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方法探讨.pdf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方法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方法探讨.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 0 3 0 3 7 赣1 1 叩C H I N AM E A S 中U R 国E 测M 试E N 技T 术T E C H N O L O G Y年月V 0 1 3 3N o 6N o v 2 0 叽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方法探讨张毅,潘义,孙登峰,方正,余海洋(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 1 0 0 6 1)摘要: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V O C)已成为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对人体健康的各种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并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和限值指标。本文综合了目前分析室内T V O C的标准方莹,从T V O C 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检测方
2、法进行了讨论,针对实际情况,为更好地检测室内空气中T V O C 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建议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关毽词:室内空气;T V O C;标准方法中囤分类号:X 8 3 0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2-4 9 8 4C 2 0 0 7)0 6-0 1 2 1-0 5S t a n d a r dm e t l l o t i sf o ri n d o o ra i rT V o CZ H A N GY i P A NY i,S U ND e n g-f e n g,F A N GZ h e n g,Y UH a i y a n g(N a t i o n a lI n s
3、 t i t u t eo fM e a s u r e m e n ta n dT e s t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C h e n g d u6 1 0 0 6 1,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 d o o ra i rT V O C(I o t a V o h t i l e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 s)i s i m p o r t a n ti n d i c a t o r0 fi n d o o ra i rq u a l i t y(I A Q)I t sh a r mt op e o p
4、 l e !h e a l t h yh a sb e e nw l d d yf o c u s e do n,a n di t s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s t a n d a r d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m e t h o d sp l ml i m i t sh a v eb e e ns u g g e s t e db ya l m o e ta Ug o v e r n m e n t sa r o u n dt h ew o r l d T h o s es t a n d a r dm e t h o d sf o rI
5、h ei n d o o ra i rT V O Cd e t e r m i n a t i w e r er e v i e w e d D e f i n i t i o n s c a l c u l a t i n ma n d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m e t h o d sf o rT V O CW p i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i nd e t a i lI no r d e rt od e t e r m i n ei n d o o ra i rT V O Cb e t t e ra n di m p r o v et h
6、 eq u a l i t yo fi n d c o ra i r,8 0 m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s o l u t i o n sw e r ep r o p o s e d8 9 i n 蚍t h o s ep r o b l e m se n c o u n t e r e di np r a c t i c e K e yw o r d s:I n d o o ra i E I V O C;S t a n d a r dm e t h o d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型建筑装修材料特别是化学合成建筑装修材料被广泛使用,室内空气中有
7、害物质不论种类或数量都不断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 S E P A)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室内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称之为“致病建筑物综合症(S i c kB u i l d i n gS y n d r o m e。S B S)”1 1。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o t 丑lV o l a t i l e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 s,T V O C)是指室内空气中存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其质量浓度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所采用标准方法的不同,检测计算T V O C 的方法也不相同。本文
8、综述了目前被广泛采用的T V O C 标准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这些方法中T V O C 的定义、计算方法和检测方法,并结合检测分析的实际情况。对收稿日期:2 0 0 7-0 5-0 9;收到修改稿日期:2 0 0 7-0 7 2 1基金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重点项目(2 0 0 2 D m l 彻9)作者简介:张毅(1 9 6 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室内空气污染研究。T v o c 检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lT V O C 的定义及计算l r l 世界卫生组织对 I T O C 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 H O,9 8 9)定义,常温下以蒸发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其饱
