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部分解读.ppt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部分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部分解读.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池兆圣 2012年年8月月前言 2001年开始启动的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通过长达十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漫长过程,新修订的2011年版体育与课程标准与已正式公布,从2012年秋季开始,将在全国全面推行,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天,我就对学习新课标的一些体会,谈点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一、课程标准的名称变化 课程标准实验稿,1-6年级(小学)称为体育课程标准7-9年级(初中)称为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统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变化的意义 一是,规范基础教育课程的名称。二是,更加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学生的健康意识、知识与素养明显缺失的现状,新课标要求每学年都要保证一定时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各地、各校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解、精心设计、系统制定各学年的健康教育计划。二、关于课程的性质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原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原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二、关于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
3、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新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基础性基础性 :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实践性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健身性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适宜的
4、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综合性综合性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三、关于课程目标 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有的课程都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根据三维目标观,结合本学科的
5、特点,制定自己的课程目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把原来五个领域的目标,新课程标准把原来五个领域的目标,合并成四个方面的目标:合并成四个方面的目标:关于课程目标领域的说明 为了防止体育课堂教学中将各个学习方面目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的现象,新课标在“
6、课程目标”这一部分的最后,特别强调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主要通过身体练习的过程实现。每节课的教学活动在注意全面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发展需要有所侧重。课程教学目标整合的探讨 1.研究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 的核心目标是什么?2.体育实践课应以课程的核 心目标(运动技能教学与 身体锻炼)为主线来整合 其它目标。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2细化本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
7、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3目标难度适宜。四、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强调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自身特点。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如何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1增进学生三维健康,以身体健康为基础;2学生身体健康,以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为重点;3加强对学生维护健康意识的培养;加强健 康知识与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 健康 的生活习惯。五、激发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初始学习的动机,也是有效学习
8、的保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这是新课程的一大进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一种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应认真贯彻这一理念。激发与培养学生 运动兴趣的提示1在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也要“重 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 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2选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健身方法与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应是我们的必然追求。激发与培养学生 运动兴趣的提示3改革组织教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4加强体育锻炼价值的教育,提高学生的 体育认知水平,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间 接兴趣。5让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掌握运动技能与形 成运动特长中得到升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健康 课程标准 修订 部分 解读
限制150内