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长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pdf
《Y长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长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工程塑料应用 m【年,第 2 9卷,第 7期 长玻 纤增 强尼龙 6复合材 料研究 高志秋陶炜金文兰张福军张淑伟(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 济南2 5 0 0 3 1 l 摘要采 用培体浸渍工 艺制备 了长玻纤增强尼龙 6 预浸料,研 究了玻纤初始长度、玻 纤含 量、增韧齐 对复台 材料 性能的影响 以厦玻纤强度、树脂基体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一试验结果表明 在玻纤含量为 3 2 2,切粒长度为 1 0 m i l l 时,复告材料的拉 伸强度为 2 0 8 4M P a,弯曲强度 为 2 6 9 5 M P a,弯曲弹性 模量为 9 3 4 G P a,缺 口冲击强度 为 2 9I,J ,
2、冲击 强度 为 6 3 4 k J ,综台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 纤增强 P A 6复台材料。关键词 长玻 纤尼龙 6 增强 培体 浸渍 热塑性复台材料 与短玻纤增强方式相 比,长玻纤增强尼龙(P A)的强度、模量、耐冲击性、耐蠕变性、耐 疲劳性 及耐 磨、耐热性等都均得以提高,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其应 用范围。长玻纤增强 P A 6在汽车、机械、电器、军工 等领域有 巨大的发展潜力,可用其制造汽车保险杠、发动机 隔噪罩、座 椅骨架、车头灯、风扇、散热器格 栅、仪表盘托架等,自 2 O世 纪 7 O年代初开发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P A 6的熔体牯度较高,向玻纤束 内浸渍非常困 难,因此熔体浸
3、渍法很难使玻纤在树脂中达到 单丝 分散。对注塑级的长玻纤增强 P A 6预浸料,由于注 射成型过程可较好地进行二次共混浸渍,因而无须 苛求预浸料 的浸渍效果,在保证预浸料切粒过程 中 无抽丝、飞丝或抽丝较少又不形成环境污染的情况 下 应力求工装设备的简化,以提高工业化生产的可 连续性和易操作性 影响注塑级长玻纤增强 P A 6复合 材料性能 的 主要因素有:预浸料的切粒长度、玻纤强度、玻纤含 量、基体树脂、界面状态,以及注塑加工 中的玻纤长 度保持率和纤维分布等。通过考察这些因素对复台 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可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优化 亦可指导复合材料设计 l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原材料 P A
4、 6:济南八方锦纶集团公 司;P A 6 6:无锡太湖尼龙厂;无碱玻 璃纤维:E R S 2 d OT 1 3 2 泰安玻璃 纤维 厂;高强玻璃纤维;S C 81 24 0,南京玻璃纤维研 究 院;马来 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济南泰和树脂有 限公 司: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自制 l 2主要 设备、仪 器 双螺杆挤出机:S H J 一 3 0型,南京橡塑机械厂;注塑机:B A 9 5 0 5 0 0型,德 国 B a t t m ff e l d 公 司;扫描 电子 显 微镜:S 一2 0 0型,英 国 C a fi p r i d g e 公 司:电子拉 力试验机:S i n l e c h 2
5、 D I 型,美 国 MT S公 司:冲击试验机:x C J 一 4 0 A型,宁夏吴忠斌验机厂 1 3 长玻纤增强 P A 6 预浸料制备工艺 长玻纤增强 P A 6预浸料制备工艺流程如图 l 所 示。纤维一面 1 树 脂 E j 一 蔓 唾 囹一 j ;翻一 l :粗#粒 一圭 图 1 长玻纤增 强 P A 6预浸料制备工 艺流程 经干燥 处 理 的 P A 6由挤 出 机熔 融 挤 出 进 入特 殊设计的浸渍 口模,在臼模 内完成树脂对玻纤束的 浸渍 料 条经冷却、切粒制得 长玻纤增强 1 7 _4 6预浸 料。1 4 力学性能测试 力学性能测试项 目、采用的标准厦试样尺寸见 表 l。表
6、 l 力学性能藕 j 试项 目、标准噩试样 尺寸 项目 标准 试样尺寸 拉伸强度 G B T 1 O 4 O一1 9 9 2 l型试样 喜 晕G B T 9 3 4 1 一 9 8 8 堡 竺:收稿 口期:2 0 0 I 0 4 维普资讯 http:/ 高志社,等:长玻纤增 强尼龙 6复音研料研究 3 2 结果与讨论 2 1 长玻 纤增强 P A 6与短 玻 纤增强 P A 6 性 能 对 比 长玻 纤增强 P A 6与采 用双螺杆挤 出机制 备的 短玻纤增强 P A 6复台材料的性能见表 2。表 2 长、短玻纤增强 P A 6的性 能 项 U 短玻纤增强 P A 6 j 长玻纤增强 P A
7、6 玻纤含量 3 3 3 2 2 拉伸强I M P a 1 3 6 2 0 8 4 弯曲蛆渲 M P a 1 8 9 2 5 弯曲弹性模量 C-P a 7 5 0 9 3 4 缺 口冲击强度 Id-m。1 3 2 9 冲击强度 k J-m。“3 8 4 由表 2可以看出,长玻纤增强 P A 6复台材料的 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纤增强 P A 6复台材料 图 2是长玻纤增强 P A 6中玻纤堆砌状态的 S E M 照片 从图 2可以看出,长玻纤在复合材料 中是互 相交织在一起的无序排列,而不像短玻纤那样在复 台材料 中沿流动方 向排列。与短玻纤 复台材 料相 比,正是这种无序排列状态和玻纤长度的增
