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公司巨灾风险_参考.docx
《拉链公司巨灾风险_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链公司巨灾风险_参考.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拉链公司拉链公司巨灾风险巨灾风险目录目录一、公司基本情况.2二、产业环境分析.3三、必要性分析.5四、巨灾风险的损失管理.6五、巨灾和巨灾风险概述.12六、巨灾保险制度.16七、法人治理.23八、SWOT 分析说明.35九、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45劳动定员一览表.46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一、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简介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
2、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二)核心人员介绍1、杜 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0 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2012 年 4 月至今任 xxx 有限公司监事。2018 年 8 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2、雷 xx,中国国籍,无永久
3、境外居留权,1971 年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 年 6 月至 2011 年 4 月任 xxx 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3 年 11 月至 2011 年 3 月任 xxx 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2017 年 3 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3、袁 xx,中国国籍,1978 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 年 9 月至今任 xxx 有限公司董事、2015 年 9 月至今任 xxx 有限公司董事。2019 年 1 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4、严 xx,中国国籍,1977 年出生,本科学历。2018 年 9 月至今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2017 年 8 月至今任公司
4、监事。5、方 xx,1974 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 年 6 月至 2006 年 8 月就职于 xxx 有限责任公司;2006 年 8 月至 2011 年 3 月,任 xxx 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 年 3 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部长;2019 年 8 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二、产业环境分析产业环境分析总体上看,“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将进入新常态后速度调整、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矛盾凸显期,以及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机遇。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工业是我市发展的基础和命脉,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症结在工业、难点在工业、突破点也
5、在工业。我们要坚持以发展制造业为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工业之本,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更加注重空间优化布局,更加注重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工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支撑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强市。拉链又称为拉锁,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它主要由两条相互能够啮合的柔性牙链带组成,其产业链上游主要由原材料供应行业组成,包括涤纶、锌合金、铜等领域,而拉链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相对较广,包括航天航空、海洋运输、国防军品以及日常民用,但其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服饰行业。拉链的种类较为繁多,根据材质的
6、不同可以将拉链分为尼龙拉链、树脂拉链和金属拉链等。具体来看,金属拉链的链牙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最常见的材质包括铜、铝、银镍这三种,其中以铜为材料的金属拉链产量最大;而树脂拉链的链牙是由聚甲醛等树脂材料注塑而成的,与金属拉链相比质量相对较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休闲服饰领域;另外,尼龙拉链的链牙则是由聚酯等树脂材料制造而成,具体还可以细分为隐形拉链、防水拉链、反穿拉链等各种产品。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几年国内拉链市场规模基本稳定在 450 亿元左右,在 2018 年我国拉链市场规模达到 455 亿元以上,与上一年 452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亿元的市场规模相比,稍微上涨了 0.7 个百分点。另外,从产量
7、来看,2018 年我国国内拉链产量增长至将近 530 亿米,与上一年 522 亿米相比,增长了约 1.5 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拉链产业正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向上发展势头,未来仍存在一定市场发展空间。从市场竞争来看,近年来,虽然我国国内拉链市场整体发展趋势向好,但由于市场中低端拉链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相关生产工艺仍不成熟,这使得国内拉链行业进入门槛和市场集中度都相对较低,在2018 年,浔兴股份和伟星股份作为我国拉链行业龙头企业,其相关拉链业务收入合计还不足 30 亿元,也仅占据着行业总规模的 7%左右,市场占有率较低。由此也可以看出,未来我国拉链行业中的国产龙头企业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拉链作为
8、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其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巨大,在近年来整体市场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其市场规模及产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由于国内中低端拉链产品技术水平相对不高,使得市场的集中度较低,因此在未来,我国拉链行业市场集中度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三、必要性分析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
9、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巨灾风险的损失管理巨灾风险的损失管理对付风险的方法都适用于对付巨灾风险,不在洪泛区设厂可以避免洪灾损失。但是,避免风险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整体的
