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分离技术与血液制品.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化分离技术与血液制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分离技术与血液制品.ppt(1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化分离技生化分离技术与血液与血液制品制品1、生化分离技术的特点1)、通常处理的发酵液或酶反应液中产品的浓度很低。溶液中欲提取物质的浓度越低,提取时所耗费的能量就越大,费用也就越高,产品的价格也越高。一般来说,生物物质的分离式十分困难的。2)、生物产品很多是生化活性物质,易受坏境因素如温度、PH、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的影响,甚至失活,因而也增加了分离的难度。3)、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往往要求极高2、生化产品的特点1)应用面广。医药卫生、环保、动植物生长调节、食品和试剂等2)生化产品种类繁多,包括了大、中、小分子量的结构和性质复杂又各异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活性各异。3)目的产物在初始物料中的含量低。青
2、霉素(4.2%)、庆大霉素(0.2%)、干扰素(50ug/ml)。4)产品价格与产物浓度呈反比5)初始物料成分复杂。除少量产物外,还有大量的细胞及碎片、其他代谢物(几百上千种)、培养基成分、无机盐等。6)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低。易变质、易失活、易变性,对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剪切力、表面张力等非常敏感。7)产品的质量要求高,尤其是药品等。成品青霉素对其强致敏原青霉噻唑蛋白必须控制RIA值(放射免疫测定)小于100(1.510-6),蛋白类药物(杂质2%)、重组胰岛素中杂蛋白小于0.01%。线粒体(双层膜)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95%来自线粒体。叶绿体
3、(双层膜)是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壁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叶绿体植物细胞结构结构:结构:双层膜双层膜外膜外膜内膜。内膜向内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内折叠形成嵴嵴基粒:基粒:位于位于嵴嵴上上基质:基质:内含大量的内含大量的氧化酶氧化酶含有少量的含有少量的DNA、RNA外膜外膜内膜内膜嵴嵴基粒基粒结构:结构:双层膜双层膜外膜外膜内膜内膜基粒:基粒:由多个由多个类囊体类囊体垛叠而成。位于垛叠而成。位于内膜内膜中。中。基质:基质:内含大量的内含大量的光和作用酶光和作用酶含有少量的含有少量的
4、DNA、RNA分布:分布:动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结构:结构:单单层层膜膜功能:功能:与细胞分泌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物形成有关,对蛋白质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进行加工和转运(“发发送站送站”),),植物细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成有关。分布:分布: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结构:单单层层膜膜,膜内液体叫,膜内液体叫细胞液细胞液,液,液泡内有色素、糖类、蛋白质等;泡内有色素、糖类、蛋白质等;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有附着型的、有游离型的,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反应就在核糖体核糖体上进行的)细胞破碎就是采用物理、化学、酶或机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
5、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设法使胞内产物最大程度地释放到液相中。概念细胞破碎机理图细胞破碎机理图不同细胞破碎的难易程度植物细胞真菌(如酵母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动物细胞。细胞破碎的方法高压匀浆法珠磨法超声破碎法渗透压法反复冻融法干燥法X-press法1.物理破碎 高压匀浆法(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大规模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的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喷出,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破碎。高压匀浆器高压
