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理论与政策效应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理论与政策效应分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理论与实践4 7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理论与政策效应分析聂红隆1沈友华2(1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南昌3 3 0 0 1 3;2 合肥学院经济系,合肥2 3 0 6 0 1)提要:非关税贸易壁垒作为客观上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已经成为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内涵外延简单界定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关税替代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用博弈论的方法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非关税贸易壁垒政策可能给设立国带来的保护成本效应,目的在于认识和掌握这些政策工具的共同影响,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各具体政策的差别影响、熟练合理的借鉴利用提供参考。关键词:非关税贸易壁垒;进口
2、限制;保护成本中图分类号:F 7 5 2 5 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3 3 6 3 7(2 0 0 9)0 2 0 0 4 7 0 5一、引言化、标准专利化、专利垄断化、垄断利润最大化之路。后发国家贸易保护是指为了保护本国民族经济的成长,对进出口商不是不可以尝试利用技术标准国际化出1 3 产品来分享国际贸品采用征收关税和各种限制以及促进本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易利益,但这样做成功与否取决于传统市场“既得利益者”容忍的政策措施;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贸易的程度。诚如英国哲学家罗素(B e r t r a n dR u s s e l l)所言:“工业自由化将成为国际贸
3、易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由于世界处于经济国家的经济生活的复杂性的增长,使他们对各种干扰变得非常发展的非均衡状态,适度的贸易保护也是必然的和正常的。这敏感。”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运用司法和行政部门的专项权力,些贸易保护政策措施可区分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前者包括关通过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提出对进税和关税配额。虽然关税配额同时具有关税和配额的特点,口产品的特殊要求等等,都能达到它们希望达到的保护国内市但从根本上说它具有关税的特征,所以本文把它归入关税壁场和既得利益的目标。2 0 世纪末,知识产权壁垒对于占领市场垒范畴。和保护市场的作用不断地体现出来,正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非关税壁垒是
4、指除关税以外几乎一切限制进口的方法和形式之一。所谓“劳工标准”,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敏措施。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方式大概有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感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G A T r 和而后的W T O 内外限制、国家垄断进出口、进口许可证制、进口最低限价、外汇管一直为此争执不休如著名的低标准驱逐高标准的“柠檬问制、预付进口押金制、海关估价制、特殊保障措施、国内支持措题”;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辩也是方兴未艾。焦点在于欧施、“绿箱”政策、“黄箱”与“蓝箱”政策、综合支持量、微量允许美发达国家坚持认为:应该将人道、人权和社会问题与国际贸措施、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特殊包装与标签规定、技术
5、卫生安易挂钩,“劳工标准”的内容也应该包括伦理道德和经济效益等全要求与规定以及国别政策等十几类之多。这些种类和方法多个层面。没有统一的劳工标准,现今各国劳工的工作环境和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有的以单独方式出现,也有的以组合方式时间、薪金水平、安全卫生状况的差异化程度将进一步扩大,不出击,相对于关税壁垒而言,确实比较灵活和有效。有的国家仅使劳工标准低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生产成本低时常无视世界贸易组织W T O 的基本原则,以“突然违规”的方廉,继续维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而且这些国家的工式侵害他国的贸易利益;有的刻意弱化或扭曲正常的贸易约束人的基本权利保障和社会福利待遇也将得不到明显
6、的改善。条款,采取“灰色区域”方式运作;还有的以维护“公平贸易”的从发展趋势分析,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非关税壁垒,名义,随意增加“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征收,很多情况下它们的范围都将逐步扩展,措施将不断增多,花样将多变翻新,令出口方防不胜防。歧视程度将日益加深,对不同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和地区都在传统非关税壁垒并未“过时”的情况下,新兴的非关税壁将适用。本文所讨论并关注的“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补贴等垒方式悄然兴起。比较典型的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促进出口的措施之外的那些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它们壁垒、环境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和劳工标准。坦率地讲,技术、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通过这些
