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九章学习教案.pptx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九章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九章学习教案.pptx(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水工水工(shu n)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九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九章第一页,共117页。水电站厂房上部结构是由屋面板、纵梁、屋面大梁(dling)及柱组成的空间结构。v采用手算时,空间结构简化(jinhu)为平面结构计算。v电站厂房上部结构简化(jinhu)为由板与梁组成的肋形结构和由屋面大梁与柱组成的刚架结构分别进行计算。v (平、立、剖面)第2页/共117页第二页,共117页。第3页/共117页第三页,共117页。v梁布置(bzh)不同,板上荷载传给支承梁的途径不同,板的受力情况不同。v板上荷载由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板条传给支承梁,荷载p分为p1及p2,p1由l1方向的板条承担,p2由l
2、2方向的板条承担:v p1+p2=p第4页/共117页第四页,共117页。v略去(l q)相邻板带间扭矩影响,两个板带在跨中的挠度为:v位移协调:f1=f2第5页/共117页第五页,共117页。v忽略(hl)两个板带内钢筋位置高低和数量不同的影响,取I1I2vl2l12时,p2仅为p的百分之几,可不考虑。vl2l12时,应考虑板在两个方向均传递荷载。第6页/共117页第六页,共117页。第7页/共117页第七页,共117页。根据梁格布置不同,整体式肋形结构分为:(一)单向板肋形结构l2l13时,p绝大部分沿l1传到次梁,板当作支承在次梁上的梁计算,称为单向板。计算及构造简单,施工(sh gng
3、)方便。(二)双向板肋形结构l2l12时,p沿两个方向传到四边的支承梁,须进行两个方向的内力计算,称为双向板。经济美观,计算、构造施工(sh gng)较复杂。2和3之间宜按双向板设计,若按单向板设计,长跨方向应配足够的构造钢筋。肋形结构设计步骤:梁格布置,计算简图,内力计算,截面设计,配筋图。第8页/共117页第八页,共117页。第一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结构布置(bzh)和计算简图 一、梁格布置(bzh)梁格布置(bzh)首先要满足使用要求。第9页/共117页第九页,共117页。第九章 钢筋(gngjn)砼肋形结构及刚架结构 9.2 单向板肋形结构(jigu)的结构(jigu)布置和计算简图
4、第10页/共117页第十页,共117页。梁格布置首先要满足(mnz)使用要求。第11页/共117页第十一页,共117页。v梁格布置应求得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v梁布得稀,省模板和省工,但板的跨度加大,板厚增加,多用砼,自重增大。v梁布得密,板跨减少,板厚减薄,自重减轻,但费模板和费工。v板面积大,板较薄时,材料省,造价低。v避免集中荷载直接作用在板上。v板和梁宜尽量(jnling)布置成等跨度,材料省,造价经济,计算和构造简便。v一般建筑板的跨度为1.72.5m,板厚为60120mm。v水电站厂房发电机层的楼板,板厚常用120200mm。v装配间楼板需要搁置大型设备,板厚有250mm以上。第12
5、页/共117页第十二页,共117页。v主梁跨度58m,次梁跨度46m。v建筑物平面尺寸大,避免温度变化及砼干缩裂缝,应设置永久的伸缩缝。v伸缩缝需将梁、柱分开,基础可不分开。伸缩缝间距根据气候条件、结构型式和地基特性等情况确定。v结构的建筑高度不同,或上部结构各部分传到地基上的压力相差(xin ch)大,及地基情况变化显著时,应设置沉陷缝,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陷。v沉陷缝从基础直至屋顶全部分开,沉陷缝可同时起伸缩缝的作用。第13页/共117页第十三页,共117页。二、计算简图设计时把肋形结构(jigu)分解为板、次梁和主梁分别计算。计算简图应表示出板或梁的跨数,支座性质,荷载形式、大小(dxio)