8、加,使长 玻纤复台材料表现出较 高的力学 性能 优异 的耐温 性、耐疲劳性和耐磨性,以及较好的填充性、低翘 曲 性 和 各 向同性 等。2长驳 增 强 P A 6奸 堆 堆 砌 就 志的 S E M 照 片 2 2 预浸料切粒长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将直径 1 3,t a n的无碱粗玻纤与 P A 6 挤拉的预浸 料切成不同长度的颗粒(纤维含量 4 0),注塑成标 准试样进行 力学 能测试。预浸料切粒 长度对复台 材料性能的影响见表 3。表 3 预 浸料切粒长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 响 由表 3可 看出,随着预浸料切粒长度的增加 复台材料的拉伸强度、弯 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缺 L 冲击强度和
9、冲击强度都随之提高 这是因为制品 中玻纤的保留长度与玻纤 的初始长度有关 预浸料 切粒长度增加,制品中的玻纤长度也增加,玻纤长度 对复台材料强度 的贡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 方面是在玻纤长度小于临界长度情况下,随着玻纤 长度的增加,玻纤与树脂的界面面积增大,复台材料 断裂时,玻纤从树脂中抽出的阻力加大,从而提高了 承受拉伸载荷 的能力。另一方面,玻纤长度的增加 可能使部分玻纤 的长度达到临界 长度,当复台材料 断裂时伴随着更 多玻纤 的断裂,同样使 承受拉伸载 荷的能力提高 在承受弯曲载荷 的情况下,复台材 料承载面受压,背面受拉,弯曲性能对玻纤 长度的依 赖关系与拉伸性能的情形基本一致
10、在 冲击载荷作 用下,较长玻纤 的抽出或断裂可吸收大量 冲击能,从 而使复台材料 的冲击 强度明显提高。另外,玻纤的 端部是裂纹增长的引发点,长玻纤 端头数量相对较 少,也使冲击强度提高。当玻纤原始长度从 4 m m增 加到 1 3 ra m时,冲击强度提高 6,而缺 1:3 冲击强度 提高 2 8。这是 因为 注塑试样缺 口处流动截 面积 小,较长的玻纤易在此集聚并定向 造成单位面积与 断裂面夹角较大的玻纤根数明显多于无缺 口试样所 致 2 3 玻 纤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预浸料切粒长度为 1 0 r n r n,不 同含量高强玻 纤 对 P A 6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见表 4。表 4 不
11、同玻纤含量对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的影响 玻纤含量 项 目 2 2 8 2 7 5 3 2 2 拉伸强度 M P a 1 7 7 2 1 8 5 0 8 4 弯曲强度 N P a 2 1 6 4 2 3 3 0 5 弯曲弹性模量 G P a 7岬 7 5 0 9 3 4 缺 口冲击强度 k J m一 2 0 9 2 2 4 2 9 冲击强度 k J m。“6 2 5 6 3 1 6 3 4 由表 4可以看出,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台材 料 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均有较大幅 度 的提高。这是因为复合材料任一截面上有更多数 量 的玻纤承载,这些玻纤 的抽 出或断裂,需要施加更 大的载荷,因
12、而提高 了复台材料 的拉伸强度和弯曲 强度,同时,由于玻纤体积含量 的增加 即玻纤 与玻 纤问的树脂层变薄,作 用在复台材料上 的应力很 容 易通过树脂层而在玻纤 中传递 树脂的形变也受到 玻纤的约束,因而弯曲弹性模量也随玻纤含量的增 加 而提 高 由表 4还可看出,缺 1:3 冲击 强度随玻纤含量的 增加,提高的幅度较大,而冲击强度变化不 明显。复 台材料吸收冲击能的方式有树脂变形和裂纹扩展至 维普资讯 http:/ 工程塑料应用 2 0 0 1 年 第 1 9卷 第 7期 断裂、纤维抽出、纤维断裂三种,由于韧性树脂与 刚性纤维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变形能力 的差异,树脂 基体较大的变形导致沿纤
13、维弯曲方 向产生间隙,一方面使 纤维 抽 出时 吸 收 的 能量 较 小,另一 方 面 降 低了纤维断裂可能性,即相 当于增加 了纤维 的临界 断裂长度。可以认为树脂变形在复合材料冲击强度 中的贡献占主导地位。熔体充模过程中,为克服流动阻力,玻纤在流动 中心部位有集结的倾向,也就是说,试样中心到边沿 玻纤体积含量分布不均匀,呈现中心高边沿低的梯 度分布,无缺 口试样的截面形貌 如图 3所示。3无 缺 口试 样 的截 面形 貌 与无缺 口试样相 比,缺 口试样 的缺 口处 由于熔 体流动速率增大,并伴 有温升效应,有形成湍流倾 向,使该部位的玻纤分布相对均匀。随着复合 材料 中玻纤含量的增加,缺
14、 口试样缺 口处 的玻纤数量较 均匀地增多,而无缺 口试样靠近边沿部位玻纤的增 加量相对较少,因而出现缺 口处玻纤与玻纤间树脂 层厚度下降,无缺 口试样边沿处树脂层厚度变化不 大的现象。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树脂层较厚部位 的 树脂易发生变形而与玻纤脱牯,出现间 隙或诱 发裂 纹;而树脂层厚度较小 的部 位 由于剐 性玻纤的约束 作用而不易造成树脂变形。其结果是随着玻纤含量 的增加,缺 口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而冲击强度变化 不 明显 2 4 玻纤品种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短玻纤增强 P A 6中,玻纤 品种对复合材料性 能的影 响较小,而在长玻纤增 强 P A 6中,这种影响 却非常明显。表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玻纤 增强 尼龙 复合材料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