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T50885-2023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T50885-2023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T50885-2023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pdf(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DC 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 50885-2013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 engineering2013-08-08 发布 2014-03-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 engineering G B/T 50885-2013主编部门:国 家 林业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
2、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4 年 3 月 1 日中 国 计 划 出 版 社2013 北 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85-2013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网址:www.jhpre ss.c 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北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850mmX 1168mm 1/32 2 印张 46 千字 2013年12月第1版2013年12月第1次印刷统一书号:1580242 148 定 价:12.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
3、(010)63906404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0 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T 508852013,自 2014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0 1 3年8月8日11 1 刖 吕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 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136号)的要求,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 成的。本规范在编制
4、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査研究,认真总结多年 来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际先 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7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综合调查、总平面图设计、营造林工程设计、森林保护工程设计和 配套工程设计等。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国家林业局负责曰常 管理,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 和建议寄送至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东城 区和平里东街18号,邮政编码:100714),以供今后修订时 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
5、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 编 单 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参 编 单 位:北京林业大学主要起草人:王宏伟闫 平余新晓王黎阳陈丽华牛健植李 晖薛秀康刁鸣军涂 琼李 云刘德晶翟洪波栾奎志刘 明宋子刚杨开良邓立斌张 志郭立新桑轶群宗 雪霍宝民樊晓亮刘辰瑶孔凡利主要审查人:张 军 王 恩 苓 何 时 珍 张 志 强 崔国发桑和会张义军刘绍娟谢宝元李显玉术 语.综合调查.1 一般规定.2 专业调查.3 小班区划调查.4栽植材料调查.总平面图设计.1 一般规定.2总平面图设计.3总平面设计图制图.营造林工程设计.1 一般规定.2新建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3水源涵养林改造工程设计 森林保护工程设计.1 一
6、般 规 定.2森林防火.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4其他灾害防治.配套工程设计.1 一般规定.2管 护 用 房.3道路工程7.4 其他工程.(21)附录A水源涵养林工程综合调查因子表.(22)附录B水源涵养林工程造林树种配置表.(24)附录C水源涵养林工程主要树种选择表.(25)附录D水源涵养林工程造林整地规格及应用条件表(26)附录E水源涵养林工程主要树种适宜密度表.(28)附录F水源涵养林工程主要树种播种量表.(30)附录G水源涵养林工程更新采伐控制指标表.(31)本规范用词说明.(32)引用标准名录.(33)附:条 文 说 明.(3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7、(12 Te r ms.(23 Comprehensive survey.(33.1 G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33.2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u r v e y.(33.3 S u b c o mp a r t me n t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43.4 P l a n t i n g ma t e r i a l s u r v e y .(54 General layout design.(74.1 G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7
8、4.2 Ge n e r a l l a y o u t d e s i g n .(74.3 Ge n e r a l g r a p h i c d e s i g n d r a wi n g .(95 Plantation project design.(105.1 G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105.2 D e s i g n o f n e w 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115.3 U p g r a d e d e s i g n o f o l d a f f o r e s
9、t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1 36 F o r e s t p r o t e c t i o n d e s i g n .(166.1 G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1 66.2 F o r e s t f i r e p r e v e n t i o n .(1 66.3 F o r e s t p e s t ma n a g e me n t .(1 76.4 Pre ve ntion of othe r dange rs to fore st.(177 Supporting engineering desig