6、及作用位置,各跨的计算跨度等。第14页/共117页第十四页,共117页。(一)支座的简化周边搁置在砖墙上,简化为铰支。板的中间支承为次梁,次梁的中间支承为主梁,可简化为铰支,不考虑(kol)支承的刚性约束,引起的误差采用折算荷载予以调整。板是以边墙和次梁为铰支的多跨连续板。次梁是以边墙和主梁为铰支的多跨连续梁。主梁的中间支承是柱,主梁与柱的线刚度之比大于5,主梁是以边墙和柱为铰支的连续梁。小于5,柱和主梁成为刚架计算。第15页/共117页第十五页,共117页。(二)荷载计算(1)永久荷载构件自重、面层重及固定设备重等,设计值用符号g(均布)和G(集中)表示。(2)可变荷载人群荷载和可移动的设备
7、等,设计值用符号q(均布)和Q(集中)表示。考虑最不利布置方式。板和梁上荷载分配范围如下图。板取单位宽度板条计算,沿板跨方向(fngxing)受均载g或q;次梁承受板传来的均载gl1或qll及次梁自重;主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载Ggl1l2或Qql1l2及主梁自重,主梁自重比次梁传来的荷载小得多,可折算成集载G、Q一并计算。第16页/共117页第十六页,共117页。连续板、梁的折算荷载板和次梁中间支座假定为铰支,没考虑受到的约束。板弯曲变形,带动次梁扭转,将阻止板自由(zyu)变形,降低板的弯矩,板的弯矩值算大了。采用调整荷载即加大恒载减小活载考虑受到的约束作用。g、q折算恒载及活载;g、q实际
8、恒载及活载。主梁可不(k b)作调整。板次梁第17页/共117页第十七页,共117页。(三)计算跨度板或梁计算时作为铰支。弹性(tnxng)方法弯矩计算的计算跨度l0,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lc;支座宽度b较大时:板 b0.1lc,l01.1ln;梁b0.05lc,l0。1.05 ln ln净跨度。(a)与支座整体(zhngt)连接(b)搁置在墩墙上第18页/共117页第十八页,共117页。(三)计算跨度(kud)板或梁计算时作为铰支。塑形方法弯矩计算的计算跨度(kud)l0:板 l0ln两端与梁整体连接 l0ln+h两端搁墙敦上 l0ln+h/2一端搁一端整体梁见P240 ln净跨度(kud)
9、。剪力计算跨度(kud)l0ln。(a)与支座(zh zu)整体连接(b)搁置在墩墙上第19页/共117页第十九页,共117页。第二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按弹性理论(lln)的计算 内力计算有按弹性理论和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两种。水工建筑中一般按弹性理论计算,就是看作均质弹性构件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进行(jnxng)内力计算。一、利用图表计算连续板、梁的内力等跨度、等刚度连续板、梁承受均载的弯矩和剪力:1、2和1、2分别为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l0、ln分别为板、梁的计算(j sun)跨度和净跨度。第20页/共117页第二十页,共117页。两端(lin dun)带悬臂的板或梁内力用叠加方法确定。短悬臂
10、上有荷载(hzi)时,连续板、梁的弯矩和剪力:、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MA由悬臂上的荷载(hzi)产生的端支座负弯矩。第21页/共117页第二十一页,共117页。固定或移动集中荷载(hzi)下的等跨连续梁弯矩和剪力:、弯矩系数(xsh)和剪力系数(xsh);G、Q固定和移动的集中力。v如连续板或梁的跨度不等,但相差不超过10,可用等跨度表计算。求支座弯矩,取相邻(xin ln)两个计算跨度的均值;求跨中弯矩,用该跨计算跨度。v如板或梁各跨的截面尺寸不同,但相邻(xin ln)跨截面惯性矩的比值不大于1.5时,可作为等刚度计算。第22页/共117页第二十二页,共117页。v实际跨数多于五跨,按五跨
11、计算。v中间支座(D、E)内力(nil)取与C支座相同;v中间各跨(4、5跨)跨中内力(nil),取与第3跨相同。v配筋构造按图(c)。第23页/共117页第二十三页,共117页。二、连续梁的内力(nil)包络图第24页/共117页第二十四页,共117页。v多跨连续(linx)梁的最不利活载布置方式:v求跨中最大正弯矩,该跨布活载,再隔跨布活载;v求跨中最小弯矩,该跨不布活载,邻跨布,隔跨布;v求支座最大负弯矩,该支座左右两跨布活载,隔跨布活载;v求支座最大剪力,布置方式同求支座最大负弯矩。第25页/共117页第二十五页,共117页。v内力包络图v活荷载作用位置不同,弯矩图和剪力图(lt)也不
