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铜化学机械平坦化中的化学与机械协.pdf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铜化学机械平坦化中的化学与机械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铜化学机械平坦化中的化学与机械协.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原 件 原 件 复制件 复制件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金 申 请 表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金 申 请 表 申请人姓名申请人姓名 李秀娟李秀娟 编编 号号 辽博后(字)2003-45 号辽博后(字)2003-45 号 设设 站站 单单 位位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流动站名称流动站名称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一级学科)进进 站站 日日 期期 2003 年 10 月 20 日 2003 年 10 月 20 日 通通 讯讯 地地 址址 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 2 号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 2 号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邮邮 政政 编编 码码 116023 电电 话话 0411-84707430 0411-84707430 0 0 2004 年 9 月 23 日 填表2004 年 9 月 23 日 填表投送一级学科:投送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机械工程 二二 级级 学学 科: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 申 请 须 知 申 请 须 知 1、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现时执行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例,并按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申请。、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现时执行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例,并按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申请。2、申请者打字填写(如不具备打字条件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正楷书写,不要用铅笔填写)本表、申请者打
3、字填写(如不具备打字条件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正楷书写,不要用铅笔填写)本表 1 至至 6 页,并由二位推荐人在页,并由二位推荐人在 7 和和 8 页分别填写推荐意见,报所在设站单位(含经批准招收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经设站单位在页分别填写推荐意见,报所在设站单位(含经批准招收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经设站单位在 9 页填写审核意见后再用页填写审核意见后再用 B5 复印纸进行复制。复印纸进行复制。3、每位申请者需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交纳评审资料费、每位申请者需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交纳评审资料费 100 元人民币,未交纳的,不予受理。元人民币,未交纳的,不予受理。4、各设站单位于每年
4、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十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间将本单位所有申请者的申请表(一式七份,必含原件)和评审资料费集中汇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各设站单位于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十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间将本单位所有申请者的申请表(一式七份,必含原件)和评审资料费集中汇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5、本表封面上的“原件”和“复印件”系指本份材料是原件或复印件,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编号;“投送学科”系指申请资助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若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应填写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名称。学科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
5、称填写。、本表封面上的“原件”和“复印件”系指本份材料是原件或复印件,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编号;“投送学科”系指申请资助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若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应填写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名称。学科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填写。6、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虚报或留空。有的栏目如无内容可填,请写上“无”、“未”等字;若填写不下,可另附纸。、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虚报或留空。有的栏目如无内容可填,请写上“无”、“未”等字;若填写不下,可另附纸。3 姓 名 李秀娟 性 别 女出生年月 197
6、4,4 民 族 汉族 博士后日常经 费来源 国家资助 单位自筹 企业提供(企业博士后)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经费(项目博士后)学 位 获得年月攻读学位单位学位论文题目 导师 学 士 1997.7 东北大学 连续振动造粒机设计 张敬民 硕 士 2000.3 东北大学 钢铜副润滑油添加剂的实验研究 杨文通 学 位 情 况 博 士 2003.7 哈尔滨工业大学小型涡喷发动机轴承失效分析与陶瓷轴承的润滑特性研究 王黎钦 起止年月 单 位 研 究 工 作 职 务 1998.32000.1东北大学 极压抗磨添加剂对钢铜副作用研究 硕士生 2000.32003.7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速弹用涡喷发动机轴承研究 博士生
7、 2003.10现在大连理工大学 铜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博士后 要 研 究 工 作 经 历 4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的论文题目、全部作者署名顺序、发表时间、刊登论文的刊物名称以及被 SCI、EI、ISR、SSCI 收录、引用的情况;获得专利的名称、内容和号码;有何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工艺设计和过程等。请务必具体说明以上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本人在这些成果中的主要贡献及所获得奖励的名称、等级和获奖人的排名顺序。1、1、本人目前在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超精抛光中的纳米粒子行为和化学作用及平整化原理与技术(
