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学之永续校园认知与评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大学之永续校园认知与评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大学之永续校园认知与评估.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7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1/11 大大學之永續校園認知與評估大大學之永續校園認知與評估 陳宜清佳 大大學環境工程系 助教授 碩士班研究生 摘要 色學校的層面包含永續校園生活環境和校園建築等,所考者是如何將既有的校園改造成具有永續性、前瞻性以及環保性的未校園。本研究分部份進:(1)第一部份:學生及教職員全面性永續校園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含三個面向,永續校園空間、永續校園策、永續環境教育,採用 SPSS 統計分析解大大學的校園生活及學習環境,包括學生及教職員對永續校園的解程和認知,校園內環境現況的感受,整體校園的舒適程及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環境保護觀這方面的解與認知,以滿意屬性矩陣分析目
2、前校園環境在生態與永續之執上有哪些優;永續校園滿意屬性矩陣分析結果中,學生對於其感受認知與滿意的平均堪稱佳,其中以課程教學、校園美化部份最佳,學生感受認知高且滿意高;而及資源回收方面則偏向佳,學生感受高但滿意低;然而校園設施、教室環境、廁所及校園安全宣導活動則是最差,學生感受低且滿意低。(2)第二部份:學校建築之評估,藉由既定之建築指標檢討大大學之建築及設施是否達到要求,並分析目前校園環境在生態與建築對策上有哪些缺失,可對於往後學校在校園環境設計推動上,達到適合師生們的好校園生活環境。如生物多樣性方面:地處山坡地而水域生物棲地較差,但塊生物棲地頗佳,沿校園週邊之區內網系統有貫,基地內喬灌木歧、
3、生物道仍有加強之必要。化方面:校區周圍多為原生樹環繞,校園覆約達 70%以上,校園寬闊及意盎然,顯朝氣蓬勃。日常節能方面:中央空調採用心冰水主機可能源,建築外殼節能成效則為普通;照明系統節能政策上,逐步換傳統高耗電燈具為電子式安定器電燈具。室內環境方面:校舍大在光及通風換氣之設計都頗佳,但隔音效果彰而教室間上課噪音干擾較大;室內裝修簡,未採用氣密性窗戶及裝修建材未使用建材。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建大大學永續校園環境資庫,解學生及教職員對永續校園的認知程及對校園內環境現況的感受,查驗學校房舍及設施是否合乎環保的建築規範,發展適合本校永續校園特性及創造校園優質學習環境,建議具有永續性、前瞻性以及環保性的
4、未校園發展方向。關鍵詞:關鍵詞:永續校園、色學校、問卷調查、滿意屬性矩陣、建築 一、前言一、前言 永續校園(或稱色學校)是以學校為基礎的環境教育策,其目標是達到師生個人環境素養的建、教學方式及內容的改革、學校組織政策、硬體空間的化等。2007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2/11 永續校園本身至少包括環保、教育大環,深層延伸就是社會潮的主體性及多元的思考。永續校園是必須以動實踐的,其是一面做一面形塑調整出適合當地環境與文化特色的校園(王順美,2002,2003)。本研究以大大學為研究範疇,第一部分以問卷方式進永續校園部分之實際調查,以解學生與教職員對於目前本校大大學校園內環境現況的感受及滿意程
5、;第二部分校園建築調查,藉由既定之指標(建築指標)檢討大大學之建築及設施是否達到建築之要求,並分析目前校園環境在生態與建築對策上有哪些缺失,可對於往後學校在校園環境設計推動上,達到適合師生們的好校園生活環境,邁向永續發展的目標。二、文獻回顧二、文獻回顧(一)永續校園之概 永續校園是一個重視環境保護的學校環境,亦是一個推全校與環境教育的校園,其為學生、教師與政人員組合而成之實體。在管策上,永續校園注重環境保護,於既有的環保活動及設施之外,添置多有關環境教育的資源,配合學科課程和課外活動,以及安排學生作交分享等活動,藉此培養學生的公民意;教師可以掌握環保知,而且又能得到多教學資源,以改善教學技巧及
6、提升教育質素;而政人員則居中負責維護及管校園設施及推動策,並提供合適之學習成長環境。在概上,永續校園其作為乃是:1.在軟體部分,各校在校園環境改造過程中,創造出深具各校特色的教材;2.在硬體方面亦逐步建能、資源、健康、舒適的校園建築及生態環保回收用之校園環境。成為一個色化的學校須從學校經營政策、教學課程、建築規劃與校園生活等層面入,其原則為:1.學校經營政策:校園首先要依照現有的環境保護法規,建合乎經濟與公平原則、低負荷的環境管系統,並逐步進資源回收、環境污染改善、環保宣導等;2.教學課程:學校先要鼓學校的師生採用動研究學習環境知,與動手執解決校園環境的計畫,使用合乎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教學法在
