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pdf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际金融?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 12期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孙立行 内容提要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关 键 词 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参考一篮子货币 钉住美元制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图
2、分类号:F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 2010 12?101008?0694 虽然,有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研究已数不胜数,但本文的研究与以往的多数研究不同,并不是单独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而是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将汇率制度改革与货币国际化相结合,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首先是从国际货币具有的结算、投资及储备三大职能上,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的现有程度,并比较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差距;然后再从理论上阐述汇率形成机制
3、与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关系,从而揭示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一、关于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比较实证研究衡量一国(地区)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就是衡量它在国际范围内具备的国际货币的特征和职能的程度,可以用以下的三个指标衡量:一是价值尺度的国际化指标,二是支付手段的国际化指标,三是价值储备的国际化指标。在价值尺度的国际化指标方面,主要是衡量一国(地区)的货币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以该货币计价的发行债券数额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在支付手段的国际化指标方面,主要考察一国(地区)的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在进出口支付中所占
4、的世界份额以及该货币在国际投资、国际借贷中占有的比例;在价值储备的国际化指标方面,主要是考察一国(地区)的货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在各国银行的对外资产中,以该货币计价的资产所占比例。通过考察反映一国(地区)的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充当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及价值储备等功能的各项数量指标,不仅可以综合评估该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而且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与其他的国际货币之间的差距。首先,从充当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来看,美元、欧元及日元都在国际或区域贸易结算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美元在所有国家进出口贸易所使用的结算货币中,都占据较大的比重。即使在欧元区德国与法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以美元结算的出口贸易比重分别达到
5、 26.6%和 37.9%,而进口贸易比重更是高达 34.8%和 48.7%。欧元在欧元区国家进出口贸易中基本保持在 50%的比重;日元虽然也是重要的国际货币,但在其出口和进口!37!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 12期当中,以本币结算的比重并不高,分别为 36.3%和24.1%,远低于美元的 51.2%和 69.4%,见表 1与表 2。表 1 出口贸易中各种结算货币所占比重单位:%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欧元57.749.5218.50.94.9美元26.637.927.851.267.485.9本币57.749.54936.328.8
6、 9.2 表 2 进口贸易中各种结算货币所占的比重 单位:%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欧元5242223.68.54.4美元34.848.734.869.449.780.4本币524238.824.130.215.3注:其中德国的数据是 2002 2004 年的平均值,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的数据是 1999 2003 年的平均值,英国是 1999 2002年的平均值。数据来源:Kamps(2006)The Euro as I nvoicing Currency in Interna?tionalT rade#,ECBW orking Paper Series,No.665。我国自 20
7、04年以来,已经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中国在亚洲地区贸易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东亚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双边贸易在逐年增加,并且已开始形成一个以中国大陆为核心的经济圈。这样的经济圈一旦被确立并得到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共识,本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对人民币结算的需求自然将变得越来越大。虽然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已扩大至所有国家,结算规模也在急剧增加,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用于结算支付的市场份额仍然微不足道。其次,从国际债券市场融资工具的主要计价货币的选择来看,国际债券的发行以欧元和美元为主。尽管以欧元计价的融资工具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超越美元,但后者作为
8、融资工具的计价货币的重要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受到削弱(图 1)。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债图 1 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主要国际货币计价的债券发行情况资料来源:BIS Quarterly R eview,June 2009。券市场还很滞后,与人民币国际化对债券市场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人民币债券市场非常的不发达,而且,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均导致人民币无法实现价值尺度的国际货币职能。再则,从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比重来看,即使是欧元、日元和英镑三种主要货币的交易加在一起也始终无法超越美元的水平,美元在全球外汇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十分牢固。尽管人民币属非主要交易货币,但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份额呈现出逐
9、渐增加的发展趋势,见表 3。表 3 全球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币种占全球交易的份额单位:%交易币种200120042007美元90.388.786.3欧元37.636.937日元22.720.216.5英镑13.216.915瑞士法郎6.166.8澳大利亚元4.25.96.7加拿大元4.54.24.2人民币00.10.5注:由于每次交易涉及两种货币,因此,货币交易的比例之和为200%,而不是 100%。数据来源:BI S T riennialCentralBank Survey,December 2007.最后,从主要国际货币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来看,自 1999年以来,尽管欧元的出现使
