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一、制造成本法(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1 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
2、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2 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
3、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3 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1 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
4、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囤E 口蓬重四日童盈口消耗会计三种方法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又因为该方法的简便易行,被多数制造业企业乐于采用。但是,在先进制造环境下大量人工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据调查,7 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 0 一6 0,而现今该比例提高到了4 0 0
5、 5 0 0;在制造成本法正适用时,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 0 一5 0,而现今该比例不到1 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不能准确分配制造费用,导致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2 期间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成本。而期间费用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但是有些期间费用虽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却与产品成本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前提下,产品投产前的研发费用增加较多但是这部分费用不属于生产费用制造成本法没
6、有将其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计入了期间费用,从产品成本中剔除出去。不利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准确计算。同时对于配送、顾客服务等与产品定价有关的成本也不包括在成本的范畴内,容易误导定价决策。3 人工费用的核算。制造成本法下,成本项目中所致的人工费用的核算包含两部分:直接人工费用(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计入制造费用的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不包括研究开发、设计等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也不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等支出,而这些人工费用也是与产品成本密切相关的,人工费用核算内容的不准确性会导致产品成本计算的不准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在经营、技术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味着一度曾与多数制造企
7、业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需要有新的发展,或者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替代他。而这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由上所述。由于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制造成本法难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基于这种要求,1 9 7 1 年,美国会计学者斯托布斯博士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 一书,揭开了全面研究的新的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序幕。后来万方数据世界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其中荚国哈佛大学青年学者罗宾库伯(R o b i n C O O p e r)和罗伯特卡普兰(R o b e r t K
8、a p l a n)率先把这种成本计算方法于1 9 8 8 年简称为A B C(A e t M t y b a s e d C o s t i n g),从此作业成本法被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企业,其理论日臻成熟。(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特点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1 核算内容。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完全成本,对于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所有的费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费用,
9、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强调费用支出的因果而不论其是否与生产过程直接有关。2 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个作业,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威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 核算流程。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关键是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并使产出物和投入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
10、”转移到“作业”上。因此,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计算的流程基本为: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拓宽了成本计算的范围,并且在费用分配时。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排除了人为设定的分配标准的不合理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提高了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因此,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采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但是随着作业成本法的深入应用,其弊端也一一显现。(三)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1 操作性差。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表现为:首先工作量太大。最初推出作业成本法时。它主要用于单
