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电子政务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_V1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市电子政务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_V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电子政务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_V10.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京市电子政务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北京市电子政务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V 1.0)(V 1.0)北京信息化协会 二八年十月 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I 目录 目录 1 总则总则.1 2 参考标准参考标准.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3.1 术语和定义.1 3.1.1 I T 运维服务.1 3.1.2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1 3.2 缩略语.2 4 IT 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对象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
2、对象.2 5 I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要求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要求.3 5.1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分类.3 5.2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等级划分.4 5.3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组合.7 6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功能需求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功能需求.8 6.1 资产管理.8 6.1.1 静态资产信息管理.9 6.1.2 动态资产信息管理.10 6.2 监控管理.10 6.2.1 视图管理.10 6.2.2 配置管理.11 6.2.3 故障管理.11 6.2.4 性能管理.12 6.3 安全管理.12 6.3.1 通信及操作管理.13 6.3.2 访问控制.1
3、3 6.3.3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13 6.3.4 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13 6.4 流程管理.13 6.4.1 服务台.14 6.4.2 配置管理.14 6.4.3 变更管理.15 6.4.4 事件管理.15 6.4.5 问题管理.16 6.4.6 发布管理.16 6.4.7 服务级别管理.17 6.4.8 知识管理.17 6.4.9 财务管理.17 6.4.10 供应商管理.18 6.4.11 辅助流程.18 6.5 综合管理.19 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II 6.5.1 统计分析.19 6.5.2 决策支持.20 6.6 外
4、包管理.20 6.6.1 结果控制管理.20 6.6.2 过程控制管理.20 7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结构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结构.20 7.1 各类支撑系统的功能结构.21 7.2 系统部署.24 8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指标要求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指标要求.27 8.1 系统容量.27 8.2 系统可靠性.27 8.3 实时性.27 8.4 系统存储能力.28 8.5 系统安全性.28 8.6 系统扩展性.28 8.7 系统易用性.29 8.8 系统可维护性要求.29 9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管理接口要求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管理接口要求.29 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5、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I 前言前言 本部分是北京市电子政务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系列规范的第二部分,本系列规范目前包括:(1)第一部分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应用需求;(2)第二部分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3)第三部分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测试方法。本部分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家相关标准,并结合北京市电子政务 I T 运维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本部分由北京信息化协会提出并归口。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1 1 总则总则 本部分规定了 I T 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对象和所需的管理支撑能力,以及支撑
6、I T 运维服务的系统应该具备的管理功能、系统结构、技术指标和相关接口等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现。2 参考标准参考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1)I S O/I E C 2 0 0 0 0-1:2 0 0 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 1 部分:规范(2)I S O/I E C 2 0 0 0 0-2:2 0 0 5 信息技术服
7、务管理第 2 部分:实施指南(3)I S O/I E C 2 7 0 0 1:2 0 0 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4)G B/T X X X X (2 0 0 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5)G B/T X X X X (2 0 0 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6)G B/T X X X X (2 0 0 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北京市电子政务 I 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一部分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应用需求:2 0 0 8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8、.13.1 术语和定义 3.1.1术语和定义 3.1.1 I T 运维服务 I T 运维服务 参见本系列规范的第一部分。3.1.23.1.2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参见本系列规范的第一部分。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2 3.23.2 缩略语 缩略语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 OA Office 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 SLA Service L
9、evel Agreement 服务级别协议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MI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管理信息结构 WMI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视窗管理规范 4 IT 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对象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对象 I T 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对象包括 I T 基础设施、基于 I T 基础设施之上运行的 I T应用系统、使用各类 IT 应用系统的 I T用户、供应商以及 I T运维服务管理涉及到的相关人员,管理对象的分类和详细内容