10、美元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后者依然维持在 60%以上,具有明显的垄断地位,见表 4。表 4 主要国际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结构中的份额变化单位:%美元英镑日元欧元其他货币199971.02.96.417.91.8200071.12.86.118.31.7200171.52.75.019.21.6200267.12.84.423.81.9200365.92.83.925.22.2200465.93.43.824.82.1200566.93.63.624.11.8200665.54.43.125.11.9200764.14.72.926.32.0200864.04.13.326.52.1数据来源:I MF
11、,AnnualReport 2009.综上所述,与美元、欧元及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38!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 12期化指标相比较,人民币用于全球贸易、投资及金融交易量的比例均非常低,因而在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贷款市场、国际债券市场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几乎为零。若以美元国际化的水平为标准 100,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仅为2,远低于欧元和日元的接近 40和 28.2的国际化水平,这充分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目前还仅处于起步阶段。表 5 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国际化综合指数货币指数境外流通范围境外流通数量国际贸易支付国际贷款市场计价数量国际债券市场计
12、价数量直接投资计价数量境外国家储备数量整体国际化美元100.066.760.093.444.019.564.0100.0欧元86.50.920.04.019.039.96.039.4日元73.00.45.01.023.04.020.028.2人民币8.81.10.00.00.00.00.02.0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课题组。二、关于汇率形成机制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理论研究一国(地区)的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从货币国际化的内涵上讲,一国(地区)的货币要履行上述的国际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成为国际结算、投资及储备货币关键在于其他国家(地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即该货币在国
13、际市场具有普遍可接受性的程度。这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制度安排则是市场需求得以满足的手段,如果制度安排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将会阻碍一国(地区)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汇率形成机制是影响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制度因素,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该货币可自由兑换。因为只有汇率水平能够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货币的价值才真实可信,这样的货币自然会受到国际市场欢迎。目前,人民币的境外需求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制约。缺乏弹性化的汇率制度不仅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隐忧,而且也影响着资本账户的开放。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不一定需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但是当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有资产保
14、值和增值的需求,那么,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需求就产生了。如果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货币兑换就会受到限制而使非居民不愿接受人民币作为计价、支付、结算货币,其他主权国家也不愿接受人民币作为官方外汇储备货币。而且,从经典的 三元悖论#上讲,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和资本项目不断开放,为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实现更为灵活、更具弹性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将是必然的选择。由此可见,汇率形成机制与货币国际化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不仅前者影响货币国际化的进程,而后者又反过来会促进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这是因为,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也能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15、创造条件。一般而言,资本管制下的汇率水平与真实汇率水平越接近,放开管制的风险越小,期限越短,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不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外汇市场建设等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相配合,尤其是如何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直接关系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成败%。从国际经验看,一国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还应具备一个重要的属性,即货币价值的稳定性。货币价值的稳定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该国货币的对内价值稳定,表现为该国国内的物价水平的稳定;二是对外价值稳定,表现为该国货币的汇率水平的稳定。因为一国货币如果成为国际货币,其现在及未来的价值
16、应该保持足够的稳定,人们才能对其价值有一个基本稳定的认识,对其持有才会有足够的信心。而且,一国货币要想实现经常项下的支付结算以及资本项下的投资交易货币职能,客观上也需要稳定的汇率价格。日元国际化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汇率大幅升值,而且升值的速度很快,日元开始实施完全自由浮动。汇率的剧烈震荡反而限制了日元在!39!%王元龙(2009)指出,一种货币如果不能自由兑换,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接受程度必然十分有限,也将成为一种高风险货币;张礼卿(2009)也认为,充分的可兑换性是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最基本条件。不过,一国货币实现了可自由兑换也并不意味着该国货币一定能成为国际货币,因为
17、前者是以供给为主导的,而后者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但可兑换和国际化两者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任哲,2008)。Chen和 Peng(2007)认为,尽管货币国际化最终是市场的选择,但政府在货币可兑换性上的政策选择将会对货币国际化进程带来重大影响。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 12期结算和交易环节的使用,阻碍了日元在国际贸易和资本项下的交易计价、结算货币功能的实现。由此可见,保持人民币内外价值的稳定是其国际化的前提。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从长期看必将动摇人们对人民币价值稳定的信心,而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破坏了人民币价值的稳定,更不利于人民
