音频压缩编码器、大容量存储设备、输入/输出通道、网络接口、视音频接口、
3、R S 4 2 2 串行接口、协议接口、软件接口、视音频交叉点矩阵等构成,同时,提供外锁相和视频处理功能。视频服务器是前端的核心设备,在其上运行视频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实现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视频图像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转换、压缩编码和动态存储、视频图像的实时播放控制和网络传输,以及对摄像机的接入和控制。一路视频信号对应一台监视器或录像机,一台摄像机的图像送给多个管理者观看时,就需要视频分配器。因为并联视频信号衰减较大,送给多个输出设备后由于阻抗不匹配等原因,图像会严重失真,线路也不稳定。视频分配器除了阻抗匹配,还有视频增益,使视频信号可以同时送给多个输出设备而不受影响。在一台监视器上同时观看多个摄
4、像机图像,需要用画面分割器。分割器除了可以同时显示4 个摄像机的图像外,也可以显示单幅画面,可以叠加时间和字符,设置自动切换,连接报警器材,也可以送到录像机上记录。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邓璐娟王利亚刘涛丁孟宝(郑州轻工业学院,4 5 0 0 0 2)【摘要】【关键字】基于I n t e r n e t 的远程视频监控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它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通过视频服务器发布到网络上,能够使异地人员通过一台连接到I n t e r n e t 上的P C机进行观看,从而对监控现场进行监管。本文以对校园内一栋教学楼的远程视频监控为背景,首先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基本硬件结构及视频
5、信息和控制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过程,然后提出了远程监控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最后对系统中的主要软件模块作了概述。视频监控系统C/S 模式 套接字 组播-4 6-2 0 0 7 8产品设计与实现三、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传输与处理模块四、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整个系统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过S o c k e t 套接字在整个互联网上进行通信,视频数据流传输与处理流程见图2:安装在现场的摄像头和麦克将采集的模拟音视频信号送入网络视频服务器。模拟信号被分成两路,一路直接送入本地监视器进行本地回放,另一路被送入编码器编码成M P E G-4 的视频流和音频流,从编
6、码器出来的音视频流再被分为两路,一路送入本地硬盘存储,另一路通过网络发送到客户端。客户机端用户根据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访问服务器主机,接收网络数据包,经过解码还原成原来的视频图像,就可以实时察看监控录像,并发送相应的控制信息对云台、摄像头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远程监控。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需要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主要有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组播技术以及多线程技术。由于流媒体信息源所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如果直接进行传输或存储,将会对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流媒体数据在传输或存储之前,先要进行压缩处理,以便存储和传输,传送到目的地后再解压缩播放出来。在本系统中采用M
7、P E G-4 编解码技术。M P E G 是活动图像(Mo v i n g P i c t u r e E x p e r t G r o u p)的简称,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它制定了一系列的音频和视频压缩标准,主要有MP E G I,M P E G 2,M P E G 4,M P E G 7 和M P E G 2 1。M P E G-4 是超低码率运动图像和语言的压缩标准,它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与其他视频压缩编码标准相比,M P E G-4 标准对传输速率要求比较低,网络传输占用带宽小,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远程视频图像传输,是适合于网络视频
8、传输的佼佼者。视频图像的传输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监控质量,数字视频信号虽然已经过压缩,但数据量还是很大,特别是当几路视频信号同时在网络上传输时,大量的数据传输会使得传输网络变得拥挤,这会造成数据的延迟及丢失,因此良好的网络通信通道和通信协议的选择至关重要,I P 协议是I P 层通用的协议;常用的传输层 协 议 有 T C P、U D P、实 时 传 输 协 议 R T P(R e a l-t i m e T r a n s p o r t P r o t o c o l)、实 时 传 输 控 制 协 议 R T C P(R e a l-t i m e T r a n s p o r t C o
9、 n t r o l P r o t o c o l)等。T C P 是传输控制协议的缩写,它是面向连接的,提供可靠流服务,提供确认与超时重传机制、滑动窗口机制等。但是T C P 的这些机制增加了网络开销,不适合传输突发性的大量数据或者实时性数据,如音视频流。U D P 是无连接的传输协议,不提供可靠性措施,不必在数据报丢失或出错时要求服务器再重发,因此紧凑快速,特别适合于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传输场合。由于音频数据和视频图像数据的传输往往要求实时传输,同时又允许在性能要求范围内存在数据错误率和丢失率,因此U D P 协议适合对音频和视频数据传输。但是由于U D P 存在不可靠性,基于U D P
10、的应用程序,必须自己解决诸如报文丢失、重复、失序和流量控制等问题。因此,在U D P 协议之上,还必须使用多媒体数据传输的R T P 和R T C P 协议。R T P 协议提供实时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采用R T P 协议对音频、视图2视频传输与处理示意图1、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2、网络传输技术服务器端本地视频回放视频采集数据存储云台镜头控制视频压缩控制命令接受网络传输远程客户机端视频显示视频解压缩网络传输控制命令发送R T P/R T C P视频信号控制信号T C P/I P互联网校园局域网交换机网络视频服务器控制线本地观看多路视频分配器视频线图1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图2 0 0 7
11、8产品设计与实现频数据进行封装,即使在某些包被丢失的情况下也能对其他包进行解码,另外,时间戳信息便于解码时保持音频和视频信号的同步。R T C P 是R T P 的控制协议,用于监视网络的服务质量和数据接收双方的信息传递,R T C P 提供关于数据传输质量的反馈,该功能与其他传输协议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相对应。在 I P 协 议 下,视 频 数 据 的 传 送 采 用 组 播(M u l t i c a s t)方式,对那些要接收视频流的客户机,传输端通过一次传输就可以将信息同时传送到一组接收者;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网络负担,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使发送端编程更简洁。I P v 4 中的D
12、 类地址即是组播地址,最高位为1 1 1 0,范围是2 2 4.0.0.0 2 3 9.2 5-5.2 5 5.2 5 5。为了使编解码和数据的传输能同步进行,应用程序采用多线程结构。进程是应用程序的执行实例,线程是Wi n 3 2 的最小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包含一个主线程,可以建立另外的多个线程。线程是系统分配处理器时间的基本单元,并且一个进程中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执行代码。Wi n 3 2 A P I 可提供多线程编程,但是开发难度大,MF C 对其进行了封装,并且封装了事件、互斥和其他Wi n 3 2 线程同步对象,提供了C w i n T h r e a d 类,使编程更加方便、快捷。本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远程 网络 视频 监控 系统 设计 实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