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标准化养殖技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肉牛的标准化养殖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的标准化养殖技术.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肉牛的标准化养殖技术 第一节 牛的消化生理 一、牛的消化特点 牛胃的组成牛胃是由瘤胃、蜂巢胃(网胃)、瓣胃、真胃 4 个部分组成占据了腹腔的绝大多数空间能容纳 151.42227.12 L 饲料。每个部分在饲料的消化中都有特殊的功能。瘤胃体积最大 是细菌发酵饲料的主要场所 有“发酵罐”之称 一般为 9 4.6 L。瘤胃是由肌肉囊组成通过蠕动而使食团按规律流动网胃靠近瘤胃功能同瘤胃还能帮助食团逆呃和排出胃内的发酵气体(嗳气)。但当饲料混人金属异物时易在网胃底沉积和刺人心包瓣胃占整个牛胃容积的 7。其功能是炸干食糜中的水分和吸收少量营养真胃产生并容纳胃液及胃酸也是菌体蛋白质和瘤胃蛋白质被消化
2、的部位。食糜经幽门进入小肠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二、牛的特殊消化生理现象 主要包括反刍、唾液分泌、食道沟及食道沟反射、瘤胃发酵及嗳气。反刍是对富含粗纤维素的植物性饲料消化过程的补充现象通过反刍可以将这类粗饲料被二次咀嚼(粉碎)和混合唾液以增大瘤胃细菌的附着面积。据材料介绍牛的日反刍时间6 小时8 小时反刍周期 14 次17 次食后反刍来临时间 1 小时2 小时。饲料的物理性质和瘤胃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是影响反刍的主要因素。唾液分泌为适应消化粗饲料的需要牛分泌大量富含缓冲盐类的腮腺唾液,唾液氮的含量为 0.10.2其中 6080是尿素还有少量的糖蛋白质、N-乙酰基半乳糖和己糖胺。这些
3、特殊成分对于维持瘤胃内环境、浸泡粗饲料以及保持氮素循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食道沟起始于贲门、延伸至瓣胃口。它是食道的延续。收缩时呈一中空的管子(或沟)使食团穿过瘤网胃而直接进入瓣胃。在哺乳期的犊牛食道沟可以通过吸吮而出现闭合称食道沟反射使乳直接进人瓣胃和真胃以防牛乳进入瘤网胃而引起的细菌发酵和消化道疾病。在一般情况下哺乳期结束的育成牛和成年牛食道沟反射逐渐消失。瘤胃发酵及嗳气牛的瘤胃和网胃中寄居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这些微生物不断进人饲料营养物质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及各种气体(如CO2、CH4、H2S、NH3、CO 等)。这些气体只有通过不断的嗳气动作排出体外才能防止臌气。牛在饲喂后 0.5 小时2
4、 小时之间是其产气的高峰期。当牛采食大量的带有露水的豆科牧草和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时瘤胃发酵作用急剧上长所产生的气体来不及暖出时就会出现“臌气”。第二节 牛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和机能 瘤胃对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在正常情况下瘤胃 pH 值保持在5.57 的范围其内部温度(3941)对于许多酶的正常活性是非常合适的瘤胃对微生物的营养供给是持续不断的胃的收缩使刚进入的食团与微生物充分混合和接触同时一些对于瘤胃发酵不利的产物可以通过胃的吸收和传出作用而被清除掉。由于这些有利的条件才使得大量细菌和纤毛虫在瘤网胃中繁衍起来。瘤胃中的细菌主要是无芽孢的厌氧菌。瘤胃微生物依靠饲料中所提供的可