7、壁垒提高了进口产品的成本或绿色、环境、知识产权壁垒的形成较为合乎逻辑,因为即便是同限制了进口产品数量而抬高进口产品的价格。而对各种具体类产品,也没有什么能将“凝结”在产品中的各国的法规条例、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的不同影响不做讨论。认证制度、检验标准和技术标准完全统一。这似乎形成了某种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悖论”正是由于各国生产的商品的垂直或水平差异才满设外汇汇率为I E,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某种商品可交易的足了国际贸易的需要,恰恰也是由于这些差异形成了构建技术均衡价格(含为跨越自然壁垒而支付的运输成本、保险费等)为壁垒的借口。“贸易无国界,强者有边疆”,发达工业化国家长P,货物进口关税税率为t
8、,非关税贸易壁垒折合成等价的关税期处在科学技术前端和知识产权“高地”,自产业革命以来一直税率为t+,完税后的产品国内价格为P。在全球范围内奋力扩张和精心布局,已经步入一条技术标准1 只有关税壁垒、没有非关税贸易壁垒时,有如下价格标 万方数据甘肃社会科学2 0 0 9 年第2 期量场关系式:P=f(E,P,t)=P(1+t)L由此形成的价格梯度场为:V P I=面0 P,e:+石0 P,e m,+鲁e?=(一古P(1+1),吉(1+t)告P)其中,e。n t=(1,0,0),e P m=(0,1,0),e=(0,0,1)其梯度值就为:l V P J=_ (t+1)2+(+1)】2+2-r。【古+
9、古+击I“(1)2 如果既有关税贸易壁垒,又有非关税贸易壁垒,则价格标量场关系式为:P。=f(E,P,t,t)=-P(1+t)(1+t)此式是指在征收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再施以非关税壁垒,二者的影响相互独立。令贸易壁垒价格梯度为VP。,那么由梯度场的定义可得:V P l-面0 P,e:+面0 P,e,m+i 0 P,e?+笋e?=(一古P(1+1)(1“),吉(1+I)(1“),P(i+t)。i+t)则贸易壁垒价格梯度的模(路径)为:I 孔I:-半 2+幽掣1 2+华 2+掣 2巩【古+古+南+南r由式(1)和式(2)可知,当汇率、均衡价格不变时,各种贸易壁垒形成的价格梯度场产生的梯度值的大小,
10、将取决于其贸易壁垒本身量值的大小,在双重贸易壁垒下,只要有一个贸易壁垒的量值上升,则形成的价格梯度值就增大,其产生的控制力度就大,反之亦然。在目前的形势下,虽然关税壁垒有逐步降低的趋势,但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量值则有逐步上升的趋势,由此产生的价格梯度场对外国商品的控制效应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加入W T O 前后的这段时间,发达国家关税税率普遍较低,因此只能通过变换相应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才能限制我国商品的大量进入,保护其国内产品和产业。3 模型的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现在以我国关税水平的变化情况对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并进行结果分析。根据式(1)可以计算出关税的价格梯度的变化情况。为了计算的方便
11、,令E=l、P=l,则有:V P。1=t)【2+南】“2(3)将我国1 9 9 1 年到2 0 0 7 年的关税税率的变动情况代入式(3),可得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值的变化情况如表1,其中各年的关税率是降税后的算术平均税率,2 0 0 7 年总体关税水平要降到9 8 以下,是根据中美入世协议的要求。表l关税降低引起关税价格梯度值的减少情况1 9 9 11 9 9 2I 舛31 9 9 41 9 9 51 9 9 6l 卿1 9 9 92 l2 0 0 52 0 0 7t4 2 5 3 9 3 3 6 4 3 5 9 3 5 6 2 3 1 7 1 6 4 1 5 3 1 0 9 8 I V P
12、t I2 2 4 9 2 2 0 92 1 7 32 1 6 7 2 1 6 32 0 D 61 9 3 31 9 2 61 9 1 318 4 91 8 4 7由表l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关税税率的进一步降低,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值逐步减小,由此产生的价格梯度场对进E l 品进入的控制奴垃将逐步减弱,边界条件放松,进口品进入的通量变大。要加强对进1:1 品进入的控制效应,就应该建立相应非关税壁垒措施,以形成相应的价格梯度场。根据(2)式可以计算出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折合成的等价关税的共同变化情况。由-VP l I-P t【专+专+南+玎r同样令E=l、P=l,则有:1I1 I 2I V P t
13、I=(1+t)(1+t)2+i i _=;i 严+i 南J(4 根据我国1 9 9 1 年到2 0 0 7 年关税壁垒的实际降低情况,假定非关税贸易壁垒折合成的等价关税率分别为1 0、2 0、1 0 0、1 5 0、2 0 0 m。将以上数据代入(4)式,则贸易壁垒所形成的价格梯度的变化如表2 所示。表2关税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的贸易壁垒价格梯度值的变化1 9 9 l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92 0 0 12 0 0 52 0 0 7,4 2 5 3 9 3 3 6 4 3 5 9 3 5 6 2 3 1 7 1 6
14、4 1 5 3 l o 9 8 l O 2 晒52 l2 7 5 2 2 7 4 3 2 7 3 8 2 5 2 7 2 4 2 7 2 4 1 7 2 3 9 9 2 3 1 2 2 3 0 9加3 晒22 9 9 42 9 4 2 2 9 3 3 2 9 2 82 7 0 42 5 9 8 2 5 8 8 2 5 6 8 2 4 7 7 2 4 7 33 0 3 2 5 33 1 9 2 3 1 3 7 3 1 2 7 3 1 2 2 2 8 8 4 2 7 7 3 2 7 6 1 2 7 4 12 6 4 4 2 6 4 05 0 3 6 6 33 5 9 43 5 3 3 3 5 2
15、2 3 5 1 6 3 2 5 l 3 1 2 7 3 1 1 5 3 0 9 2 2 9 8 4 2 9 8 08 0 4 2 9 34 2 1 44 1 4 2 4 1 3 0 4 1 2 3 3 8 1 6 3 6 7 2 3 6 5 7 3 6 3 l 3 5 0 63 5 0 11 0 0 4 7 1 94 6 3 34 5 5 54 5 4 l 4 5 3 34 1 9 74 0 4 0 4 0 2 4 3 9 9 5 3 8 5 8 3 8 5 41 5 0 5 舳15 6 9 65 砷l5 5 8 4 5 5 7 4 5 1 6 5 4 9 7 3 4 9 5 4 4 9 1
