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新人文_高宣扬.docx
《论21世纪新人文_高宣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21世纪新人文_高宣扬.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1年 9月 (第 9期,总第 173期 )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Sep.,2011 (No.9,General No.173) 【名家特稿】 论 21世纪新人文 高宣扬 Ch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摘要 :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一个珍贵的历史机遇,使我们有可能在认真总结中国改革后的 现代化经验的时候,一方面重新评价现代科学技术同现代化的关系,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创造性精神开辟新 的现代化方向;另一方面,反思和批判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思想文化,结合近一百年的历史经验,重新估价东西方 关系,以全球化的视野探索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
2、神的新人文 ,创建人类文化多元化的创造生态。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性 ;新人文 ;悖论 ;超越 ;全球化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 :B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240 (2011) 09-0007-07 20世纪到 21世纪的历史转折,并非简单地意味 着历史时代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它运载了一个重要的 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这个信息一方面告 诉我们西方现代文化己经发展到了末期,需要重新思 考并加以超越;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在西方文化之外,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非西方文 化,特别是东方文化,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蕴含着大 量值得我们去重新发掘和发扬的东
3、西。历史和现实的 根本转变,更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雄厚 力量及其内含的创新潜力,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世界 文化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机遇。 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明显地证明, 2 0世纪末到 21世纪初的转变突出地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危机己经 到了一个重要关头。在这种情况下,己经有许多西方 思想家 陆续提出了有关 历史的终结 以及一系列关 于 后现代性 的思考;所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己经 开始意识到自身文化的矛盾与危机的严重性。但是, 我们还要看到 :这些有关历史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论 述,仍然未能跳出西方文化的模式;其中唯一值得肯 定的是,西方人己经意识到自己的文明的症结所在, 这一点显示了西方文明
4、的自我批判精神。 历史的转变使我们看到:西方文化己经不再成为 复兴和重建人类文化的唯一模式,长期被忽略的东方 文化反而最有希望发挥它的威力。我们应该借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成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文明的精华,加强 民 族的信心,发扬中国传统中长期被忽视的积极力 量,为新时代复兴文化的需要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西方文化危机的一个焦点 问题,也是西方文化一直隐含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 西方中心主义 ( 0 ccidentocentralian)。这一点在西方 人的自我批评中已经有所提示,但还远远不够。只有站 在新的更高的视野,以全球化的角度,彻底跳出西方思 想模式的约束,才有可能更加深刻
5、地去反思西方中心 主义的要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扬全球多元文化 共荣的观点,特别是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因素。 一、现 代性的内在矛盾 现代性是西方文明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的象征 性缩影。当我们面临新世纪而试图创建一个新人文的 时候,不能不回溯现代性的各种危机的根源。现代性 从一开始就包含着难以克服的矛盾,隐含着循环危机 的因素。 . 西方现代性起步于 16世纪,福柯为此把 16世纪 称之为 现代性的门槛 1。福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和 调查资料揭露: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从 15、 16世纪开 始,就开始了其原始积累和对外扩张的双重过程 ;他 们在文化扩张的同时开辟殖民地,而在国内实行民主 制的
