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标电气弱电图集大全》GB3836-2010讲义.pdf
《《2023国标电气弱电图集大全》GB3836-2010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国标电气弱电图集大全》GB3836-2010讲义.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2010 年 8月 9 日发布的 GB3836 系列和 GB12476 系列新版国家标准于 2011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这次发布的新版标准中包括GB3836 系列中的 GB3836.1-4,是对 GB3836.1-42000 标准的修订。与 2000 版标准相比,这次修订变化较大。GB3836.1 的这次修订时修改采用了 IEC60079-0:2007,与 IEC 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I 类(矿用)设备上,这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处于对煤矿
2、防爆安全的考虑而增加的一些要求。对于 II 类设备,从技术内容来看这次修订与国际标准几乎没有差异。2010 年 8月 9 日发布的 GB3836 系列和 GB12476 系列新版国家标准于 2011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这次发布的新版标准中包括GB3836 系列中的 GB3836.1-4,是对 GB3836.1-42000 标准的修订。与 2000 版标准相比,这次修订变化较大。GB3836.1 的这次修订时修改采用了 IEC60079-0:2007,与 IEC 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I 类(矿用)设备上,这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处于对煤矿防爆安全的考虑而增加的一些要求。对于
3、II 类设备,从技术内容来看这次修订与国际标准几乎没有差异。一一.GB3836-2010 与 GB3836-2000 的名称差异 GB3836-2010 与 GB3836-2000 的名称差异 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 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IEC 60079-0:2007,MOD)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第 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IEC 60079-0:2007,MOD)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1 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 60079-0:1998)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1 部分:通用要
4、求(eqv IEC 60079-0:1998)GB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 2 部分:由隔爆 外 壳“d”保 护 的 设 备(IEC 60079-1:2007,MOD)GB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第 2 部分:由隔爆 外 壳“d”保 护 的 设 备(IEC 60079-1:2007,MOD)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 分:隔 爆 型“d”(eqv IEC 60079-1:1990)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 分:隔 爆 型“d”(eqv IEC 60079-1:1990)GB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5、第 3 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IEC 60079-7:2006,IDT)GB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第 3 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IEC 60079-7:2006,IDT)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 分:增 安 型“e”(eqv IEC 60079-7:1990)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 分:增 安 型“e”(eqv IEC 60079-7:1990)GB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第 4 部分:由本质 安 全 型“i”保 护 的 设 备(IEC 60079-11:2006,MOD)GB383