5、消化糖和淀粉作为能量并吸收饲料中的蛋白前体物限制性氨基酸以及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而进行生长和繁殖然后细菌再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非蛋白含氮物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各种气体以及细菌的菌体蛋白质以供牛体利用。瘤胃微生物的主要机能是发酵碳水化合物饲料。利用低品质的蛋白质饲料和尿素等非蛋白氮合成动物机体需要的高品质菌体蛋白质。能够合成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K。瘤胃微生物对脂肪有加氢、同分异构和合成作用。2 第三节 牛的营养需要 1牛的能量需要 可以剖析为维持、生长(未成年)、繁殖(怀孕)和生产(泌乳、屯肥)几个部分。科学家们对不同条件下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量和预防营养缺乏症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现已先后
6、推出了若干牛的饲养标准并确定了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要。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不同用途牛的饲养标准。维持能量需要即当动物处于饥饿状态时机体每日所产生的热量(称为基础代谢热、饥饿代谢热)。不论是大动物还是小动物基础代谢热和动物的代谢体重(W0.75)呈一定的比例关系用通式饥饿代谢热(MJ天)=0.293W0.75来表示(在生产条件下一般将维持时的能量需要和生产时的能量需要换算成统一的单位。我国的奶牛饲养标准就是将能量需要换算为统一的奶牛能量单位(NND)每个 NND 含净能 3.135MJ。生长牛的维持需要因年龄而异年龄越小绝食代谢越高初生时每天为 7MJW0.75一月龄时为 5 MJW0.7
7、5生长肥育牛的维持需要为0.376KJ/W0.75。生长时的能量需要 牛的生长能量需要可分为非反刍期和反刍期用消化能(DEMJ)表示 非反刍期 DE(MJ头日)=0.736W0.75(1+0.58日增重(kg)反刍期根据牛的体重范围增重及活重计算所使用的公式为 (1)200275kg DE=0.497 2.428G W0.75 (2)276350kg DE=0.483 2.164G W0.75 (3)351500kg DE=0.589 1.833G W0.75 在以上两个公式中W0.75=牛的代谢体重(kg)G=牛的日增重 为了计算方便下表计算了三个体重范围内所得到的常数 G 次方的数值。怀孕
8、牛的能量需要 妊娠母牛的维持需要为 280.328KJW0.75在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生长、胎膜、胎水及子宫也快速增加。在怀孕的早期阶段沉积的营养物质很少只有到了怀孕的最后三个月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才明显增加对钙磷的需要量相对增大在母牛怀孕的 7、8、9 三个月每月可增加产乳净能分别为7.11 MJ、12.55 MJ、20.92 MJ。泌乳牛的能量需要每千克 4%标准乳需代谢能为 4.43MJ根据母牛产乳量相应地增加能量。表 1 三个体重范围内不同常数的 G 次方数值 每日增重kg 体重范围kg 200275 276350 351500 常数 2.428G 2.164G 1.833G 0 1.
9、000 1.000 1.000 0.2 1.194 1.167 1.129 0.4 1.426 1.362 1.274 0.6 1.703 1.589 1.438 0.8 2.033 1.854 1.624 1.0 2.428 2.164 1.833 3 1.2 2.899 2.525 2.069 1.4 3.462 2.947 2.336 1.6 4.134 3.439 2.637 2牛的蛋白质需要 蛋白是构成体组织的基本物质是奶、肉等产品的重要成分也是修补体组织、形成酶、激素等物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缺乏则日增重下降食欲减退导致能量采食不足影响粗纤维消化生长受阻。蛋白质一般用 g 表示由于牛
10、的瘤胃微生物将非蛋白氮合成生物学价值完全蛋白所以一般不考虑蛋白质的质量而以可消化蛋白质和粗蛋白质表示 可消化蛋白质粗蛋白质某饲料在畜体内的转化率 粗蛋白质氮量6.25 生产中为了简便可按粗蛋白质在日粮中的水平来配合或检查日粮用这种方法表示的生长肉牛粗蛋白质的需要量如表所示。表 2 生产育肥牛可消化粗白质需要量g/日 单位g、kg 活重 日增重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400 174 237 291 334 370 399 422 438 447 450 600 220 280 335 380 415 445 465 480 490 495