6、同时则在国外肆意践踏人权。这就是西方现代性 的双重动力和双重标准:它就是现代性危机的真正根 源,也是局限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西方人之所以无法彻 底克服其内在危机的根本原因。 收稿日期 : 2011-07- 10 作者简介 :高宣扬( 1940-),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主要研宄方向 :法国和德国哲学、欧洲思想史、西方艺术史。 所以福柯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 战之所以都在德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爆发,是因为德 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国内民主和对外法西斯的矛盾格 外突出。其实,任何一个西方民主国家,都具有福柯所 揭示 的上述历史和现实的特征,即它们都起源于对内 的原始积累和对外的残酷掠夺;因此
7、,它们的制度历 来实行对内民主和对外法西斯的双重标准。 以往人们谈到现代性的时候,往往只重视理性的 优先地位。但是,理性并非抽象的,它只有同金钱、权 力及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时候,才显示出它 的矛盾性和悖论。现代性在应用理性的同时,总是发 明或创造使理性有利于强势集团的功利主义方法,使 之在应用中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社会首先贯彻对人 的隔离与分割的异化政策。所谓隔离,就是以理性为 尺度,把社会分割成不同 的阶层,从大的分割到小的 分割,从首次分割到二次分割,这样一层层地不断进 行,直到这种隔离完成它进行分割统治的目的为止。 大的分割指的是,把人分成异常的和正常的。
8、先把疯 子、罪犯都当作异常人,并以对他们的监控为最低限 度的代价,为在全社会推行普遍的监控打下基础;目 的在于建构正常人对异常人的统治,并为社会阶层间 的统治建立模式和榜样2。 与此同时,西方社会一直以来,一方面强调民主, 另一方面又为民主设立了大量的障碍和阻力,例如在 财产上的限制而在实践上进行有区分的具体对待。因 此,西方的民主采用的是论述和实践分离的模式。 二、现代性的危机及后现代的孕育 关于现代性的危机及后现代性的孕育,我们可以 从波德莱尔、马克思、尼采和海德格尔四个人的论述 中看到。 法国著名思想家波德莱尔,作为现代性的一个典 型的作家,他第一次全面揭露了现代性的矛盾,特别 强调现代
9、性的问题在创作中的矛盾表现。与此同时, 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对现代性的危机进行了深刻 分析。尼采则在他们之后,用 上帝死了 和基督教道 德的破产,概括了现代社会的危机性质。 进入 20世纪之后,海德格尔集中揭露了现代技 术的悖论,强调现代技术以其 人为的制作 ,创造了 由 第二自然 占主导地位、并以 第二自然 为主体而 统治 第 自然 的 现代生活世界 的模式。因此,在 他看来,现代性的特征就在于 :人作为主体,既是他所 建构和所控制的世界的基础,又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这样一来,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人造的结构,变成越来 越具有人为建造性质的世界,成为一种可以被人密码 化和神秘化的世界。在这种世界中生
10、活的人 ,一方面 为自己的创造而自我满足和自我陶醉,打乱了原来的 传统社会所建构的各种社会和道德的秩序,寻求改变 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另一方面,又寻求一切可能 的创造途径达到自我超越,以迎应其永不满足的、无 限的理想的自由需求气 人不仅成为了其自身认知和行动的主体,而且也 是其生存方式的自我正当化的主体及其生存立基于 其上的一切关系的中心点。在此基础上,现代人以其 自身所创造的同一性和参照体系,不断地更新、扩大 和重建其自由的本质。也就是说,人依据其自身创造 的参照体系,不断地重建和重新诠释其生存世界中先 存的、现实的和未来的一切关系网络。具有现代性特 征的当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使人的因素越
11、来越渗透到 人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系统中。正因为这样 ,现代性的 社会结构及其运作逻辑,随着人文因素的进一步加 强,特别是渗透着人的精神心态的因素,呈现出同以 往任何社会都迥然不同的新特征。 从社会学和社会理论的观点研究现代性和后现 代性的思想家季登斯、皮埃尔 “ 布尔迪厄和鲍德里亚 等人,在重建他们的独具特色的社会理论的时候,都 充分地考虑到了当代社会中人文因素的上述新变化。 其实,生活在当代社会制度中的人,随着现代性 和后现代性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发展,发生了非常深刻 的变化。这就是说 ,社会的人文因素强化的同时,人自 身也被其生活的环境所改造 ;人自以为改造了其生活 环境,但人自身却又被非人性化
12、的生活世界所改造。 这种变化,使当代人的社会行动网络、层次和中介因 素各方面都进一步复杂化,并出现了许多同人性本身 相矛盾的现象。反过来,人的心态、生活方式、行为模 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模式 等,不仅关系到人的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本身,也直 接影响到行动者的行动和社会结构的运作动力及其 再生产的逻辑。 因此,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幽默地指出: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 也是愚蠢的时代 ;我们什么都有 ,也什么都没有 1 三、后现代性的悖论 后现代主义看到了现代性的危机及其内在矛盾 的顽固性,试图以 不确定性 为策略超越现代性。其 实,后现代主义