10、如表 1 所示。表 1 I T 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对象 表 1 I T 运维服务涉及的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类别 管理对象类别 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 I T 基础设施 网络类:交换机、路由器、通信链路、其他网络设备组件、网络软件等;主机系统类:小型机、服务器、主机系统设备组件、主机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等;存储、备份系统类: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备份软件等;终端系统类: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扫描仪、其他办公设备、终端设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安全系统类:安全设备、安全管理软件等;机房环境类: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房专用不间断电源、机房环境设备组件等。I T 应用系统 O A 及内部办公系统;政府
11、网站;电子政务核心应用:面向企业和组织的应用系统、面向公众的应用系统、城市管理类应用系统。I T 用户 单位内部用户;单位外部用户。I T 供应商 包括 I T 基础设施供应商、I T 应用系统供应商、I T 运维服务供应商等。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3 I T运维部门和人员 I T 运维部门和人员;I T 运维管理部门和人员;I T 运维服务供应商和人员。5 I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要求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要求 5.15.1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分类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分类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
12、力体现在 6 个维度,他们分别是:资产管理能力、监控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流程管理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以及外包管理能力,如图 1 所示。图 1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 图 1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 其中,资产管理能力支持对各类 I T 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类型、归属、费用、使用情况等资产相关信息的维护和统计工作,实现 I T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对 I T 资源投资和维护的辅助决策。监控管理能力支持对 I T 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监控,对资源进行直观呈现和调度、对告警进行实时处理、对故障进行预警,具体能力包括视图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等。应用系统管理能力 政府网
13、站管理 O A 及内部办公管理 核 心 电 子 政 务 应 用 系 统 管 理 IT基础设施管理能力 主机系统监控 网络监控 安全系统监控 存储和备份系统监控 机房动力及环境监控 监控管理能力 决策支持 统计分析 综合管理能力 流程管理能力 事件管理 服务台 问题管理 配置管理 变更管理 服务级别管理 发布管理 财务管理 知识管理 供应商管理 值班管理 作业计划管理 考核管理 培训管理 应急预案管理 资产管理能力 过程控制管理 结果控制管理 资 产 信 息 自 动 采 集/更 新 辅助决策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 资产信息分析统计 资产信息维护 外包管理能力 通信及操作管理 访问控制 信息安全事件管
14、理 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 安全管理能力 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4 安全管理能力支持通过权限控制、访问和操作日志、通信和操作管理等方法,实现信息安全事件管理、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流程管理能力支持采用各类电子化手段将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I T 运维部门和人员、I T 用户等角色有机联系在一起,保证整个 I T 运维活动规范、有序、闭环地执行。流程管理包括服务台能力以及配置管理、变更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发布管理、服务级别管理、知识管理、财务管理、供应商管理、值班管理、作业计划管理、考核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各管理流程
15、。综合管理能力支持在资产管理、监控管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和外包管理等能力的基础上,实现 I T 整体运维信息统计分析,并对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外包管理能力对外包 I T 运维服务的质量、效果和过程实施控制。5.25.2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等级划分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等级划分 5.1 节规定了I T 运维服务单位或者部门可以具备的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的全集,在本单位或者部门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的实际提升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所具备的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的不同,可以在 6个维度上分别评估或界定其达到的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成熟度等级。结合北京市各政务部门的实际情
16、况,建议分别对其具备的资产管理、监控管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综合管理、外包管理等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按照如下等级进行划分:(1)(1)资产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资产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在覆盖所有 I T资产管理信息的前提下,依据所实现的 I T资产管理能力的不同,资产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 2 个等级,具体如表 2 所示。表 2 资产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表 2 资产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等级分类 支撑能力 等级 1 等级 2 静态资产信息管理 动态资产信息管理 各等级具备的能力和提升方式如下:等级 1,实现静态资产信息的维护、资产信息的分析统计、资产生命周期管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17、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5 理并支持辅助决策;等级 2,在等级 1 的基础上实现资产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更新。(2)(2)监控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监控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依据监控管理的主动性和实时性程度的不同,监控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 2个等级,具体如表 3 所示。表 3 监控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表 3 监控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等级分类 支撑能力 等级 1 等级 2 被动监控、定期巡检 主动监控、实时监视 各等级具备的能力和提升方式如下:等级 1,实现基于事件触发的 I T 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监控,对 I T 资源进行定期巡检;等级 2,借助监控工具实