6、6.4-2010 爆炸性环境第 4 部分:由本质 安 全 型“i”保 护 的 设 备(IEC 60079-11:2006,MOD)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4 部 分:本 质 安 全 型“i”(eqv IEC 60079-11:1999)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4 部 分:本 质 安 全 型“i”(eqv IEC 60079-11:1999)二二.在范围一章中,新老标准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范围一章中,新老标准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本部分规定的电气设备所适用的大气条件,即标准大气条件,温度为-20-+60
7、、大气压力为 80kPa-110kPa、空气中标准氧含量(体积比)为 21%。1)明确了本部分规定的电气设备所适用的大气条件,即标准大气条件,温度为-20-+60、大气压力为 80kPa-110kPa、空气中标准氧含量(体积比)为 21%。2)给出了可能出现的与本部分有关的点燃源。主要涉及工业过程中出现的热表面、机械火花、铝热反应、电弧和静电放电。除与2)给出了可能出现的与本部分有关的点燃源。主要涉及工业过程中出现的热表面、机械火花、铝热反应、电弧和静电放电。除与 1爆炸危险直接有关的内容之外,本部分没有规定其他的安全要求。本部分不涉及的点燃源有:绝热压缩、冲击波、放热化学反应、粉尘自燃、明火
8、和热气体/液体。爆炸危险直接有关的内容之外,本部分没有规定其他的安全要求。本部分不涉及的点燃源有:绝热压缩、冲击波、放热化学反应、粉尘自燃、明火和热气体/液体。3)将各种粉尘防爆型式、“n”型纳入通用要求,即首先应符合通用要求的规定。3)将各种粉尘防爆型式、“n”型纳入通用要求,即首先应符合通用要求的规定。4)产品标准,如本质安全系统、电阻式伴热器纳入通用要求。4)产品标准,如本质安全系统、电阻式伴热器纳入通用要求。三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与 2000 版相比,增加了很多引用标准,除了四项 IEC 标准和一项美国标准(聚合材料)外,其他均有对应的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这在标准执行过
9、程中给标准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 2000 版相比,增加了很多引用标准,除了四项 IEC 标准和一项美国标准(聚合材料)外,其他均有对应的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这在标准执行过程中给标准的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四四.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与 2000 版相比,共增加了 67 条术语(含分条),其中电池、限能设备的电气参数、粉尘等术语分别来自 GB3836.3、GB3836.4和 GB12476 标准,设备保护级别(EPL)和射频为新增加的术语。与 2000 版相比,共增加了 67 条术语(含分条),其中电池、限能设备的电气参数、粉尘等术语分别来自 GB3836.3、GB3836.4和 G
10、B12476 标准,设备保护级别(EPL)和射频为新增加的术语。设备保护级别(EPL)是根据设备成为点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和煤矿瓦斯爆炸性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设备保护级别(EPL)共分为 8 个级别。设备保护级别(EPL)是根据设备成为点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和煤矿瓦斯爆炸性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设备保护级别(EPL)共分为 8 个级别。五五.设备保护级别与危险场所的对应关系 设备保护级别与危险场所的对应关系 设备保护级别(EPL)设备保护级别(EPL)危险场所 危险场所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 Ma Ma 煤
11、矿瓦斯气体环境 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很高 很高 Mb Mb 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高 高 2Ga Ga 爆炸性气体环境 0 区 爆炸性气体环境 0 区 很高 很高 Gb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 1 区 爆炸性气体环境 1 区 高 高 Gc Gc 爆炸性气体环境 2 区 爆炸性气体环境 2 区 一般 一般 Da Da 爆炸性粉尘环境 20 区 爆炸性粉尘环境 20 区 很高 很高 Db Db 爆炸性粉尘环境 21 区 爆炸性粉尘环境 21 区 高 高 Dc Dc 爆炸性粉尘环境 22 区 爆炸性粉尘环境 22 区 一般 一般 六六.设备分类 设备分类 (1)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