7、室內與戶外教學;3.建築規劃:使用建築的手法興建合乎環保的學校房舍,校園的地計畫要以生態規劃原則、手法達到人與自然、生物共生、物質循環的境界;4.校園生活:在生活中開始養成愛護及作為校園的主人有維護校園的態與責任感,養成正確的環境,熱心與學校班級或校園的公共事務(張子超,2005)。而 Weiss(2000)認為為永續校園的特徵為:1.學校之設計、建造和營運,資源使用應以減廢為前提;2.使用可重複再生的資源;3.自製造可代替的資源;4.用所在地的氣候及環境的優點,低對化石燃的依賴;5.在合的經費下,創造健康及安全的學習環境;6.創造一個學校環境成為可或缺的教育工具和社區資源,以教導學生和社區其
8、所包含的教育意義(湯志民,2004)。(二)永續校園之實踐 在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經費補助下,國內續成校園專家技術2007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3/11 小組及校園推廣獎與改造督導團執校園改造與教育之推廣,以逐步達成永續校園之目標,使得色學校中的校園空間建築部分得以具體的實踐,色學校的明確,共同規劃打造出符合校園精神的景觀,學校新面貌。在此一計畫下,為配合色學校相關之研究、執及推展,國內由個單位成資訊平台(如表 1)協助學校及教育單位,甚至企業民間團體,共同實踐永續校園或色學校之願景。表 1 國內永續校園相關研究及執之資訊平台一覽表 名稱 執團隊 補助單位/計畫 與對象 網址 永
9、續校園全球資訊網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教育部 國中小、高中、大專院校 http:/www.esdtaiwan.edu.tw/永續校園改造資訊網 國成功大學建築系暨研究所/成大祐生環控研究中心 教育部永續校園推廣獎與改造計畫 國中小、高中、大專院校 http:/www.archilife.ncku.edu.tw/Gschool%20Webs/user/home/index.asp 台灣色學校伙伴網 台灣師大環境教育所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國中小、高中、大專院校、政府單位、民間團體、企業、個人 http:/www.greenschool.org.tw/三、永續校園實踐成效之問卷調查三、永續校園實踐
10、成效之問卷調查(一)問卷設計 本問卷旨在解大大學的校園生活及學習環境,對永續校園的解程和認知,校園內環境現況的感受,整體校園的舒適程及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環境保護觀這方面的解與認知。本問卷設計乃以三個面向為主(表 2):包括永續校園空間(校園環境)、永續校園策(生活環保)及永續環境教育(教學與宣導活動),調查對象包括各院系學生及教職員(依一定比取樣),採記名調查方式。問卷評採克特(Likert)五點表,根據受試者的實際認知覺感受之符合程勾選,分別為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一半符合、小部份符合、完全符合,計分給予 5 至 1 分。表 2 大大學永續校園問卷內容概要 面向 項目 永續校園空間 校園美化、
11、校園設施、能設備、安全健康、教室環境、實驗室、廁所 永續校園策 資源回收、節能節水、污染 永續環境教育 安全宣導活動、課程教學、環境宣導活動 2007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4/11(二)問卷成果分析 1.一般統計分析成果:為使所選取的樣本具有代表性且涵蓋各學院學生,以 5%分別依五大學院學生所佔人分配抽樣,另以環境工程學系為對照組,選取較大比(約 25%)抽樣。本研究總計發出問卷 600 份問卷,共回收 531 份(扣除無效問卷 37 份,實得有效問卷 494份,有效回收為 82.3%)。測試族群分佈方面:男比為 54%:46%,同學院比為 45%:30%:11%:6%:8%(工:管:
12、設計暨藝術:外語:生物科技暨資源),14 級比分別為 21%:29%:24%:26%。教職員問卷發出 410 份(實得有效問卷 168 份),有效回收偏低約為 40.9%,顯示發放及回收技巧上仍有改善空間;教師、職員及技術員比為 40%:60%。在問卷內容信分析方面,以 Cronbach 係考驗問卷調查表的內部一致性,一般係如果能達到 0.700.98 之間,可相信此表內容構面之問卷具有好的信(Gay,1992;黃俊英,1994);結果顯示學生總表為 0.9273,教職員問卷總表為 0.955,皆表示整體表的信甚佳。在整體學生、教職員知覺與感受之符合程的一般統計分析成果(圖 1),顯示多在一半
