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规程新增试验讲解PPT学习教案.pptx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规程新增试验讲解PPT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规程新增试验讲解PPT学习教案.ppt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规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规程(guchng)新增试新增试验讲解验讲解第一页,共49页。可燃且灰份质量很小,在试验过程中可忽略不计。将沥青混合料放入设定一定温度的燃烧炉内充分燃烧,可燃的沥青被烧掉,沥青烟气排放到燃烧炉外,只留下不可燃的无机矿物质,使油石分离。根据沥青混合料燃烧前后质量差可以计算出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燃烧后剩余的矿料用于级配分析。2.目的与适用范围2.1本方法适用于燃烧炉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也适用于对燃烧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分析。2.2 本方法适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以及从路面取样的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燃烧法检测沥青含量是利用设定
2、高于沥青燃点的温度将沥青灼烧掉,但对于燃点低于这一温度的沥青混合料中的其他有机物质也将一并被烧掉.本方法对于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掺加有纤维或橡胶粉(干法施工)等易燃烧的掺加剂时需慎用,是由于掺加剂本身的燃烧特性,导致在燃烧过程中质量会损失一部分,给修正沥青含量增加了复杂性和偏差。最终将影响沥青用量的测定结果。同时(tngsh),实际中存在经高温燃烧有崩解破碎现象的石料,在应用燃烧设备时对造成的石料应进行适用性试验。第1页/共49页第二页,共49页。n n3.仪具n n燃烧(rnsho)法的仪器设备主要由燃烧(rnsho)炉、燃烧(rnsho)炉内置电子天平和电脑控制系统组成。第2页/共49页第三页
3、,共49页。n n4.燃烧法的主要优点:n n(1)自动化程度高。只要将一定质量的沥青混合料放入燃烧炉内,开启控制系统后,从整个试验过程的监控到报告打印均可自动完成。n n(2)快捷。在炉温升至设定温度后,完成一次试验一般不超过1h,可以及时和有效地指导施工,不但适合各级质检机构做仲裁检验,同样也适合沥青拌和厂快速检验之用。n n(3)精密度高,试验结果离散性小。由于试验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试验环节少,人为因素少,因此试验结果精密度高,离散性小。n n(4)准确度高。由于试验的精密度高,且试验环节少,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是集料的烧失量,为已定系统误差,因此,对于同一材质集料的混合料,其烧失量在
4、相同温度条件下当可看作常数,作为修正系数使用。n n(5)方便后续检验。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检验一般都是结合油石比检验同时进行的。通过离心抽提法、回流抽提法和燃烧法等方法将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清除后,留下集料进行级配检验。在常用的方法中只有燃烧法完全不损失矿粉,集料配比保存完整,为准确检验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级配奠定了良好(lingho)的基础。第3页/共49页第四页,共49页。n n5.燃烧法的缺点和局限性:n n局限性:燃烧法检测沥青含量是利用设定高于沥青燃点的温度,将沥青灼烧掉,但对于燃点低于这一温度的沥青混合料中的其他有机物质也将一并被烧掉,例如掺入沥青混合料中的化学加筋物质、改性沥青中的
5、有机改性剂等。对于这类沥青混合料,应将混合料中的添加物质考虑在修正系数内一并修正。n n燃烧法的缺点主要有:设备较为昂贵,检验成本较高;耗电量大,需要(xyo)有相应的配电能力。第4页/共49页第五页,共49页。n n6.标定n n 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燃烧过程,一些集料也会被燃烧掉,因此需要将这这部分损失量从总沥青混合料损失量中去除,同时一些集料在高温下会破碎,从而导致(dozh)筛分燃烧前后的筛分结果差异。为了提高试验的精度,对于每一种沥青混合料都必须进行标定,以确定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和筛分级配的修正系数,当混合料的任何一档料的料源变化或者单档集料配比变化超过5%时均需要重新标定。n n 燃烧