11、部门和区域的成本核算、分析,这种简单环境下,作业成本法的效果特别显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围地推行这种方法。工作量就会很大。其次获取作业成本法核算所需的成本资料有困难。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下按照部门来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而作业成本法应用时则根据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跨越了传统的部门来确定成本。因此,企业要采用此方法。势必要进行会计系统的再造。其成本较高。2 核算中作业划分的难题。首先。传统作业成本法下。对作业的划分是按成本驱动因素为标准来划分的。而成本驱动因素的确定则以因果关系为主,对于一些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因果关系的因素会被忽略这必然导致一些作业的划分不能够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其次,在传统作业成本法下,
12、作业的划分无既定标准依据只能依据经验进行,对于未来的作业,如果遇到新情况可能会考虑不周全。在当前订单式生产成为趋势的形势下若是仍按传统作业成本法进行作业划分,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作业划分准确,不但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其效果也无法保证。3 核算过程中的问题。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作业来分配费用的,所消耗资源的费用首先是被归集到作业中,然后再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但是作业成本法下成本中心可能只存在一个成本动因,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成本动因。因此会产生多个产出计量单位。在将成本中心的费用分配到作业中时,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多个产出计量单位的存在,作业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将成本归集到作业时难以
13、准确计量资源消耗的数量仅限静态的货币指标,所以难于清晰地反映资源消耗情况。不能动态地强化成本管理。会影响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和分配的正确性。鉴于作业成本法以上所述的在成本核算中的局限性,需要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案。资源消耗会计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延伸与改进。三、资源消耗会计资源消耗会计(R e s o u r c eC o n s u m p t i o nA c c o u n t i n g,缩写R C A)是于2 0 0 2 年开始在美国推出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是一种总括的、能动而综合的成本会计系统;是将德国弹性边际成I IF 业J 聪半压R,r J L:口口性1J r l J k s l l
14、r IL U I I、r e y j,-耗会计的核算特点一,资源消耗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资源。资源消一存在服务于其他资源的资源,因此核算对象不i供服务的资源,还包括资源自身消耗的资源,即生的成本。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资源消耗过程,lI资源成本。与核算过程。采用资源消耗会计法在核算成本泵动因划分资源结集点。资源动因由。资源一作源”的因果关系共同确定,其中包括“资源一作舞源动因以及“资源一资源”的交互分配资源动司划分后的资源结集点相当于美国成本会计中称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所有发生的成本(资源消耗)后的产出数量称为资源产出量。因为细分以后有一个“动因”、一个成本对象因此一个资源结出的计量单位。然后将结集
15、点的资源消耗分配计中。最后再计入产品成本中。因此,资源消耗会计源结集点一作业一产品。其中,资源结集点的划因,作业的划分依据为成本动因。在资源结集点配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非货币的量化指标,在由计算成本时才同时使用了货币指标和量化指标。量过程与货币计算过程相分离,这一分离充分地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资源消耗是成本核算的!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耗会计核算成本的优势简述消耗会计在成本核算中的特点可以看到,该种方边际成本法(G P K】与美国作业成本法(A B C)相较好地解决了作业成本法中的种种弊端、问题。算的发展趋势。的应用举倒及分析法的应用举例企业的生产区域#1 某月发生的有关费用如表1。r 6 7
16、II J万方数据表1生产区域#1单位:元表7 结集点2:机械资源结集点产出单位:机械小时项目金额项目金额生产工人工资6 00 0 0电力6 00 0 0管理人员工资1 8 0 0折旧2 4 0 0 0 0电力6 00 0 0合计3 0 0 0 0 0折旧2 4 0 0 0 0厂田烈I:D L t U 删L 佩,J、刚士,旱世风牟:;3 U t J 兀士c n n;合计5 4 0 0 0 0表2 生产区域#1单位:元A 产品B 产品C 产品合计分配率表8 作业1:操作机械生产工人工资2 5 0 0 01 5 0 0 0 2 0 0 0 06 0 0 0 06 00 0 0 48 0 0=1 2
17、5项目数量单位成本(元)金额(元)管理人员工资7 50 0 04 5 0 0 0 6 0 0 0 01 8 0 0 0 018 00 0 0,48 0 0=3 7 5人工3O O O 人工工时5 01 5 0 0 0 0电力2 5 0 0 01 5 0 0 02 00 0 06 0 0 0 06 0o O o 48 0 0=1 2 5机械4 0 0 机械小时5 0 02 0 0 0 0 0折旧1 0 0 0 0 06 0 0 0 0 8 0 0 0 02 4 0 0 0 02 4 00 0 0 48 0 0=5 0合计3 5 0 0 0 0成本合计2 2 5 0 0 01 3 5 0 0 01
18、 8 0 0 0 05 4 0 0 0 0立山*I n n 士n|士,I。口4 6*I 脑0 7 c 二表3 作业1:操作机械单位:元项目金额生产工人工资3 75 0 0管理人员工资1 1 2 5 0 0电力3 75 0 0折旧1 5 0 0 0 0合计3 3 75 0 0产出数量:4 0 0 小时单位价值:8 4 3 7 5 元表4 作业2:生产准备单位:元项目金额生产工人工资2 25 0 0管理人员工资6 75 0 0电力2 25 0 0折旧9 00 0 0合计2 0 2 5 0 0产出数量:1 0 0 次单位价值:20 2 5 元表5作业项目A 产品B 产品C 产品消耗量(小时)1 2
19、02 0 08 0操作机械作业单位价值(元)8 4 3 7 5成本合计(元)1 0 12 5 01 6 87 5 06 75 0 0消耗量(次J3 03 04 0生产准备作业单位价值(元)20 2 5成本合计(元6 07 5 06 07 5 08 10 0 0总成本合计(元)1 6 20 0 0 2 2 9 5 0 01 4 85 0 0表6 结集点1:人力资源结集点产出单位:人工工时项目金额生产工人工资6 00 0 0管理人员工资1 8 0 0 0 0合计2 4 0 0 0 0产出数量:48 0 0 人工工时单位成本:5 0 元囤蟹母匿嚣四臣重田表9 作业2:生产准备单位:元项目数量单位成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本核算 方法 应用 比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