11、800 260 325 375 420 460 485 510 525 535 540 1000 305 370 420 465 500 530 555 570 580 585 1200 350 410 465 510 545 575 595 615 620 625 1400 390 456 508 555 590 615 640 655 665 670 表 3 生长肉牛粗蛋白质需要量粗蛋白质占日粮干物质%月龄 日粮中粗蛋白质%36 16.5 79 15 1012 12 1316 11 3 牛的矿物质需要 对肉牛来说最重要的矿物质是 Ca 和 P 牛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根据其数量的多少一般可分为两
12、大类。常量元素Ca、P、Mg、K、Cl、S 微量元素Mn、Cu、Zn、Co、Se、Fe 等 维持所需要的钙和磷数量可根据牛的体重计算即每百千克活重给 Ca 6g、P 4.5g钙和磷的比例最好为 1.321.泌乳时每千克 FCM4%标准乳补 Ca 4.5g、P 3g。生长牛维持时 Ca 的需要量同成年牛但每千克增补 Ca 20g、P 15.5g。妊娠的最后三个月可以适当增加Ca、P 的供给量。食盐的维持需要量 每百千克体重给3g 每产l kg标准乳给1.2g或按精料干物质的1.52给予。肉用牛食盐的给量一般按日粮干物质的 0.25即可。一般牛对食盐的耐受性较大饮水量充足时更是如此缺盐会引起舔食盐
13、味异物、食欲下降、被毛粗乱眼无光泽等食盐过多而饮水不足时会引起下痢、中毒。其他矿物质的需要量当犊牛出生时有甲状腺肿发生者应当在母牛怀孕后期就补充碘盐。其他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在需要时要作特殊的矿物质添加剂来进行补充。4牛的维生素需要 维生素对于动物有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及生长发育是必需的营养 4 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 在动物体的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日粮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可以促进和改善营养物质的利用。目前已知的维生素有 30 多种它们是按拉丁字母的顺序命名或给以特殊的名称。牛的瘤胃可以合成足够的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K但脂溶性的维生素 A、D、E必须从饲料中提供和满足。维生素 C 虽然被瘤
14、胃微生物破坏但又可以在肝脏中合成。维生素 A植物饲料中一般只含有胡萝卜素牛能将它转化为维生素 A。其转化率大体为 1 毫克 胡萝卜素等于 400国际单位维生素 A胡萝卜素在牛消化道中的吸收率仅为 3040。长期缺乏维生素 A 时牛会出现采食下降。增重减缓上皮细胞增厚并角质化细菌易于感染发生夜盲等。在母牛则出现发情紊乱、不孕、早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公牛则造成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畸形精子数增多肥育牛则出现全身水肿、关节不灵等症状。维生素 D的主要作用是利于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吸收并沉积于骨中。缺乏维生素 D会引起钙、磷代谢失调发生佝偻病、食欲减退、生长减缓步态僵直等。饲料中缺乏 VD 时即使有充足的钙、
15、磷也不能为畜体吸收利用。牛皮肤中含有 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时合成 VD,植物性饲料不含 VD,但含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也合成 VD,因此牛只要经常在室外活动,采食晒制的干草就能得到足够的维生素 D。表 4 肉牛维生素需要是每千克日粮干物质含量 牛别 胡萝卜mg 维生素 A VD VE 青年母牛 5.5 2200 275 1560 妊娠 5 月6 月龄母牛 9.7 3900 275 繁殖公牛及泌乳母牛 9.7 3900 275 1560 第四节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目前不能缩短怀孕期的情况下尽量缩短产犊间隔使牛终生多产牛犊、多次出现泌乳高峰不仅使牛终生产乳量大大提高也是养牛业