6、匀浆器压力(工业生产中常用工业生产中常用555570MPa70MPa的压力的压力)循环操作次数(多次循环多次循环的操作方法的操作方法)温度高压匀浆法中影响细胞破碎的因素:不宜采用高压匀浆法的微生物:不宜采用高压匀浆法的微生物:易造成堵塞的团状或丝状真菌,易造成堵塞的团状或丝状真菌,较小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小的革兰氏阳性菌,含有包含体的基因工程菌(因包含体坚硬,易损伤匀浆阀)含有包含体的基因工程菌(因包含体坚硬,易损伤匀浆阀)适用于:微生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大规模破碎。进入珠磨机的细胞悬浮液与极细的玻璃小珠、石英砂、氧化铝等研磨剂(直径小于1mm)一起快速搅拌或研磨,研磨剂、珠子与细胞之间的互相剪切
7、、碰撞,使细胞破碎,释放出内含物。在珠液分离器的协助下,珠子被滞留在破碎室内,浆液流出从而实现连续操作。破碎中产生的热量一般采用夹套冷却的方式带走。珠磨法(Bead mill)工作原理:卧式WSK卧式高效全能珠磨机ZM系列系列卧式密卧式密闭珠珠(砂砂)磨机磨机影响细胞破碎的因素影响细胞破碎的因素b.珠体的装量珠体的装量na.珠体的大小nc.搅拌速度nd.操作温度ne.被处理细胞的特性实验室规模,珠径0.2mm,工业规模珠径大于0.4mm8090适当540珠磨法的破碎率一般控制在80以下n其原理可能与空穴现象引起的冲击波和剪切作用有关。超声破碎法(Ultrasonication)n超生波破碎细胞
8、时的频率一般为1520kHz,功率为100250W,可分为槽式和探头直接插入介质式两种型式。影响超生波破碎的因素n声强、n频率、n破碎时间、n介质的离子强度、npHn菌体的浓度和种类。n一般杆菌比球菌易破碎,G-细菌比G+细菌易破碎,对酵母菌的效果较差。超声破碎时细胞浓度一般在20左右。超声波应用超声波应用超声波破碎法在超声波破碎法在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实验室和小规模生产中应用较广。操中应用较广。操作时常应把悬浮液预先冷却到作时常应把悬浮液预先冷却到05,并且还应在夹,并且还应在夹套中连续通入冷却剂进行套中连续通入冷却剂进行冷却冷却。n另外,超声波产生的化学自由基团能使某些敏感性活性物质失活。可
9、以通过添加自由基清洗剂如胱氨酸或谷胱甘肽,或用氢气预吹细胞悬浮液来缓和。将细胞放在高渗透压的介质中(如一定浓度的甘油或蔗糖溶液),达平衡后,转入到渗透压低的缓冲液或纯水中,由于渗透压的突然变化,水迅速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溶胀,甚至破裂。渗透压冲击法仅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细胞或细胞壁预先用酶处理或在培养过程中加入某些抑制剂(如抗生素等),使细胞壁有缺陷,强度减弱。将细胞放在低温下突然冷冻而在室温下缓慢融化,反复多次而达到破壁作用。由于冷冻,一方面使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破裂,另一方面胞内水结晶,使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细胞膨胀而破裂。反复冻融法缺点:适用于细胞壁较脆弱的菌体,破碎率较低,需反复多
10、次,此外,在冻融过程中可能引起某些蛋白质变性。使细胞膜结合水分丧失,从而改变细胞的渗透性。当采用丙酮、丁醇或缓冲液等对干燥细胞进行处理时,胞内物质就容易被抽提出来。(6)干燥法气流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气流干燥主要适用于酵母菌,一般在2530的气流中吹干;真空干燥多用于细菌;冷冻干燥适用于较不稳定的物质。此法是将浓缩的菌体悬浮液冷却至-25形成冰晶体,利用500MPa以上的高压冲击,使冷冻细胞从高压阀小孔挤出,由于冰晶体的磨损,使包埋在冰中的微生物变形而破碎。(7)X-press法该法主要用于实验室,具有使用范围广、破碎率高、细胞碎片粉碎程度低及活性保留率高等优点。不适用于对冷冻敏感的物
11、质。酶溶法化学试剂破碎法外加酶法自溶法表面活性物质EDTA螯合剂有机溶剂变性剂2.化学破碎(Chemical permeation)(1)酶溶法(Enzymatic Lysis)外加酶法常用的溶酶G+溶菌酶、适量抑制剂G-溶菌酶、EDTA放线菌溶菌酶酵母菌 -葡聚糖酶霉菌 几丁质酶、植物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细胞壁溶解酶是几种酶的复合物选择性释放产物,条件温和,核酸泄出量少,细胞外形完整。溶酶价格高,溶酶法通用性差(不同菌种需选择不同的酶),产物抑制的存在。在溶酶系统中,甘露糖对蛋白酶有抑制作用,葡聚糖抑制葡聚糖酶。酶溶法的优点:酶溶法的缺点:u缺点是:对不稳定的微生物,易引起所需蛋白质的变性
12、,自溶后细胞悬浮液粘度增大,过滤速度下降。(2)自溶法(Autolysis)u诱发微生物产生过剩的溶胞酶或激发自身溶胞酶的活力,以达到细胞自溶的目的。微生物细胞的自溶常采用加热法和干燥法。u影响自溶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时间、pH值、缓冲液浓度和细胞代谢途径等。某些化学试剂,如有机溶剂、变性剂、表面活性剂、抗生素、金属螯合剂等,可以改变细胞壁或膜的通透性(渗透性),从而使胞内物质有选择地渗透出来。(2)化学试剂破碎法(Chemical permeation)该法取决于化学试剂的类型以及细胞壁膜的结构与组成。用碱处理细胞,可以溶解除去细胞壁以外的大部分组分。酸处理可以使蛋白质水解成游离的氨基酸。
13、如Triton X-100是一种非离子型清洁剂,对疏水性物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结合并溶解磷脂,破坏内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使某些胞内物质释放出来。其他的表面活性剂,如牛黄胆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等也可使细胞破碎。表面活性剂可促使细胞某些组分溶解,其增溶作用有助于细胞的破碎。处理G-细菌,对细胞外层膜有破坏作用。G-细菌的外层膜结构通常靠二价阳离子Ca2+或Mg2+结合脂多糖和蛋白质来维持,一旦EDTA将Ca2+或Mg2+螯合,大量的脂多糖分子将脱落,使细胞壁外层膜出现洞穴。这些区域由内层膜的磷脂来填补,从而导致内层膜通透性的增强。EDTA螯合剂能溶解细胞壁中的磷脂层,使细胞破坏。有机溶剂变性
