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流浪未成年人艾森克个性(EPQ)评估的初步报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著流浪未成年人艾森克个性(EPQ)评估的初步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著流浪未成年人艾森克个性(EPQ)评估的初步报告.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 著流浪未成年人艾森克个性(EPQ)评估的初步报告徐和才1,孙惠忠1,杨健身2,杨鹤林1,黄志勇1,刘鸿奎1,潘惠民3 摘要 目的 为了解流浪未成年人艾森克个性(EPQ)的因素。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他们进行团体综合评估。结果(1)我们将所有统计对象分为四种个性类型(其中包括中间型):外向不稳定型 11 名占 47.83%;外向稳定型2 名占8.70%;内向不稳定型 4 名占 17.39%;内向稳定型 6 名占 26.09%;(2)我们还将所有统计对象进行分类统计。本样本组中,中间型占大多数,这说明本样本组未成年人可塑较大;(3)本样本组中,P 值超标者:4 名、L 值掩饰分
2、偏高者:3 名、重点关注 2 名。结论 流浪未成年人艾森克个性(EPQ)评估发现,废卷 4 人加掩饰分偏高 3 人共 7 人,说明 23133%的流浪未成年人不愿参加心理测试;流浪外向型未成年人占 56.5%,其中不稳定型占 84.6%;流浪未成年人情绪稳定性较差;说明样本组流浪未成年人可塑较大;对 P 值分较高的流浪未成年人和重点关注对象等,应特别加强心理辅导。关键词 流浪;未成年人;EPQ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1-6676(2008)08-0691-04Initial report of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
3、e on minor vagabondsXU He-cai,SUN Hui-zhong,YANG Jian-shen,et al.The Mental Hospital of Suzhou City,Jiangsu 21500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ofminor vagabonds.Methods The association overall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n accor
4、ding to EPQ.Results All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of individuality types(including middle type):11 cases of extroverted insta2bility mode which accounted for 47.83%;2 cases of extroverted stability mode which accounted for 8.70%;4 ca2ses of introverted instability mode which accounted for
5、 17.39%;6 cases of introverted stability mode which accoun2ted for 26.09%.Among all the subjects,the middle type occupied the majority.It explained that the plasticity ofminor vagabonds was good.Among all the subjects,the values of P in 4 cases and the values of L in 3 cases werehigh.Conclusion 23.3
6、3%of minor vagabonds aren t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psychological test,amongwhich 56.5%is extroverted and 84.6%is instability mode.The emotions of minor vagabonds are instable.Theplasticity of minor vagabond is good.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minor vagabonds whose Pval
7、ues are high.Key words Vagabond;minor;EPQ 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说明党和政府关注和重视人民的心理健康。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同志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心理品质如何,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作 者单位:1 215008 江苏 苏州,苏 州市精 神病 福利院2 江苏 苏州,苏州 大学 医学部 临床 心理学 研究 所3 江苏 苏州,苏州 大学 教学医 院 流浪未成年人是指 18 周
8、岁以下,脱离监护人有效监护,在街头依靠乞讨、捡拾等方式维持生活的未成年人。这一人群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人群。据我们所知,在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为此,对流浪未成年人心理状态的调查,将为国内这方面工作填补空白,对全国流浪乞讨人员中流浪未成年人的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2naire 简称 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 H.J)编制的有关个性的测量方法 1。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归纳出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这三个基196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Journal of Ch
9、inese Modern Medicine 2008 年第 5 卷 第 8 期本因素构成了个性的三个相互正交的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程度,构成了各人不同的人格特征。问卷还设有掩饰性测验,即不真实性。其操作简单而且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的一种人格测量表,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个性测验量表之一,国内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报告甚多 2 4。1983 年从国外引进后经过我国有关专家的修订,项目内容较适合我国国情,并建立了中国常模。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现将 30 例流浪未成年人艾森克个性(EPQ)评估作一次初步报告,欢迎提出宝贵意见。1 对象资料所有研究组对象全部来自于某市救助保护机构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著 流浪 未成年人 艾森克 个性 EPQ 评估 初步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