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视角下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探讨.pdf
《产权视角下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权视角下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探讨.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3620105下旬一、慈善组织产权的特征及利益相关者德姆塞茨(1967)对产权的定义是:“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经济学的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束”,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并且这一“权利束”可分割为合同性控制权、剩余控制权、合同性索取权和剩余索取权四部分。慈善组织以公益为目的,其资财来源具有强烈的外部依赖性。捐赠方对捐赠财产失去了事实上的控制管理权。慈善组织作为受赠人享有一定范围内的剩余控制权。受益对象是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主体,受益权的享有者应该是慈善捐赠涉及范围内的受益者构成的群体。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实现有赖于控制着捐赠财产
2、的慈善组织完全履行其义务。慈善组织利益归属上的复杂性以及所涉及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慈善组织产权有别于企业产权的本质特征:财产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缺位。慈善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捐赠方。捐赠方一旦完成捐赠行为,捐赠方就与已捐赠的资财脱离关系。捐赠方的意志通过捐赠协议、组织章程、或者活动目的得以确立,通过慈善组织的管理使用行为得以最终实现。捐赠方不能干涉慈善组织的具体运作,但对所捐赠的资财保留有一定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慈善组织必须按照捐赠方的意志来管理和分配受赠财产,并履行向捐赠方报告捐赠资财动态变化的义务。2.受益对象。受益对象本质上是虚拟主体。慈善捐赠资源
3、的有限性决定了不是所有需要救助的人都能成为实际受益对象。慈善组织应根据事先确定的条件和程序来对受益对象群体进行甄选和审核,最终确定实际受益对象。只有定化的虚拟受益主体才能成为实际受益对象。实际受益对象基于其社会成员身份和特有的弱势地位,具有捐赠资财的剩余索取权。其潜在的利益一般通过慈善组织对捐赠资财的合理管理与分配来实现。慈善组织在甄选和审核实际受益对象的过程中,有义务保持较高的信息透明度,以保障受益对象的充分知情权。3.政府和社会公众。合法有效的慈善捐赠通常可以享受政府相应的税收优惠。慈善捐赠税收扣除的本质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减让,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也付出了相应的经济代价。慈善组织的受赠资财因此
4、呈现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在非营利的治理模式下,慈善组织应主动承担公共责任,向所在地政府和纳税人公开其财务状况和其他工作情况,接受政府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和问责。二、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基金会的出现是慈善活动组织化的体现。我国的慈善基金会分为公募慈善基金会和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两种。前者属于公共筹款型基金会,主要依靠成立后向社会募集的资金来从事公益性的资助活动。后者属于独立基金型基金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的运作增值以及发起人自身的捐助资金而获得从事公益性活动的资金。非公募慈善基金会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其基金来源于特定个人或组织的捐赠。从广泛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虑,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财务信息公开
5、行为的产生是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信息披露机制的选择是慈善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的动因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1.组织特性使然。从经济学产权分析的角度看,非公募慈善基金会捐赠财产受益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的缺位,由此形成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与营利性企业比较,非公募慈善基金会捐赠资财来源具有较强的外部依赖性,其管理与分配的是捐赠者的资财,应该向资财提供者负责,具有治理结构的外在约束性、相关利益者不确定性等特性。捐赠方对组织治理结构的影响通过其捐赠意图、对捐赠资财的监督而发生作用。同时,受益者以及社会公众通过对组织提供公共需求的评价来参与治理过程,并以其需求的实现程度
6、来影响组织的治理。同时,由于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的非营利特征,使得理事会处于“虚拟”代理人地位,难以融入利益相关者角色。受组织的社会使命所驱动,理事会力图通过反映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在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组织治理中,信息公开应该是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信息披露机制成为慈善组织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尽管不具备营利性特征,但其披露的财务信息同样具有经济后果和财富分配效应,是引导捐赠方做出捐赠决策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的非公募慈善组织正处于成长初期,非公募慈善基金产权视角下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探讨杨平波(湖南商学院 长沙410205)【摘要】本文分析了非公募慈善基金会
7、信息披露的动因,并构建了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务操作提供借鉴。【关键词】产权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05下旬37会财务公开程度虽然有所改善,但由于缺乏简洁、有效的信息披露途径和方式,捐赠方难以了解他们所捐助的资金是否如期遵从其捐赠意愿使用,受益对象无法清晰地了解实际受益对象的甄别与核定过程,政府不能有效监控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的项目运作,社会公众更无从评价慈善组织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因此承载了沉重的社会使命。2.组织发展使然。随着财富的递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呈发展壮大之态势。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权 视角 下非公募 慈善 基金会 信息 披露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