12、 类、II 类和 III 类 (1)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I 类、II 类和 III 类 (2)在设备分类一章(第 4 章)中增加了 III 类电气设备,即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III 类电器设备可再分类:IIIA类为可燃性飞絮环境用;IIIB 类为非导电性粉尘环境用;IIIC 类为导电性粉尘环境用。(2)在设备分类一章(第 4 章)中增加了 III 类电气设备,即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III 类电器设备可再分类:IIIA类为可燃性飞絮环境用;IIIB 类为非导电性粉尘环境用;IIIC 类为导电性粉尘环境用。注:标志IIIB的设备可适用于III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II
13、IC类的设备可适用于 IIIA 或 IIIB 类设备的使用条件。注:标志IIIB的设备可适用于III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IIIC类的设备可适用于 IIIA 或 IIIB 类设备的使用条件。(3)I 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3)I 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注:I 类防爆型式考虑了甲烷和煤粉的点燃以及地下用设备增加的物理保护措施。注:I 类防爆型式考虑了甲烷和煤粉的点燃以及地下用设备增加的物理保护措施。七七.注意:由于国家标准目前暂时还是 GB3836 系列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和 GB12476 系列可燃性粉尘环境用设备二个体系共存阶段,有关 III 类设备的标志暂时还应按照
14、GB12476 系列现行标准进行,等将来二个体系完全合并之后才能按本标准进行标志。注意:由于国家标准目前暂时还是 GB3836 系列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和 GB12476 系列可燃性粉尘环境用设备二个体系共存阶段,有关 III 类设备的标志暂时还应按照 GB12476 系列现行标准进行,等将来二个体系完全合并之后才能按本标准进行标志。八八.温度 温度 与 2000 版相比,在温度(5)一章中增加了“外部热源或冷源与 2000 版相比,在温度(5)一章中增加了“外部热源或冷源 3的规定”、“工作温度的测定要求”和“III 类电器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限制”等内容。的规定”、“工作温度的测定要求”和“
15、III 类电器设备最高表面温度的限制”等内容。九九.对所有电气设备的规定 对所有电气设备的规定 与 2000 版相比,增加了对设备机械强度的要求,设备应能承受本标准 26.4 规定的外壳试验。增加了大电机磁场引起的环流的影响,中断该电流电路产生的电弧、火花或过高温度可能形成点燃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增加了取决于外壳防护等级的外壳接合处的衬垫保持(如胶粘)要求,如“e”型。增加了电磁能和超声波辐射的设备的能量限值。与 2000 版相比,增加了对设备机械强度的要求,设备应能承受本标准 26.4 规定的外壳试验。增加了大电机磁场引起的环流的影响,中断该电流电路产生的电弧、火花或过高温度可能形成点燃应采取
16、的预防措施。增加了取决于外壳防护等级的外壳接合处的衬垫保持(如胶粘)要求,如“e”型。增加了电磁能和超声波辐射的设备的能量限值。(1)设备应承受 26.4 规定的试验。防止冲击的护板应只有用工具才能拆卸,并且在规定的冲击试验时应保持位置不变。(1)设备应承受 26.4 规定的试验。防止冲击的护板应只有用工具才能拆卸,并且在规定的冲击试验时应保持位置不变。抗冲击试验 抗冲击试验 质量 1kg 重物的下落高度 h,m 质量 1kg 重物的下落高度 h,m 设备类别 设备类别 I 类 I 类 II 类或 III 类 II 类或 III 类 机械危险程度 机械危险程度 高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低
17、a)外壳和外壳外部能撞击到的部件(透明件除外)a)外壳和外壳外部能撞击到的部件(透明件除外)2 2 0.7 0.7 0.7 0.7 0.4 0.4 b)保护网、保护罩、风扇罩、电缆引入装置 b)保护网、保护罩、风扇罩、电缆引入装置 2 2 0.7 0.7 0.7 0.7 0.4 0.4 c)无保护网的透明件 c)无保护网的透明件 0.7 0.7 0.4 0.4 0.4 0.4 0.2 0.2 d)由网孔为 625mm22500mm2 保护网保护的透明件,见 21.1(试验时不带保护网)d)由网孔为 625mm22500mm2 保护网保护的透明件,见 21.1(试验时不带保护网)0.4 0.4
18、0.2 0.2 0.2 0.2 0.1 0.1 注:网孔为 625mm22500mm2 透明件的保护网能降低冲击危险,但不能阻止冲击。注:网孔为 625mm22500mm2 透明件的保护网能降低冲击危险,但不能阻止冲击。(2)必要时,应对由于杂散磁场引起的环流、中断该电流电路产生的电弧或火花,或由该电流引起的过高温度的任何影响采取预防措施。(2)必要时,应对由于杂散磁场引起的环流、中断该电流电路产生的电弧或火花,或由该电流引起的过高温度的任何影响采取预防措施。(3)如果外壳的防护等级取决于外壳接合处的衬垫,而且在安装或维护时要打开接合处,衬垫应粘附或固定到配合面之一上,以防(3)如果外壳的防护
