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标准》GB T 2423.1-200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力行业标准》GB T 2423.1-2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标准》GB T 2423.1-2001.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 s 1 9.0 4 0K 0 4噶8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c B/T 2 4 2 3.1-2 0 0 1i d t I E C 6 0 0 6 8-2-1:1 9 9 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t e s t i n g f o r e l e c t r i c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p r o d u c t s-P a r t 2:T e s t me t h o d s-T e s t s A:C o l d2 0 0 1 一 0 7 一
2、1 2 发布2 0 0 1 一 1 2 一 0 1 实施中 _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p L 7 WG B/T 2 4 2 3.1-2 0 0 1目次前言 。1I E C前言 。A试验A:低温试验的历史概况 。V试验A:低温与试验B:干热 下标字 母之间的 关系 。二v引言1概述 。2 引用标准 。.。3 非散热试验样品与散热试验样品试验方法应用对比 4 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突变试验和温度渐变试验应用对比5 散热试验样品有或无强迫空气循环的试验 6图解 。第一篇试验 A 8: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突变的低温试验1目的 ,。42 一般说明 ,43 试验设备 。4
3、4 严酷等级 。45预处理 。46初始 检测 。47 条件试验 。,二5S 中间检测 。,59 恢复 。51。最后检测 。5n 相关规范应给出的信息 一 一 二 二 5 第二篇试验 A 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1 2 目的。1 3 一般说明.1 4 试验设备。1 5 严酷等级 。1 6预处理 1 7 初始检测 。1 8 条件试验。1 9中间检测 ,GB/T 2 4 2 3.1-2 0 0 1恢复 .。最后检测 。相关规范应给出的信息 。.第三篇试验 A d: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门11C/n一月曰02 3目的.82 4 一般说明 82 5 试验设备 。82 6 严酷等级 9
4、2 7 预处理 。92 8 初始检测 92 9 条件试验 93 0 中间检测 。1 13 1 恢复 。1 13 2 最后检测 ,1 13 3 相关规范应给出的信息 ,.1 1附录A(标准的附录)环境温度校准计算图 。.1 3附录B(标准的附录)试验 A d方法A:有强迫空气循环试验温度状态的图示 1 4附录 C(标准的附录)试验 A d方法B:有强迫空气循环试验温度状态的图示 .1 4附录 D(提示的附录)试验A d(2 9.1.2)中方法 A简要流程图 。1 6附录 E(提示的附录)试验A d(2 9.1.2)中方法B简要流程图 一1 7G B/T 2 4 2 3.1-2 0 0 1前言 本
5、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 I E C 6 0 0 6 8-2-1:1 9 9 0(第五版)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A:低温 及其修改1:1 9 9 3,修改2:1 9 9 4,本标准与 I E C 6 0 0 6 8-2-1:1 9 9 0(第五版)的差异:为与 G B/T 2 4 2 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系列标准的名称协调一致,本标准名称为: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本标准与 G B/T 2 4 2 3.1-1 9 8 9 主要有下列差异: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编写格式及表达方法与I E C 6 0 0 6 8-2-1:1 9 9。相一致。而G B/T 2
6、 4 2 3.1-1 9 8 9 虽然等效采用I E C 6 0 0 6 8-2-1:1 9 7 4(第四版),但编写格式与表达方法与I E C 6 0 0 6 8-2-1:1 9 7 4 相差很多,如将试验A s、试验 A b及试验Ad三种试验相同的内容归纳编辑成章;将其附录B、附录C改为标准正文图 1、图 2;删去了“试验 A a,A b,Ad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示意图。”根据 G B/T 1.1 标准编写模板,在引言中加人引用标准一条。本标准增加了 附录D和附录E(根据I E C 6 0 0 6 8-2-1:1 9 9 0 的 修改2:1 9 9 4),删去了G B/T 2 4 2 3.1-