13、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 集中地体现了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 方式的一切正面和反面因素的矛盾性质;它既表现了 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又表现出它的消极性;它既包 含创造性,又隐含着破坏和颠覆的因素;它是希望和 绝望共存、并相互争斗的一股奇妙社会文化力量。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 一种心态,一种社会文化思潮, 一种生活方式,旨在反 省、批判和超越现代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即资本主义 社会内部己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及其所继承的历 史传统,提倡一种不断更新、永不满足、不止于形式和 不追求固定结果的自我突破创造精神,试图为彻底重 建人类的现有文化,探索尽可能多元的创新道
14、路。 后现代主义不但同传统文化相对立,而且也从根 本上与传统语言及其正常表达方式相对立 ;不但靠语 言表达和说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且甚至可以 说,后现代主义本身就包含着许多不可言说和不可表 达的方面 ;它恰恰正是以某种不可言说和不可表达的 特征,显示其反 传统的彻底性及其与传统文化之非同 构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是什么带有神 秘性质的事物,而是显示出后现代主义己经远远超出 传统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范围,甚至超出了迄今为止人 类所使用的语言的范围。也正是这一点,突显出后现 代主义同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知识的断裂 性和对立性。问题还在于 :尽管后现代主义具有某种 不可言说和不可表
15、达的特征,但深受传统文化教育和 传统语言影响的这一代人,又不能超出传统语言、不 能不通过语言的中介去理解它和表达它。这就好像生 活在地球上的人,由于处在银河系中而无法从银河系 之外去观察银河系本身一样,明知语言限制了我们, 也仍然不得不通过语言去理解和分析不可言说和不 可表达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 一个难 得的机会,使我们有可能借助这场具有创造性和批判 性双重特征的运动,同时探索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及 其隐含的各种复杂问题 ,并进一步探索与整个人类命 运密切相关的 一 系列重大社会文化问题。 四、 21世纪社会和文化的转折 (一 ) 全球化改变了东西方的原有关系 从
16、远古时期轴心文化的诞生至今 ,这四千多年的 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这也是由轴心文化发展 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基本模式的变化历程。第一 阶段是从远古到 10世纪左右,作为全球文化摇篮的 希腊、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埃及尼罗河二角洲、恒河平 原这几大文化发源地处于 各自独立并存 的时代。它 们独立发展,相互并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 发生关系。第二阶段是从 11世纪到 16世纪,由于东 西方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开 始产生了 互补共荣 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从唐代 直到明末的这一段时期。这长达五个世纪的 互补 共荣 时代基本上都保持着全球和谐的状态,大家各 自将对方文化中正
17、面、积极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后来 人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阶段是从 16 世纪到 20世纪末,这一时期是 西方现代性的扩张称 霸 的时代。在经历了前面的两个阶段后,由于西方文 化的某些内在特点,早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文化中就 隐含着它的进取性、扩张性、侵略性和开放性,这些特 点一方面推动着西方文化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为其他 文化带来了灾难,使得西方文化以一种称霸的形式不 断向外扩张。第四阶段是从 21世纪开始,世界历史转 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 多元共荣 时代,这个时 代的来临使得我们开始对西方中心主义进行反思和 批判,同时也使世界各地区的文明模式得以重新发挥 他们的优点。 在全球文化
