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新人教版.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把杭州作汴州。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1.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农业的发展2.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手工业的兴旺3.3.南方商业的繁荣南方商业的繁荣1.1.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宋朝时)朝
2、廷(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阅读材料:阅读材料: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1)(1)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2)(2)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已相当发达,超过北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依靠南方。财政收入依靠南方。(3)(3)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从北方移到这实质上就意味着我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从北方移到了南方。了南方。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原因原因):(1)(1)南方
3、战乱较少,社会稳定。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2 2)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术。(3 3)自然条件优越。自然条件优越。(4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1)(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2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3 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4 4)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5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思考:思考: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4、?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历史上的北人南迁历史上的北人南迁1.1.水稻:水稻:2.2.棉花:棉花:3.3.茶树:茶树: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量居粮食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江南新辟了许多茶园。江南新辟了许多茶园。2.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丝织业:丝织业:制瓷业:制瓷业:造船业:造船业:棉织业:棉织业:蜀地丝织品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浙江哥窑的
5、冰裂纹瓷器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蜀锦蜀锦南宋棉毯南宋棉毯蜀绣蜀绣哥窑冰裂纹碗哥窑冰裂纹碗 景景 德德 镇镇 瓷瓷 器器玉荷瓶(景德镇瓷器)玉荷瓶(景德镇瓷器)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孩儿枕孩儿枕3.3.南方商业的繁荣南方商业的繁荣(1)(1)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出现了大都市:开封、临安最大 (2)(2)出现了早市、夜市出现了早市、夜市(3)(3)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为了鼓励对外贸易,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为了鼓励对外贸易,设立市舶司设立市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二 单元 经济 重心 民族 关系 发展 10 课件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