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doc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绝句一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清新明丽、生机盎然)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写了作者(初夏时)行于三衢山道中所见的幽静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愉悦欣喜)的心情。教学目标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
2、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分小组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融、燕、崇、溪”等。“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横;“燕”的上面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崇”的下面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用彩色突出这些易写错的部分,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2.朗读教学三首古诗朗读起来轻快而愉悦。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教师
3、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绝句一诗的前两句,朗读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点落在“燕子”一词上,拉长重读“燕”字,轻读“子”收尾,读出燕子的轻巧灵动;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惠崇春江晚景第一句中“竹外桃花”要一气呵成读完,重读“花”字,“三两枝”慢读,读出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二句中“暖”字要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引出“鸭先知”;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三衢道中第一句重点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第一个“日”字读得稍长一点儿,稍重一点儿,语调上扬,
4、读出“晴”带来的意外之喜;第三句语速加快,重读“路”字,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待的感觉。3.语言运用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插图自主理解有难度的词语,并将主要景物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到的景象。【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板块一
5、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认识三衢山,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三衢山风光图片。宋代诗人曾几在游览三衢山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衢道中。(2)板书诗题,读好诗题。【设计意图】欣赏三衢山风景,初步感知三衢山之美,为下面学习古诗做铺垫,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诗,学生评价朗读效果,教师点拨易读错的生字。(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4)全班齐读。【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完成自学,结合教师范读,学生可以从读正确变为读出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反复识字。板块二 走进古诗,寻“
6、三衢”美景1.课件出示思考提示。课件出示:l 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他沿途看到了什么?在课本上用“”画出来。l 请画出诗人游玩的路线。l 诗人游三衢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1)游玩的时间。诗人是什么时候游三衢山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梅子黄时”是指什么时候?拓展诗句,理解“梅子黄时”。课件出示:l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苏轼舶趠风l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师:“梅子黄时”本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诗人出行正好碰到了日日晴。(2)游玩的路线。展示学生画的游玩的路线。结合诗句“小溪泛尽却山行”判断路线是否正确。师:“
7、泛”和“尽”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设计意图】从诗中找出游玩的时间并画出游玩的路线,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意思,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板块三 再读古诗,品“游三衢”之情1.借助插图,想象画面。(1)图文结合,想象美景。边读古诗边看插图,说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理解“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补白想象画面。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人在游玩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2)运用关联词说话。你能用一组关联词把这两句诗连成一句话,展示诗人游玩中看到的美景吗?(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不但)绿阴不减来时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新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古诗 优质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