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教案 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1616 课课猫猫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旨。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会思考人生。 4.学会朗读,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5.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字词句段,学会在自己的表达中运用本单元精彩的语言材料。猫2 课时 动物笑谈1 课时 狼2 课时1.主题延伸 第五单元的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 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 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2.授课技巧 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
2、考,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 础上, 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猫既有对猫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猫的亡失的悲哀。学 习本课时,应在朗读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同时要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和技巧。 动物笑谈属于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本课的学习,了解 本文的语言特色,即幽默诙谐风趣,并且通过精彩语句的赏析领会人物形象及作者作为科学 工作者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狼是蒲松龄的一篇文言文小说,学习时应在自主学习、小 组合作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 的能力。16 猫知识与技 能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
3、在家中的地位。 2.品味重点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 法1.快速默读,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反复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教 学 目 标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并努力实践。教学重点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品味重点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2爱弱小的处事原则。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一(文本导入):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被许多人喜爱的动物。可是,著名作家、 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这是为什
4、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 读猫,去探个究竟。 导入二(情景导入):猫是一种乖巧、可爱的动物。作者郑振铎家里就养过三次猫。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聆听他们家养猫的故事。1.作者简介 (多媒体出示)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 山中杂记等。 2.积累字词 (1)注音 相称(chn) 郁闷(y) 一缕(l) 污涩(s) 怂恿(sng yng) 婢女(b) 蜷伏(qun)惩戒(chn) 怅然(chng) (2)解释词语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悲楚
5、:悲哀痛苦。 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妄下断语:乱说断定的话。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恍惚:不清楚、不分明,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 一尘不染: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白。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井然,有条理的样子。(一)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跳读课文,完成表格。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3外形性情地位结局【交流点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 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妈捡来的外 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 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
6、几块,更觉难看;后来吃胖了性 情活泼较第一只更活泼,更 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地 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结 局死亡亡失死亡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深层探究 1.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交流点拨】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 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交流点拨】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3.“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交流点拨】不正确;是只凶
7、恶的黑猫把鸟咬死的。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 衔着一只黄鸟。 4.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交流点拨】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认定鸟是它咬死的,暴 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我”认为是“我” 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5.作者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 【交流点拨】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三次养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其实在我们 的生活当中,也会有与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处的时候,我们只有平等地对待它们,尊重它们, 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才能避
8、免看到生命之悲。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 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 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玩游;对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 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 怜猫”。 第二课时4听写生字词。(一)深层探究 1.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 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
9、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 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猫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 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 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的想法。 2.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想借此告诉我 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交流点拨】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漠视,造成了猫的死亡。 平等地对待生命;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做事不能凭主观臆断。 3.真相大白后,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知错就改 同情弱者 严于自省
10、 勇于自责 (二)品析语言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 有表现力。 【交流点拨】(1)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描写出了小猫外貌的可爱。) (2)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滚来滚去”这一动词很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 活泼可爱。) (3)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 (4)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轻捷、活泼。)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透过对重点语
11、句的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三)写法探究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交流点拨】 1.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首尾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尾以“我家永不养猫” 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 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穿 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 2.鲜明的对比。 前面写第一、二只猫,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 比,后者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 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5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其 身份和地位。 【交流点拨】(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 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您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 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美 人:养猫之乐 失猫之痛 悟:立意之高 启示之深(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