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0 1 年第7 期总第2 0 0 期当代财经C O N T E M P O R A R YF I N A N C E&E C O N O M I C SN O 7,2 0 0 1S e r i a lN 0 2 0 0中图分类号:F 2 3 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5-0 8 9 2(2 0 0 1)0 7-4)0 7 1-0 3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张白玲摘要:目前在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中,宏观环境的会计问题与微观环境的会计问题均被作为一个问题研究。实际上,对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针对这一现实,本文提出分别建立宏观环境会计和微观环境会计两个核算体系的设想。宏
2、观环境会计以政府为核算主体,主要从社会角度,对自然资源这一公共产品的使用、补偿进行价值核算,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观环境会计以企业为核算主体,主要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治理进行成本核算,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宏观环境会计;微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作者简介:张白玲,集美大学会计系主任,副教授(厦门3 6 1 0 2 1)。环境会计是由可持续发展引发的一个会计命题。人类在为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向自然界长期索取的过程中,不仅逐步认识到自然界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还迸一步认识到人类日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界原有的租谐关系的破坏。因此,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对它的补偿与维护必不可少
3、。否则最终将毁掉人类生存的环境,剥夺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利。但是,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和对自然环境进行维护?这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再生产和环境的保护问题,还存在对自然资源补偿与环境维护的经济核算,即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环境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形式,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消耗和损害的核算,描述人类与自然环境问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环境学、发展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一、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环境会计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又可分为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资源环境是指供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河流、矿藏、森林、耕地、气候、野生动物等自然生成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
4、是指能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环境。然而,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消耗了资源,也在日益破坏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表现为: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使自然资源总量逐步减少,造成了自然资源总量减少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尖锐矛盾。二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工业化、城市化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生态失衡,带来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收稿日期:2 0 0 1-0 3 3 0环境恶化的矛盾。目前,许多研究环境会计的论文,笼统地提建立一个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一般是将环境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孟凡利,1 9 9 7),或是将环境会计理解为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的结合(李连华,2 0 0 0)。本人认为,
5、这些观点都难以解决有关环境的会计核算问题。如上所述,作为环境会计研究对象的环境,是一个大环境,既有资源环境,也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是公共产品,属于全社会共有,其消耗与补偿的平衡,只有通过政府行使职能才能解决。但是,我们目前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不包括政府对自然资源存量和使用量的核算,不反映自然资源的增加和减少,就凭单个企业对资源使用情况的核算难以反映整个社会对资源的补偿要求。因此,政府应建立对所管辖区域的自然资源总量的会计核算体系。该地区现有的资源总量有多少?每年消耗有多少?已补偿有多少?还未补偿有多少?可以补偿有多少?不能补偿有多少?可以替代的资源有多少?通过建立自然资源会计核算体系,使各级
6、政府对所辖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心中有数,并对其使用与补偿加以宏观调控。而在工业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治理的主要责任人是企业,企业要对由于生产所造成的公害承担责任。环境会计对企业的要求,主要是进行环境成本核算,通过环境成本核算,考核企业在环境问题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由此可见,在环境问题上,政府要对资源环境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企业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承担主要责7 卜 万方数据任。因此,要使环境会计的核算具有实际意义,应建立两个核算体系。一是要建立对自然资源总量使用和补偿的核算体系;二是要建立对生态环境破坏与治理的核算体系。这两个核算体系,一是属于政府的宏观环境管理会计核算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是为提高
7、生态效率、保证生态公平,对自然资源总量进行合理的利用;另一是属于企业的微观环境管理会计核算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促使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统一,对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二、宏观环境会计研究(一)宏观环境会计的性质所谓宏观环境会计,是指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的、对各地区自然资源总量进行平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核算系统。该系统主要反映各级政府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补偿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情况。由于宏观环境会计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自然资源总量的平衡核算,它应属于社会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会计学与统计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统计。从它与会计的