6、法检测沥青含量是利用设定高于沥青燃点的温度,将沥青灼烧掉,但对于燃点低于这一温度的沥青混合料中的其他有机物质也将一并被烧掉,例如掺入沥青混合料中的化学加筋物质、改性沥青中的有机改性剂等。对于这类沥青混合料,应将混合料中的添加物质考虑在修正系数内一并修正。n n6.1按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取代表性各档料集料,将各档集料放入1055烘箱加热至恒重,冷却后按配合比配出5份集料混合料(含矿粉)。第5页/共49页第六页,共49页。6.2将其中2份集料混合料进行水洗筛分。取筛分结果平均值为燃烧前的各档筛孔通过百分率PBi,其级配需满足被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目标级配范围要求。6.3分别称量3份集料混合
7、料质量mB1,准确至0.1g。按照配合比设计时成型试件的相同条件拌制沥青混合料,如沥青的加热温度、集料加热温度和拌和温度等。在拌制2份标定试样前,先将1份沥青混合料进行洗锅,其沥青用量宜比目标沥青用量Pb多0.30.5,目的是使拌和锅的内侧先附着一些沥青和粉料,这样可以防止在拌制标定用的试样过程中拌和锅粘料导致试验误差。对试验室沥青拌和机的搅拌锅进行处理(chl),按设计的沥青含量Pb多0.30.5和级配配制混合料搅拌1锅倒掉。防止在拌制标定用的试样过程中拌和锅粘料导致试验误差。开始正式拌制2份标定试样,其沥青用量为目标沥青用量Pb。将集料混合料和沥青加热后,先将集料混合料全部放入拌和机,然后
8、称量沥青质量mB2,准确至0.1g,将沥青放入拌和锅开始拌和,拌和后的试样质量应满足要求。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直接放进试样篮中。第6页/共49页第七页,共49页。6.4预热(y r)燃烧炉。将燃烧温度设定538C5。设定修正系数为0。火焰燃烧温度不均衡主要反映在集料的烧失量,在工程中试验温度为538C5,而沥青的燃点大约为420,因此沥青可以充分燃烧,而且温度不均衡主要发生在沥青燃烧时引起的火焰阶段,对于不同的试验样品,由于样品的堆积厚度和沥青含量不同,产生不同的火焰温度,这一温度变化会引起集料烧失量的变化,但是这一温度变化时间是短暂的,最终沥青燃烧充分后达到稳定,因此此试验误差可以忽略。6.
9、5称量试验篮和托盘质量mB3,准确至0.1g。6.6试样篮放入托盘中,将加热的试样均匀地在试样篮中摊平,尽量避免试样太靠近试样篮边缘。称量试样、试验篮和托盘总质量mB4,准确至0.1g。计算初始试样总质量mB5(即mB4-mB3),并将mB5输入燃烧炉控制程序中。6.7将试样篮、托盘和试样放入燃烧炉,关闭燃烧室门,查看燃烧炉控制程序中显示的mB4质量是否准确,即试样、试验篮和托盘总质量mB4差值不得大于5g,否则需要检查试样盘是否与燃烧室侧壁接触等,调整试样盘的位置。第7页/共49页第八页,共49页。6.8锁定燃烧室的门,启动燃烧开始按钮,进行燃烧。燃烧至连续三分钟试样质量每分钟损失率小于0.
10、01%时,燃烧炉会自动发出警示声音或者指示灯亮起警报,并停止燃烧。燃烧炉控制程序自动计算(j sun)试样燃烧损失质量mB6,准确至0.1g。按下停止按钮,燃烧室的门会解锁,并打印试验结果,从燃烧室中取出试样盘。燃烧结束后,罩上保护罩适当冷却。将冷却后的残留物倒入大盘子中,用钢丝刷清理试样篮确保所有残留物都刷到盘子中待用。6.9 重复以上6.46.8步骤将第2份混合料燃烧,根据式(T07351)分别计算(j sun)2份试样的质量损失系数Cfi。(T07351)如果2个试样的质量损失系数差值不大于0.15%,则取平均值作为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Cf。如果2个试样的质量损失系数差值大于0.15%,则
11、重新准备2个试样按以上步骤进行燃烧试验,这样得到4个质量损失系Cfi,除去1个最大值和1个最小值,将剩下的2个修正系数取平均值作为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Cf。第8页/共49页第九页,共49页。6.10 如果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Cf小于0.5,则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标定成功,按照4.12步骤进行(jnxng)级配筛分修正。如果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Cf大于0.5,则设定4825燃烧温度按照6.16.9重新标定,得到482的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Cf。如果482与538得到的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差值在0.1以内,则仍以538的沥青用量作为最终的修正系数Cf。如果修正系数差值大于0.1,则以482的沥青用量作为最终修