16、94 7 5 2 4 7 4 62 6 8 9 76 7 7 26 6 5 9 6 6 3 9 6 6 2 86 1 4 45 9 1 7 5 8 9 4 5 8 5 3 5 6 5 5 5 6 4 8按照表2,从横向看,在非关税贸易壁垒形成的等价关税不变时,虽然关税壁垒逐渐下降,但它们共同形成的价格梯度值仍然比没有非关税贸易壁垒时的要高。从纵向看,当关税壁垒保持不变、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时,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在逐步增加,而且一旦非关税贸易壁垒为无穷大,则其价格梯度也为无穷大,满足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国外商品进入的作用。虽然关税壁垒在逐步降低,使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值减小,但是非关税贸易壁垒在逐渐提高
17、,使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值增加,只要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的幅度适当,其所形成的价格梯度的增加幅度将超过关税壁垒降低而减小的价格梯度幅度,真正起到控制与外国产品进入的作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4)式和表2 中的t 都是非关税贸易壁垒所形成的等价关税的总体水平,即平均关税率,它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调整,而不是单独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可见由于进口国采取非关税贸易壁垒,会产生类似于关税效应的状况,导致出口国出口成本上升,进口国进口量减少。其中进口国进口量的减少与非关税贸易壁垒设置的程度直接正相关。换言之,进口国非关税贸易壁垒设置越多,对出E l 国的出口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三、设置非关税贸易
18、壁垒的动机分析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万方数据经济理论与实践4 91 国家问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下面构建两个相互出口商品国家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其中将设置和不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分别作为这两个国家的两种策略。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两国根据双方的比较优势确定了二者之间的贸易模式,并分别从贸易中获得收益,因此假设这个模型中霄l、1 r 2 分别为国家1 和国家2 均不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时从国际贸易中实现的收益。如果国家1 不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国家2 设置,则国家2 将从设置壁垒中获益,而国家1 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收益将减少,由此我们假定其支付函数分
19、别为(订。一a)和(吒+b);同理,如果国家2 不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国家l 设置,则其支付函数分别为(订。+c)和(订2 一d)。进一步我们假定国家l 和2 设置贸易壁垒时,它们将分别从设置壁垒而获益的同时又从对方设置壁垒而受损,因此其支付函数分别为1 r l a+c 和1 r 2+b d。博弈模型如下表所示,其中a O,b 0,c 0,d 0,见表3。表3两国在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分析、国家2国家卜不设置设置不设置(”l,”2)(f i l a,”2+b)设置(1 1 I+c,f i 2 一d)(W I a+c。竹2+b d)由此,我们可以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假设国家2 以概率设置非关税贸易壁
20、垒,则国家l 选择不设置策略的期望收益为:E 叮r 1=(1 0)叮r 1+0(叮r l a)2 1 r l 一0 a(5)国家1 选择设置策略的期望收益为:E 订2=(1 一e)(1 r I+c)+O(订l a+c)=竹l 一0 a+c(6)由于c 0,因此E 1 I E l f 2可见。不论国家2 是否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国家l 将选择设置贸易壁垒。同样道理,国家2 也只会选择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因此,该博弈模型有唯一的纳什均衡解,即(设置,设置)。通常情形下,在双方都采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情形下,由于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损失将大于收益,即c a 0,bd 1 r l a+c,,i 2
21、 ,J r 2+b d。换言之,(不设置,不设置)的纯策略优于(设置,设置)的纯策略,即两个国家都不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优于双方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选择,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却都主动采取设置的战略选择。这是典型的个体理性选择与集体理性相背离的状况,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2 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的建立上面的分析是假设国家1 和2 分别知道自己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后对方将采取的策略,以及对方采取相应的贸易壁垒措施后对本国造成的损害。这个假设是基于静态条件下的分析,与国际贸易争端的实际状况有一定差距。为了深入分析,下面进一步假设本国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时知道将从中获得的收益,但不知道对方将采取何种措施