9、和蒸汽压大于1 3 3 3P a,沸点在5 0-2 6 0 之间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为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规定甲醛不属于T V O C 的范畴日。目前已鉴定出的挥发性有机物有9 0 0 余种口,要定量得到的样品中每一种挥发性有机物均需要对应的标准物质,则至少需同时配备近10 0 0 种标准物质,成本较高。不利于检测工作的推广。此外,在室内环境中还有许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未知物质,也给T V O C 的检测工作带来许多困难。1 2 欧盟对T V O C 的定义欧盟室内空气质量联合行动委员会从仪器设备、分析窗、定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四个方面对T V O C进行了定
10、义。概括地说,利用某种吸附剂采样,然后 万方数据1 2 2中国测试技术2 0 0 7 年1 1 月用非极性色谱柱进行化合物分离,并尽可能多的对保留时间在正己烷与正十六烷之间的所有化合物进行分析和定量。其计算有三要素:(1)计算至少1 0 种已定性和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2)用甲苯的响应系数计算未鉴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钆。(3)与之和为T V O C 浓度值。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T V O C 的测量至少具有下列两方面可变因素。首先,吸附剂对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吸附效率不同,采用不同的吸附剂,同一室内环境中能检测到的物质及其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其次,由于定量物质的数量不同,同一张色谱图
11、计算所得T V O C 的浓度也不尽相同。1 3 我国计算T v 0 C 的方法G B I 1 8 8 8 3 2 0 0 2 盲-接援引欧盟对 r v o c 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8 5 0 3 2 5-2 0 0 I I Y q!E 欧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基础上,明确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需定量的9 种物质:苯、甲苯、乙苯、邻一二甲苯、问-二甲苯、对一二甲苯、苯乙烯、乙酸丁酯、十烷,其准确浓度和为岛,其它未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c 0)以甲苯的响应系数计算,c 9 和C。之和为T V O C 的浓度。我国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缺陷,但是仍不可避免存在欧盟定义和计算方
12、法的不足。寰II S O 标准建议使用吸附剂殛其性能综上所述。目前T V O C 的定义仍然比较模糊,用于计算T v O c 浓度值的化合物也没有统一明确的范围,这势必为公平计量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带来不利影响;其次,T V O C 测量值通常不能代表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真实浓度总和。作者认为如何科学定义并计算T V O C 应引起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关注。2 分析T V O C 的标准方法目前用于室内空气中T V O C 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色管检测法、便携式现场检测仪法、气相色谱法(G c)、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c c M S)等,其中最常用的实验室分析方法是以国际标准化组织(1 s o)方法
13、为代表的吸附管,热解析,毛细管色谱法目和以美国环境保护局(U S E P A)分析方法为代表的罐采样顾浓缩,气质联用法t T l。这两类分析方法的最大差异在于样品的采集和富集方法。2 1I s O 标准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原理:计量体积的空气样品通过一根或多根串联吸附管,并针对要采集的化合物或混合物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从空气气流中分离在吸附管内,加热使其脱附,并通过惰性气体转移至气相色谱柱中,使用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适当检测器的气相色谱进行分析。工作标噍附荆商标类型分析范田魏蠲毛黪龆2)镒蔫分析对象举例 万方数据第3 3 卷第6 期张毅等: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方法搽
14、讨1 2 3准曲线可以通过将液体或气体溅射入吸附管获得。该方法使用装有吸附剂的吸附管,并通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吸附剂表面不断吸附而达到富集的目的。再通过加热脱附。在整个过程中,吸附剂的性能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关键。表l 为该标准中建议使用的各种吸附剂及其性能参数。表l 表明,各种吸附材料的分析范围和表面积不同,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效率差异必然显著。其次,大多数室内挥发性有机物均为微量无色无味气体,不可预知其种类和浓度范围。这使得“选择适当的吸附剂”非常困难,同时一些危害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存在被漏检的可能性。再次,若要尽可能检测出室内全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必须将多支填有不同吸附剂的吸附管进行串联。而实际
15、的检测范围也不可能全部覆盖所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从样品的采样分析过程看,使用I S O 标准测得的T V O C 浓度只是采用特定吸附采样分析条件时得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总和。不仅如此,采样温度、采样流量、环境湿度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都对采样效率有较大影响。例如,温度每升高1 0,吸附剂的孔洞体积将缩小一半;采样流量小于5 m L m i n 或大于5 0 0 m L m i n 时,该体积也会明显减小;当相对湿度超过8 0 时,该体积也会明显降低。孔洞体积降低,表面积也随之降低,吸附量和吸附效率也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更容易穿透。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吸附效率的影响不再赘述。高