7、1 9 8 9 中6.2 第 3 段(本标准为4.2,1 5.2 和 2 6.2)最后一句:“但在任何情况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3 0 m i n ,根据 G B/T 2 4 2 2-1 9 9 5,本标准将r e l e v a n t s p e c if i c a t io n译成“相关规范”,而G B/T 2 4 2 3.1-1 9 8 9 是译成“有关标准”。本标准是GB/T 2 4 2 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系列标准之一 在本标准涉及到的与 I E C出版物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有:G B/T 2 4 2 1-1 9 9 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1 部分:总则(i d t I
8、E C 6 0 0 6 8-1:1 9 8 8)G B/T 2 4 2 2-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e q v I E C 6 0 0 6 8-5-2:1 9 9 0)G B/T 2 4 2 4.1-1 9 8 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高低温试验导则(e q v I E C 6 0 0 6 8-3-1:1 9 7 4)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C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实施之日 起,同时 代替G B/T 2 4 2 3.1-1 9 8 9,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口。本标准起
9、草单位: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世杰、陈洁、张永彬。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 9 8 1年,第 1 次修订于 1 9 8 9 年2 月。本标准委托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G B/T 2 4 2 31-2 0 0 1I E C前言 1)I E C关于技术事项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该问题有特殊兴趣的所有国家委员会派代表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 的,它尽可能地 表达国际上对 所讨论 问题 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委员会所接受。3)为了促进国际间的统一性,I E C希望所有国家委员会,在其国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10、采用 I E C推荐的标准的正文形式为 国家 标准形式。在国家标准与 I EC标准 之间存在任何不一致时,要尽可能在 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本标准 由 I EC TC5 0环境试验技术委员会 5 0 B气候分技术委员会制定。I EC 6 0 0 6 8-2-1(第 五版)是以 I EC 6 0 0 6 8-2-1 09 7 4)第 四版(包 括第 四版校正版 I E C 6 0 0 6 8-2-1 A:1 9 7 6和第四版修订:1 9 8 3)和下列文件为基础:表 1 LH N oi阵环局 法而票 雍 窖而不 q a一m#R o6 0 0 6 8-2-1(第四版)第一次修订本 6 0 0 6
11、8-2-1 A5 0 B(C O)1 5 85 0 B(C O)2 3 95 0 B(C O)1 8 25 0 B(C O)1 6 35 0 B(C O)2 5 05 0 B(C O)1 8 75 0 B(C O)1 6 75 0 B(CO)1 7 2有关同意本标准的全部投票资料,可在上表投票报告中找到。本标准引用了以下 I E C出版物:出版号I E C 6 0 0 6 8-1:1 9 8 8 环境试验 第一部分:总 则 I E C 6 0 0 6 8-3-1:1 9 7 4 环境试验第三部分:背景信息第一章:低温和干热试验G B/T 2 4 2 31-2 0 0 1试验 A:低温试验的历史
12、概况第一次出版(1 9 5 4)只包含试验 A:低温试验,仅涉及温度的突变,标准试验时间6h第二次出版(1 9 6 0)与试验 A同,但标准试验时间改为 2 h,第三次出版(1 9 6 6)介绍试验Aa:与前版试验A同。试验Ab:温度渐变的新方法。第四次出 版(1 9 7 4)介绍:试验Aa:与前版试验Aa 同。试验Ab:与前版试验 A b同。试验 Ad:散热样 品温度渐变 的新方法。试验A:低温与试验B:干热下标字母之间的关系试验A:低温与试验B:干热下标字母之间的关系,见下表:一去二启尸土1试验A 低温试验试验B:干热试验!乍 1 P 月样品类型温 度 变 化试验开始时的样品温度样 品类