12、正系数Cf。最新的AASHTO、ASTM均规定沥青用量修正系数Cf大于1.0,需要采用482进行(jnxng)重新标定,而根据美国各州以及以前的AASHTO、ASTM规定为0.5%。本方法确定为0.5%。对于某一特定材质的集料,一定温度条件下的烧失量在级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为一定值,这主要取决于集料中所含碳元素及其他能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的物质的多少,此修正系数需要在试验检测过程得出结果,以修正试验检测值。第9页/共49页第十页,共49页。6.11 确保试样在燃烧室得到完全燃烧,如果试样燃烧后仍然有发黑等物质说明没有完全燃烧干净。如果沥青(lqng)混合料试样的数量超过了设备的试验能力,或者一次
13、试样质量太多燃烧不够彻底时,可将试样分成两等分分别测定,再合并计算沥青(lqng)含量。不宜人为延长燃烧时间。6.12级配筛分。用最终沥青(lqng)用量修正系数Cf所对应的2份试样的残留物,进行水筛分,取筛分平均值为燃烧后沥青(lqng)混合料各筛孔的通过率PBi。燃烧前、后各筛孔通过率差值均符合表T0735-2的范围,则取各筛孔的通过百分率率修正系数CPi0,否则需要进行燃烧后混合料级配修正,CPiPBi-PBi。表表T07352 燃烧燃烧(rnsho)前后混合料级配差值允许值前后混合料级配差值允许值筛孔筛孔2.360.151.180.075允许差值530.5对于是否需要筛分级配的修正,A
14、STM没有(mi yu)规定,而早期的AASHTO也没有(mi yu)给出,最新版本方法则有规定,本方法完全与AASHTO T308-08一致。第10页/共49页第十一页,共49页。7.示例下面是一组为求取燃烧炉修正系数而完成的试验结果。(1)试验条件。同一试验仪器(RSY-5 型燃烧法沥青含量测试仪),同一组试验人员,同一试验环境条件下的一组(7 次)等精度(jn d)重复试验(见表1)。表1 试验结果试试样样编编号号1234567混合料质量/g1342.01348.51352.51352.51452.51358.61350.2沥青质量/g52.652.252.052.555.553.854
15、.0预定沥青用量/3.923.873.843.883.823.964.00实测沥青用量/4.234.204.104.184.124.244.29误差0.310.330.260.300.300.280.29第11页/共49页第十二页,共49页。(2)对上述试验结果(ji gu)修正对误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平均值X=0.30,标准差S=0.022,变异系数CV=7.5.由于标准差和偏差系数均处于理想状态,因此取其平均值X=0.30 作为本燃烧炉设定温度为482、石灰岩集料条件下的修正值。表2 修正结果(ji gu)试样编试样编号号1234567约定真值3.923.873.843.883.823.9
16、64.00实测值4.234.204.104.184.124.244.29修正系数0.3修正测定值3.933.903.803.883.823.943.99绝对误差0.010.020.04000.020.01由上表可知,修正后的绝对误差的绝对值最大为0.04,最小为0,极差为0.07,表明试验(shyn)达到了较高的精度。第12页/共49页第十三页,共49页。T 06272009 T 06272009 沥青弯曲蠕变沥青弯曲蠕变沥青弯曲蠕变沥青弯曲蠕变(r bin)(r bin)劲度试验劲度试验劲度试验劲度试验(弯曲梁流变仪法弯曲梁流变仪法弯曲梁流变仪法弯曲梁流变仪法)n n1、试验简介:n n弯曲
17、梁流变(li bin)试验是美国SHRP研究开发的一种用弯曲梁流变(li bin)仪(BBR)(如图1所示)准确评价低温下沥青劲度和蠕变速率的方法。该试验应用工程上梁的原理测量在蠕变荷载下小沥青梁试样的劲度。这种蠕变荷载用来模拟当温度下降时,逐渐施加到路面的应力。在BBR试验中,通过试验获得两个评价参数:n n(1)蠕变劲度,即沥青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n n(2)m值,即荷载作用时沥青劲度变化的速率。n n2、目的与适用范围n n2.1 本方法用弯曲梁流变(li bin)仪测定沥青的弯曲蠕变劲度或柔量和m值。测量的弯曲蠕变劲度范围为20MPa1000MPa。第13页/共49页第十四页,共49页
18、。2.2本方法适用于原样沥青、压力老化后的沥青和薄膜烘箱后(或旋转薄膜烘箱)的老化沥青。试验设备的操作温度范围为0-36。2.3根据(gnj)本标准方法进行试验时,若试件的形变大于4mm或小于0.08mm时,试验结果无效。第14页/共49页第十五页,共49页。n n3、方法概述n n沥青小梁在一个矩形铝模中成型,其尺寸为127mm12.7mm6.35mm,如图2所示。试验前将沥青小梁放入浴槽中恒温60min。温度浴液体由乙二醇、甲醇和水混合而成。液体在试验恒温槽和调温槽之间循环,温度控制在0.1范围内,液体循环不扰动(rodng)试件,以免影响试验结果,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第15页/共49页第