10、巨灾风险。也就是说,有些巨灾风险如地震、洪水、暴风在整体上是无法避免的。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同样,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等方法也是如此。在巨灾风险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方法是损失管理,或称损失控制。如本书第一章所述,损失管理计划分为防损计划和减损计划,损失管理的技术分为工程管理和人为因素管理。以下我们以我国地震为例说明巨灾风险的损失管理。防损旨在减小损失发生的频率,减损旨在减轻损失程度。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是一种自然现象,要消除地震损失发生可能性或根除它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一般来说,对地震灾害的防损和减损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地震预测和预报地震预
11、测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使人们可以防备。地震预测方法可分为三类:地震地质、地震统计和地震前兆。地质方法是以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宏观估计地震地点和强度,可用这种方法划分地震区域,但不能预测地震的时间。统计方法是从地震发生的历史纪录中探索其统计规律,估计发生某种强度地震的概率。前兆方法是根据前兆现象预测未来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地震前兆是地震预测的核心问题。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地震预报是根据地震预测对未来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及地震影响进行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
12、报中,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与地震预测的区别是,在中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政府。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划分为四种类型:(1)长期预报,指对未来 10 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2)中期预报,指对未来 12 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3)短期预报,指对 3 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4)临震预报,指对 10 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中国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均于 2000 年正式建成,2001 年已投入正式运行。此外,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建设也有了新
13、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测和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仍处在探索阶段。中国的地震预报由于国家的重视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曾成功对海城等 14 次地震做出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中短期和临震预报。最著名的例子是:对发生在 1975 年 2 月 4 日 19点 36 分的 7.3 级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但像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与 2008 年的汉川大地震,虽有地震工作者预测到,但未能预报到。另据报道,对 2014 年 11 月 22 日康定发生的 6.3级地震,被甘孜州地震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为康定县和成都市分别提供了 7 秒、
14、53 秒预警。2、根据地质情况和历史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建筑物的抗震要求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一些国际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灾害都呈现出类似的现象,除了地震规模(震级)大外,主要还是因为大量没有经过良好抗震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房屋倒塌。而且这些房屋经常是完全倒塌成一堆石块废墟,将人活埋。因此,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
15、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不是符合抗震标准的房子就不会被震倒。假如建筑物遭受极端地震的袭击,超过其抗震标准,那么建筑物还是可能严重受损或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倒塌的。以汉川地震的规模来推算,在龙门山断层附近距离断层线 20千米范围内的地震动强度可能高达 0.3g 以上(地震烈度 8 度以上)约相当于中国抗震规范烈度 9 度的设防地震水平,但实际耐震设计的标准只有 7 度左右。换言之,建筑物只有 7 度的耐震能力(符合抗震标准),却遭受了 9 度以上的地震袭击。有些城市虽然距离龙门山断层较远,理论上震波会随距离而衰减,但可能是因为地质较松软,而在当地发生震波放大的效应(地盘效应),这也会使地震烈度超过
16、抗震标准而成为重灾区。因此对地震与活动断层的充分研究也极为重要。在土质条件不同的地面上,对地震烈度的反应会有很大差别。例如:在同样地震力作用下,软土层比花岗岩层上烈度可高出 23 度。地基土质条件的好坏,同样的地震对建筑物破坏大有区别。按照遭受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程度,以及建筑功能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将建筑工程划分为不同类别,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设计要求,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对策之一,汶川大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我国建设部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按照我国地震区划图所规定的烈度确定了
17、“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这样,所有的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建筑,只要严格按规范设计和施工,可以在遇到高于区划图一度的地震下不倒塌,实现生命安全第一的目标。我国西南是地震多发地区,欧亚地震带经过云南、贵州、四川、青海、西藏。为什么智利发生 8 级以上地震时,其伤亡人数比我国发生 7 级地震还少?这主要是因为智利建筑物抗震性能已有大幅度提升,而我国地震带上不少贫困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能力相当低下,村民个人建房为省经费不会考虑抗震标准。汉川地震后重建的农村民房完全按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施工,经受了 2013 年芦山 7 级地震的“实震检验”。3、制订地震应急预案和计划,提高社会
18、整体抗御地震的能力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的管理,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国务院于 1995 年 2 月 21 日公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该条例规定,由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订本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根据地震灾害预测,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参照国家的应急预案,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应急通信保障;抢险救援的人员、资金、物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资准备;灾后