22、进行相应报复。如表4所示建立新的博弈模型,双方都不采取非关税贸易壁垒时,国家l 和国家2 在国际贸易中实现的收益分别为1 r。耵:。如果国家l 不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国家2 设置,其支付函数依然分别为(百。一a)和(吒+b)。同理,如果国家2 不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国家1 设置,则其支付函数依然分别为(霄+c)和(丌:一d)。这些与前面的博弈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国家l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时,国家2 可能采取另外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进行报复,国家1 可以预知其设置时本国获取的收益c,但无法预期对方采取贸易壁垒导致的损失,假设为e。因此在双方都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时,国家l 的支付函数为(仉+c e)
23、。同样的,国家2 在双方都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时的支付函数为(霄2+b f)。表4 两国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分析国家2不设置设置国家卜不设置(1 r 1 霄2)(霄l a,霄2+b)设置(I T I+c。1 i 2 一d)(I t I+c e,l r 2+b f)其中a O b 0,c 0,d 0 e O。f 0。由于e 和f 是本国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引致的对方报复性设置产生的损害,因此其损害较本国不设置而对方设置时产生的损害大,即e a,f d o进一步,我们可以对该模型进行如下分析:首先假设国家2 以概率0 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那么国家l 选择不设置策略的期望收益为:E 1 r l=(1 一
24、O)1 r 1+0(1 r l a)=霄I 一0 a(7)国家1 选择设置策略的期望收益为:E 吒=(1 0)(订I+c)+0(订l+c e)=霄l 一0 e+c(8)令E 订l=E 则伊2 蠹(9)若0 百时,国家1 不设置,反之设置。然后,设国家l 以概率r 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则国家2 选择不设置策略的期望收益为:E 霄I=(1 一r)q T 2+r(1 T 2 一d)=i T 2 一r d(1 0)国家2 选择设置策略的期望收益为E 1 r 2=(1 一r)(霄2+b)+r(订l+b f)=1 r 2 一r f+b(1 1)令跏t=E I T 2,则;=南(1 2)若r f,则国家2
25、选择不设置,反之设置。从以上分析可知,该博弈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为(茸,f)=(毫,南),即国家l 以点的概率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国家2 以7-与的概率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从前文可知,a 0,b 0,c 0,d 0,e 0,f 0,e a,f d,因此,最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对国家l 而言,当本国设置而对方不设置时的收益,即c 较大时,j l-的值较大,则该国将采取较大的概率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国家2 而言,也是同样在d 值较大时,将以较大的概率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其二,对国家1 而言,当本国不设置而对方设置时的损失越大时。即a 值越大时,三的值越大,此时国家l 将会以更大的概率设置非
26、关税贸易壁垒;对国家2 而言,也可以得出类似结论。其三,如果e 和f 越大,则忐和j L 越小,即表示如果设I oe a 万方数据甘肃社会科学2 0 0 9 年第2 期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可能引致对方的报复措施越严重,本国主动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可能性越小。总之,当一国预知采取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策略可能给本国带来的收益越大,以及担心外国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导致本国损失越大时,将会有较强的动机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但是,由于不能预知它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又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这样形成一种均衡。特别是,发达国家由于拥有技术和贸易两方面的优势,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相对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
27、壁垒、环境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新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时,也不太担心对方进行相应报复造成的损害。这町以解释贸易和技术强国往往主动设置新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只是被动跟从。可见,除了技术水平高低的客观原因外,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发达国家更倾向主动设置非关税贸易壁垒。四、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政策效应分析进口国执行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会带来一系列保护成本,本文只探讨这些措施共有的影响。1 以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换取国内生产者的福利收益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一国进口的手段是通过差别化的贸易政策来实现。国外商品要想顺利突破该壁垒的限制,唯一的办法只有遵守它们的限制措施,如此,出口厂商必须付出额外的成本或限制出
28、口数量,也就是说,在进口国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的价格必须提高才能维持原有利润,这就损害了进口国消费者的福利而增加了国内生产者的福利。2 以削弱国内竞争换取保护用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保护国内产业,要么直接将国外的商品拒之门外,只有国内的企业之间进行竞争,要么是用这些措施提高外国产品价格,以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无论是哪种情况,非关税贸易壁垒都会削弱国内的竞争,以此来达到保护的目的。竞争的削弱会有很多的负面影响,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1)竞争的削弱会提高企业的“x 非效率”。x 非效率的概念来源于美国行为学家D o u g l a sM M c g r e g o r 的x 理论,它的主