16、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三率”(授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是决定繁殖率的基础“三率的高低是发展养牛业的关键。%100%适龄母牛受配母牛授配率%100%一个情期内授配母牛数一个情期内受胎母牛数受胎率%100%本年度出生犊牛总数本年度犊牛成活数犊牛成活率 1影响授配率的因素 (1)授配母牛生殖器官的健康状况。影响授配的生殖器官主要疾病有卵巢静止与萎缩、子宫内膜炎、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2)授配母牛带犊育犊状况。我国肉牛一般采用自然哺乳方式培育犊牛而且哺乳期多在半年以上这就使产后的母牛在较长时期处在卵巢静止状态中。同时大量营养物质随乳汁分泌而流出杂种犊牛吸乳量较高等情况在饲养条件较差营养供给不
17、足时使母牛不能预期发情或发情发现不明显等情况必然发生。(3)授配母牛的发情状况。母牛的暗发情(隐性发情、安静发情)、微弱发情、瞬间发情等 5 现象约占据 1040这些牛的性行为和性要求极为冷漠有时在密切观察下不易察觉使授配率大大降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内在因素有性类固醇分泌、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机能-卵巢活动不正常等。外在因素有公母牛接触的性刺激频率和强度、公母牛的交配经验、母牛的体质状况(疾病、疼痛、焦虑、母性)、气候的突然变化、环境的骤然改变、饲料及管理的改变等。(4授配母牛的年龄状况。母牛卵巢中有 10 万30 万个卵细胞10 岁以上的母牛卵巢中的卵细胞数已减少一半。因而 3 岁9 岁的母
18、牛才有较好的繁殖能力。(5)授配母牛的遗传特性。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表明性要求的强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天遗传的。另外由于机遇性的缺少一个雌性染色体或者白色品种牛的不完全外显率和各种不同表现的隐性基因可造成先天性的卵巢发育不全和静止。某些卵巢囊肿母牛的后代继续患此病的比例是其他牛的 2 倍而且可以通过双亲中的任何一方传递下去。(6)授配母牛的营养状况。抽样的结果表明营养与低繁殖力呈相关关系。血液中蛋白质和葡萄糖水平可作为预示繁殖力下降的“警戒值”。(7)授配母牛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海拔高度使空气的温度、湿度、密度、含氧量等各不相同因而影响发情季节、开始发情日期和发情的表现程度。据认为海拔在
19、1000m 以上时每升高 100m 发情的开始日期推迟 10 天左右。很强的光照使卵巢功能紊乱。很暗的环境使母牛不育。环境的临界温度 35(白天)和 30(夜间)以上时因体温可升高 1.5左右而影响繁殖能力。在温度和湿度超过临界水平的月份里母牛排斥配种。久旱突雨久雨猛晴等容易促进卵泡发育和发情并使发情转为明显。(8)授配母牛的使役和运动。农忙季节连续使役会造成体内养分的突然推移失衡而使性机能抑制或紊乱。运动和放牧因体质增强而使卵巢功能和性行为正常化并可明显地加速产后子宫复旧而提早发情。运动中与群伴或公牛、阉牛的接触也能引诱发情和加强卵巢功能。(9)授配母牛的管理和管理人员的畜牧知识水平。在各种
20、因素引起的不适或不良的管理条件下授配母牛普遍不能充分表现其发情症状。管理人员或畜主对牛的发情知识缺乏了解、观察不周、忽视配种工作、没有详细记载等都可能导致漏配。输配网点布局不合理发现发情后不能立即将牛牵往输配点等都可能造成授配母牛的耽误。2提高母牛授配率的技术措施 (1)搞好清群确保冻配效率。在开展牛群改良、发展肉牛产业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清群淘汰劣质公牛和母牛大力发展地方良种公牛和引进外来优秀牛种如西门塔尔、皮埃蒙特、利木赞、夏洛莱、荷斯坦等世界优秀奶肉牛品种开展冷冻精液配种扩大良种覆盖面。(2)改善牛群结构增加母牛比例。要提高牛群的繁殖率必须首先提高母牛在牛群中所占的比例使牛群在生产与增值方面