19、等级取决于外壳接合处的衬垫,而且在安装或维护时要打开接合处,衬垫应粘附或固定到配合面之一上,以防 4丢失、损坏或错误安装,衬垫材料本身不应粘附到其它接合面上。丢失、损坏或错误安装,衬垫材料本身不应粘附到其它接合面上。注:可用胶粘剂将衬垫粘附在配合面的一面上。注:可用胶粘剂将衬垫粘附在配合面的一面上。(4)电磁能和超声波能辐射的设备能量等级不应超过规定值。(4)电磁能和超声波能辐射的设备能量等级不应超过规定值。(A)射频源 (A)射频源 射频为(9kHz60GHz)的连续发射和脉冲时间超过热起燃时间的脉冲发射的阈功率,不应超过下表的值。不允许用户对程序进行设定或对软件进行控制。射频为(9kHz6
20、0GHz)的连续发射和脉冲时间超过热起燃时间的脉冲发射的阈功率,不应超过下表的值。不允许用户对程序进行设定或对软件进行控制。射频阈功率 射频阈功率 设备类别 设备类别 阈功率 W 阈功率 W 热起燃时间(平均时间)s 热起燃时间(平均时间)s I类 I类 6 6 200 200 IIA类 IIA类 6 6 100 100 IIB类 IIB类 3.5 3.5 80 80 IIC类 IIC类 2 2 20 20 III类 III类 6 6 200 200 由于有较大的安全系数,这些值适用于 Ma、Mb、Ga、Gb、Gc、Da、Db、Dc 级别的设备。由于有较大的安全系数,这些值适用于 Ma、Mb、
21、Ga、Gb、Gc、Da、Db、Dc 级别的设备。对于脉冲时间比热起燃时间短的脉冲雷达或其它发射形式,阈能量 Zth 不应超过下表的值。对于脉冲时间比热起燃时间短的脉冲雷达或其它发射形式,阈能量 Zth 不应超过下表的值。射频阈能量 射频阈能量 设备类别 设备类别 阈能量Zth,J 阈能量Zth,J I类 I类 1500 1500 IIA类 IIA类 950 950 IIB类 IIB类 250 250 IIC类 IIC类 50 50 III类 III类 1500 1500 5(B)激光或其它连续波源 (B)激光或其它连续波源 EPL Ma 或 Mb 级电气设备的激光或其它连续波源的输出参数不应超
22、过下列值:EPL Ma 或 Mb 级电气设备的激光或其它连续波源的输出参数不应超过下列值:激光或其它连续波源:20mW/mm2 或 150mW,激光或其它连续波源:20mW/mm2 或 150mW,脉冲间隔至少 5s 的脉冲激光或脉冲光源:0.1mJ/mm2。脉冲间隔至少 5s 的脉冲激光或脉冲光源:0.1mJ/mm2。(C)超声波源 (C)超声波源 EPL Ma、Mb、Ga、Gb、Gc、Da、Db、Dc 级电气设备超声波源的输出参数不应超过下列值:EPL Ma、Mb、Ga、Gb、Gc、Da、Db、Dc 级电气设备超声波源的输出参数不应超过下列值:连续源:0.1W/cm2 和 10MHz,连续
23、源:0.1W/cm2 和 10MHz,脉冲源:0.1W/cm2 和 2mJ/cm2。脉冲源:0.1W/cm2 和 2mJ/cm2。十一.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 十一.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 增加了适用范围,如“e”型外壳、“tD”型外壳的密封圈、“d”型或“e”型电缆引入装置的填料、电缆引入装置的密封圈、“e”型开关执行机构的密封件等。增加了限定 I 类外壳非金属部件的表面积尺寸,增加了涂覆在导体表面的非金属涂层的厚度要求。增加了适用范围,如“e”型外壳、“tD”型外壳的密封圈、“d”型或“e”型电缆引入装置的填料、电缆引入装置的密封圈、“e”型开关执行机构的密封件等。增加了限定
24、I 类外壳非金属部件的表面积尺寸,增加了涂覆在导体表面的非金属涂层的厚度要求。(1)(1)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试验:耐热试验和耐寒试验 热稳定性试验:耐热试验和耐寒试验 (2)(2)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 在最高环境温度条件下使用时,塑料材料对应 20000h 点的温度指数 TI 或 RTI(机械冲击)应比塑料外壳或外壳的塑料部件最热点的温度(见 26.5.1)至少高 20K。在最高环境温度条件下使用时,塑料材料对应 20000h 点的温度指数 TI 或 RTI(机械冲击)应比塑料外壳或外壳的塑料部件最热点的温度(见 26.5.1)至少高 20K。6 弹性材料的连续运行温度(COT)下限值
25、应低于或等于最低运行温度,上限值至少比最高运行温度高 20K。弹性材料的连续运行温度(COT)下限值应低于或等于最低运行温度,上限值至少比最高运行温度高 20K。(3)(3)非金属外壳或外壳的非金属部件的耐光性应满足要求(见26.10)。非金属外壳或外壳的非金属部件的耐光性应满足要求(见26.10)。(4)(4)对于 I 类电气设备,耐紫外线光照试验仅对灯具进行。对于 I 类电气设备,耐紫外线光照试验仅对灯具进行。(5)(5)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应进行以下的耐化学试剂试验:非金属外壳和外壳的非金属部件应进行以下的耐化学试剂试验:-油和润滑脂;-油和润滑脂;-矿用液压液。-矿用液压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国标电气弱电图集大全 2023 国标 电气 弱电图集 大全 GB3836 2010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