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 (5)优秀PPT.ppt
《钢的热处理 (5)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热处理 (5)优秀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钢的热处理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1页1 1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一、加热温度的确定亚共析钢亚共析钢:Ac3+(2040)共析钢共析钢:Ac1+(2040)过共析钢过共析钢:Accm+(2040)保温加热冷却时间温度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1页二、奥氏体的形成以共析钢为例F(0.0218)+Fe3C(6.69)A(0.77)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正交晶格1.晶格改组晶格改组2.碳原子的再分布碳原子的再分布G 0.77 2.11 含碳量(%)AEPSQ0.0218A1Ac1A3AccmAc3AcmP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1页FFe3CAFAFe3Ca)奥氏体晶核的形成b)奥氏体晶核的长大c
2、)残余Fe3C的溶解d)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奥氏体化过程奥氏体化过程: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1页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a.加热温度和加热速度b.原始组织(含碳量)c.合金元素 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a.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晶粒就越粗大b.钢的化学成分。碳含量增加,晶粒有长大的倾向;合金元素磷(P)、锰(Mn)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其它易形成稳定难溶化合物的合金均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1页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G 0.77 2.11 含碳量(%)AEPSQA1Ar1A3ArcmAr3Acm0.0218P过
3、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连续冷却等温冷却等温冷却时间温度加热温度临界温度过冷奥氏体的两种冷却方式过冷奥氏体的两种冷却方式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1页一一.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曲线)金相法金相法过冷奥氏体孕育期转变开始 转变过渡区(过冷奥氏体和转变产物)转变结束(转变产物:珠光体(550);贝氏体(550);马氏体(Ms与Mf 之间)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1页1.珠光体转变珠光体转变高温转变(高温转变(A1550)珠光体形成示意图等温转变形成的珠光体组织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1页.贝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中温转变(中温转变(550s)上贝氏体形成示意图上贝氏体形成示
4、意图下贝氏体形成示意图下贝氏体形成示意图上贝氏体:上贝氏体:(550350)下贝氏体:下贝氏体:(350s)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1页贝氏体组织形态与性能贝氏体组织形态与性能1)上贝氏体(图4-8):2)下贝氏体(图4-9):组织呈羽毛状,为一束大致平行的铁素体板条,碳化物呈棒状或片状分布在铁素体板条间。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都很差,不适用于机械零件组织内铁素体呈针状,碳化物细小且均匀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内。强度和硬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1页 马氏体转变是将奥氏体快速冷却到Ms温度以下得到的组织。3.马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低温转变(低温转变(sf)马氏体转变
5、的特点:马氏体转变的特点:1)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Fe及 C原子都不能进行扩散,因此马氏体实际是碳在-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晶体结构仍为体心结构,但由于碳的溶入使原体心立方结构变成体心正方结构,即C轴伸长。2)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奥氏体温度降到Ms点以下任一温度时,马氏体转变以极大速度进行,但转变很快停止。为了使转变继续进行,必须继续降低温度。当温度降到某一温度以下时,虽然马氏体转变量未达到100%,但转变已不能进行,该温度称为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用Mf 表示。此时将有一部分奥氏体未转变而被保留下来,称为残余奥氏体。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1页马氏体的组织形态马氏体的组织形态(1)板条状马氏体
6、:板条状马氏体:在低、中碳钢及不锈钢中形成的一种马氏体。由许多马氏体板条集合而成。马氏体板条的立体形态可以是扁条状,也可以是薄板状。内部存在大量位错位错马氏体(2)片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常在中、高碳钢析出。立体外形呈双凸透镜状,与试样磨面相截则呈针状或竹叶状,所以又称针状马氏体。亚结构主要为孪晶孪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1页马氏体组织的性能马氏体组织的性能马氏体类型马氏体类型 b b/MPa/MPa 0.2 0.2/MPa/MPaHRC /%/%k k/(J/cmJ/cm2 2)板条马氏体(板条马氏体(0.2%)1500130050960片
