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特征探讨.pdf
《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特征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特征探讨.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特征探讨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特征探讨 刘 欣 【摘要】【摘要】本文以蚌埠、莱芜以及佛山三个地级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为案例,基于案例研究,本文尝试总结了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实践的特征,企图通过此文探讨,明晰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在工作对象及时限、工作内容及方法上的特点,并找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大原则在其工作中的体现。本文认为,地级市总规评估具有自身特征。由于其规划编制、审批及实施的复杂性和时滞性,其评估时限以及对象往往需要适当延伸;而内容上要求将城市性质及定位、规划实施机制作为评估的重点之一。从方法上,地级市总规评估要求考虑到其体系特征,在调研和信息
2、处理分析中要注意城镇体系部分评估的全面性和层次性。地级城市总规实施评估工作,在坚持持续性原则的同时,更需要着重关注公平性和协调性原则得到良好的落实。【关键词】【关键词】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特征;地级城市;可持续发展 1 1前言前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定期检验提上了议事日程;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城市公民的参与意识逐渐增强,总体规划的开放平台有待进一步搭建;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逐步显现,要求对规划工作进行反馈和修正。从 2008 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到 2009年建设部颁布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3、制度层面上,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已经成为城乡规划工作的组成部分,而未来必将成为一种正式的、长期稳定的规划工作类型,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规划评估成为了近年来规划学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五大上被定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已经由过去的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扩展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多个领域。而作为检验规划实施情况的总规实施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然应当融入其中。一方面,要求检验规划自身的目标设定是否符合可持续的理念,另一方面,需要比对规划实施的结果以及过程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笔者有幸参与了三个
4、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项目1,对这些地级城市的总规评估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发现有诸多问题需要梳理和研究。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其规划实施评估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有必要进行分类探讨。而这些不同也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到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工作中,会使得工作中坚持的原则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侧重。2 2地级城市及其总体规划的特征地级城市及其总体规划的特征 地级市总规评估以地级城市和地级城市的总体规划作为评估对象的工作,需要与地级城市及其总体规划的自身特征相协调。2.12.1 地级城市承担一定的区域职能,直接响应省级政府决策地级城市
5、承担一定的区域职能,直接响应省级政府决策 随着我国“撤地设市”的区划改革,地级市数量逐渐增多,继而取代“地区”和“盟”,成为了“地级行政区”的最主要区划类型。虽然地级市建制仅仅作为区划形式,不能完全反映其发展水平,但实际上设立地级市的城市一般是区域内人口规模较大的、经济实力较强的或具有特殊地理区位(如地区中心)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常是承担着区域中心的职能,统领市域县市发展,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并具有广大的影响腹地。地级城市由省直管,涉及到较多的省域或是区域发展层面的考虑,直接响应省级政府的战略部署、重大区域性规划。因此地级市的总体规划需要研究考虑到地级市的区域功能的规划定位,并能够体现区域
6、的重大决策。地级市的特征决定了其发展定位不能仅仅是地方发展志愿与诉求的单方面表达,同时也要反映国家和区域对于城市的控制和要求。因此,地级城市的城市性质与定位需要能够展现城市的“行政、中心和特色”,即城市在全国或全省(自治区)的行政职能、相应空间范畴的中心(城市)职能、相应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特色性(专业性)职能。三个案例中的蚌埠市就是较为典型的地区中心,蚌埠市是皖北地区2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2011-2030对蚌埠市提出了如下发展定位“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皖东北的核心城市,淮合芜宣城市(轴)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内河航运枢纽。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光伏、生物
7、、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因此,蚌埠城市总体规划也需要将上层次规划的定位要求,落实于城市发展定位之中。莱芜市则是济南都市圈3东南翼的地区中心城市,新一轮的省会城市群规划提出,莱芜市要建设“省会副中心城市”。相应地,莱芜未来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具体落实山东省对莱芜市的发展要求。佛山市属于相对特殊的案例,其“弱市强区”的城镇体系特征使得佛山市市区的区域服务功能相对较弱,而“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及“广佛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格局,则要求佛山与广州、肇庆以及西岸地区的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协调。特殊的区域关系决定了佛山市在区域中承担着某些专业化的职能。2.22.2