18、施对 I T 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实时、主动监控。(3)(3)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依据安全管理内容范围的不同,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 2个等级,具体如表 4 所示。表 4 安全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表 4 安全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等级分类 支撑能力 等级 1 等级 2 人员、资产安全管理 网络、系统行为安全管理 各等级具备的能力和提升方式如下:等级 1,实现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管理,包括对环境、介质、资产、备份/恢复等安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级 2,在等级 1 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和系统行为的安全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安全状态监控、分析和报告,安全事件管理等。
19、(4)(4)流程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流程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6 依据流程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以及信息化支持程度的不同,流程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 2 个等级,具体如表 5 所示。表 5 流程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表 5 流程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等级分类 支撑能力 等级 1 等级 2 流程规范化 流程信息化 各等级具备的能力和提升方式如下:等级 1:基于规范的流程开展 I T 运维活动,但流程尚未信息化;等级 2: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 I T 运维的业务流程提供支持。(5)(5)综合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综合管理
20、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依据其实现的综合管理能力范围的不同,综合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 2个等级,具体如表 6 所示。表 6 综合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表 6 综合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等级分类 支撑能力 等级 1 等级 2 统计分析 决策支持 各等级具备的能力和提升方式如下:等级 1:实现统计分析能力;等级 2:在等级 1 的基础上实现决策支持的能力。(6)(6)外包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外包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划分 依据对服务外包控制程度的不同,外包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 2个等级,具体如表 7 所示。各等级具备的能力和提升方式如下:等级 1:实现对外包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控制;等级 2:在等级 1 的基础上
21、实现对外包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7 表 7 外包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表 7 外包管理能力等级划分 等级分类 管理能力 等级 1 等级 2 结果控制管理 过程控制管理 5.35.3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组合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组合 对于本单位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对 5.2 节中定义的 6 个维度的不同等级进行界定。不同维度、不同等级的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持能力可以灵活组合以适应不同政务部门的不同应用场景。表 8 列出了 I T 运维的几种典型的场景,以及在这些
22、场景下,相应的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的组合:(1)场景 1具备静态资产信息管理能力,对 I T资源实施被动监控和定期巡检,实现对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管理,基于规范的流程开展 I T 运维活动,但流程尚未信息化,具备统计分析的能力;(2)场景 2具备静态资产信息管理能力,对 I T资源实施被动监控和定期巡检,实现对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管理,基于规范的流程开展 I T 运维活动,但流程尚未信息化,具备统计分析的能力,可实现对外包的结果控制管理;(3)场景 3具备静态资产信息管理能力,对 I T资源实施被动监控和定期巡检,实现对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管理,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 I T 运维的业务流程提供支
23、持,具备统计分析的能力,并可实现对外包的结果控制管理;(4)场景 4具备静态资产信息管理能力,对 I T资源实施被动监控和定期巡检,实现对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管理,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 I T 运维的业务流程提供支持,具备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可实现对外包的结果和过程控制管理;(5)场景 5 具备静态和动态资产信息管理能力,对 I T资源实施主动监控和实时监视,实现对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管理,以及对网络和系统行为的安全管理,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 I T 运维的业务流程提供支持,具备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可实现对服务外包的结果和过程的控制管理。在其管理和支撑能力提升过程中,各政务部门可从上述五个场景
24、中选取之北京市电子政务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二部分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要求 8 一作为其基线场景,并可根据实际需求,在该基线场景的基础上增、减相应的能力。此外,除了上述典型场景对应的能力组合方式外,各政务部门也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采取其他组合方式。表 8 I T 运维的典型场景和相应的能力组合 表 8 I T 运维的典型场景和相应的能力组合 IT 运维的典型场景 管理和支撑能力 场景1 场景2 场景3 场景4 场景5 静态资产信息管理 资产管理 动态资产信息管理 被动监控、定期巡检 监控管理 主动监控、实时监视 人员、资产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网络、系统行为安全管理 流程规范化
25、流程管理 流程信息化 统计分析 综合管理 决策支持 结果控制管理 外包管理 过程控制管理 6 I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功能需求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功能需求 为实现本单位的 I T 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的信息化,必须建立与本单位I T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相匹配的 I 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相应的,I T运维服务管理和支撑能力映射为 I T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的功能。6.16.1 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功能应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P C、打印机、各种配件(显示器、显卡、网卡、硬盘)、软件、备品备件等 I T 资产信息的维护、统计以及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根据资产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资产管理可划分为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电子政务 IT 服务 支撑 系统 规范 _V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