29、要思想是说,懒惰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区域,要使它们移出该惰性区域,必须给以足够的激励。对于一个企业来说,x 非效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必须引入竞争等大棒政策才能够降低企业的x 非效率(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1 9 9 8)。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能够降低进口国国内的竞争程度,这会降低企业的危机感,使x 非效率增加,这是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同时,X 非效率的增加会导致企业缺乏活力,安于现状,不注意技术革新,管理的漏洞和问题也不会暴露,久而久之企业的竞争力不但不会提高,反而有可能下降,导致它们一味地依赖于保护,而不是从根本上提高自己,以迎接将来保护消除时的更激烈的竞争。(2)竞争的削弱会
30、助长国内的垄断,不利于消费者,也不利于企业的成长。非关税贸易壁垒帮助国内企业抵御了国外的竞争和压力,剩下的只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按照微观经济理论,竞争的削弱是有利于垄断产生的。国内垄断企业的诞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企业实力的壮大,形成规模优势,也容易培养战略优势。但我们也要看到垄断一旦产生,垄断企业就会制定垄断价格,这对消费者是非常不利的。垄断确实会减少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福利会降低。同时,垄断对于企业的成长也是不利的。一旦企业获得了垄断地位,它们就会变得安于现状,同时高额的垄断利润会使它们逐渐失去创新挑战精神,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我国,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如我国的民族轿车产业
31、,在加入W T O 之前一直在国家的保护中畸形发展,完全依赖于保护和国外的技术才能勉强存活。我国加入W T O 之后,很多人士都担心我们的民族轿车产业会很快地垮台或破产。然而结果却正好相反,竞争引入之后,我们的民族轿车行业似乎更加有了活力和生机,我们的自主品牌“奇瑞”发展势头令人惊奇,江汽和一汽的发展也很喜人。竞争的引入既降低了国内轿车的价格,也推动了民族轿车业的发展。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萑断实际上是不利于企业发展和成长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等措施带来的保护实际上从长远来看,是会给我们带来损失的。(3)至于竞争的削弱给一国带来多大的损失,这会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受保护行业的状况以及保护行业的战略地
32、位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很难具体定量地来界定和测度,但这一保护成本是确确实实存在的。3 国内资源配置的浪费与失衡导致市场扭曲国际贸易实际上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手段,国际贸易的开展对于贸易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于整个世界的福利来说,其积极效应更是毋庸置疑,这是所有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支持的观点和结论,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经久不衰的公理。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是用来抑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的它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开展。贸易双方的获益以及整个世界的获益被削减了。实际上,以上所分析的贸易利益的消失还只是短期内的效应,更重要的是,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会导致本国资源配置的失调和市场扭曲。我们知道,国际贸
33、易是国际分工的延伸,是市场调节的一种手段和机制。一国产品之所以会接受进口,是因为该国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外国。按照市场分工理论,该国该产品的生产应该较少或停止,把这些有用的资源用于生产更有效率的产品,从而该国获利更多,也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优势产业。保护的结果是什么呢?保护会使一国受保护行业继续在国内发展壮大,它们的壮大和生产会消耗生产要素资源,这些资源如果用到更有效率的行业,会生产出更高的产值。所以,一切贸易保护实际上是浪费了国内的资源,也会导致国内市场扭曲和畸形发展。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保护虽然在短期内发展和壮大了受保护的行业部门,但从长期来看,它不仅会使受保护行业陷入不断保护的循环之中,如果
34、处理不当,还有可能会使原先的优势产业失去优势,也成为需要保护的行业。其结果自然是一国经济的崩溃和陷入“贫困恶性循环”鲫。同样,这些损失很难具体地量化。然而确定的是,资源配置失衡和市场扭曲的成本是较高的(M a r kV a n c a u t e r e n,2 0 0 2)。因为一旦市场调节手段失灵,经济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之中,发展的方向不明。所以损失不会是微不足道的,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4 他国的报复可能会殃及本国的出口产业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主要针对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会给一国带来保护成本来做研究,所以分析的都是负面效应。实际上我们也不可否认,适当的保护措施对于一国幼稚工业的成长,战略优