7、状马氏体(片状马氏体(1.0%)23002000661101.马氏体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随着含碳量增加,马氏体的硬度也增加。2.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均与含碳量有关。高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晶格畸变较大,有许多显微裂纹,塑性和韧性较差;低碳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1页二二.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 C曲线)影响因素曲线)影响因素1.碳的影响2.合金元素的影响3.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三、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三、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曲线)(自学)亚共析钢随碳含量增加,亚共析钢随碳含量增加,C曲线曲线右移,过共析钢随碳含量增加
8、,右移,过共析钢随碳含量增加,C曲线左移,共析钢的曲线左移,共析钢的C曲线在曲线在最右边。最右边。除除Co、Al外其它合金元素均使外其它合金元素均使C曲线右移曲线右移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成分均匀,晶粒粗大,使体成分均匀,晶粒粗大,使C曲线右曲线右移移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1页四四.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 C曲线)的应用曲线)的应用Vk炉冷炉冷(退火退火)空冷空冷(正火正火)油冷油冷(淬火淬火)水冷水冷(淬火淬火)Vk:临界冷却速度,表示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中途不发生转变,临界冷却速度,表示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中途不发生转变,而直接转
9、变成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而直接转变成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A1MsV1 PV2SV3M+T+ArV4 M+Ar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1页钢的热处理工艺钢的热处理工艺钢的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钢的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钢的表面热处理钢的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感应加热、激光加热激光加热表面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表面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碳氮共渗等钢的特种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钢的特种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等形变热处理等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1页3 钢的普通热处理钢的普通热处理重要零部
10、件重要零部件:铸造铸造(或锻造或锻造)退火退火(或正火或正火)粗加工粗加工淬火淬火回火回火精加工精加工成品成品退火与正火冷却速度较退火与正火冷却速度较慢,主要用来改善材料慢,主要用来改善材料工艺性能,消除残余应工艺性能,消除残余应力、改善组织、细化晶力、改善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改善切粒,调整硬度、改善切削性能等等削性能等等预备热预备热处理处理获得优异的综合力获得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学性能最终热最终热处理处理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1页一、钢的退火一、钢的退火 将钢件加热至适当温度,保将钢件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的一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根据目的和种热处理工艺。
11、根据目的和要求不同,又可以分为完全要求不同,又可以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和去应力退火。一般来说,加热温度高于一般来说,加热温度高于Ac3的退火称为的退火称为完全退火;加热温度在完全退火;加热温度在Ac1与与Accm之间的称为之间的称为不完全退火或球化退火;加热温度在不完全退火或球化退火;加热温度在AC1以下以下称为低温退火或去应力退火。称为低温退火或去应力退火。AA1A3Acm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1页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A)工艺:)工艺:Ac3+(3050),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到),保温后随炉缓慢冷却到500 以下后在空气中继续冷却以下后
12、在空气中继续冷却。B)特点:)特点:加热过程中获得完全的奥氏体组织,冷却后组加热过程中获得完全的奥氏体组织,冷却后组织接近平衡组织。织接近平衡组织。C)目的:)目的:使热加工过程中的使热加工过程中的造成的粗大晶粒细化,不均匀造成的粗大晶粒细化,不均匀组织均匀化,或使中碳以上的组织均匀化,或使中碳以上的碳钢及合金钢降低硬度,改善碳钢及合金钢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同时消除残余切削加工性能。同时消除残余应力。应力。D)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用于亚共析成用于亚共析成分的碳钢及合金钢的铸件、锻分的碳钢及合金钢的铸件、锻件以及热轧型材。件以及热轧型材。Ac3Ac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炉冷炉冷空冷空冷第十
13、九页,本课件共有41页2、等温退火:、等温退火:A)工艺:)工艺:Ac3+(3050),保温后快冷到),保温后快冷到Ar1之下某一之下某一温度等温,使温度等温,使A在恒温下转变为在恒温下转变为P,然后出炉空冷。,然后出炉空冷。B)特点:)特点:转变在恒温下进行,组织均匀,可大大缩短退转变在恒温下进行,组织均匀,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火时间。C)目的:)目的:同完全退火。同完全退火。D)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用于降低用于降低硬度的碳钢及合金钢。硬度的碳钢及合金钢。500500以下空冷以下空冷Ac3Ac1炉冷炉冷完全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温退火Ar1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1页3、球化退火:、球化退火