10、n.(197.1 G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197.2 H o u s e f o r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 .(2 07.3 R o a d e n g i n e e r i n g7.4 Othe rs(21)Appendix A Table of recording of comprehensives u r v e y s .(2 2)Appendix B Table of matching of afforestation trees p e c i e s .(2 4)
11、Appendix C Table of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forselection.(25)Appendix D Table of site preparation size and itsapplicable conditions.(26)Appendix E Table of appropriate density of main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28)Appendix F Table of seeding rate of main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30)Appendix G
12、Table of decisive attributes in relate toregeneration.(3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3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3)A 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5)1.0.1为规范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保证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质 量,发挥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势,使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最 大限度地获得生态效益,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造水源涵养林工程。1.0.3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应根据经批准的水源涵养林工程建 设
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进行设计。1.0.4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应包括综合调查、总平面图设计、营 造林设计、森林保护工程设计和配套工程设计等内容。1.0.5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应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设计原 则和标准,其设计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土地征收、占用要 求,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订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1.0.6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 语2.0.1 水源涵养林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循环,防止河流、湖 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主要目
14、的的森林、林木和灌 木林。2.0.2 水源涵养林营造 fores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借助自然力或人工措施形成水源涵养林的过程。主要包括封 山(沙)育林、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三种营造方式。2.0.3 水源涵养林改造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为保证水源涵养林持续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水环境 的作用,对水源涵养林进行抚育、管理、改造、更新的过程。2.0.4 树种混交比 mixed species percentage林地上,混交树种(或伴生树种)株数或面积与实际
15、保留总株 数或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2.0.5 低效水源涵养林 low efficiency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forest低效水源涵养林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林分生长发育不 良,涵养水源功能低下的水源涵养林。3综 合 调 查3.1 一 般 规 定3.1.1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综合调査,综合调査应包括 专业调查、小班区划调查和栽植材料调査等,调查内容应按本规范 附录A的规定执行。3.1.2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前应收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 工程设计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3.1.3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前应对工程区内与水源涵养林工程 营造、经营有关的其他项
16、目进行调查与衔接。3.2 专 业 调 查3.2.1灾害性因子调查应包括病、虫、鼠、兽、强风、冰雹、霜冻、干 旱、雾凇、地质灾害。3.2.2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应包括土地利用状况、国民经济发展水 平、居民收入来源与消费水平、劳动力数量与劳动成本、交通与通 信状况、农业现代化程度、林业机构与科学支撑能力。3.2.3乔木、灌木树种调查应包括乡土树种资源与分布、适生树 种、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种类,主要树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 及经济利用价值。3.2.4立地类型调查应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林相、林分优 势树种与优势树高等因子。立地类型调查采用路线调查和样地调 查相结合的方法。已开展过立地类型调查,编