8、关系看,在数据组织与表现形式上,它可以广泛运用会计帐户的形式,通过建立帐户体系,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核算。但是,与一般会计不同的是,它的核算对象不是微观经济,而是宏观的资源管理活动;核算主体不是企业,而是作为社会公众代表的政府。从它与统计的关系看,宏观环境会计含有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和方法,如对自然资源的核算除价值核算外还可以有一定的数量及其它的核算指标。但是,它与一般统计不同的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构成彼此相互衔接的严密的体系,相互之间存在着严格确定的数量关系。(二)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自然资源。由于各种自然资源的储存量、可再生性、补偿方式不同,其核算要求应有
9、区别。因此,本人认为,在核算时,应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如可将资源先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在可再生资源下,再进一步分为:森林、耕地、草地等;不可再生资源也可分为:煤炭、石油、天燃气等。在分类的基础上,为各类资源建立帐户,分别反映各类资源的储存量、使用量、补偿量。对可再生资源核算的重点要放在使用量与补偿量的平衡上,也就是力求在这类帐户上,发生额的借贷方平衡。这种平衡的要求是在提醒各级政府,对可再生资源要使用多少,补偿多少,对这类自然资源,政府的责任是恢复原有状态,即存量增加和存量减少要平衡。因7 2 为,资源的存量均衡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对不可再生资源核算的重点,是控制其贷方支出
10、,关注其余额,并尽可能寻找替代资源,建立替代资源帐户。各级政府应力求在不可替代资源支出的同时,有可替代资源进行补充,使不可替代资源的减少与替代资源的增加保持平衡。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也是宏观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三)宏观环境会计的计量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环节,但在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中,计量成为一个难点,如对自然资源的计量。会计上作为资产计量的基础是资产的成本。资产的成本,通常指资产交易时的历史成本或现行(重置)成本。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在我国作为国有资产,不进入市场交易,不存在交易成本。由于缺乏交易成本作为基础,自然资源长期不作为会计计量的对象。如何对自然资源计量?本人认为,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
11、作用,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如对可以直接产生收益的自然资源,可根据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能够提供的未来现金流人的现值,作为计量基础。对那些无法估计收益或不直接产生收益,而是作为生态环境存在的自然资源,则可用其估计的资源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资源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再生产成本、恢复成本、替代成本、服务成本(大循环成本理论及运用课题组,1 9 9 6)。对那些稀缺的资源,不仅要考虑其未来收入的贴现值或资源成本,还要再根据稀缺的程度提高其使用成本。(四)宏观环境会计的报告体系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宏观环境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本人认为,宏观环境会计可提供给政府决策的
12、信息有三个方面:一是本地区现有自然资源的储存量;二是各类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补偿情况;三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计量的本地区国民净收入。因此,宏观环境会计的报告体系,以定期提供三张报表为宜。一张是自然资源平衡表,该报表以自然资源的价值总量与自然资源所代表的自然资本总量平衡。另一张是提供自然资源使用与补偿及环境保护的资金流量表,该表要汇总本地区在自然资源使用上的资金流出量与对自然资源补偿中的资金流入量。自然资源使用的资金流出量,包括企业使用自然资源的成本及生态环境的损失成本。补偿资金的流入量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使用自然资源和由于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按规定向国家上缴的资源使用费及污染赔偿费;二是各级政府在财政预
13、算中对自然资源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出。第三张是持 万方数据续收益表,该表在各地区国民收入净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上述各种对自然资源补偿的资金流出量,为政府提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收入信息。这三张报表不仅从资源的存量、流量和净收入方面提供了有利于各级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环境信息,而且也是考核、评价各级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政绩的可靠依据。三、微观环境会计研究(一)微观环境会计的性质所谓微观环境会计,是指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建立的、有关企业使用自然资源及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的会计核算。和宏观环境会计一样,也是通过对环境问题进行货币计量,从价值上对消耗与补偿进行平衡。对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是对企业
14、在环境问题上履行社会责任的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微观环境会计核算是以企业作为核算主体,因此,微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属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一个分支。(二)微观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容微观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企业所使用的自然资源的核算;二是对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与收益的核算。企业对自然资源使用的核算包括对自然资产的计价和资产折耗的计量。这一部分通常在一般的会计核算中已经包括,因此不需再另设程序。微观环境会计核算的重点是对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治理情况的核算,包括对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的核算。企业的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各项成本支出和向国家上缴的各项环保费用、赔偿费
15、用。环境收益是指企业在环境治理中收入超过成本的部分。环境收益的具体分析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治理环境的支出低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部分;二是企业治理环境中的环保产品收入超过成本的部分。(三)微观环境会计的报告体系微观环境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考核、评价企业在环境维护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因此,微观环境会计主要提供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两张报表。环境成本报表,主要报告企业生产环保产品的成本、环境损失成本、环境污染补偿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支出情况的一张报表。环境收益报表,主要报告企业治理环境中的收入与支出的比较情况,是反映企业治理环境效益的业绩报告。四、结束语本文提出建立两个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是为了将