8、地级城市行政层级较多,总规实施协调难度较大地级城市行政层级较多,总规实施协调难度较大 地级市的总体规划对象覆盖全市域范围。相对于县级市、县的单层级3的政府,地级城 市由于下辖县或是代管县级市,往往呈现出“地级市县级市(区、县)”的两级政府的行政架构。在现实发展中,由于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行政体制等的影响,地级市往往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政府结构。两级政府的设置带来了不同等级之间政府事权的划分。由于目前我国部门地方的行政区划改革存在“省县直辖,创新市制”的思路,其地级市与县级市、县的事权关系复杂,两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关系也往往会存在不同的情况。很多地市难免出现行政体制内条块关系不明,职能划分不清晰,同
9、级之间、上下级之间工作衔接不顺,再加上各级政府往往存在强烈的自我发展诉求,就出现了在多级政府层级下规划实施的复杂局面。蚌埠属于较为典型的两级政府结构,即“地级市县级市(区、县)”的等级化结构清晰的行政关系,但同样存在行政协调的问题。蚌埠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30将其所辖的怀远县城划入了了蚌埠市的规划区,这样就带来了怀远县城的规划管辖权的冲突,按总体规划,怀远县城的规划审批权应在蚌埠市,但难道怀远县政府连自己驻地的规划审批权都不能获得吗?那又如何管理自己的县城?新的问题是,怀远县城总体规划中是否还需要划定规划区?如果要划定的话,如何划?莱芜市由于其历史沿革的原因,仅辖两区十五镇,不辖县(市
10、),市本级政府的事权范围覆盖全市,因此行政管理工作相对扁平化。这也意味着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市域体系内的所有区域的影响比蚌埠市更为直接,市级政令可以直接抵达乡镇。佛山市长期的“弱市强区”格局造成了市政府话语权较弱的局面,加之顺德区作为“省直管县”的试点,区政府事权扩大,因此其行政架构在事权上更趋近于一种相对独立平等的趋势。市本级政府很难对强势区级政府的事权进行行政干预。因此,佛山的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区县的发展也就较难产生直接而有效的影响。2.32.3 地级城市地域范围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相对复杂地级城市地域范围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相对复杂 在具体操作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往往是地级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
11、。地级市管辖的地域空间范围相对较广,因此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部分,面对的规划对象也较为庞大,层级(可能)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其规划内容、深度以及规划的理念往往是多层次的。此外,不同地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在实际实施中所起到的作用往往也是不同的。例如,莱芜市由于行政区域较小,市级政府能够实现对于所有乡镇的直接规划管理,其城镇体系规划对于市域内所有区域的发展起着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蚌埠市有相对明晰的“市-县-乡镇”层级关系,使得其城镇体系规划对于市域发展更多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相比较而言,佛山市趋于平衡的区市事权关系,则要求城镇体系规划更多地起到“统筹协调”的
12、作用。2.4 地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繁琐,审批周期地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繁琐,审批周期长长 地级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繁琐,涉及面广,也正是因此其审批效率和行政管理效能相对较低。城乡规划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这种将“国家审批”与“分级审批”相结合的总体规划审批形式,有着审批内容大而全和参审部门众多的特点。因此,地级市的总体规划审批周期往往很长。相比之下,由于国内近年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城市面临着发展环境快速变化的局面,城市发展无“合理的”(法定批准
13、的)总体规划可依。大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后数年才能得到批复。但是在城市的实际发展进程中,总体规划尚未经审批,却在实质上起着指引城市发展作用。而另外也有一些城市,其总体规划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得到及时批复,但其城市建设仍然在没有“法定”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展开。在三个案例中,蚌埠市的总体规划虽然审批通过时间为 2008 年,但编制工作从 2000年就已经酝酿,2003 年开始正式编制,其间由于城市发展条件的变化,上一版的总体规划已经缺乏可用性,因此 2003-2008 年间,总体规划虽未经审批复,但实质上已经在影响城市空间的拓展近十年。佛山市的总体规划于 2005 年开始组织编制,延续了
14、佛山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的主要内容,并形成了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成果,虽然至今一直未得到批复,但其实际的城市发展一直在以总体规划为法定依据。因此,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往往存在着审批时间与开始产生实质效用的时间不一致的情况,这给规划实施评估也带来了一定难度。3 3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特征地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特征 通过三个案例城市的总规评估案例的研究,可以初步总结地级市总规评估的特征。3.1 关于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关于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 城市总体规划是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载体。由于地级市在省域范围内承担一定的区域职能。因此,地级市的城市性质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级 城市 总体规划 实施 评估 特征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