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四节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教案课题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关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学情分析新课标标准除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外,非常重视学生能力、智力的培养,尤为注重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去理解学习过程。在该本部分内容,课标注重联系实际和社会调查能力,注重动手制作能力,安排了利用泡沫、沙土制作地形模型;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
2、域的平面草图,这些活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法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启发、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练习巩固。教学流程师生双边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引入,约 3 分钟讨论:地表是高低不平的,而地图是平面的,我们若想读懂地图、灵活运用地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需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表的高低起伏。引入:那么,在地图上如何 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呢?引出课题: 一、地形图的判读,并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谈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2二、学导并举 、约 30分钟一、等高线地形图设问: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 8848 米,而在青藏高原
3、上测得的高度为 4000 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会出现两个不同的高度值,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得的呢?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观察图 1.34 甲、乙两地高度。引导: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 1500 米,叫做甲地地的海拔高度。1)海拔高度: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直线和数值。读出乙地的海拔高度 500 米2)相对高度: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呢?甲地相对于乙地的 1000 米垂直距离,指的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高度。师生互动:共同归纳出相对高度的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承转:测量出各地海拔,然后把它们绘制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地理 上册 第一章 第四 地形图 判读 教案 新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