18、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类文化的创新始 终是依靠文化内部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作 为基础。所谓张力,指的是文化内部的各个因素以及 不同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的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和相 互转化的一种紧张关系。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文化内部 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人类文化的发展就能 够保持其取之不尽的动力。新人文精神的立足点就是 要重新肯定人类文化的创新逻辑,不断地去发挥自身 文化内部以及各个多元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主动地 促使这些张力关系去推动文化的更新。 在 21世纪的新时代,新的世界秩序及其潜在趋 势正在形成。这种新的世界秩序呈现出多元化的紧张 关系的特点。过去中国人一谈到 紧张 ,就以为跟 不 安
19、 相联系;因此, 一 谈到 紧张 就担心会引起不安、 混乱等等。其实,紧张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它使得 事物的内部结构能够不断调整并朝向新的方向发展。 我们不能单求安稳,只谈和谐,似乎各国、各种文化的 紧张关系会导致不利的世界形势。实际上,各方面的 紧张关系是一种积极的生产性和创造性的力量。有了 紧张关系,就会促进各个方面的力量去寻求积极的竞 争途径和策略&文化更新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 总是靠主动的优化意志和追求完美的理念来推动的。 所以 ,21世纪的多元化的紧张秩序有利于促进文化创 新的多元化。 (二 ) 全球化突显了西方文化的内在矛盾 西方文化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是比较复杂的,这里 主要
20、提出具有典型性的六点: 1. 主体性原则的瓦解。西方文化从 开始就强调 主体性原则,把文化的建构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对 立、主体对客体的掌握,主体成为客体的主人,客体变 成为主体服务的对象。虽然这种文化模式有它积极的 意义,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己经证明了这种主体性原 则的重要性,它 充分发掘和鼓励了主体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它却越来越暴露了主 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特别显露出主体对客体的过分 控制和压抑。 在西方近代社会形成以后,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干 预和统治的日益加强,产生了现在频繁出现的一系列 负面影响,导致主体性自身不断挖掘其自身的存在基 础,使其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即是,主体
21、对客体的过度 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主体耗尽了其自身的生存环境的 资源。 全球化突显了这个问题,使得主体性原则不断受 到质疑和批判。人们通过一再的批判揭 示了主体性原 则的要害和危害性,并把它看作是西方文化危机的一 个重要根源。 2. 人本中心主义 (V ntiiDpolDgocentrian)的挫折。从 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开始建构人本中心主义的文 化,强调 人是万物的尺度 , 人是万物之主 , 人是 宇宙的主人 ,并不断地论证 人不但不同于其它的动 物,不同于自然界,而且,人高于和优于自然 。 人本中心主义在全球化之后遭到了越来越多的 批判。各种环保主义思潮以及对主体论的颠覆,都把 矛头指向人
22、本中心主义。结构主义大师克劳特 “ 列维 - 施特劳斯在他的结构人类学第一卷中明确批判把 文化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人本中心主义 5。拙著鲁曼的 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集中地分析了以鲁曼的社会 系统理论为典范的反人本主义的社会学思想气 3. 真善美的相互脱节。本来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 学说一直包含着真、善、美的统一,并把其中的 善 放 在首要地位,强调以道德的最高境界去探讨知识和审 美。但是 ,后来西方文化的发展特别强调为功利目的 服务的 真 和 美 , 连 善 也被功利化。随着西方现 代性文化的出现,真、善、美的脱节越来越严重,导致 整个西方文化的危机 7。 4. 真理性与功利性的矛盾。当代科技的
23、发展本来 是近代理性主义的胜利,但同时也显露了功利主义的 特点8。美国哲学中的实用主义是最典型的功利主义, 把功利原则放在首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问题 在美国哲学中是特别突出的。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功利 主义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哲学总结。功利主义 导致了美国发展的快速繁荣景象,但这种繁荣本身又 隐含着内在的问题和矛盾。 5. 超越性与内在性的背驰。西方文明一直强调超 越性,超越原有的矛盾和状态,不断创新。超越性虽有 它不断突破的优点,但西方文化从近代以后,在不断 向外超越的时候,却逐渐忽视了古代西方文化所重视 的内在性。 本来,人类的生命同时具有超越性和内在性,而 且,同超越性相比,内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世纪 人文 宣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