19、十六页,共49页。试验时应小心将沥青小梁放在两个支撑上,人工加305mN的预加荷载,以保证小梁与支撑紧密接触。通过计算机对试件施加100g(980mN)荷载,作用时间1秒钟,使试件定位。然后卸载至预载,并让其恢复(huf)20s。在20s结束时施加100g荷载,保持240s,记录沥青小梁的挠度,由计算机绘制出挠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并计算出蠕变劲度和m值。4、数据提交 在试验中,采用梁分析理论获得沥青的蠕变劲度。计算蠕变劲度的公式如下:式中:时间等于60s时的蠕变劲度;P 施加的恒载,980mN;L 梁支架间距,102mm;b 梁的宽度,12.5mm;h 梁的高度,6.25mm;时间等于60s时的
20、挠度第16页/共49页第十七页,共49页。虽然BBR用计算机进行这种计算,但也可以通过阅读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打印机绘出的随时间变形图上的变形数据,由人工计算确定(qudng)。采用上述的 公式和变形图,可以获得在时间为60s的蠕变劲度,如图4所示。蠕变劲度是在最低路面设计温度2h加载后的劲度。然而,SHRP研究者发现,提高10试验温度,在60s加载后可以获得相同的劲度。其优点在于,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得到试验结果。弯曲梁试验需要的第二个参数是m值,m值表示劲度 与时间的变化率,如图5所示。此值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得。然而要检验计算机的结果,人工也可以很容获得需要的数据。为得到m值,需要计算若干加载时间
21、时的劲度,这些值也随时间绘出。m值为双对数坐标图上蠕变劲度与加载时间关系曲线上某一时间所对应的斜率。计算机自动产生和报告弯曲梁试验的结果,包括随时间的、荷载的和变形的图形,在各个时间实际荷载和变形值、试验参数和操作者资料说明等。第17页/共49页第十八页,共49页。第18页/共49页第十九页,共49页。n n5、试验精密度及评价n n表1中给出了弯曲蠕变劲度和m值测量精密度的可接受性判断(pndun)标准。n n5.1重复性试验为两个结果的差(用平均值的百分数表示)不超过表1中给出的重复性的精度值,则两个结果是可靠的。n n5.2再现性试验为两个结果的差(用平均值的百分数表示)不超过表1中给出
22、的再现性精度值,则这两个结果是可靠的。n n表1 重复性和再现性允许值条条 件件两个试验结果的允许差,两个试验结果的允许差,重复性蠕变劲度(MPa)7.2m值2.9再现性蠕变劲度(MPa)17.8m值6.8第19页/共49页第二十页,共49页。5.3试验结果评价沥青在低温下为弹性体,在高温下为流体,沥青路面通常介于上述两种温度之间,弯曲(wnq)梁试验是一种判断沥青弹性和粘性的方法,但其测试温度比较低。如果沥青材料的蠕变劲度太大,则呈现脆性,路面容易开裂。因此,为防止路面开裂破坏,需要限制沥青材料的蠕变劲度,SHRP规定不大于300MPa。SHRP研究认为,表征低温劲度随时间的变化率m值越大越
23、好。这意味着当温度下降而路面出现收缩时,沥青结合料的响应将如同降低了劲度的材料,从而导致材料中的拉应力减小,低温开裂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小。SHRP要求测量时间为60s时,m值应大于或等于0.30。6、本试验记录表:试件试件 宽宽度度试件试件 厚厚度度最大荷最大荷载载(mN)最小荷最小荷载载(mN)荷载时荷载时间间试件变试件变形量形量(mm)劲度模劲度模量量(MPa)m值值第20页/共49页第二十一页,共49页。T 06282009 T 06282009 沥青流变沥青流变沥青流变沥青流变(li bin)(li bin)性质试验性质试验性质试验性质试验(动态剪切流变动态剪切流变动态剪切流变动态剪切流
24、变(li bin)(li bin)仪法仪法仪法仪法)n n1、试验简介n n沥青的流变性质取决于温度和时间。美国从塑料工业的测试仪具中得到启发,开发了一种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如图1所示),通过(tnggu)测定沥青材料的复数模量(G*)和相位角()来表征沥青材料的粘性和弹性。第21页/共49页第二十二页,共49页。n n2、目的与适用范围n n2.1本方法适用于用平行板动态剪切流变仪测定沥青的动态剪切模量和相位角。动态剪切模量值的范围为0.1MPa10MPa,相应的温度范围为585之间。n n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试验规范要求的沥青胶结料的线性黏弹性质,而不是要得到(d do)沥青胶结料的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 混合 规程 新增 试验 讲解 PPT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