35、势产业的培养以及竞争优势部门的形成是有着不可 万方数据经济理论与实践5 1缺少的作用的。而且一国如果是某行业中的大国嘲,对于该行业的保护还能够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从而使保护国获利。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贸易中的两国是一个博弈的双方,而国际贸易博弈一般来说是个“囚徒困境”博弈,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双方都选择保护,这时双方的获利也最小。从博弈的角度,双方都选择自由贸易是一个双赢结果。但一方偏离自由贸易的轨道而给自身带来更高利润的刺激会使双方都有选择保护的冲动,此时只要一方偏离轨道,必定会遭到对方的报复,结果都选择保护,成为均衡。五、结论1 中国在先前的“人世”承诺中要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并正在
36、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这无疑是符合国际贸易发展潮流的。但是,我们不能过多的背离国际贸易关系现实,要充分认识公平贸易、相互依存、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国际分工与交换原则,采取适度保护型的开放贸易政策,保护与促进国内产业的全面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持久繁荣最低的目标应该是使中国的总体贸易保护水平与做法和全球适用通行的接轨。2 要培育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加工工业技术水平,增强产品品牌实力;要适时建立完备的贸易预警机制、协调机制、救济机制,提高解决贸易争端的胜算;要不断改善贸易环境,做到标本兼治,摈弃简单粗放和量增价跌的传统竞争方式;要把尊重劳工权利、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工待遇放在
37、重要的位置;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适度计量产品中实际包含的环境“破坏”成本,并且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谋取短期经济利益;这样才能避开当今流行的、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为主的非关税壁垒的打击。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地深入研究符合国际惯例和贸易发展现实的非关税壁垒的方法与措施,在国际认定的框架和程序内熟练合理地加以借鉴利用,将会给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增添新的、充满活力的政策工具,并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机遇。注释:田志宏等(2 0 0 5)对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措施进行了比较;由于篇幅所限,其他非关税壁垒的内涵外延在此也不傲一一界定,大量丰富的文献对这些概念做了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壁垒、绿色
38、贸易壁垒与环境壁垒的内涵外延分别有一些交叉之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权威教科书及研究贸易保护成本的文献,都说明了各种不同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在此不予详述。例如K r u g n u m 等著,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c o n o m i c s,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9 5 页。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于1 9 5 3 年在其专著 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中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方面,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收入一低储蓄能力一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一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二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低收入一低购买力一投资引诱不
39、足低资本形成一低生产率一低产出一低收入”的恶性循环。我们这里用这个概念是说技术性措施的保护会使一国产业陷入从低保护到高保护的恶性循环。这里的大国是国际经济学中的概念,它与小国的划分不是以一国国家国土面积的大小来界定的,也不是绝对地以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界定。这里的大国和小国是指一个国家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或供给变化能否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能力,如果能够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则为大国,反之为小国。参考文献:1 许长新贸易保护的测度与政策解释 J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 9 9 9。(9)2 田志宏,王凯园,王伟关税配额的经济理论与政策分析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 0 0 5,(4)3 赵玉阁警惕反补
40、贴调查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障碍 J 国际贸易问题,2 0 0 5,(5)4 张为付倾销与反倾销的历史演变及时代特征 J 南京社会科学,2 0 0 4,(7)5 袁欣国际反倾销规则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分析 J 经济经纬2 0 0 6,(1)6 许统生我国贸易保护成本估计的理论与经验 J 改革,2 0 0 5,(4)7 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M】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 1 8 张涛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 D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0 0 4 9 鲍晓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质及甄别机制 J 财贸经济,2 0 0 5,(1 0)1 0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