8、编号:50390061)在进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中的铜化学机械平坦化机理研究方面已发表论文如下:1)李秀娟,金洙吉,苏建修,康仁科,郭东明.铜化学机械抛光中的平坦化问题研究.半导体技术.2004,29(7):30-34 2)李秀娟,金洙吉,苏建修,康仁科,郭东明.铜化学机械抛光中电化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润滑与密封.2005.1(已录用)2、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结合航天科工集团项目 3 院的横向课题弹用陶瓷轴承研制和弹用高速轴承延寿技术研究以及教育部归国人员基金等项目,进行了高速了弹用涡喷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测试系统研究和轴承测试工作,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鹰击系列弹用发动机轴承的延寿。本人的
9、主要工作为:研制了高速轴承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完全模拟弹用轴承的运转工况,可以在 040 000r/min 范围内测试轴承的系统功耗、温升以及轴承的振动。并利用实验台研究了高速高温重载混合式陶瓷轴承脂润滑的热特性。提出套圈和保持架间的严重磨损失效是小型涡喷发动机用轴承的固有失效形式,通过对轴承部件间的相对运动和轴承的润滑工况分析,得出轴承的严重磨损失效是由于高速运动的保持架运动不稳定造成的,提出采用外引导保持架的改进措施,新的外引导轴承成功的通过了台架考核。结合项目发表的结合项目发表的 EI 源论文源论文 3)李秀娟,王黎钦,古乐,齐毓霖.表面涂敷聚四氟乙烯固体润滑薄膜的混合式陶瓷球轴承与全钢
10、轴承性能对比分析.摩擦学学报.2003,23(2):149-153 (EI 检索 03437696566)4)Li xiujuan,Wang liqin Gu Le,Qi Yulin.Calculation of flash temperature for hybrid ceramic ball bearing lubricated with solid.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2,9(4):371-375 (EI 检 索03187453642)5)王黎钦,李秀娟,古乐,齐毓霖.弹用混合式陶瓷轴承的开发研究.推进技术.2001,
11、22(6):522-525(EI检索 02397107301)6)li xiujuan,Wang Linqin,Gu le.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Grease Lubricated Hybrid Ceramic Ball Bearing.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9(3):322-326 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论文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论文 7)X.J.Li,L.Q.WANG,L.GU,Y.l.QI.Application of plasma-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to improvement
12、 of anti-wear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ball bearing.IST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Ukraine.2002:115-119 8)Li-qin Wang,Xiu-juan Li,Le Gu.Vibration in Grease Lubricated Ceramic Ball Bearing System.Proceeding of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April 1-4,2004,Tianjin,China.2371-
13、2374 9)李秀娟,王黎钦,古乐,齐毓霖.高速陶瓷球轴承脂润滑试验研究.润滑与密封.2002(3):19-21(EI page one 02407124633)10)李秀娟,王黎钦,古乐,齐毓霖.涡喷发动机高温高速轴承失效机理及改进措施.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20(6):963-965(EI page one 02517284627)5申 请 资 助 项 目 情 况 名 中文 铜化学机械平坦化中的化学与机械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铜化学机械平坦化中的化学与机械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称 英文 Research on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ynergistic mechan
14、ism of the copper chemical-mechanical planarization 研究类别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 技术开发 国家重点项目 省市或部门重大项目 自选项目 863高技术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 其他项目 研究经费 来源及 数 额 申请资助 3 万元人民币。一、一、项目的具体内容、预期目标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现状:1、研究的内容 项目的具体内容、预期目标及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现状:1、研究的内容 本项目对集成电路(IC)制造中的多层互联材料铜在化学机械平坦化(CMP)中的化学与机械的协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铜 CMP 过程中,化学作用主要包括硅片表
15、面铜薄膜在抛光液作用下的氧化和腐蚀抑制剂对薄膜表面的钝化等;机械作用主要为磨粒、抛光垫与硅片间的摩擦运动致使铜表面材料被去除,新鲜的铜表面不断的被裸露出来。铜 CMP 在这种化学与机械的协同作用下实现表面的平坦化。从铜 CMP 的化学与机械协同作用上看,可以认为抛光过程的材料去除是一种腐蚀磨损过程,因此可以将材料去除分为单纯化学腐蚀磨损、单纯机械磨损、化学增强的机械磨损和机械增强的化学磨损几个方面。本项目拟采用腐蚀磨损的方法进行铜 CMP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抛光液对铜薄膜的化学腐蚀作用机理研究 利用电化学测试和成分分析设备定性的分析抛光液中氧化剂、缓蚀剂、螯合剂等主要化
16、学成分对铜的化学腐蚀引起的材料去除和作用机理;测试单纯流体搅动对铜腐蚀的影响。(2)单纯磨粒和抛光垫对材料去除的影响 获得不存在化学腐蚀情况下的材料机械去除量和表面情况。(3)抛光动态过程中化学腐蚀和机械作用下材料去除的影响 在抛光中,抛光液、抛光垫、磨粒和硅片均处于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该状态下系统的腐蚀动力,获得动态的腐蚀材料去除量,从而获得化学与机械协调作用的定量关系。6(4)化学与机械协同作用的模型;根据获得的抛光液特性与机械参数的关系规律,综合考虑抛光液、抛光垫特性和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抛光材料去除的化学与机械协同作用的铜 CMP 模型。2、预期目标 2、预期目标 通过展开以上内