16、效率和准确采集样品的前提是“未超过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而影响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因素非常复杂,所以即使定义“采用特定吸附采样分析条件时得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总和”为T V O C 也不准确。方法中仪器条件和 f-g 参见文献 8 ,不再介绍。2 2U S E P A 标准分析方法美国环境保护署(U S E P A)方法I P-I 是美国测定室内挥发性有机化舍物的标准分析方法,包括I P-1 A 和I P 一1 B 两种方法,分别使用S U M M A 罐或装填1g 一2gT e n a x 吸跗剂的小柱采集气体样品,浓缩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可检测5 4 种化合物。S U M M A
17、罐采样是通过采样罐内与大气的压力差将室内空气样品采集到罐内,使用三级冷阱预浓缩系统除掉空气样品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并将数百毫升的气体样品浓缩为几微升液体样品。装填T e n a x 吸附剂的小柱采样方式与I S O 标准的采样方式类似,但明确了吸附剂的类型。其后I P-l A 和I P-1 B 基本相同,迅速加热样品,通过载气将样品带人气相色谱柱,并通过色谱柱分离,质谱定性定量分析。I P l A 方法在采样过程中避免了吸附剂吸附,因此温度、压力、采样速度和气体浓度均不会在空气样品采集过程中影响T V O C 浓度变化。同时,在进样时通过质量流量计准确控制进样体积,避免了较大的采样体积误差。但是
18、由于采样体积小,采样人员的干扰必须引起重视。作者通过在S U M M A 罐进气口接硅烷化管的方式避免人员干扰,比较了在有无人员干扰时分析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重复性,具体结果见表2。表2 人员干扰引起的方法重复性变化*A 肆苯:十苯:。t;。蜂I V O C无凡i 干托4 4 8 22 6 嚼1 6 5 43 8 4 5 0 t B 2 4 4 1 4有人干扰2 39 2 2 5 4 6 1 3 慨3 2 7 9 1 0 9 6 2 83 9 k9 1 8 玎2 4 I P-1 方法使用质谱检测器检测,可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定,还可用于痕量组分的定量分析。此外,通过选择离子扫描可以分离
19、气相色谱尚未分离的色谱峰,灵敏度高,数据可靠日。G C-M S 正逐渐成为检测痕量物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在样品预浓缩过程中需要大量液氮冷却,并需配备价格昂贵的质谱检测器,检测成本相对较高,在我国这类方法尚未普及四o2-3 我国标准分析方法我们进行室内空气检测主要依据G B5 0 3 2 5 2 0 0 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1 和G B I T1 8 8 8 3-2 0 0 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伽,上述两个标准中分析T V O C 的方法均参照I S O 标准方法。G B5 0 3 2 5 2 0 0 1附录E 规定:气相色谱具有氢火焰离子
20、化检测器;热解析装置;采样泵流量范围为0 L m l n 一2 L m i n,G B T1 8 8 8 3 2 0 0 2 附录C 规定:气相色谱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检测器或其他合适的检测器;热解析仪能对吸附管进行二次热解析。并将解析气用惰性气体载入气相色谱仪,解析温度、时闷、载气流速可调,冷阱可将解析样品浓缩;采样泵流量范围:0 0 2L m l n 一0 5L r a i n。上述两项标准对仪器设备做了具体规定,而G B g I 1 8 8 8 3-2 0 0 2 的规定较G B5 0 3 2 5 2 0 0 1 更为严苛。两项标准所参照方法相同,不可避免具有I S O 标准的分
21、析局限。2 4 其它方法除实验室使用的方法外,一些简易方法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比色管检测方法和便携式T V O C 仪器检测方法。比色管检测方法通过泵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采集到装有显色剂的比色管内,显色后与标 万方数据1 2 4中国测试拄术2 0 0 7 年1 1 月准色卡比较得到T V O C 大致浓度m。应用最广泛的便携式T V O C 检测仪器为光离子化检测器(P i t 3)T V O C 检测仪。这两种简易检测方法虽然都直接测定T V O C 浓度,但偏离真实值都非常大删。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其它的分析方法也逐渐被应用于T V O C 分析中,主要包括: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
22、 n R)旧、高教液相色谱法(r t P L C)佃、荧光光谱法嗍、离子色谱法(I C)t t z、反射干涉光谱法 蝈等。3 实际检测T v O C 的问题及对策T V O C 定义不明确,且所有广泛采用的标准分析方法均不完善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准确测量T V O C 存在许多困难。为此,对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3 1 明确T V O C 的定义如前所述T V O C 定义不明确,但许多国家和地区给出了明确的T V O C 限量值。那么如何衡量T V O C 限量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作者认为限量值的确定必须建立明确T V O C 检测方法基础之上。前述表明T V O C 浓度值会随着检测方法的
23、变化而变化,方法明确则T V O C 的定义就相对清晰。因此C B T1 8 8 8 3 2 0 0 2 与G B5 0 3 2 5 2 0 0 1 计算T V O C 方法不同,限量值却都是不严谨的。3 2 定量分析重复性问题3 2 1 采样影响采样和预处理是准确分析T V O C 的前提,也是影响分析方法重复性的关键。如前所述,S U M M A 罐连接硅烷化管采样可以显著提高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该方法采样。3 2 2 预处理的影响在具体操作上,热解析T V O C 吸附管进样共有两种方法:针筒取样进样法和热解析直接进样法。针筒取样进样法:将吸附管置入加热
24、炉并通载气,由载气将T V O C 组份解析到1 0 0 m L 的大针筒中(即采集T V O C 气样)。然后用小针筒(1 m L 注射器)从大针筒中取样后注入气相色谱仪汽化室,或用1 0 m L 注射器从大针筒中取样后再注入六通阀中定量管,再切换六通阀,实现定体积气体进样。热解析直接进样法:将吸附管置于3 0 0 的加热炉中将T V O C 组份热解析并连接六通阀,直接注八气相色谱仪汽化室。理论分析和实践都证明了针筒取样进样法重复性非常差,热解析直接进样法可以提高T V O C 分析结果的重复性。3 2 3 正确选用毛细柱、严格控制仪器程序升温采用小口径毛细柱必须进行分流进样,而对于复杂组
25、分的毛细柱分流进样就难以做好定量重复性。实践证明,采用分离性能较好的大1 2 1 径毛细柱,不分流的直接进样法,可获得很好的重复性。同时气相色谱仪器中柱箱程序升温的重复性及控温精度也将直接影响T V O C 的定性定量重复性。3 2 4 标准物质影响空气中T V O C 的定量方法通常采用外标法,需用液体标准物质或气体标准物质。配置 I V O C 气体标准物质较难,目前国内检测T V O C 过程中基本上使用T V O C 液体标准物质。因为液体标准物质必须气化,是否气化完全与操作条件密切相关,这给标定气体标准物质必然会带来较大误差。此外将标准物质完全注入吸附管在实际操作中无法保证,也将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室内空气 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 标准 方法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