13、符合上下,故對於永續校園之實踐成效為普通。學生認知與感受之符合程以節能、節水、課程教學及實驗室等項較高,但對於校園設施、教室環境及安全宣導活動等項則相對較差。教職員認知與感受之符合程除校園設施符合程低於 3 分,其餘項目皆達 3 分以上。整體而言,校園設施、處室/院系/教室環境在學生與教職員認知與感受得分皆符合程較差;安全健康、實驗室、資源回收、資源有效用、節能、節水在學生與教職員認知與感受符合程較高。色校園實踐成效之一般統計分析成果圖03校園美化校園設施能設備安全健康處室/院系/教室實驗室廁所資源回收資源有效用節能、節水污染方面安全宣導活動課程教學符合學生職員及技術員教師 圖 1 永續校園實
14、踐成效之一般統計分析成果圖 2.同測試族群之差分析:2007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5/11 以永續校園問卷三面向所共同包含的題目為依變項,個人屬性為分析變項,以單因子變分析學生、職員及技術員、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解程(認知)、校園內實況(動)是否具有顯著的差。結果為:(1)對色認知方面:同學院僅在解能設備及知道校園中有能設備有差,但同級、同對象則無;顯示在大學之前的環保教育已可俱備基本的認知,而對於能設備可能僅是對校園熟悉的差別。(2)對色動執方面:在生活環保之上學生與教職員具有顯著差,學生部分倒會因學院及級同而有顯著差,但在校方辦之講習或修課方面則有差,特別是一級生與較高,可能是校方對新
15、生的教育訓要求較嚴格,而且通常新生對所有校園活動的與也相對較高。另外,進獨樣本T檢定(t-test)分析環工系學生與其他學系學生對色校園的解程和認知、校園內學生實況,是否會因為學生所學背景同,環工系所的學生與其他科系學生在環境相關議題認知與實況是否具有顯著差。分析結果:(1)在對色認知方面:在知道是透水、解能設備、知道校園中有能設備解水裝置、解資源回收等項有達顯著水準,環工系學生平均得分高於其他學系學生;但在解資源有效用(再用)、解節約能源、解節約用水 等項未達顯著水準,顯示資源有效用(再用)、節約能源、節約用水的觀普遍已建,並會因為科系的同造成差性。(2)對色動執方面:在生活環保之上環工系與
16、其他科系無顯著差,但在校方辦之講習或修課方面則有差,環工系得分高於其他學系學生,環工系學生對色環境教育有較高與。3、認知與滿意之分析 滿意屬性矩陣(satisfaction attribute matrix)主要的功用是在衡重要性的期望和測屬性的績效分析,用以衡屬性的重要及績效。依此概將滿意屬性矩陣修改及應用於本案(圖2),以橫軸(X)表示受測者問卷評測題的滿意程,而縱軸(Y)表示受測者對測題重要性的認知,再將方格空間分成四象限,其各自意涵如圖示明(Chu and Choi,2000;賀、鍾政偉,2006)。永續校園滿意屬性矩陣分析結果如圖 3、4 所示,其中:(1)學生對於校園滿意屬性:全部
17、學生對於其感受認知與滿意的平均分別為 3.038、2.981,佳 C 象限內,其中以校園美化、課程教學部份最佳,學生感受認知高且滿意高(A 象限內);資源回收方面則偏向佳(C 象限內),學生感受高但滿意低;然而教室環境、廁所、校園設施、校園安全宣導活動最差(D 象限內),學生感受低且滿意低。(2)教職員對於校園滿意屬性:全部教職員對於其感受認知與滿意的平均分別為 3.226、3.229(A象限內);其中以校園美化、資源回收及廁所環境最佳,教職員感受認知高且滿意高(A 象限內);然而校園設施最差(B 象限內),教職員可接受,認知雖佳但滿意高。2007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 6/11(C象限
18、)佳、需加強,認知雖高但滿意高。(A象限)優,認知高且滿意高。(D象限)差、亟待改善,認知及滿意都好。(B象限)可接受,認知雖佳但滿意高。高 認知Y 低 低 滿意X 高 圖2 滿意屬性矩陣圖(修改自Chu and Choi,2000)學生-色學校滿意屬性矩陣22.533.5422.533.54滿意感受認知校園美化校園設施教室環境廁所資源回收校園安全宣導活動課程教學學生認知與滿意平均值 圖 3 學生對於永續校園滿意屬性結果 教職員-色學校滿意屬性矩陣22.533.5422.533.54滿意感受認知校園美化校園設施研究室/辦公室環境廁所資源回收教職員認知與滿意平均值 圖 4 教職員對於永續校園滿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大 校园 认知 评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