14、剂盐酸胍(Guanidinehydrochloride)和脲(Urea)是常用的变性剂。常用的有机溶剂:丁酯、丁醇、甲苯、二甲苯、氯仿及高级醇等。变性剂与水中氢键作用,削弱溶质分子间的疏水作用,从而使疏水性化合物溶于水溶液。l通用性差;l时间长,效率低,一般胞内物质释放率不超过50%l有些化学试剂有毒。化学法的优点:缺点:l对产物释放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使一些较小分子量的溶质如多肽和小分子的酶蛋白透过,而核酸等大分子量的物质仍滞留在胞内;l细胞外形完整,碎片少,浆液粘度低,易于固液分离和进一步提取。细胞破碎效果的检查 破碎率定义:被破碎的细胞的数量占原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数,即其中N0:原细胞数,N
15、:破碎后残存的正常细胞。N0和N的可通过直接测定法、目的产物测定法和测定导电率得到。1.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显微镜计数相对快速简单,采用染色的方法把破碎的细胞与未破碎的细胞区别开来。方法:样本适当稀释后,通过平板计数技术或在血球计数板上用显微镜观察来实现染色细胞的技术。平板计数法计数时间长;只有活细胞才被计数,误差大;细胞聚集时,不利计数。2.目标产物测定法目标产物测定法Rm:理论最大值,R:实验测得值。将破碎后的细胞悬浮液离心分离细胞碎片,测定上清液中目的产物(如蛋白质或酶)的含量或活性,并与100%破碎率所获得的标准数值比较,计算其破碎率。3.测定导电率测定导电率细胞破碎后,大量带电荷的内
16、含物被释放到水相,使导电率上升。导电率随着破碎率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导电率的大小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处理的条件、细胞的浓度、温度和悬浮液中原电介质的含量等,因此,正式测定前,应预先用其它方法测定标准曲线。选择破碎方法时,需要考虑下列因素选择破碎方法时,需要考虑下列因素:选择破碎方法的依据1.处理量的大小2.细胞壁的强度和结构3.目标产物对破碎条件的敏感性4.破碎后固液分离的难易程度适宜的操作条件应从高的产物释放率、低的能耗和便于后步提取这三方面权衡。盐析法盐析法是指在药物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使某些高分子物质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的方法。盐析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常作盐
17、析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取决于蛋白质分子表面离子周围的水分子数目,亦即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外周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水化膜的程度以及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的情况决定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层减弱乃至消失。同时,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由于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盐浓度中的溶解度不同,不同饱和度的盐溶液沉淀的蛋白质不同,从而使之从其他蛋白中分离出来。简单的说就是将硫酸铵、硫化钠或氯化钠等加入蛋白质溶液,使
18、蛋白质表面电荷被中和以及水化膜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因素去除而沉淀。等电点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是利用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而各种蛋白质又具有不同等电点的特点进行分离的方法。原理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此时蛋白质分子颗粒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其颗粒极易碰撞、凝聚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沉淀物。等电点时的许多物理性质如黏度、膨胀性、渗透压等都变小,从而有利于悬浮液的过滤。酪蛋白等电点沉淀法快速鉴别奶粉和乳清粉前言:前言:奶粉和乳清粉在外观上很相近,水溶液性状亦
19、相似,直接很难区分。乳清粉不含酪蛋白,只含乳清蛋白,而常规的全脂奶粉、脱脂奶粉以及其他调制奶粉等均含有酪蛋白。实验中,以酸调节待测样品水溶液pH值至4.6附近,奶粉溶液有白色絮状凝块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乳清粉溶液,则无此沉淀反应,利用这个现象立即就可以将奶粉和乳清粉区别开来。四、萃取分离萃取:指液-液萃取,利用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之间分配特性不同类进行分离的过程。一般流程:萃取剂和含有目标成分的料液混合接触分离不相溶的两相并回收溶剂萃余液脱除溶剂萃取液:离开萃取器的萃取剂萃余液:经萃取剂相接触后离开的料液单级萃取溶剂萃取技术多级萃取萃取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一)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技