21、有一合理比例。一般发达国家母牛比例多在 50以上张掖市牛群的母牛比例 30这是目前张掖市牛群出栏率低、养牛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发展肉牛业首要的任务是增加母牛在牛群结构中的比例。(3)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抓好繁殖母牛膘情。加强饲养管理维持适当膘情是保证母牛正常发情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足会影响母牛正常的发情周期和排卵奶牛在产奶期间由于营养物质需要量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往往导致长期乏情。要使母牛春季正常发情必须调整饲养水平狠抓母牛增膘措施特别是带犊母牛更要加强饲养管理。(4)及时检查和治疗不发情母牛。母牛受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母牛长期不发情或隐性发情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数与营养不良有关。从根本上应从调整母牛营养
22、水平出发促进母牛发情与此同时利用人工催情的办法注射孕马血清(PMSG)一次注射 PMSG1020mll隔日再注射一次 2030ml根据催情后的表现配种效果最佳。2 次注射比 1 次注射发情受配率提高50比当期受胎率高 20适量的 PMSG 注射后有效期为 6 天7 天因此第二次注射间隔应不少于 6 天为使其间隔有效地衔接第 2 次注射不应超过 8 天。6 3犊牛按时断奶促使母牛产后及早发情 犊牛随母哺乳的时间过长(6 个月以上)往往影响母牛的正常发情。过长的喂奶期实际对犊牛的发育并不利。4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1)母牛营养不足对其繁殖力影响较大不仅延误青年母牛的初情期和初配适龄对其受胎率
23、也会降低。孕牛如营养不足不仅本身生长发育慢犊牛初生重也小生长慢成活率低。五成膘以下的母牛很少发情六成膘授配率可达 70和 80。由此可见母牛抓好膘情的重要性。在抓膘的同时应注意营养物质的平衡特别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供应应尽量满足。钙缺乏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母牛则患产后瘫痪、胎衣不下、骨质疏松。磷的不足可引起对能量的利用下降小母牛初情期延迟分娩困难影响卵巢机能阻碍发情严重时还会影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另外应该注意钙磷的比例在日粮中最好的比例为 21差异不可太大过大的不平衡也会造成钙的吸收困难同样也会造成缺乏症。在营养上也不可过盛过度肥胖会使繁殖公母牛均不利过肥会导致母牛卵巢脂肪变性影响卵泡成熟
24、和排卵公牛则会引起睾丸机能退化等。(2)提高公牛精液质量。提高牛的繁殖率除母牛外种公牛的精液品质则是关键因素。按国家标准冷冻精液解冻后精子活力应在 0.3 以上稀释后活力在 0.40.5。每份冷冻精液含有效精子数 1000 万个以上畸形率不得超过 17。(3)适时输精。牛的发情期一般平均为 15 小时20 小时 排卵多在发情结束后 10 小时12 小时距发情开始约 20 小时据此适当安排输精时间。在生产中发现母牛早晨接受爬跨则上午输精一次傍晚再输精一次隔 8 小时再输精一次。(4)熟练掌握输精技术。输精方法有两种 一是利用开膣器输精法 一是直肠把握输精法。生产中掌握输精技术要领“适深、慢插、轻
25、注、缓出、防止精液倒流”输精员动作柔和有利于母牛分泌促性腺素增强子宫活动有利受胎。(5)应用激光提高母牛受胎率。通过激光照射治疗牛的卵巢囊肿、卵巢静止、持久性黄体及慢性子宫炎等疾病从而提高母牛受胎率 (6)积极治疗子宫疾患提高受胎率。子宫疾患是养牛业的大敌长期不发情、不排卵、或屡配不孕会给养牛业带来损失。子宫疾患种类很多多为持久黄体和排卵静止可及时利用激光疗法或激素诱导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7)开展早期妊娠检查狠抓复配。配种后 18 天20 天进行妊娠检查。发现卵泡发育且发 情 应 及 时 复 配 尽 量 防 止 失 配 或 漏 配 这 样 才 能 达 到 提 高 受 胎 率 的 目 的。第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肉牛 标准化 养殖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