13、型温度变化试验开始时的样品温度abCd非散热非 散 热非 散 热突 变渐 变渐 变稳 定 圣稳 定 于稳 定 务非 散 热非散热散 热 散热突 变渐 变突 变渐 变稳 定 并稳 定 资稳 定 妥稳 定 书 *:在试验持续时间开始之前,试验样品要达到温度稳定。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不是这样,这需要在相关规范中提供附加信息,见引言的第 1 节和I E C 6 0 0 6 8-3-1(所涉及的这些情况的修改正在考虑中)。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 B/T 2 4 2 3.1-2 0 0 1id tI E C 6 0 0 6 8
14、-2-1:1 9 9 0代替 G B/T 2 4 2 3.1-1 9 8 9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t e s t i n g f o r e l e c t r i c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p r o d u c t s-P a r t 2 1 Te s t me t h o d s-T e s t s A:C o l d引言概述 本标准所涉及的低温试验适用于非散热和散热两类试验样品。对于非散热试验样品,试验 A。和A b不违背早期发行的标准。本标准仅限于用来考核或确定电工、电子产品(包括元件、设备及其他产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贮存和
15、(或)使用的适应性d 这一低温试验不能用来评价试验样品对温度变化的耐抗性和在温度变化期间的工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用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低温试验方法分为以下三类:非散热试验样品低温试验:试验A a:温度突变 试验Ab:温度渐变 散热试验样品低温试验:试验A d:温度渐变 本试验方法通常用于条件试验期间能达到温度稳定的试验样品。试验持续时间是从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时开始计算的。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条件试验期间试验样品达不到温度稳定,则试验持续时间从试验箱(室)达到规定试验温度时开始计算。相关规范应规定:a)试验箱(室)内温度变化速率;b)试验样品放人试验箱(室)的时间;C)试验样品在试
16、验条件下暴露试验开始的时间;d)试验样品通电或加负载的时间。在这些条件下,相关规范的制定者可根据 G B/T 2 4 2 4.1-1 9 8 9 导则选定以上4个参数(以上条件下的修订正在考虑之中)。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 B/T 2 4 2 1-1 9 9 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1 部分:总则(i d t I E C 6 0 0 6 8-1:1 9 8 8)G B/T 2 4 2 2-1 9 9 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e q
17、 v I E C 6 0 0 6 8-5-2:1 9 9 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 0 0 1 一 0 7-1 2批准2 0 0 1 一 1 2-0 1 实施GB/T 2 4 2 3.1-2 0 0 1 G B/T 2 4 2 4.1-1 9 8 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高温低温试验导则 (e q v I EC 6 0 0 6 8-3-1:1 9 7 4)3 非散热试验样品与散热试验样品试验方法应用对比 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在自由 空气条件(即没 有强迫空气循环)下测量时,试验样品表面上 最热点温度高于周围大气温度5 K以 上的,认为是散热的(见G B/T 2
18、4 2 1-1 9 9 9 中的4.3).对于贮存试验及试验期间没特别说明加负载的试验样品,试验采用低温试验方法 A b,4 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突变试验和温度渐变试验应用对比 温度突变试验 A a:先将试验箱(室)温度调节到规定试验温度,然后放人具有室温的试验样品,这是一种简便的节约时间的方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已知温度突变对试验样品不产生损伤时的情况。温度渐变试验 A b:先将具有室温的试验样品放人亦为室温的试验箱(室)内,然后将试验箱(室)温度逐渐冷却到规定试验温度。这种试验方法不会因温度变化对试验样品产生损伤作用。若由于试验样品尺寸太大,或由于复杂的功能试验接线,在突变试验时不能做到将其
19、放人低温箱而不产生结霜情况时,也应采用试验Ab,散热试验样品有或无强迫空气循环的试验 散热试验样品较好的试验方法是在无强迫空气循环下进行的,若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当散热试验样品在有强迫空气循环时可采用试验 A d这一方法。有强迫空气循环的试验有两种方法:方法A和方法 B。方法 A是用于试验箱(室)足够大而不需用强迫空气循环也能满足试验需求,但在试验箱(室)内不用强迫空气循环就不能保持规定的低温环境。方法 B用于试验箱(室)太小,不用强迫空气循环就不能符合试验要求。6图解 为了便于试验方法选择,各种方法分类框图如图 1 所示。为了方便本标准使用者,本标准给出了对于每一试验方法无交叉引用关系的完整内