17、容的研究获得:1)揭示铜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的化学腐蚀和机械协同作用的机理;2)建立铜 CMP的腐蚀和机械作用协同作用的模型,以减少 CMP工艺参数对实验的依赖性。3、国内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集成电路(IC)的高速化、高集成化、高密度化和高性能化,IC 导线结构呈现立体化,金属布线层数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暴光微细化对平坦化要求的增加,为达到将表面微凹凸消除以实现多层布线的目标,就必须深入研究平坦化技术来获得高质量的平坦表面。由于铜比铝具有更低的电阻率、优越的抗电迁移特性和低的热敏感性,可以产生较小的 RC 延迟并能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可以明显的改善 IC 的性能。目前,绝大多数铜布线
18、处于 0.18m-0.13m 工艺阶段,约 40%的逻辑电路生产线会用到铜布线工艺。据预测,到了 0.1m工艺阶段,则有 90%的半导体生产线采用铜布线工艺。铜 CMP已经成为 ULSI制程中大马士革镶嵌工艺的平坦化技术研究的热点。由于铜比较“软”,在抛光中比较容易划伤,而且铜受到抛光液的腐蚀作用,使得铜 CMP的机理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的铜 CMP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铜抛光液化学作用机理和针对抛光垫与硅片间的不同接触形式进行的基于物理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两个方面。铜抛光液一般含有氧化剂、络合剂、腐蚀抑制剂、pH 值调节剂以及其他化学添加剂的电解质溶液,会在铜表面发生电化学腐蚀。由于铜
19、 CMP 既可以在中性也可以在酸、碱性范围内进行,使得抛光液种类繁多,化学机理各异。针对抛光液对铜作用的化学机理,采用电位-pH 图和电化学测试技术包括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开路电压等电化学分析方法已经展开了大量的铜 CMP 抛光液的电化学性能研究19。电位-pH 图可用作铜在抛光液中化学反应物的分析,也可以为合理选择抛光液提供依据。其中,Huang 等人3根据铜-羟氨-水系统的电位-pH 图分析了不同 pH 值情况下铜 CMP 时,羟氨对铜的氧化和溶解作用。极化曲线的测试已经用于分析表面氧化剂浓度变化以及在抛光液中的络合剂、腐蚀抑制剂和稳定剂等对铜 CMP 的影响 8,9。Tsai4等人采
20、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这种电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手段,判断总的铜 CMP 中的电化学过程包含的子过程,探讨对应的子过程的动力学特征,确定 EIS 的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在采用电化学测试的同时,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和成分分析技术获得化学作用的反应物成分和有关的表面状况,如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观测表面形貌和 X射线能谱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进行反应膜的成分分析。在 CMP的机械作用方面,根据不同的压力和速度条件下硅片与抛光垫间所处的接触状态的不同,已经提出了接触模型10、流体模型11,12和流体和接触同时作用的混合模型13。目前认为半接触的混合模型与实际的情况比较符合,更容易被接受。但以上机械作用
21、模型的研究,均没有考虑抛光中的具体化学作用影响;接触模型一般依据磨料磨损的计算方法来分析磨粒对铜的材料去除影响。因而目前提出的物理模型还不能完全描述抛光的全过程。目前,对 CMP过程中的机械和化学的协调作用的研究还比较少。Tsai4等人通过对抛 7光过程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和铜 CMP实验,研究了机械作用下 CMP化学腐蚀的影响,并得出抛光过程中的材料去除主要是机械作用,但没有进行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此外 Ziomek-Moroz等人2用腐蚀磨损来解释金属 CMP过程,但没有针对铜 CMP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国内的胡岳华、刘玉岭等人也展开了铜 CMP机理研究,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 CMP
22、抛光液的研制14、CMP影响因素以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等方面15。而对 CMP材料去除的化学和机械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还没有展开。本项目开展铜 CMP过程的电化学和机械的协调作用机理研究,利用相对成熟的腐蚀磨损和摩擦化学磨损的研究方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铜 CMP的材料去除机理的揭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J.M.Steigerwald,S.P.Murarka,R.J.Gutmann,D.J.Duquette.Chemical process in the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of copper.Materials Chemie
23、try and Physics 1995,41:217-228 2M.Ziomek-Moroz,A.Miller,J.Hawk,K.Cadien,D.Y.Li.An overview of corrosionwear interaction for planarizing metallic thin films.Wear,2003,255:869874 3Wayne Huang,Subramanian Tamilmani,Srini Raghavan,Robert Small.Dissolution of copper thin films in hydroxylamine-based sol
24、utions.Int.J.Miner.Process.2003,72:365-372 4Tzu-Hsuan Tsai,Yung-Fu Wu,Shi-Chern Yen.A study of copper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in ureahydrogen peroxide slurry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3,214:120-135 5Q.Luo a,1,D.R.Campbell,S.V.Babu.Chemical mechanical
25、polishing of copper in alkaline media.Thin Solid Films 1997,311:177-182 6D.Zeidler,Z.Stavreva,M.Plotner,K.Drescher.Characterization of Cu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by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s.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1997,33:259-265 7Tianbao Du,Dnyanesh Tamboli,Vimal Desai.Electrochemi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博士后 基金 资助 化学 机械 平坦 中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