17、制过立地类型、造林 类型、森林经营类型和立地指数表的工程区,应实地调查验证数表 的适用性。3.2.5路线调查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线选择应借助地形图或卫星影像图,按海拔、地形、土 壤、母岩、母质、植被、林相等因子划分立地类型,按垂直等高线组 织、布设调查线路。路线选择应有代表性,应以最短的距离穿越最 多的立地类型。2外业调查应沿拟定的路线前进,随时记载地形的明显变 化,在地形、植被明显变化的典型地段设点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土 壤调查和植被调查。土壤调查应按有关规定执行,植被调査应包 括植被类型、植被总盖度、各层盖度、主要植物种类(建群种、优势 种)及其生活型、多度、盖度、高度。3.2.6样地
18、调查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立地类型分别进行,每个类型应至少有3个样地,样 地调查因子宜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2地质、地貌调查应包括母岩类型、特点,样地所在的地貌(大、中、小)、部位、坡度、坡向、坡位、坡形、海拔、对坡距、开 阔度。3 土壤调查剖面宽度应以能正常作业为准,深度到母质 层或地下水。并应分层记载土层厚度、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石砾含量与大小、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潜育程度、根系量、酸碱度、碳酸盐反应、地下水深度、枯枝落叶层、生物 活动情况。4植被调査应包括群落层次、结构,植物种类、多度、盖度、高 度、物候期、生活力与分布状况,指示植物,群落名称,群落演替 规律。5
19、林分调查应包括林分起源、树种组成、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高、林分密度、蓄积量、经营度、立地条件、地利条件。3.3 小班区划调查3.3.1 小班区划调查内容应包括小班编号、权属、经营单位(业主)和负责人(经营承包者)姓名、地质、地貌、地形(坡度、坡向、坡位、坡形、开阔度等)、面积、土壤、植被类型,有林地小 班还应记载测树因子、造林模型、经营措施类型、以往的经营 措施。3.3.2水源涵养林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已进行经营区划和小 班调查的,在工程设计前应按有关规定抽取部分小班复核其立地 质量、经营面积、林地使用.权等。否则,应进行小班区划调查,建立 小班调查卡片。3.3.3小班区划应以明显地形地物界
20、线为界,同时宜兼顾资源调 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小班的边界宜与地貌单元保持一致。人工 区划的小班界应结合现地需要与营林道、防火线或生态安全林带 相结合。3.3.4小班的面积不宜超过20hm2。3.4栽植材料调查3.4.1栽植材料调查应包括当地栽植树种的种子与苗木供需现 状,现有苗圃、采穗圃、母树林与种子园情况,栽植材料种类与质 量、育苗设施与技术措施,主要造林树种种苗的标准。3.4.2栽植材料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调查现有苗圃地的权属、位置、立地条件、育苗面积、种 子来源与质量、苗木种类与质量、育苗设施与技术措施。调查 每亩用种量与产苗量,育苗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技术力量及 经验教训、病虫害种类
21、及防治措施。调查可用于新建苗圃地的 位置、立地条件(土壤、植被、地貌、水源、病虫害等)、面积、权 属情况。2调查现有采穗圃的权属、位置、立地条件、面积、树种、年 龄、种条规格与产量、种条采集季节、培育技术措施、病虫害种类及 防治措施。3调查现有母树林的权属、位置、面积、立地条件、树种、林 龄、林分密度、林分生长、大小年产种量、病虫鼠害、自然灾害、交通、经营管理措施、利用前景情况。4调查现有种子园的权属、位置、面积、立地条件、树种、林 龄、林分密度、林分生长、大小年产种量、病虫鼠害、自然灾害、交 通、经营管理措施、利用前景情况。4总平面图设计4.1 一 般 规 定4.1.1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应按
22、工程区边界、造林布局、辅助设 施、外部衔接道路和内部交通编制总平面图设计方案。方案应经 实地勘察、论证、比较、优化后确定水源涵养林工程总平面图。4.1.2水源涵养林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应在大于或等于1 10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卫星影像图上进行。底图要素应包括水源涵养 林工程区域边界,内部路网,与外部的衔接条件,内部原有的工程设 施、居民点。4.2 总平面图设计4.2.1水源涵养林工程总平面图设计,应先进行现状图的绘制,并应符合卞列规定:1现状图底图要素应包括水源涵养林工程区域边界,内部原 有的工程设施、居民点、道路、桥梁、明显地物标及其他人工建筑 物、内部路网及与外部的衔接条件。2现状图的绘
23、制,应以大于或等于1 :10000比例尺的地形 图或卫星影像图为基础,在现场进行补测,把发生变化或图上没有 的地形、地物补测在图上,现场调查图经整理后形成现状图。4.2.2总平面图设计方案的编制应以现状图为基础,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1编制总平面图设计方案时,应按各专业的勘察设计要求组 织现场勘察。可根据工程规模及难易程度,采用一次外业勘察,分 阶段设计;或按各设计阶段的勘察要求分阶段勘察,分阶段设计。2水源涵养林工程总平面图的形成应根据实地勘察,通过方案论证和比较,采用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4.2.3水源涵养林工程的交通运输路网、森林防火路网、防火隔 离带网、森林防火林带网布设应符合下列
24、规定:1总平面图设计方案中连接管护用房、种子园、母树林、苗 圃、防火瞭望塔、造林小班以及其他控制点的交通运输路网、森林 防火路网、防火隔离带网、森林防火林带网应统筹布设,相互协调。2交通运输路网、森林防火路网、防火隔离带、森林防火林带 的设计应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图上选线(含比较方案),并与外 部公共交通道路和水系相衔接。3森林防火系统布设时应与水源涵养林工程采用分期建设 的路网工程协调衔接。4工程区域内的管护用房、苗圃、病虫害预测预报站、检疫检 验室等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经选址的,应按可行性研 究报告布设;未经选址的,应按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在图上选址(含比较方案)。5道路的路线布
25、设,应利用现有道路,避免破坏林木,避免高 填深挖,并应符合路段系统排水的要求。6森林防火路网、防火隔离带网、森林防火林带网的密度,应 根据工程区的地形、植被、火险等级等条件参照森林防火的相关技 术规程确定。7防火隔离带网宜利用河流、山脊、道路等布设。8总平面图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比选。4.2.4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设计同时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建筑物基础、护坡和挡土 墙工程量。2场地的平整度,应有利于排水,并应避免土壤受冲刷。挖 填方工程,应防止产生滑坡、塌方。3合理确定场地标高,应与场外已建和规划的道路、排水系 统及周围场地的标高协调一致。4应满足管线敷设对高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T50885-2023 水源涵养林工程设计规范 2023 建筑设计 规范 大全 GBT50885 水源 涵养 工程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