12、同。v将每一种最不利位置的活载与恒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弯矩(或剪力),用同一比例画在同一基线上,取其外包线即为弯矩(或剪力)包络图。v内力包络图代表连续梁各截面的最大(最小)内力。v不论活载如何布,各截面的内力值不会超出内力包络图。v弯矩包络图用来计算和配置梁的纵向钢筋;v剪力包络图用来计算和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第26页/共117页第二十六页,共117页。v内力包络(bo lu)图的绘制第27页/共117页第二十七页,共117页。第28页/共117页第二十八页,共117页。v内力包络(bo lu)图的绘制 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可利用附录九的表格直接绘制(huzh)弯矩包络图。第29页/共1
13、17页第二十九页,共117页。V0支座边缘处的剪力,近似按单跨简支梁计算(j sun);b支承宽度。板或梁直接(zhji)搁置在墩墙上时,如何处理?连续板或梁与支座整体(zhngt)浇筑,危险截面在支座边缘处。支座边缘的弯矩M:第30页/共117页第三十页,共117页。第三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考虑塑性内力(nil)重分布的计算 一、基本原理弹性计算(j sun)认为结构任一截面内力达到承载能力时,整个结构破坏,对于静定结构或脆性材料的结构是正确的。具有塑性性能的超静定结构,某一截面达到承载能力并不能使结构破坏。结构还有强度储备。第31页/共117页第三十一页,共117页。v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承载
14、能力计算中,考虑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塑性性质,采用塑性计算理论。v连续(linx)梁、板结构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截面承载力计算采用塑性理论,二者不统一。v结构中某截面发生塑性变形后,刚度降低,按弹性方法计算得出内力不能正确反映结构实际内力分布。v考虑材料塑性性质分析结构内力更加合理、更符合梁板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v考虑材料塑性性质可充分发挥结构的承载力,带来一定的经济效果。第32页/共117页第三十二页,共117页。v某一截面达到Mu,截面屈服,梁绕截面转动,出现塑性铰。v理想铰能自由转动但不能传递(chund)弯矩;v塑性铰能承担弯矩Mu,只在Mu下转动,不能反向转动;不能无限制转动,压区砼被压
15、碎时,转动幅度达到限值。v静定结构形成一个塑性铰,变成破坏机构。v超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减少次超静定次数,荷载可继续增加,直到塑性铰陆续出现变成破坏机构。第33页/共117页第三十三页,共117页。p1 没使梁破坏,仅使支座形成塑性铰,承担弯矩Mu=36kNm,继续加载到p24kNm,跨中弯矩Mc36kNm,达到Mu形成塑性铰,形成破坏机构。极限荷载(hzi)p1+p216kNm,不是弹性方法计算的12kNm。承受均载单跨固端梁,l6m,各截面尺寸及上下配筋量相同,正负极限(jxin)弯矩Mu36kNm。按弹性方法计算,p112kNm,支座弯矩MAMB=-36kNm,跨中弯矩Mc=18 kN
16、m。第34页/共117页第三十四页,共117页。v从形成(xngchng)塑性铰到成为破坏机构,梁尚有承受4kNm均载的潜力。考虑塑性变形的内力计算能利用材料的潜力。v形成(xngchng)塑性铰前,MA与Mc之比为2:1,形成(xngchng)塑性铰后,比值逐渐改变,最后成为1:1(Mu)。材料塑性变形引起内力重分布,故称为“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v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的弯矩与截面配筋比无关;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梁的弯矩不是定值,随截面的配筋比而变化。第35页/共117页第三十五页,共117页。(2)塑性铰出现后,支座与跨中弯矩的比例改变(gibin),但遵守力的平衡条