14、:A)工艺:)工艺:Ac1+(2040),保温后随炉缓冷至),保温后随炉缓冷至600 以以下出炉空冷下出炉空冷。B)特点:)特点:加热过程中片状渗碳体发生不完全溶解而断开,加热过程中片状渗碳体发生不完全溶解而断开,形成细小渗碳体,冷却过程中以球粒状析出弥散分布在铁素形成细小渗碳体,冷却过程中以球粒状析出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体基体上。C)目的:)目的:使热轧、锻造空冷后使热轧、锻造空冷后组织中的网状二次渗碳体和珠光组织中的网状二次渗碳体和珠光体中片层状的渗碳体球化,降低体中片层状的渗碳体球化,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后续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后续的淬火做好组织准备。的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15、D)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过共析钢、过共析钢、合金工具钢合金工具钢Ac3Ac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球化退火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1页4、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A)工艺:)工艺:A1以下某一温度(以下某一温度(500650),保温后随炉缓),保温后随炉缓冷至冷至200 以下出炉空冷以下出炉空冷。B)特点:)特点:低温退火,无组织变化低温退火,无组织变化C)目的:)目的:消除铸、锻、焊件等的残余应力消除铸、锻、焊件等的残余应力D)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所有碳钢所有碳钢Ac3Ac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等温退火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球化退火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1
16、页二、钢的正火二、钢的正火将钢件加热至单相奥氏体区(将钢件加热至单相奥氏体区(Ac3、Ac1 或或Accm 以上)以上),保温后出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保温后出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A)工艺:)工艺:Ac3(Ac1 或或Accm)+(3050),空冷),空冷。B)特点:)特点:冷却速度快,组织较细,钢的强度和硬度有所提冷却速度快,组织较细,钢的强度和硬度有所提高。高。C)目的:)目的:细化组织,适当提高硬细化组织,适当提高硬度和强度。用于普通结构件作为最度和强度。用于普通结构件作为最终热处理;亚共析钢正火后细化晶终热处理;亚共析钢正火后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获得合适的硬粒,消除组织缺陷,获得合
17、适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过共析钢正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过共析钢正火的目的是抑制或消除网状渗碳体,火的目的是抑制或消除网状渗碳体,有利于球化退火的进行。有利于球化退火的进行。D)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所有碳钢所有碳钢AA1A3Acm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1页与退火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与退火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冷却速度较退火快,所得组织比退火时要细;)由于冷却速度较退火快,所得组织比退火时要细;2)正火后的零件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时高,且含碳量越高,)正火后的零件的强度和硬度比退火时高,且含碳量越高,差别越大;差别越大;3)低碳钢经正火处理后的强度与硬度,与退火处理的差别不)低碳钢经正火处理
18、后的强度与硬度,与退火处理的差别不多,但正火处理是在炉外进行,不占用设备,生产率高,所以多,但正火处理是在炉外进行,不占用设备,生产率高,所以低碳钢多采用正火代替退火处理。低碳钢多采用正火代替退火处理。4)中碳钢的正火可替代调质处理,为高频淬火作准备。)中碳钢的正火可替代调质处理,为高频淬火作准备。5)高碳钢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做准备。)高碳钢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做准备。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1页三、钢的淬火三、钢的淬火将钢件加热到将钢件加热到Ac3或或Ac1以上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冷却液(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然后在冷却液(水或油)中快
19、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或下贝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1.钢的淬火工艺钢的淬火工艺1)加热温度的选择)加热温度的选择 亚共析钢:亚共析钢: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Ac1+(3050)2)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工件尺寸形状、加热炉类型等因素按照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工件尺寸形状、加热炉类型等因素按照经验公式估算。经验公式估算。淬火后组织为细小均淬火后组织为细小均匀的匀的M淬火后组织为细小均匀的淬火后组织为细小均匀的M+未溶粒状渗碳体未溶粒状渗碳体A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1页3)冷却速度(大于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的热处理 5优秀PPT 热处理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