16、政府与企业在环境问题上的作用、职责区分开来,使环境会计的核算能对我国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真正的控制作用。因为,环境这个大课题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人手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参考文献:【1】厉以宁国民经济管理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 9 9 7【2】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 9 9 6【3】姚愉芳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 9 8【4】4 李云才塑造未来一中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1 9 9 7【5】桑玉成等政府角色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0 0【6】6 郑新立发
17、展计划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 9 9 9【7】何其祥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9【8】曹利军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9【9】周喜安透视政府经济职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 9 9 9 1 0】侯文铿知识经济与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0 0 0【11】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 J】会计研究,1 9 9 9,(4)【1 2】姜星明环境负债及其会计处理研究f J】当代财经,2 0 0 0(4)【1 3】大循环成本理论及运用课题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叨财经研究,1 9 9 6,(1 2)【1 4】
18、高如云绿色会计发展方向初探【J】财会月刊,1 9 9 8,(7)f 1 5】金嘉岳初探我国绿色会计的性质与目标m I 匹t J f l 会计,1 9 9 6,(1 0)【1 6】盂凡利环境会计:亟待开发的现代会计新领域【J】会计研究,1 9 9 7,(1)【1 7】孙兴华关于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J 1 会计研究,2 0 0 0,(5)【1 8】李连华论环境会计的概念及科学特征堋当代财经,2 0 0 0,(7)1 9】苏君关于绿色会计的思考【J】北京商学院学报,1 9 9 8,(5)【2 0】盂凡利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J】会计研究,1 9 9 7,(1 2 1【2 1】朱丹论绿色会计的理
19、论结构体系【J 财会通讯,2 0 0 0,(1 0 J 责任编校:蒋尧明7 3 万方数据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作者:张白玲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刊名:当代财经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FINANCE&ECONOMICS年,卷(期):2001(7)被引用次数:14次 参考文献(21条)参考文献(21条)1.厉以宁 国民经济管理学 19972.陈耀邦 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 19963.姚愉芳 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19984.李云才 塑造未来-中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之路 19975.桑玉成 政府角色 20006.郑新立 发展计划学 19997.何其祥 投入产出分析 19
20、998.曹利军 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 19999.周喜安 透视政府经济职能 199910.侯文铿 知识经济与会计研究 200011.朱学义 我国环境会计初探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1999(04)12.姜星明 环境负债及其会计处理研究 2000(04)13.大循环成本理论及运用课题组 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 1996(12)14.高如云 绿色会计发展方向初探 1998(07)15.金嘉岳 初探我国绿色会计的性质与目标 1996(10)16.孟凡利 环境会计:亟待开发的现代会计新领域 1997(01)17.孙兴华 关于在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00(05)18.
21、李连华 论环境会计的概念及科学特征期刊论文-当代财经 2000(07)19.苏君 关于绿色会计的思考 1998(05)20.孟凡利 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1997(12)21.朱丹 论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 2000(10)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1.李心合.汪艳.陈波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综述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2(1)2.刘国强 试论环境会计的概念框架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2004(9)3.李姝 浅谈我国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期刊论文-经济问题2004(1)4.于丽丽 对环境会计事项确认的探讨期刊论文-商业会计2009(1)5.王黎 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期
22、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5)6.环境会计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5(10)7.张百玲 当前环境会计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2(4)8.刘明辉.樊子君 日本环境会计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2(3)9.肖序 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期刊论文-会计研究2003(11)引证文献(14条)引证文献(14条)1.顾署生 论环境会计的确认期刊论文-河北学刊 2013(5)2.谭竞翔.徐婧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构建探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9(1)3.燕俊 环境会计及其在建筑企业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08(24)4.余胜田 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会计期刊论文
23、-科学管理研究 2002(3)5.唐洋.陈东升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李红艳 环境会计要素核算探析期刊论文-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王苏楠 环境会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期刊论文-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2)8.张白玲 中国绿色核算体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发展 2005(3)9.李艳平 环境会计研究述评基于对国内17种会计类核心期刊近六年载文的分析期刊论文-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5)10.唐洋.阳秋林.张彩平 环境会计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期刊论文-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1)11.林小华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2.吴嵘 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构架及其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13.魏轶 构架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报告体系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4.许家林.蔡传里 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会计研究 2004(4)本文链接:http:/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