17、件:跨中弯矩加两支座弯矩的均值等于简支梁跨中弯矩M0,均载作用的梁:(1)超静定结构破坏过程:一个或几个截面上形成塑性铰,荷载增加,塑性铰继续出现,直到形成破坏机构。破坏标志不是(b shi)一个截面屈服而是破坏机构形成。(3)塑性(sxng)内力重分布可由设计者通过控制截面的极限弯矩Mu(即调整配筋数量)来掌握。第36页/共117页第三十六页,共117页。v支座极限弯矩指定得低,塑性铰产生早,为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跨中极限弯矩就须调整得高;v支座极限弯矩指定得高,跨中弯矩就可调整得低。v控制截面的弯矩可相互调整的计算方法称为(chn wi)“弯矩调幅法”。第37页/共117页第三十七页,共11
18、7页。v弯矩调整不是随意的。v如指定的支座弯矩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小得太多,则塑性铰出现太早,内力重分布的过程太长,塑性铰转动幅度过大,裂缝开展过宽。v弯矩调整幅度用弯矩调幅系数=1-MaMe表示,vMa、Me 分别为调幅后的弯矩和按弹性方法计算的弯矩。v(1)保证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须限制配筋率,要求调幅截面的0.35。宜采用塑性好的I、级和III级钢。v(2)不宜超过(chogu)0.25,即调整后的弯矩不宜小于按弹性方法计算的75。v(3)每一跨内,调整后的两支座弯矩的均值加跨中弯矩,不小于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M0。第38页/共117页第三十八页,共117页。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方法
19、设计的结构,钢筋应力高,裂缝宽度及变形大。下列结构不宜采用:(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2)在使用阶段不允许有裂缝产生或对裂缝开展及变形有严格要求的结构;(3)处于(chy)侵蚀环境中的结构;(4)要求有较高承载力储备的结构。第39页/共117页第三十九页,共117页。1、均布荷载作用(zuyng)下,等跨连续板弯矩2、均布荷载作用(zuyng)下,等跨连续梁弯矩3、集中荷载(hzi)作用下(大小相等,间距相同)第40页/共117页第四十页,共117页。第四节 单向板肋形结构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一、连续板、梁的截面设计根据(gnj)各跨中和支座最大弯矩计算钢筋用量,其它截面通过抵抗弯矩图校
20、核。承受均载的等跨连续板,相邻各跨跨度相差不超过20%,可不画抵抗弯矩图,按构造布置钢筋。连续板剪力由砼承受,不设腹筋。整体式肋形结构次梁和主梁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第41页/共117页第四十一页,共117页。v板、次梁及主梁的支座(zh zu)负弯矩钢筋互相穿过,v 主梁h0 单排时,h0 h-ah-60mm;v 双排时,h0 h-ah-80mm。第42页/共117页第四十二页,共117页。二、连续(linx)板、梁的构造要求(一)连续(linx)板 1弯起式v先配跨中钢筋(gngjn),跨中一半弯起伸过支座。如不够另加直筋。v钢筋(gngjn)间距相等或成倍数,可用不同直
21、径钢筋(gngjn)。v弯起角一般30,板厚120mm,可45。第43页/共117页第四十三页,共117页。2分离式跨中和支座钢筋分别配,全部采用直钢筋。跨中直筋可连续(linx)几跨不切断,也可每跨都断开。qg3,aln4;qg3,aln3。板较薄,受力筋端部可做直角弯钩,抵至板底。第44页/共117页第四十四页,共117页。肋型结构:板钢筋常用直径6,8,10,12等;之作上部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直径不小于8。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板较薄,受力筋端部可做直角弯钩,抵至板底。单向板肋型结构:分布钢筋截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和板截面面积的15%直径不宜小于6,间距不宜大于250mm集中(jz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工 钢筋混凝土 结构 第九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