19、评估准备;应急行动方案。应急措施分为临震应急和震后应急。在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地区的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等组织也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地震应急预案要求,以及结合本地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地震应急计划,并采取加强地震知识的宣传、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等震前措施。从上述对策来看,主要是减损措施,但有些也能局部减小地震损失频率,如建筑物的抗震要求。从技术角度分析,地震预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属于工程管理,加强立法、地震应急预案、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则属于人为因素管理。五、巨灾和巨灾风险概述巨灾和巨灾风险概述1、巨灾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
20、灾害事件。国际组织和保险机构分别给出了不同的量化定义:(1)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于 1994 年发表的灾情报告中将巨灾定义为:财产损失超过所在国家国民收入 1%;受灾人口超过全国人口 1%:死亡人口超过 100 人。(2)美国保险事务所财产理赔部将巨灾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 2500 万美元(1998 年价格水平)的事件。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3)瑞士再保险集团将巨灾定义为: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的损失总额达 8550 万美元以上,或保险财产索赔额船运 1720 万美元,航空3440 万美元以上,其他 4270 万美元以上,或死亡或失踪人数 20 人以上,受伤人数 50 人以上,无
21、家可归人数 2000 人以上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我国没有对巨灾进行专门的量化定义,但有过类似的规定,如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其中,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等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对自然灾害做了“重大”和“特别重大”的分类和定义。例如,对“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定义为:造成 300 人以上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 7.0 级以上的地震。2、巨灾风
22、险按照风险的定义,我们可把巨灾风险定义为: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身伤亡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按照巨灾发生的原因可把巨灾风险分为两大类: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1)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造成的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冰雹等。(2)人为灾害风险。人为灾害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重大事件,如重大火灾、爆炸、空难、建筑物倒塌、恐怖活动等。巨灾风险与一般风险不同,其特殊性表现为:不确定性大。巨灾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难以预测,不确定性大,因而风险大。发生的频率低,一次巨灾造成的损失巨大。普通灾害发生频率高,但每一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小。巨灾发生次数少,破坏性地震、火
23、山爆发、大洪水、风暴潮等巨灾很少发生,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发生一次。但一旦发生损失则巨大,或造成万级、百万级美元损失,如一次大地震、大洪水可造成数亿、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损失。而且巨灾的影响是长期的。一次巨灾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创伤可能需要数十年来修复不完全满足可保风险的条件,可保风险的条件之一是:保险标的大多数不能同时在遭受损失,否则保险分摊损失的职能就会丧失。而像地震、洪水、飓风这样的自然灾害经常会造成大面积损失。但保险公司可采用两种方法来对付巨灾风险:一是再保险,二是把业务分散在广大地域,从而避免风险集中。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3、巨灾损失全球巨灾损失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社会
24、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我国的巨灾风险总体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发生频率最高、巨灾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中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一是东面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欧亚板块向下俯冲,二是欧亚地震带经过云南、贵州、四川、青海、西藏。4、巨灾风险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全球还是我国的情况来看,巨灾风险发展呈现越来越严峻的态势,究其原因如下:(1)气候变暖加剧了巨灾产生的风险。研究表明,在过去的 30年里,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每十年就会有一个全球最新高温纪录产生。我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由于气候变暖,强台风、大暴雨、大早等巨灾风险因子增多。(2)人类长期盲目开发自然资源
25、,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引起巨灾发生。由于人类长期盲目开发自然资源,如滥伐森林、围湖造田、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等,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高速发展,使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直接或间接引起了巨灾的发生。泓域/拉链公司巨灾风险(3)人口和财产集中化趋势加大了巨灾损失。人口和财产集中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我国长三角经济区为例,占国土面积仅 2.1%,却集中了全国 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 21.7%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全国一半的进出口总额。一旦发生巨灾,就可能导致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相反,如果巨灾发生在人口密度低、经济较为落后的边远地区,巨灾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拉链 公司 风险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