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第8章+液晶显.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光电技术第8章+液晶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技术第8章+液晶显.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液晶显示阴极射线管(CRT)平板显示(FlatPanelDisplay,FPD)显示技术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PDP)电致发光显示(ELD)其他显示投影显示真空荧光显示电致变色显示 4.1 液液 晶晶液晶(LiquidCrystal)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低压微功耗;液晶特点平板型结构;被动显示型(无眩光,不刺激人眼,不会引起眼睛疲劳);显示信息量大(因为像素可以做得很小);易于彩色化(在色谱上可以非常准确的复现);无电磁辐射(对人体安全,利于信息保密);长寿命(
2、这种器件几乎没有什么劣化问题,因此寿命极长,但是液晶背光寿命有限,不过背光部分可以更换)液态晶体的首次发现,距今已经度过一百多个年头了。1888年,奥地利的植物学家FriedrichReinitzer所发现,其在观察从植物中分离精制出的安息香酸胆固醇(cholesterylbenzoate)的融解行为时发现,此化合物加热至145.5时,固体会熔化,呈现一种介于固相和液相间的半熔融流动白浊状液体。这种状况会一直维持温度升高到178.5,才形成清澈的等方性液态(isotropicliquid)。1889年,研究相转移及热力学平衡的德国物理学家O.Lehmann,对此化合物作更详细的分析。他在偏光显
3、微镜下发现,此黏稠之半流动性白浊液体化合物,具有异方性结晶所特有的双折射率(birefringence)之光学性质,即光学异相性(opticalanisotropic)。故将这种似晶体的液体命名为液晶。此后,科学家将此一新发现的性质,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液晶(liquidcrystal)。它在某一特定温度的范围内,会具有同时液体及固体的特性。一般以水而言,固体中的晶格因为加热,开始吸热而破坏晶格,当温度超过熔点时便会溶解变成液体。而热致型液晶则不一样,当其固态受热后,并不会直接变成液态,会先溶解形成液晶态。当持续加热时,才会再溶解成液态。这就是所谓二次溶解的现象。而液晶态顾名思义,它会有固态的晶
4、格,液态的流动性。当液态晶体刚发现时,因为种类很多,所以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对液晶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热致型液晶分布的温度范围向列液晶(NematicLC)层状液晶(NematicLC)4.2液晶分类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LC)碟状液晶(DiscticLC)溶致液晶溶致液晶(LypotropicLC),要溶解在水中或有机溶剂中才显示出液晶状态.从液晶产生的条件热致液晶热致液晶(ThermotropicLC),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出液晶状态。其结构是由液晶棒状分子聚集一起,形成一层一层的结构。其每一层的分子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且此长轴的方向对于每一层平面是垂直或有一倾斜角。由于其结构
5、非常近似于晶体,所以又称做近晶相。在层状型液晶层与层间的键结会因为温度而断裂,所以层与层间较易滑动。但是每一层内的分子键结较强,所以不易被打断。因此就单层来看,其排列不仅有序且黏性较大。层状液晶(SmecticLiquidCrystals)层状液晶(SmecticLiquidCrystals)向列相(NematicLiquidCrystals)液晶分子只有一维有序,分子长轴相互平行,但不排列成层,它能上下、左右、前后滑动,只在分子长轴方向上保持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分子间短程相互作用微弱,向列相液晶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对外界电、磁、温度、应力都比较敏感。它们大部份是由胆固醇的衍生物所生成的
6、.但有些没有胆固醇结构的液晶也会具有此液晶相。这种液晶如果把它的一层一层分开来看,会很像线状液晶。但是在Z轴方向来看,会发现它的指向矢会随着一层一层的不同而像螺旋状一样分布,而当其指向矢旋转360度所需的分子层厚度就称为螺距(pitch)。正因为它每一层跟线状液晶很像,所以也叫Chiralnematicphase。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LC)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1970年才发现的的碟型碟型(discotic)液晶液晶,是具有高对称性原状分子重叠组成的向列型或柱行系统。碟状液晶(DiscticLC)4.3液晶的光学特性介电系数(dielectricpermittivi
7、ty)可以将介电系数分开成两个方向的分量,分别是/(与指向矢平行的分量)与(与指向矢垂直的分量)。当/便称之为介电系数异方性为正型的液晶,可以用在平行配位.而/0.所以双折射率n0,我们把它称做是光学正型的液晶,而层状液晶与线状液晶几乎都是属于光学正型的液晶.倘使光的行进方向平行于长轴时的速度较快的话,代表平行长轴方向的折射率小于垂直方向的折射率,所以双折射率n),所以从图中便可以看到,液晶分子的排列都变成站立着的.此时通过上层偏光板的单方向的极化光波,经过液晶分子时便不会改变极化方向,因此就无法通过下层偏光板.NW(Normallywhite),是指当对液晶面板不施加电压时,所看到的面板是透
8、光的画面,也就是亮的画面,所以才叫做normallywhite.而反过来,当对液晶面板不施加电压时,如果面板无法透光,看起来是黑色的话,就称之为NB(Normallyblack).为什么会有NW与NB这两种不同的偏光板配置呢?主要是为了不同的应用环境.一般应用于桌上型计算机或是笔记型计算机,大多为NW的配置.那是因为,如果你注意到一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环境,你会发现整个屏幕大多是亮点,也就是说计算机软件多为白底黑字的应用.既然亮着的点占大多数,使用NW当然比较方便.也因为NW的亮点不需要加电压,平均起来也会比较省电.反过来说NB的应用环境就大多是属于显示屏为黑底的应用了.STN(SuperTwi
9、stedNematic)型型LCDSTNLCD与TN型LCD在结构上是很相似的,其主要的差别在于TN型的LCD,其液晶分子的排列,由上到下旋转的角度总共为90度.而STN型LCD的液晶分子排列,其旋转的角度会大于180度,一般为270度.(请见图12)正因为其旋转的角度不一样,其特性也就跟着不一样.从图13中TN型与STN型LCD的电压对穿透率曲线可以知道,当电压比较低时,光线的穿透率很高.电压很高时,光线的穿透率很低.所以它们是属于NormalWhite的偏光板配置.而电压在中间位置的时候,TN型LCD的变化曲线比较平缓,而STN型LCD的变化曲线则较为陡峭.因此在TN型的LCD中,当穿透率
10、由90%变化到10%时,相对应的电压差就比STN型的LCD来的较大.前面曾提到,在液晶显示器中,是利用电压来控制灰阶的变化.而在此TN与STN的不同特性,便造成TN型的LCD,先天上它的灰阶变化就比STN型的LCD来的多.所以一般TN型的LCD多为68bits的变化,也就是64256个灰阶的变化.而STN型的LCD最多为4bits的变化也就只有16阶的灰阶变化.除此之外STN与TN型的LCD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反应时间(responsetime)一般STN型的LCD其反应时间多在100ms以上而TN型的LCD其反应时间多为3050ms当所显示的影像变动快速时对STN型的LCD而言就容易会有
11、残影的现象发生4.6TFT型液晶显示器型液晶显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TFTLCD叫做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需要电压控制来产生灰阶。而利用薄膜晶体管来产生电压,以控制液晶转向的显示器,就叫做TFTLCD.在上下两层玻璃间,夹着液晶,便会形成平行板电容器,称之为CLC(Capacitorofliquidcrystal).它的大小约为0.1pF,但是实际应用上,这个电容并无法将电压保持到下一次再更新画面数据的时候.也就是说当TFT对这个电容充好电时,它并无法将电压保持住,直到下一次TFT再对此点充电的时候.(以一般60Hz的画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电 技术 液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