18、币的国际化。实践证明,稳定的币值是人民币赢得国际市场的法宝。近年来,因为币值稳定,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被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不断提高,流通总量日益增多就是最好的佐证。而且,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的要求。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出口和引资数量大幅减少而导致经济增长失速,并给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留出一定的时间,对于目前对外需和外资过度依赖的国内经济形势来讲,负面影响将是最小的。总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应考虑到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战略。三、关于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研究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标不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汇率水平,而是要通过改革形成一种机制,使汇率水平能够基本反映市
19、场供给和需求状况。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钉住一种国际货币和自由浮动是汇率制度光谱中的两极。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汇率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而后者的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实现从目前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过渡。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需要,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必将最终伴随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走向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尽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虽然不等于人民币升值,但基于人民币已背离市场供需关系,出现较为严重的低估现状,建立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就意味着人民币会有较大幅度升值。针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存在多种政策选择,主要包括:一是人民币
20、对美元一次性大幅升值后再回到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或真正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三是采取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那么,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转型策略呢?事实上,每种改革策略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冲击与不确定性也各不相同。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同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变迁相适应。对我国来说,现阶段选择一步到位的激进式转型策略,即放弃钉住美元汇率制,直接过渡到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有一个有深度和流动性的外汇市场以及强而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否则很有可能导致汇率动荡和宏观经济恶化。因此,自由浮动制虽然是人民
21、币汇率的最终状态,但在目前制度建设没有完善的情况下,选择这一改革策略将会产生巨大的风险。与方案一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相比,采取方案三的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既可以消除人民币单向升值的预期,又可以减少人民币对关键货币的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因而是目前相对较优的选择。举例分析如下:假定人民币汇率的货币篮里只有三种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且权重分别为美元 70%、欧元 20%、日元10%,初始汇率为 1美元兑换 7.8元人民币。为简便起见,假设 1美元=1欧元,1美元=100日元,则 1欧元=7.8元人民币,1欧元=100日元,1元人民币=12.8日元。假设欧元对美元升值 20%,则 1欧元=
22、1.2美元。在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变;1欧元=1.2&7.8=9.36元人民币,人民币兑欧元贬值20%;1欧元=120日元,欧元对日元同样升值 20%;9.36元人民币=120日元,1元人民币=12.8日元,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不变。如果把钉住美元汇率制改为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则 7.8元人民币=(1美元 70%+1欧元 20%+100日元 10%),换算成美元后,该等式变为:7.8元=(1美元 70%+1美元 20%+1美元 10%),也就是,7.8元=1美元。在欧元对美元升值 20%的情形下,此时人民币篮子就变为:7.8元=(1美元 70%+1.2美元 20%+1美元 10
23、%),7.8元=1.04美元,1美元=7.5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 3.9%;1欧元=1.2&7.5=9元人民币,人民币对欧元贬值 15.4%;9元人民币=120日元,1元人民币=13.3日元,人民币对日元升值 3.9%。上述的数量分析表明,尽管当欧元对美元出现了大幅升值,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升值的幅却较小,对欧元的贬值幅度也有所缩小。反之亦然(表 6)。由此可见,在实施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下,篮子货币中的某一货币的汇率发生变化时,人民币对篮子中的其他货币的汇率都会出现不同幅度的升降,但汇率的波动幅度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小,表明一篮子汇率的制度安排更具稳定汇率的缩小器#效应。此外,本轮的国际
24、金融危机也充分暴露出钉住美!40!Hakura(2004)的研究表明,在 1991 2003年,并没有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是直接从钉住汇率制度一步转型为浮动汇率制度的。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问题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 12期表 6 两种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波动的幅度比较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变化钉住美元汇率制一篮子货币汇率制欧元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变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人民币对欧元同幅升值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幅度减小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不变人民币对日元小幅贬值欧元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变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人民币对欧元同幅贬值人民币对欧元贬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人民币 国际化 视角 人民币汇率 形成 机制 改革 问题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