20、术是利用目的物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其从一种溶液中转移到另一种溶液中,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在溶液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称为料液,其中所含的被提取的物质称为溶质,用来进行萃取的溶剂称为萃取剂。I2水溶液水溶液原因原因:I2在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I2在相间的转移是在相间的转移是物理物理过程。而更多的情况下,过程。而更多的情况下,被萃取对象要与试剂(萃取剂)发生被萃取对象要与试剂(萃取剂)发生化学化学作用。作用。CCl4I2/CCl4 H2O实例实例:萃取过程的分离效果主要表现为被分离物质的萃取率,萃取率为萃取剂中被萃取成分与原溶液
21、中该成分的溶质的量之比。萃取率越高表明萃取分离的效果越好。萃取分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萃取剂、分配系数、在萃取过程中两相之间的接触情况。在一定情况,被萃取物的分离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选择和萃取次数。选择合适的溶剂是溶剂萃取分离的关键。溶剂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与水溶液不相溶,对目标成分有高的分配系数,溶剂本身低粘度,与水有较大的密度差;2、消毒过程中热稳定性好;3、对生物活性成分、细胞无毒性,对人员无毒性、低成本,能大批量供应,不易燃。按工业上的萃取操作,可分为单级萃取和多级萃取1、单级萃取是萃取操作的基本方式。使料液与萃取剂在混合过程中密切接触,让被萃组分通过相际界面进入萃取剂中,直到组分在
22、两相间的分配基本达到平衡。然后静置沉降,分离成为两层液体,即由萃取剂转变成的萃取液和由料液转变成的萃余液。单级萃取达到相平衡时,被萃组分B的相平衡比,称为分配系数K,即:K=yB/xB式中yB和xB分别为B组分在萃取液中和萃余液中的浓度。2、多级萃取将多个单级萃取单元串接起来可连续操作。主要有错流和逆流两种形式。多级逆流萃取萃取效率最高,在工业上广泛的应用。(二)、双水相萃取 1896年年Beijerinck发现发现:(明胶琼脂)或(明胶琼脂)或 (明胶可溶性淀粉)(明胶可溶性淀粉)混浊不透明溶液混浊不透明溶液 两个有界面的液相两个有界面的液相 两相的主成分都是水两相的主成分都是水 上相上相
23、富含明胶富含明胶 下相下相 富含琼脂富含琼脂 (或淀粉)(或淀粉)双水相萃取:将两种不同水溶性的聚合物/盐或者聚合物/聚合物系统混合,当各自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溶液体系会分为互不相容的两个水相,又称为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该技术应用于从细胞匀浆液中提取酶和蛋白,改善了胞内酶的提取效果。双水相体系:能产生双水相现象的溶液体系。可形成双水相的双聚合物体系很多,如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x),聚丙二醇/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葡聚糖。双水相萃取中采用的双聚合物系统是PEG/Dx,该双水相的上相富含PEG,下相富含Dx。另外,聚合物与无机盐的混合溶液也可以形成双水相,例如,PEG/磷酸钾(KPi)、
24、PEG/磷酸铵、PEG/硫酸钠等常用于双水相萃取。PEG/无机盐系统的上相富含PEG,下相富含无机盐。等体积的等体积的2.2%葡聚糖与葡聚糖与0.72%的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的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形成的形成的双水相体系双水相体系 上相:上相:0.39%葡聚糖葡聚糖 0.65%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 98.96%水水 下相下相:1.58%葡聚糖葡聚糖 0.15%甲甲基纤维素基纤维素 98.27%水水 双水相萃取的应用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酶、核酸、生长激素、酶、核酸、生长激素、病毒等生物物质分离纯化病毒等生物物质分离纯化萃取流程(右图)萃取流程(右图)聚乙二醇(聚乙二醇(PEG)-磷酸盐磷酸盐体系萃取酶体
25、系萃取酶目标酶进入富目标酶进入富PEG上相上相;富富PEG上相中加盐后形成上相中加盐后形成新双水相,目标酶进入上新双水相,目标酶进入上相。相。富富PEG上相中加盐后形成上相中加盐后形成新双水相,目标酶进入下新双水相,目标酶进入下相。相。破碎的细胞破碎的细胞 PEG/磷酸盐磷酸盐 下相:下相:上相产物:上相产物:目标蛋白质目标蛋白质 细胞碎片、杂蛋细胞碎片、杂蛋 盐盐 白、核酸、多糖白、核酸、多糖 形成形成PEG/磷酸盐体系磷酸盐体系 下相:核酸、下相:核酸、上相产物:上相产物:目标酶目标酶 杂蛋白、多糖杂蛋白、多糖 盐盐 形成形成PEG/磷酸盐体系磷酸盐体系 下相:目标酶下相:目标酶 上相: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分离 技术 血液制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