20、容。有些条款是相同的,特别是试验方法 A a和Ab,图2的框图表明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图 1 低温试验方法分类的方框图各种试验方法图解程序GB/T 2 4 2 3.1-2 0 0 1Aa试脸试脸Ab Ad引言一般说明试脸设 备严 酷等 级一预 处 理初始 植翻一条件 试毅 一中 间检 测一恢 健最 后检 洲一相 关规 范 应给 出 的信 息a+b+dababd ab .a+b+d .a+b+da+b+daba+b十dab+da+b+dda+b图 2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框图试验 A a,A b和A d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图示GB/T 2 4 2 3.1-2 0 0 1第一篇试验 A a:非
21、散热试验样品温度突变的低温试验目的 提供一种标准的试验程序,用以确定经受温度突变不致产生损伤作用的非散热电工、电子产品(包括元件、设备及其他产品)低温下贮存和使用的适应性。试验样品应在低温下放置足够长时间达到温度稳定。试验持续时间通常从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时开始计算,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时,则参见引言第 1 章。2 一般说 明 本试验是将具有室温的试验样品放人温度为相关规范规定的符合严酷等级的试验箱(室)内。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在该条件下暴露规定的持续时间。试验样品通常处于不工作状态下。本试验通常采用强迫空气循环。试验设 备试验箱(室)工作空间内,应能提供 4.1 所规定的温度条件,可以用强迫空气
22、循环来保持温度均匀。为了限制辐射影响,箱(室)内壁各部分温度与规定试验温度之差不应超过 8%(按开尔文温度计33.1脚算),且试验样品不应受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加热与冷却元件的直接辐射。严酷等级 试验的严酷等级主要由试验温度和试验持续时间决定,相关规范应优先从 4.1和4.2所给数值中选取。4 门温度 一 6 5 士 3C 一 5 5 士 3C 一 4 0 士 3 一 2 5 士 3 C 一 1 0 士 3C +5 士3C 一 5 士 3 4.2 持续时间 2 h,1 6 h,7 2 h,9 6 h 当本标准作为与耐久性或可靠性相联系的有关试验时,则其试验所需的持续时间由相关规范规定。若试验
23、的目的仅仅是检查试验样品在低温时能否正常工作,则试验的时间只限于使样品温度达到稳定。预处理按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初始检测按相 关规 范规定对试 验样 品进行外 观检查 及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检测。G B/T 2 4 2 31-2 0 0 17条件试验了.飞 将处于室温下的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或其他规定的位置放人试验箱(室)内。此时,该试验箱(室)的温度也为室温。当实际上试验样品是和某种特定的安装架一起使用时,试验时就应使用这些装置一起进行试验。试验箱温度测量按G B/T 2 4 2 1-1 9 9 9中4.4的规定进行。7.2 将试验箱(室)的温度调控到符合
24、严酷等级的温度值,并有足够时间使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温度稳定的定义参见G B/T 2 4 2 2-1 9 9 5的4.8),7.3 对于功能性试验,必须按相关规范规定对试验样品给予通电或加电气负载,并检查确定其能否达到规定功能。若相关规范有所要求,试验样品应按其规定的工作循环和负载条件(若可行时)处于运行状态,或者不予通电。注:此时试验样品处于运行或在负载条件下,只要表面温度不超过周围大气温度 5 K,均认为是非散热的7.4 试验样品在低温条件下暴露的持续时间,应由相关规范规定。持续时间从温度达到稳定时算起。注:对于一些小试验样品,没有必要通过测f来检查其是否达到温度稳定,见GB/T 2 4 2
25、 1-1 9 9 9 的4.8注2 j7.5 若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中间检测,按本标准第一篇中第 8 章的要求进行。了.6 在条件试验结束时,应使试验样品恢复原状,对通电运行或加电气负载的试验样品,应在恢复程序前停止通电或卸去负载。8中间检测 相关规范可规定在条件试验期间或结束时(试验样品仍在试验箱(室)内功日 负载和(或)测量,若需要时应规定测量的项目和时间。测量时,试验样品不应从试验箱(室)中取出。注 在条件试验期间,不允许把试验样品从试验箱(室)内取出进行恢复前的测量后又重新放人试验箱(室)内。如果 在持续时间结束前需要了解试验样品在特定时间的性能,则对每个特定的时间应另外增加一批试验样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行业标准GB 2423.1-2001 电力行业 标准 GB 2423.1 200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