41、-韦里克管理学(第l O 版)M 经济科学出版社,1 9 9 8 11 M a r kV a n c a u t e l*n:T h ei m p a c to ft e c h n i c a lb a r r i e r st ot r l I d eo nh o m eb i a s:a na p p l i c a t i o nt oE Ud a t a),w o r k i n gp a p e r:2 0 0 2 8 8 作者简介:聂红隆(1 9 6 8 一),男,江西新干人,新余高专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沈友华(1 9 6 5 一)。男,江西
42、湖口人;合肥学院经济系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金融风险与防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农村金融。责任编辑:胡政平;校对:清泉 万方数据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理论与政策效应分析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理论与政策效应分析作者:聂红隆,沈友华作者单位:聂红隆(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南昌,330013),沈友华(合肥学院,经济系,合肥,230601)刊名:甘肃社会科学英文刊名:GANSU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9(2)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6条)参考文献(16条)1.张为付 倾销与反倾销的历史演变及时代特征期刊论文-南京社会科学 2004(07)2.赵玉阁
43、警惕反补贴调查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障碍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 2005(05)3.田志宏;王凯园;王伟 关税配额的经济理论与政策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04)4.许长新 贸易保护的测度与政策解释 1999(09)5.这里的大国是国际经济学中的概念,它与小国的划分不是以一国国家国土面积的大小来界定的,也不是绝对地以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界定.这里的大国和小国是指一个国家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或供给变化能否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能力,如果能够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则为大国,反之为小国6.纳克斯 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 19537.Krugm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
44、048.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与环境壁垒的内涵外延分别有一些交叉之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概念9.Mark Vancauteren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home bias:an application to EU data200210.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 管理学 199811.鲍晓华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质及甄别机制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5(10)12.张涛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和生产的影响学位论文 200413.冯宗宪;柯大钢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200114.许统生 我国贸易保护成
45、本估计的理论与经验期刊论文-改革 2005(04)15.袁欣 国际反倾销规则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经济经纬 2006(01)16.田志宏等(2005)对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措施进行了比较,由于篇幅所限,其他非关税壁垒的内涵外延在此也不做一一界定,大量丰富的文献对这些概念做了研究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1.易露霞.黄蓉 问题与出路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及我国的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10(23)2.赵光.刘超 金融危机下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行政与法2009(12)3.曲明姬 论全球经济危机下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策略期刊论文-魅力中国2010(19)4.马荣 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期刊论文-北方经贸2005(11)5.吴敏珏.杭瑶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26)6.温树英.姚俊峰.WEN Shu-ying.YAO Jun-feng WFO体制下我国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的有效性分析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5)7.高维新 直面贸易摩擦:我国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期刊论文-商业研究2010(7)引证文献(1条)引证文献(1条)1.马忠国 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式与应对策略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29)本文链接:http:/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